何建明在1998年时,历时一年多,走访了全国各地40多所大学,对300多人进行当面采访后,以庄严的负责态度和真挚的感情写作了长篇报告文学《落泪是金》,最早地将国家在1994年开始大学教育政策改革,取消国家包培,由大学生自己付费读书念大学后而出现很多来自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大学生读书艰难的问题,真实生动并形象深入地提示报告出来。这部作品出现之后,不光是在全国的教育领域,不仅是在所有大学生的亲属中间,而是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生活中都引发了很大的震动影响。成为那个时候,人们关注教育,关心教育改革的一件大事。
如今,十五年时间过去了。《落泪是金》一印再印,又出新的再版新书,依然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思考。这本报告文学出版之后,引发国家和各地的大学,分别陆续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认真地面对和解决因为贫困而难以就学的的大学生的问题;很多善良和对于国家的未来抱有使命和责任精神的人们纷纷伸出援手,通过各种方式无私地救助这些正处于贫困中的莘莘学子,使他们的生活学习环境和命运得到改变。一部描述真实社会生活现象的报告文学,能够对社会生活有如此重要的实际影响,显示出文学的力量,这实在是报告文学的骄傲。如今,由很多方式手段曾经救助过的小树,已经成才,变成了国家的栋梁财富,在很多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这是非常令我欣慰的。一份浇灌,就会有一份收获,我想何建 明对于自己十五年前的这次写作,可以有很多的理由感到满足和自豪!
作为一个作家,自然可以有自己的文学艺术追求目标。但是,作家的这种追求是不应该只是在自我的感受和价值追求中去实现的。任何一个优秀的作家,一旦进入文学写作,就应该对于社会的文明进步和自己的国家民族发展负有责任,为人民的福祉命运奉献力量。何建明的《落泪是金》,就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责任和力量。所以,历史和时间证明,这样的作品是会有生命活力的。不像如今出版的好多作品,出版之时,就是它销声匿迹的开始。
贫困不是罪过。但贫困需要人们关注和面对。可是,在我们一些的文学作品中,人们的落后、贫困、甚至因环境条件局限而出现的愚昧情形,却很不应该的成为了作家写作的噱头对象,有些作家,竟然以把玩别人的不幸为趣事。这种自私残忍,并带有冷酷的行为,是非常的无理和可耻的。一个人,一个作家,可以不付出金钱物质,不付出劳动,但最起码的悲悯之心还是应该有的。一个具有精神生活的人,对于同类,对于生命,如果连最基本的悲悯自觉都没有了,那这将是一个多么狰狞的面目和形象。何建明是有充分悲悯情怀的人,他选择这样的题材和他在写作中的物质与情感眼泪付出是很多的。《落泪是金》是对于贫困这的真实悲悯和积极救助,是在精神和物质上对贫困真诚看护和改变。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要将阳光播撒到别人的心间,自己的心中必须充满阳光。所以,在何建明的笔下,尽管有很多的贫困叙述,但侵润到作品各处的,却是温热的人文情感暖意。他让冷冻者复苏,他使无望者有了期冀和勇气。他也因此而使自己内心的负累释然。在文学创作中,如果总是一味地描述或者夸大落后和贫穷的现象,一再地揭示黑暗和绝望,这这不应该是作家的最终目标。有能力和智慧的作家,是应该在贫穷和黑暗中给人指出摆脱贫穷的方式和光明的前途的。将读者写得心冷和绝望,这不是优秀作家所要追求的。
很多年来,何建明紧密地追随着国家前进的脚步,在国家存在的矛盾冲突和伟大的变革中投入的写作。他的报告文学,总是联系着国家人民利益的各种事件,在民主公平和发展的深层联系着人们的命运。所以,很少,不对,是没有看到他围绕自己个人的情感、情绪在絮絮叨叨的述说。他在谈到自己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写作的时候,说是一种“国家叙述”方式,其实,我看他的所有写作,都是心系国事,表现了一个民族儿女的诚挚情怀。这样的作家,是值得尊重的。宋代的朱淑真有一首咏竹的诗,我愿送给何建明,借以共勉:
百尺高杆拂云齐,
千亩谁人羡渭溪。
燕雀谩教来唧噪,
虚心终待凤凰栖。
2013年10月26日
参加《落泪是金》出版十五周年活动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