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

特别提示

中国的戊戌变法是在中国社会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前提下,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具有无法克服的软弱性、妥协性,他们只能采取改良的办法,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并且脱离了人民群众,其变法失败具有必然性,这也充分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行不通的。

1、戊戌变法的背景

①民族危机: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②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兴起。

2、戊戌变法的过程

(1)开始

公车上书:1895年春,康、梁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变法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2)发展

创办报刊和学会:维新派创办了强学会(1895年)、保国会(1898年)等团体以及《中外纪闻》(1895年)、《时务报》(1895年)等报刊,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抢劫了维新变法局面的形成。

①创办报纸: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由梁启超等人编辑撰稿,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在上海创办《强学报》后改为《时务报》,当时《时务报》发行最为广泛,湖南的改良派还办了《湘报》。

②组织学会:1895年在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后康又在上海组织了“强学会”,1898年4月康有为发起建立保国会

③创办学堂:长沙就办了“时务学堂”

④上书请愿:1898年上清帝第五、六书

影响: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启发了民智的作用;制造了舆论和组织了力量。在此基础上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维新运动勃然兴起。

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3)高潮

百日维新:

原因: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迫在眉睫的民族危亡

各种力量推动:中国知识分子高涨的爱国热情,一些封疆大臣想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

时间:1898年6月11日(定国是诏)--------9月21日(农历戊戌年)

内容

作用

局限

政治

颁布新法: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改革旧制:①改订律例

②裁撤冗员

③澄清吏治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原因)

经济

颁布新法:

①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②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③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改革旧制: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

颁布新法:

①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②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③准许设立报馆、学会

④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改革旧制: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军事

颁布新法:

①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②添置船舰,扩建海军团

改革旧制:裁汰旧军

增强国防力量

3、戊戌变法的特点

(1)从方式上看:变法要用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

(2)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 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3)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体现,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4)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

4、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①客观上,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旧势力力量雄厚

②这场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很不充分(根本原因)。维新派不论在政治主张、方针策略,还是在组织程度上,都表现出软弱无力和政治上的不成熟

③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发动广大群众,使改革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国际环境: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他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是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的。这就使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

另外执行新政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新政无法落实;变法采用“和平”“合法”的手段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对帝国主义的幻想等等,也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5、戊戌变法的影响

(1)积极

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

①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②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2)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坎坷。

6戊戌变法的性质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1)从背景和条件来看: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新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其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

(2)从纲领和内容来看: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要求光绪帝仿效日本、俄国的改革进行变法,从而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光绪帝在变法过程中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尤其是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适应了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

(3)从手段和形式来看:变法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4)从领导力量上看:领导这次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59491.html

更多阅读

被人们忽略的五四运动的细节 生活中忽略的细节

官方教材谈到五四运动时,对一些历史事实简单描述之后,直接就告诉你结论是什么。但 刘大生教授根据官方教材和一些官方正式出版的学术书籍以及一些参加过五四的人物回忆录,对其中的细节进行了仔细研究和推理,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也许更接近

袁世凯与戊戌变法 大陆四大无耻文人

很多人认为戊戌变法的失败在于袁世凯的告密。貌似若袁世凯听从谭嗣同建议,率军包围颐和园把慈禧太后抓起来,变法就能成功似的。不幸的是,这个看法并不是历史的真实。戊戌变法距离今天年代不是很久远,清朝的资料也没有被完全湮灭,在两岸很

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的性质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影响极其深远。它不仅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运动,而且是一场冲击各界的思想解放运动。八十年岁月流逝,尽管五四早已时过境迁,然而,它的生命之树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枯萎,反而更加茁壮,更加

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

当此中日钓鱼岛争端持续之际,我认为有必要回顾一下两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西方人对亚洲的入侵,使中日两国面临同样的危机,但是由于两国政治文化和政治生态的不同,同是出于自强目的的政治改革,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值得我们当代人

声明:《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为网友燈下寫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