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

1.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附近,地理坐标为:北纬19°19′00.18″,东经109°48′00.15″。是中国以前的一个发射亚轨道火箭(如弹道导弹)的测试基地。现在正在扩建,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由于此地点的纬度较低,距离赤道只有19度,地球自转造成的离心力可以让火箭负载更多的物品。建设是为未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该中心将可以用来发射正在研制的重型长征五号系列火箭。建设新航天发射场,是为了适应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满足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要。建成后,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海南岛是中国陆地纬度最低、距离赤道最近的地区。火箭发射场距离赤道越近、纬度越低,发射卫星时就可以尽可能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因此所需要的能耗较低,使用同样燃料可以达到的速度也更快。据称,在海南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比在西昌发射火箭的运载能力可提高10%至15%,卫星寿命可延长2年以上。同时,发射基地选在海南,火箭可以通过水陆运输,火箭的大小就不受铁轨的限制(长征二号系列由于受到铁路运输的限制,其组件的最大直径只能限制在3.5米)。另外,从海南岛发射的火箭,其发射方向1000公里范围内是茫茫大海,因此坠落的残骸不易造成意外。

建设历史

  20世纪70年代,中国建设航天发射场时,就曾经把海南岛列为最佳场址之一,但鉴于当时冷战的国际环境,沿海地区很容易被外国军队占领,最终不得不改在较为不易被攻击的西昌。文昌发射中心在冷战后重新开工建设。

  海南发射火箭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1988年12月5日,中国第一座用于科学研究的探空火箭发射场在海南岛西海岸建成,主要是发射亚轨道火箭(如弹道导弹)的测试基地。同年12月19日成功发射了火箭。该发射场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靠近赤道的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它的建成对中国发展空间科学和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海南航天发射基地项目从1994年开始启动。从1988年至2006年,此发射场已经五次成功的发射了织女系列火箭。现在正在修建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最早可在2010年之前投入使用。

竞争优势

  美国、法国与俄罗斯等航天发射大国仔细研究海南卫星发射场建成后对国际发射市场的影响。这些国家一致认为,海南发射场建成后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强,“抢生意”的可能性不小。

  这些国家的媒体分析认为,在选择发射场时,卫星发射方都会尽量选择低纬度地区,最好选择在赤道附近,因为这样可使火箭发射后得到地球自转赋予的、向东的初速度,提高运载能力。

  众所周知,要将1公斤物品送入太空中,就要消耗成百上千公斤的燃料。因此,卫星专家总是在绞尽脑汁,保证卫星功能齐备的同时,尽量减轻卫星的重量。但运载火箭的体积不能无限膨胀,卫星的重量也不能无限减轻。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能将中国的“长征F”火箭的推力从70多吨提升一个档次,让中国发射卫星时节约燃料的有效办法,就是将中国的航天发射场从北方高纬度的内陆地区“搬”到南方低纬度的沿海地区。这就是新卫星发射场选在海南的原因。

  目前,国际上公认理想的发射场是设在南美洲圭亚那库鲁的发射场。该发射场的纬度为南纬5°,由欧洲有关空间机构管理。欧洲的“阿丽亚娜”火箭就是在这里发射的,这也是“阿丽亚娜”火箭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

  另外,由美国波音公司牵头的“海上发射”公司,不久前因为发射时火箭爆炸,海上发射平台受损惨重,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因此,海南卫星发射场的建成可以迅速填补低纬度发射的市场空白。

  美国航天发射专家还估计,海南卫星发射场建成后,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以及将来的新大推力火箭,推力将可提升10%。在中国将来的登月计划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可轻易地将载人飞船送上月球,建立月球基地,或将载人飞船送上太空,建立中国的永久性航天站。

2.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中心概况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基地信息

  基地始建于1958年,海拔1000米,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现装配、发射场位于北纬41.118N,东经100.316E。由于地处荒凉,最接近的城市是其西南的甘肃省酒泉市,因而为名。历史上,1969年阿拉善盟曾划离内蒙古自治区辖区,其中额济纳旗划归甘肃省酒泉市辖区,到1979年阿拉善盟包括额济纳旗又恢复为内蒙古自治区辖区。

  该地区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全年少雨,白天时间长,年平均气温8.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又可充分利用西起喀什、东至闽西,距离数千公里的陆上航天测控网,加上基地已建成多年,生活设施基本齐全,技术保障、测控通信、铁路运输、发配电等配套设施完善,条件很适合卫星及载人航天飞行器发射。

