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理论认为,社会互动是一种有其自身规范的表演,互动双方在观众的注视下,表演社会赋予他们的角色,并在合理和技巧的演出中操纵观众对自己记得看法,维护自己的面子。
理论背景:面子是个人的自我在某种关系情境中呈现出来的形象,他是在某一情境下进行互动者互相界定的身份;每一种文化的成员都会为他们想要拥有的面子而与互动对方进行协商。不过,不同文化中对“我”的概念有不同界定方式,会导致不同的“我”被呈现在公众面前。
四个基本假设:
1、在一切需要沟通交流的场合,所有文化的人都试着维持和协商面子。
2、当————拥有自我身份认同的交流者出现问题时,面子的概念在脆弱的人际关系情况下是特别易受质疑的,比如尴尬和冲突的情况。
3、文化变动性、个体水平的变动,环境和情景的变动都会影响成员以什么面子表情示人(自我导向性保留面子和他人导向性保留面子);
4、面子关切影响各种面子功夫以及在组织内和人际关系的冲突管理的有效使用。
为了分析不同的文化观,她导入了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并作了具体解释:
高语境文化——意义和语境紧密关联,隐含在语境和关系当中,没有绝对固定语词解释;倾向于集体主义;“我们”而不是“我”代表最高认同。
低语境文化——注重语言符号本身既定的意义和意思;倾向于个体主义;“我”自身的认同才是最高认同。
“自我面子关切”和“他者面子关切”的协商方式:
高语境文化——追求积极的面子。
“要面子”(Face-assertion),表示面子有极高价值,人们生活在群体中,有被接纳被保护被包容的要求。
“给面子”(Face-giving),鼓励支持并满足人们对被包容被接纳被承认的需求。
低语境文化——追求消极、被动的面子,因为这类面子主要作用是维护自我的最起码的尊严,不具有对他人的控制和支配作用。
“挽回面子”(Face-restoration),即要求自我的自由、空间、避免与他人侵害个人的独立自治;
“留面子”(Face-saving),即表现出对他人自由、空间和某种孤僻的尊重。
实际上揭露出面子(自我的公众形象)是个体在群体生活中最基本的符号资源。它深刻地联系着个体的心灵-人格结构、关于安全和恐惧的潜意识、联系着人与人之间建立的权力支配关系、礼仪交换关系。意味着,在跨文化沟通中,不仅要了解自身的文化,也要表现出愿意接受他者文化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