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教学体验与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与反思

本文发表于《新课程研究》2014年第10期,收入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5年第1期。

“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教学体验与反思

李安全

(重庆外国语学校 重庆 九龙坡400039)

摘要:“语言文字应用”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文字应用能力”的课程,其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兴趣,学习知识,学会“应用”;其教学策略就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指导学生进行优化“练习”。从教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作为教师要多读书,多研究,多实验,力求在创意教学之中去探寻语言教学的规律。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语言应用;合作探究;创意教学

中文分类号:G623,2;G633,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12)-

“语言文字应用”是一门高中语文选修课。顾名思义,其根本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2]由此可见,“语言文字应用”是直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的课程,是最具“语文性”的一门选修课。或许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重庆市将这门课程列为重庆市高中语文必须按课程。在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开篇《编者的话》中也明确地提出了这门课的“五个特色”和“三点建议”,这无疑是为这门课的教学指明了“方向”。[3]但是,这也只能是一个“方向”,具体要怎样去教才会更有效,还需要语文教师“因材施教”,结合实际去探索,着力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本文的宗旨正是要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角度来探寻“语言文字应用”这门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教什么:兴趣、知识、“应用”

概括起来说,“语言文字应用”这门课程的主要目标也就是三个“词”:兴趣、知识、“应用”。再具体点,也就是三件事,培养兴趣,学习知识,学会“应用”。

(一)“培养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兴趣”。[3]

众所周知,兴趣很重要。但是,我们尤其要分辨,都对《金瓶梅》感兴趣,结果有人成了“语言大师”,有人成了学问大家,可有的人却成了“罪犯”。为什么?要学好一点东西甚至有所专长,要有浓厚的兴趣,但这兴趣必须是“纯正”的。用朱光潜的话说,就是要有“纯正的趣味”。

1.利用“引子”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为例,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特点,介绍了“六书”的常识,其主要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教材举出了“舟车又其月水刀……”(39。下面括号中的数字未作特别说明均是指人教社2007年版《语言文字应用》中的页码。作者注)等字的甲骨文或金文。教学之中,最重要的不是要学生认识这些字,而是要让学生从例子中去分析和归纳汉字造字方法上的一些特点,明确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书画同源”。其中有一个“女”字,有学生就“看”出这个“女”字是一个跪着的“女人”,于是生疑,“为什么最先的女子是跪着的呢”?从这里可见学生不但能够“看”懂一些简单的汉字了,而且对汉字所表达的意义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了。如果教师有兴趣,可以适度补充一些材料,引导学生去探究汉语言文字中多蕴含的文化意味。比如,在第六课《语言的艺术》第四节《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中就举到了古汉语中“藏、获”的称呼、独龙语中“结婚”的意思就是“买女人”,苗语中有“妻夫”一词等很生动的实例。(116)

2.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第五课《言之有“理”》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中,非常具体地介绍了歧义的主要类型和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歧义的主要方法。应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也是很有趣味的“问题”。教学之中,如果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启发学生理解、思考、归纳“歧义”的基本特征,那才是更为生动,更有趣味的。我在教学之中就举出了这样的一些“实例”供学生欣赏。①一wān柏树(wān既可以理解为“弯”,也可以理解为“湾”);②“我比你多吃了一个鸡蛋”(你可以是吃了鸡蛋,也可能没有吃鸡蛋);③你说不过他也得说(有两种理解:你说不过他,(你)也得说;你说,不过他也得说);④鸡不吃了(可以是鸡不吃食了,也可以是人不吃鸡肉了)……这样的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生活化”,突出了“应用”,学生自然来“劲”了,相互启发,可以找出好多的“例子”来研究。

3.结合语言艺术(作品)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言文字应用》一共包括六课二十三节,每一节的内容都由“引子”“课堂活动”“工具箱”小试身手”等四个部分构成。其中的“引子”都是很有趣味的“语言应用艺术”的“案例”。初步统计,这二十三个“引子”包括了小说(1、43、64、80、83)、笑话(6、27、59、109、113)、相声(11)、童谣(16、31)、对联(23)、故事(37、52、69、74、97、103)、谜语(48、91)、“脱口秀”(87)等多种语言艺术作品。教学中,巧妙地使用“引子”,引导学生“咀嚼”“鉴赏”“引子”,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兴趣。