最近的机场位于40.25N 99.48E。

  该基地的核心建筑物是“垂直总装测试厂房”高74米,上宽为8米,下宽为14米,整体重量达350多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分别有大型、中小型以及气象和探空火箭发射场。

  在着陆场地方面,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设主着陆场及副着陆场。副着陆场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附近,主着陆场设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以东的四子王旗。由于第一次的载人航天器神舟五号在太空只飞行了一天,主着陆场的天气变化可及时准确预测,因此未曾启用副着陆场;2005年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将在太空飞行多天,气象难以准确预测,副着陆场启用作后备着陆之地点。

  每次载人航天发射,基地动用上万人在发射场区工作,核心岗位数千人人,需要非常周密的安排、协调指挥。

地理位置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在戈壁沙漠的绿洲上,西依山,东临河,是当年聂荣臻元帅

亲自挑选的一块风水宝地。建于1958年10月20日的酒泉东风航天城是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火箭和卫星发射中心。它位于荒无人烟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距离这里最近的酒泉市直线距离超过200公里。当时以“酒泉”命名,一是因为当时各国导弹卫星发射场起名时均避开真实地址,二是发射场地处茫漠戈壁,很难选一个有知

dfhtc

名度的地名,而酒泉是与发射中心距离最近,且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城市。另外,1969年阿拉善盟曾划离内蒙古自治区辖区,其中额济纳旗划归甘肃省酒泉市辖区,到1979年阿拉善盟包括额济纳旗又恢复为内蒙古自治区辖区。196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元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导弹核武器试验时,曾饱含深情地说过:“额济纳旗各族人民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一定要在适当的时候回报他们。”

  酒泉发射中心海拔1000米,始建于1958年10月,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该地区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7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常年干燥少雨,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小,日照时间长,生活环境艰苦,但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

发射历史

  几十多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综合发射设施,拥有一支过硬的科技队伍。先后发射卫星37颗,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史上多个第一:1960年11月5日,这里成功地发射了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也在这里试验成功。自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号、长征二号丙及长征二号丁火箭已成功发射了20多

颗科学实验卫星。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这里发射成功。1987年8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法国马特拉公司提供了发射搭载服务,使中国的航天技术从此开始走向世界。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也在这里发射成功。1992年10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为国际用户执行了发射任务,即利用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中国返回式卫星时搭载发射瑞典空间公司的弗利亚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获得成功。1999年11月20日,“神舟”号试验飞船从这里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幕布。此后“神舟二号飞船”,“神舟三号飞船”,“神舟四号飞船”,“神舟五号飞船”,“神舟六号飞船”,“神舟七号飞船”相继从这里成功发射。

  在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要承担发射场区的组织指挥,实施火箭的测试、加注、发射,逃逸塔测试,整流罩测试,人船箭地联合检查,船箭塔对接和整体转运,提供发射场区的气象、计量和技术勤务保障,并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实施待发段航天员撤离及逃逸救生。

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

  在世界的23个发射场中,中国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前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齐名,能够发射载人航天器。

别称由来

  “东风航天城”的由来也有军工单位的特色,20世纪60年代时,发射基地与北京三个总部的有线电话长途通信的秘密代号为“东风”,所以基地一直沿用了“东风基地”这一名称。1992年8月11日,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基地时欣然题写了“东风航天城”,从此人们就正式把这里叫东风航天城了。如今,走在这里处处可以发现“东风”的字样。不论幼儿园、街道、宾馆、市场等,都有叫“东风”的。

  走进东风航天城,除了有发射和实验任务期间为安全、保密做保障外,平时这里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神秘,与一般的城镇没有多大差异。行走在这里的街道上,就如同进入了一个现代城市。这里的宾馆和街道取名都极具特色,有太空路、宇宙路、航天路、胡杨路、黑河路、红柳路等。大型宾馆分别取名“神舟”、“东风”、“航天”等。基地还拥有一个专用机场和自备电厂,常驻人口数千人。

