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降A大调(英雄)波兰舞曲(op.53)》
肖邦一生共写了16首为钢琴独奏用的《波兰舞曲》(Polonaises),其中以作品第53号被题名为“英雄”的降A大调最为出名。此曲创作于肖邦32岁时,并于1843年出版面世。自此就成了历代许多著名钢琴家手上的热门演奏曲目。
波兰舞曲,一种音乐体裁,又被译为波洛奈兹,是一种3/4拍子,中等或偏慢速度的舞曲,有一种英武、高贵、尊严的气概。在巴洛克时期和古典时期,巴赫、泰勒曼、莫扎特等作曲家都曾创作过波兰舞曲,这时代的波兰舞曲比较慢,节奏平稳。在萧邦的作品中,波兰舞曲变成一种华丽而雄壮的钢琴独奏曲。他的波兰舞曲通常是三段体或者回旋曲式。萧邦最著名的波兰舞曲是降A大调波兰舞曲(op.53)。这首作曲被认为显示萧邦对祖国波兰的热爱,在钢琴技巧上,以高难度著称,考验弹琴者持久的臂力。
关于“波罗乃兹舞曲”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最早起源于武士凯旋的舞蹈,另一种说法最早产生于民间的家庭舞会。对于波罗乃兹这种形式,李斯特的描述最为出色:“这种舞曲形式表达了古老波兰最高贵的传统情感。波罗乃兹具有最纯正、最真切的波兰民族特征。……波罗乃兹中的一切都能够清楚地把波兰与其他民族国家区分开来,在传统的波兰男人身上,坚毅果敢的侠骨总是与对爱人全身心的奉献柔情紧密结合。崇高的尊严感孕育了波兰民族骑士般的英雄主义,这种民族特性与勇气无疑对波罗乃兹舞曲的风格产生了巨大影响。
肖邦的波罗乃兹是在这种舞曲形式发展过程中诞生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们是肖邦最美妙的创造,那活力四射的节奏能使最冷漠、沉寂的人像触了电一般激动。肖邦生得太迟,又过早地离开了祖国,致使自己的创造无法被吸收到波罗乃兹的原始特点中去,否则,人们必定会按他所设计的方式来跳波罗乃兹舞。尽管如此,肖邦还是以奇特的想像为这种古老的舞蹈形式注入了新的色彩。”
《英雄波兰舞曲》气势磅礴,一气呵成,简直就是一首波澜壮阔的交响诗。因此有人认为本曲是作者用来描述十七世纪的一位波兰民族英雄抵抗外敌入侵的光辉史诗。全曲有一段庄严热烈的序奏开始,随后堂堂引出伟岸的英雄主题,一种略带沧桑的感情是英雄的风格奔腾的气势排山倒海般袭来,充满力度的热情在肖邦的作品中实属难得。乐曲进入中段后持续扩大作品幅度,一连串下降音制造了华丽雄伟的效果,而热切的情绪仍一刻不停的在指尖翻滚澎湃。结尾处再度回到开头的主题,更加奔腾,接着渐弱,演奏既终,一股余韵却久久回荡,那正是肖邦对祖国诉不尽,挥不去的哀切思念。可以说借着华丽的舞曲,肖邦倾诉了满腔的爱国热情,也把音乐的可能性带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降A大调波兰舞曲》的形象感极强。据说此曲奔马节奏写成的对比性中段,描写了1683年英勇抗击入侵者的波兰国王约翰.勃比埃斯基的骑兵队。该骑兵队曾击败横行欧洲的土耳其人,保卫了祖国,也拯救了欧洲。故又称《骠骑兵波兰舞曲》。又据说:肖邦在作此曲时,由於倾注了他的全部爱国激情和对波兰历史的无限缅怀,竟仿佛听到了波兰先辈们的脚步声,眼前出现了他们全副武装地愈走愈近的幻影,吓得肖邦逃离自己的创作室。由此可见,这首乐曲是具有鲜明的形象和强烈的感染力的。
肖邦英雄波兰舞曲(霍洛维茨演奏)
(资源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