比如,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二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的“引子”是一则笑话(7)。讲的是一个酸秀才到街上买柴的事情。酸秀才的“讨价还钱”中用了“荷薪者过来!”“其价几何?”“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等话语。结果樵夫(原文是“卖柴的农民”。笔者以为还是“樵夫”好)听不懂。自然酸秀才没有买到柴。(如果“故事”“接下去讲”,可以“添枝加叶”,酸秀才受冻,挨饿,窘迫,生病,行医……或许也是有“趣味”的,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这则笑话,可以发现这“秀才”的性格特征就一个字“酸”,“酸”的内涵就是迂阔、脱离实际、自我炫耀等。而这则“笑话”也就是通过对秀才的语言描写和动作表现来“刻画”秀才的“酸”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描写,就三句话,就将秀才的“酸”刻画得惟妙惟肖。进一步从“理性”上分析,那秀才的“话”错了么?不是,只是因为他用“文言”来说话,让樵夫听不懂,结果就闹了笑话。但是,这秀才却不知道他的“话”为何可笑?这才是一个酸秀才的可悲可叹之处。欣赏笑话之余,学生自能懂得,说话要得体、要看对象的道理。教师再引导,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古今汉语的差异是很大的。

(二)“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知识”。[3]

曾经,有语文教育家提出,语文知识的教学要“精要,好懂,有用”。这是准则。曾经,我们一度非常轻视“知识”的学习,结果,学生有一些智慧的火花,有一些创造的火花,可是,难以形成稳定的“能力”,因为没有“知识”为根柢。可见,学好知识对于培养能力的确是“有用”的。但是,怎样的教,怎样的学,才会更有效呢?

“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教学体验与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与反思

1.注重基本概念的学习。

比如,第四课《语言的艺术》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其中“课堂活动”以“广告修辞大擂台”为“主题”,从修行的广告中遴选了18条广告(104),涉及到比喻、夸张、引用、对偶、对比、双关、排比、摹绘、镶嵌、同音等10多种修辞格,其中摹绘、镶嵌、同音等三种修辞格是以前的语文教材没有提到的。在教学中,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修辞就是语言应用的艺术方式,目的是要使语言表达更为形象、生动、简练和“美”。从修辞格的角度来说,教学的重点还是在比喻、夸张、引用、对偶、对比、双关、排比等常见的修辞格,在本节“工具箱”所介绍的修辞格,一是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等五种偏重于语句意义变化和特色的修辞格,二是对偶、排比、反复、回环、顶真、粘连、镶嵌等七种偏重于语句形式变化和特色的修辞格,其中重点介绍的则是比喻、借代、比拟和对偶、排比等五种修辞格。

2.注重语言法则与原理的学习。

《语文文字应用》的最大特色就是应到学生从“例子”入手,通过对“例子”的鉴赏与研究来理解和归纳语言法则与原理。教学中要对这一点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并且要“贯注”到教学之中去。质言之,就是要引导学生用语言知识来解决语言问题。

比如,第五课《言之有“理”》第三节《有话“好好说”——修改病句》,其主要内容就是病句的类型、辨别与修改。类型与高考大纲的“说法”基本一致,辨别的方法主要提出了类比法和紧缩法两种,修改方法也就是“四味药”“换、添、调、删”。教学之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引导学生运用语法知识来分析句子。因为新课改十年弱化结果常常是取消了语法教学,好多学生根本不明白什么句子成分、什么修饰成分与中心语之类的“常识”,所以,教学之中,要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从实例分析之中去举一反三,总结规律。

3.重视缄默知识、“程序性知识”(即方法)的学习。

缄默性知识,是指那些“可以意会难以言传”(并非不可言传)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就是要重点突出一个“应用”。

比如,关于“比拟”这种修辞手法,从原理上说,其“根本特征”在于一个“拟”字,“拟”就是要把物当作人(或者把人当作物)来描摹、刻画。要写出物(或人)有人(或物)的动作、心理、感情、言语等。如果没有“拟”,只有“比”,那是不能算是“比拟”的。从应用的角度来说,比拟最重要的是要描写出物(或人)有人(或物)的特性,

(三)“在学习目标上注重了‘有效有用’”。[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9283.html

更多阅读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周长的认识教学实录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4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过自己亲身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用多种适当的方法来求出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kdj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理解逆命题的正确性。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性质及其逆命题的探究活动和例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 朱自清背影教学反思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经典与我接到上《背影》的通知之后,第一考虑的是如何紧扣文本,让学生自然地从语言的品味中读出父子亲情。而且,当时我校初二已经上好了这篇课文,只能在初一试上。初一学生是刚经历一个多月“初中语文生活”的

声明:《“语言文字应用”选修课教学体验与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与反思》为网友快向快乐出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