921工程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把宇航员加加林成功地送上了太空,探索宇宙这一极具挑战性的航天高科技领域,成为世界各国争逐的焦点。为此,我国制定了进行跟踪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863计划”,“载人航天”工程就是“863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被批准正式上马是在1992年9月21日,因此工程命名“921”,发射场定在了创造了无数辉煌战绩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前41天,江泽民总书记前来中心视察,为中心题名“东风航天城”。现在的“东风航天城”是在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空军两个试验基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921工程”从选址到竣工,前后不到四年时间。据不完全统计,发射场建设挖土石方60万立方米,钢材用量达两万三千多吨,涉及建筑企业公司9千多家,万余名建设者汗洒戈壁。发射场由技术区、发射区、试验指挥区、首区测量区、试验协作区以及航天员区组成。它综合了世界先进科学技术,采用垂直总装、垂直测试、直转运的“三垂”模式及远距离测试发控,具备同时测试一发、装配一发的功能。

  1997年底,921工程发射场顺利竣工。在经历了1998年3月发射演练的考验后正式投入使用。10月20日,921工程零高度逃逸试验首次顺利点火,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射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1999年7月25日,随着921工程首发任务专列的进场,中国科学家苦战了7年的心血第一次付诸了现实。全体官兵经过一百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1999年11月20日6点30分,长征2F火箭点火起飞,12秒程序转弯,120秒抛逃逸塔,200秒整流罩分离,586秒船箭分离,飞船准确入轨。“神舟”1号飞船的圆满成功。

3.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XSLC)又称“西昌卫星城”,始建于1970年,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它是以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的航天发射基地,担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目前对外开放中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外星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发射中心拥有测试发射、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技术勤务保障等系统。发射场区的两个发射工位及技术测试中心、指挥控制中心等配套设施,能担负和完成多种型号的国内外卫星发射服务。在中国目前的三大卫星发射中心中,功能比较齐全,设备比较完善,既能发射采用低温推进剂的“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又能发射运载能力较大的捆绑火箭。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总部、发射场(技术区和两个发射工位)、通信总站、指挥控制中心和三个跟踪测量站,以及其它一些相关的生活保障(医院、宾馆等)单位组成。主要担负广播、通信和气象等地球同步轨道(GTO)卫星发射的组织指挥、测试发射、主动段测量、安全控制、数据处理、信息传递、气象保障、残骸回收、试验技术研究等任务。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境内,中心总部设在四川省西昌市西北约60公里处的秀山丽水间,卫星发射场位于西昌市西北65公里处的大凉山峡谷腹地。卫星发射测试、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勤务保障六大系统的相应场区,都分散在峡谷之中的不同区域。该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6度,全年地面风力柔和适度。这里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佳发射季节。自古人们在西昌能经常观赏到分外明亮皎洁的地球卫星--月亮,历来传为佳话,故西昌以“月城”的美称闻名海内。而今,又以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服务于人类而声震环宇。她除了拥有“月城”、“小春城”、“攀西聚宝盆”和“黄金地带”等富有大自然美好情调的名字外,又增添了充满现代科学技术魅力的名称:“中国航天城”、“东方休斯敦”等。

  据航天专家介绍,这里具有“天然发射场”的优越条件:一是纬度低(北纬28.2度),海拔高(1500米),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纬度越低,离赤道越近,这既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从而节省火箭的有效负荷。

  二是峡谷地形好,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对地面发射设施、技术设备及跟踪测量,通讯的布网有利,能满足多个发射场的建设。

  三是晴好天气,“发射窗口”好。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是全国气候变化最小的地区之一,日照多达320天,几乎没有雾天,试验周期和允许发射的时间较多。

  总之西昌的纬度低、海拔高、云雾少,无污染,空气透明度高。因此,一座现代化高科技的卫星发射中心,就高高矗立在西昌北部的大山里,这里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航天基地。

  为我国航天史上写下了三个第一。第一,是在1984年6月8号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第二,是在1986年的2月1号,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的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租用外国卫星看电视的历史,我们现在看的电视节目和天气预报都是我们自己的卫星传送的;这些卫星都是用老三号发射功位,让他们从这里发射升空的。第三,1990年成功发射我国承揽的商务卫星,亚洲一号,亚洲一号是美国休斯敦制造的,可以说它在当时被称作“灾星”,它转到五个国家都没发射成功,后来用航天飞机抓回来,于1990年的4月7日又从老三号发射塔将它成功从这里发射出去。所以说它是一个功勋塔。现在是功成身退。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于1982年交付使用,自1984年1月发射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以来,已发射国内外卫星28次。1985年10月,XSLC正式对外开放,承揽外星发射业务,接待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交流、考察团体。先进可靠的设施和条件,为外星的发射提供了安全优质的服务。1984年以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先后发射了17个颗国内外通讯卫星,这表明我国已是世界上几个重要的掌握商业发射能力与技术的国家之一,在世界航天城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随着西昌航天城建设的加速和西昌内陆开放城市的崛起及西昌青山机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的设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给许多参观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与回忆。

