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不为鲈鱼脍 小学描写秋天古诗

此行不为鲈鱼脍 小学描写秋天古诗

此行不为鲈鱼脍

初下荆门
 李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
  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脍,
  自爱名山入剡中。

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是蒋中正先生的故乡。

溪口以剡溪之水而得名。剡溪源头,主流出于剡界岭,由新昌入奉化境,称“剡源”。沿溪风光优美,剡源九曲为古代旅游胜地。九曲公棠以下称“剡溪”,由西向东流过全镇,至东端,有武岭头与溪南山阻隔成口,“溪口”之名由此而来。

剡溪在中国可谓大大有名,它的自然风光美丽自然是久负盛名基础,历代文人的美化也功不可没,尤其在唐诗中,对剡溪的描写和赞美完全可以用“数不胜数”来形容。既然数不胜数,自然也就不胜枚举,因此也就用不着我在这里罗列了。

下面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地方,我想,大凡读过高中的人都会对它记忆深刻:

《世说新语》中同书《任诞》篇记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的散淡、豁达、倨傲、至情至性,在历史上是鼎鼎有名的,上边说的只是其众多趣事之一。除了个性使然,家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他就是那个“坦腹东床”的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把“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用在这个地方,我想是再恰当不过。

因为时间的缘故,这次我没有去游览这著名的剡溪,而只是去了蒋中正先生的故居溪口。虽是憾事一桩,好在来日方长。

走在溪口的街头,两样东西引起了我的兴趣。一种是形状象抗战时期地雷的东西,不过颜色是白的,直径15厘米,一端有一个直径2厘米左右的圆形突起,我不识为何物,问导游,导游答道:“这叫芋艿头,本地特产。大家看它的形状是不是极象女性的乳房和乳头?顺便告诉大家,我们这地方的人吃芋头不蘸糖,而是沾酱油和盐。”因为游客们都来自北方,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张大了嘴巴。在后来的行程中,我一直没有去品尝一下它蘸酱油和盐以后的味道,只是吃过用排骨汤炖的芋艿头,味道确实不错。

欣赏完这奇异的植物,前途中有另一种溪口的特产在等待人们去拿钱交换,这就是溪口的另一种特产:千层饼。

我是一向不吃任何零食的,这一次在老婆的逼迫和儿子的诱惑下,吃了一小块。还别说,味道和口感还真的非常好,可惜我没有梁实秋或者汪曾祺等那样的水平,不然也可以大大地给溪口人的千层饼做一下广告呢。

继续前行,便是蒋中正先生的出生地和故居了。建筑建在一座小山包的怀抱里,前临著名的剡溪,据说是风水宝地。入口处有一道很雄伟的石头拱门,现在是收票口。拱门上有书额,写着两个大字曰:“武岭。”里外都有,外边是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先生的手笔,魏碑,苍凉高古;里边是蒋中正亲笔,正楷,写得也满好。

故居的名字叫“玉泰盐铺”,因为蒋中正先生的祖上是溪口唯一一家官盐指定销售点。房内除了蒋及其亲属、好友、幕僚的照片外,都是以前的家什,从制作材料上看,并没有什么名贵的红木或者楠木之类的家具,可见蒋家的生活也就是一般的富裕而已,远没有达到奢侈的程度。

游览的路线设计得很乱,游人多而无序,我很讨厌这样的场所,于是站到院子里去看树木。树并不多,也没有什么名贵的花草,只有一株叫做“荷花玉兰 ”的高大乔木是北方没有的,我站在树下,仰望着它的树冠,审视着它的树干,想象着蒋先生小时候怎样在树下玩耍,然而没有头绪。

出故居,去文昌阁。人依然多,依然无序,匆匆略过,弃之而去。文昌阁上可以把数里内的剡溪风光尽收眼地,无奈总有人拍照和遮挡,我决定下到溪边西看。

出文昌阁,走向溪边,途遇老者数人,穿长袍、剃光头,拄文明棍,做蒋先生状,拉人合影,每位20大洋。无奈邝囊也很羞涩,只好请他们鉴谅。

好容易挣扎到溪边,人很少,清净得浑身清爽。趴俯在溪边的石栏上,漫无目标地扫视着水面上来往的船只和水边的浣女,总觉得船只的形状和浣女的衣着打扮与剡溪是那么地格格不入。于是把目光投向远处,企图从迷朦的空间里,幻想出古代文人的一些游历场景,无奈还是一无所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8313.html

更多阅读

如何正确解读"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文言文文本正确解读

如何正确解读"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顾瑞荣此"为"是老子「道德经」中讲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中的"为",也就是做、作为、修炼等意思。"为己"最早来源于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此"为己"之"己",是德配天地的那个自己,一切作为都为了成就这个自己,而

知其不可而不为 知其不可而不为之

知其不可而不为如果生命将到了尽头,我们不能害怕死去,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对待不同的人和事,知道这件事做起来很困难,但是我们可以“不为”之,去做另外一件事,就在你正做此事时,不益而到的收获,正是你“知其不为而为之”的化身!生命也亦如此!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到底说了什么? 八仙饭店之天诛地灭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作为极端自私自利的典型俗语,已经被批判和否定多少年了,然而,它的真正话义人们理解了吗?一句俗言,只有透射社会普遍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意识所容忍的人情世故人性善恶,才会广泛长久的流行,才具有流行生命力。人不

声明:《此行不为鲈鱼脍 小学描写秋天古诗》为网友做你的第一夫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