  自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以来,截至2003年底,已先后成功组织了34次国内外卫星发射。1986年,西昌卫星发射场正式对外开放。发射中心于1983年建成,1984年以来发射过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及实用通信卫星,1990年又将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2004年4月,“试验卫星一号”和“纳星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是这个中心首次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标志着这个中心的航天发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可以进行多射向、多轨道卫星的发射。截至2004年4月,中心拥有两个自成系统的发射工位,可以发射不同类型的长征运载火箭,既能将大吨位的卫星送入同步转移轨道,也能将小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UTC+8时),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10---12天。预计卫星的总重量为2350千克左右,寿命大于1年。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预计于11月下旬发回第一张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14种有用元素(K,Th, U, O, Si, Mg, Al, Ca, Fe, Na, Mn, Cr,Gd)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川西南的旅游胜地西昌,以其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现代化的航天旅游观光著称。其中的邛海——螺髻山更被列为十大自然风景名胜。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已渐渐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成为旅游热线上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在这里参观卫星发射,仰望着喷薄升腾的运载火箭冉冉升起。

  西昌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有“月城”之美称,交通便利,大型民用机场每日航班往返成都、昆明、广州与西昌之间。西昌市中心距卫星发射场65公里,从西昌市出发约1小时可抵达。

  从西昌包出租车或面包车前往,车程1小时,车费200-300元。也可以参加当地旅行社组织的卫星发射场一日游,每人费用100元左右(包含车费、门票、讲解)。

  门票:50元,可在城里购票,也可进“沟里”时再购票。主要参观点发射架、发射指挥控制大厅、长征三号火箭实体,卫星发射及控制中心(一般通过看录像来了解发射过程)。

  交通:

  1、铁路。西昌是成昆铁路线上的一个大站,每天8对火车可直达北京、西安、成都、昆明、重庆、攀枝花等省内外大城市;成都——西昌的夕发朝至列车最适合旅游者。

  2、航空。西昌也是川西地区唯一拥有民用机场的城市,每天都有航班飞成都、昆明和深圳,每周有两个航班飞北京、西安和广州。

  3、公路。西昌城东5公里就是邛海—泸山,城西38公里即到螺髻山,经盐源到泸沽湖也仅300多公里。

4.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目前,已建成具有多功能、多发射方式,集指挥控制、测控通信、综合保障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发射场,航天发射综合能力实现了从年执行1次发射任务到每年执行10次以上高密度火箭卫星发射任务的跃升。中心先后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等,创造了我国卫星发射史上的9个第一。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区,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左右,与芦芽山风景区毗邻,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发射中心拥有火箭和卫星测试厂房、设备处理间、发射操作设施、飞行跟踪及安全控制设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具备了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和高精度测量的能力,担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资源、通信等多种型号的中、低轨道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这里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无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气温5℃。

发射历史

  1968年12月18日,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枚中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和第二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还进行过一系列运载火箭试验。1997年12月8日,该中心第一次执行国际商业发射,成功地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1999年5月10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轨道高度为87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这是该中心连续第七次成功地以一箭双星方式进行的航天发射。

  1997年至2002年的5年多时间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共发送22颗卫星,成功率100%,扭转了“八五”期间、“九五”初年中国航天发射的严峻局面,使中国航天在国际上重树雄风。

  不断放飞的卫星绚丽着晋西北高原的夜空。2003年10月21日,中心发射“资源一号”02星和“创新一号”搭载星取得成功;2004年7月25日,“探测二号”卫星从这里冲向太空,准确入轨;2004年9月9日,两颗“实践六号”卫星从这里成功进入太空,相映生辉;2004年11月6日,中心发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再传捷报。

  我国航天发射技术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承揽发射了多颗国外商业卫星。20世纪90年代,中心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签订了“铱星”通信网的卫星发射服务合同,从1997年9月开始,连续6次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12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在整个组网发射中,该中心以发射时间最准、入轨精度最高,赢得客户的高度赞誉。此后,中心还成功发射了巴西、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4颗商业卫星。2007年9月发射第三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又一经典之作”。

  中国航天在这里写下了多个“第一”: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等,创造了我国卫星发射史上的9个第一。

  随着中巴第三颗“资源一号”卫星顺利升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组建40年来,已成功将38颗(至2007年9月)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航天发射成功率达100%,居世界前列。

  航天试验技术研究依托发射任务取得重大突破,人才培养在攻关克难中结出累累硕果。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有1000余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4项获部委级一等奖,22项获部委级二等奖。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分获国家中青年人才奖和伯乐奖,20人获中国航天基金奖,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6人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或取得学位。如今,这里真正成为一座荟萃航天英才和尖端技术的“卫星城”。

  1948年4月4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在离开陕北前往晋察冀根据地的途中来到这里。毛主席对县领导说,这里“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产胡麻、莜麦、土豆……”

  1994年1月29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中心,他感慨地说:“……这个地方的条件确实是艰苦。”并题写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八个大字。

  同一个地方,在两位领导人的眼中,却不尽相同。

  说她是个好地方,自有道理。此地工业甚少,天清气爽。当全国大部分地区正处于火热的伏天时,位于天然风景区、山西第三高峰——芦芽山下的发射中心却十分凉爽,要说来避暑,承德避暑山庄也不及她。说艰苦,更为贴切。且不说初创时期的艰辛,即使把如今的自然风貌、生活条件与其他地方作一个横向比较,得出的结论仍然是:艰苦。这里是国家级经济贫困地区,最近的县城还比不上南方的一个乡镇繁华,当今社会的时尚虽然也悄悄把触角伸向这里,但到达之时山外已是另一种时尚。这里干燥贫瘠,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30毫米。一年中大半年里冰雪不化,年平均气温只有4.7℃;短暂的春季,40米/秒的大风刮得沙尘蔽日,童山秃岭,偏远寂寞……这一切,直接挑战着人们的心性、意志与信念。

  为了祖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一批批航天科技人员甘愿舍弃都市生活,来到这里献青春、献终身。笔者看到一份统计资料:为了完成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的发射任务,中心保障部操作员张立华,在检修供电线路时以身殉职;中心计划处工程师孙文元,患有严重的胆结石病,率队驱驰千里,到深山峡谷执行火箭残骸搜索任务。20多天的野外生活,使他胆囊萎缩,功能几近尽失。任务中,中心510人推迟假期,230人在父母、亲人病重、病危之际坚守岗位,100多人带病工作,许多人妻子临产但因任务需要而无法回家照顾,几十对夫妻把幼小的子女寄托在老人或亲友家,双双奔赴任务一线……他们谱写出的“两种精神”即立足场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着眼试验、甘愿吃亏的献身精神,将和中心创造的卓越成就一样永载史册。

  英雄的人们应该受到英雄的礼遇,不能让甘愿吃亏的人吃亏!近年来,中心对住房、水暖电设备、炊事机械、医疗设备等进行了更新改造和配套治理,特别是解决了下属散、远、险单位的吃水、取暖、洗澡、吃菜难等问题。新建的二级甲等医院大大改善了中心的医疗条件,竣工不久、呈大鹏展翅型的体训馆,集现代化的游泳池、健身房、保龄球道和室内篮球场于一体,丰富了科技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2004年,中心基层单位肉、菜、蛋自给率分别达到63%、60%、135%,实现了每年人均1只羊、3只鸡和每日“鸡蛋加牛奶”的目标。中心还积极推进发射禁区的三荒造林工程和办公、居住区的绿化美化工作,先后造林11万亩,植树300多万株,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9027.html

更多阅读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 女性生理卫生与健康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大连军分区卫生所宋丽霞摘 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全面健康的概念,提出了衡量心理和生理健康的“五个标准”,并论述了心理保健与生理保健的区别和联系,最后论述了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保证身心健康。关键字:心理 生理

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与作者4―4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现实主义小说巨著。其作者是曹雪芹(1715-1763),汉军正白旗人。从曾祖起,三代继任江宁织造。祖父曹寅与康熙皇帝关系密切,两个女儿被选为王妃,富贵荣华,显赫一时。父辈曹禺、曹兆继任后,被

声明:《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为网友我活着我爱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