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固•遗黄琼书原文、注释 逍遥游原文及翻译注释

遗(卫wèi):给、与。黄琼:字世英(86—164)。江夏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人。曾多次拒绝征荐,后接受顺帝征召入京,拜为议郎,升任尚书令(总管全国政令,直接对君主负责的官员)、太尉。在朝敢于争议,并纠劾贪污,受到人们的敬重。
闻已度伊、洛,(度:通“渡”,渡过。伊、洛:伊水、洛水,都流经洛阳南面。洛水在偃师县和伊水合流后流入黄河。伊洛:伊河在河南偃师杨村附近与洛河汇流以后称伊洛河。接近 京城洛阳。)近在万岁亭,(万岁亭:供奉皇帝万岁牌的地方,在河南登封县西北,离京很近。这句说:到了万岁亭(在今河南省登封县境),离京城洛阳已经不远。)岂即事有渐,将顺王命乎?(这两句说:莫非是已渐有接受征召的意思,将依从皇上的诏命吗?)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盖:承接连词。君子:旧时指品格高尚的人。这里指孟轲。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意思说,伯夷的胸襟狭隘,柳下惠的态度不够严肃。伯夷,商末孤竹君之子,周灭商后,与其弟叔齐拦在周武王的马前,劝阻他讨伐商纣,未被接受。武王灭商后,他俩避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柳下惠,即展禽。春秋时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字禽,食邑在柳下,死后其妻与其门人私谥曰“惠”,故称柳下惠。在鲁任典狱官,三次被罢官,仍不想离开鲁国。)故传曰:(传(篆zhuàn):阐述古代经书意义的著作。这里指西汉扬雄所著的《法言》。)“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不夷不惠,可否之间:语出《法言·渊骞》,意思说,不要象伯夷那样过分清高,也不要象柳下惠那样降志辱身,要在两者之间善加选择,当进则进,当退则退。)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盖:表明申说理由,有“大概”的意思。居身:立身处世。珍:重视。)诚遂欲枕山栖谷,(诚:真正,表示假设的词。枕山栖谷:即隐居草野山林。把山石作枕,栖身岩谷。指隐居山林。)拟迹巢、由,(拟迹:模仿的意思。拟迹巢由:模拟巢父和许由的行迹。巢父和许由,相传为唐尧时代高士,不受尧之让位而隐居。这句说:模仿巢父、许由当隐士。)斯则可矣。(斯:这。这句说:这当然是可以的。 )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这句说:现在就正是可以有为的时机。)自生民以来,(生民:人民。这句说:自从有人类以来。 )善政少而乱俗多,(乱俗:混乱的社会。 )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这几句说:如果说一定要等到有象尧舜那样贤明的君主才出任官职,那将永无机会成为有作有为的志士了。
李固•遗黄琼书(原文、注释) 逍遥游原文及翻译注释
  常闻语曰:(
语:谚语。)“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蛲(尧yáo)蛲:高峻的样子。这里借指人的高傲刚直。缺:残缺,损折。皦(皎jiǎo) 皦:洁白。这里借指人的清白高洁。污:被玷污。意谓又高又尖的东西容易折断,太洁白的东西容易污染阳春之曲,和者必寡;(阳春:《阳春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相传是较高级的音乐,歌唱时能和唱的人很少。寡:少。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句解:高难深奥的乐曲,能和唱的人一定很少,在美好的声名之下,实际的才德常常难以相符。这两句即“曲高和寡”的意思。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副:相称,符合。这两句说:在美好的声名之下,实际的才德往往难于相称。)近鲁阳樊君,(鲁阳:今河南省鲁山县。樊君:樊英,字季齐。《后汉书·方术列传》说他懂《易》和五经,有异术。顺帝召他到京城,曾以师傅之礼隆重接待他。)被征初至,(被征:受(皇帝)征召。)朝迁设坛席,(设坛席:指积土筑坛,坛上安设席位,举行隆重的仪式。)犹待神明。(这句说:好象接待神明一般。)虽无大异,而言行所守,亦无所缺,而毁谤布流,应时折减者,岂非观听望深,声名太盛乎?(以上几句说:樊英做官后,虽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言论、行动也没有什么差错,然而诽谤他的话到处流传,他的声誉也跟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低落,其原因难道不是在于人们的视听受到耸动,对他的期望很深,而他的名声太大的缘故吗?)自顷征聘之士,(自顷:近来。征聘之士:被(朝廷)征召礼聘的人。)胡元安、薛孟尝、朱仲昭、顾季鸿等,(胡元安:名定,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以性行端方著称。薛孟尝:名包,汝南(今河南省平舆县北)人。朱仲昭:人名,未详。顾季鸿:名奉,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曾任颍川太守。)其功业皆无所采。(采:采取,指值得称说。)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是故:所以。俗论:世俗的议论,舆论。处土:有才能学问而没有出任官职的人。纯盗虚声:完全是盗窃了虚名,并无实才。弘:发扬光大。)愿先生弘此远谟,(远谟(模mó):指治国的远大谋略。)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雪:洗刷。此言:指“处土纯盗虚声”的议论。
  【作者介绍】李固(94—147),字子坚。汉中南郑(今陕西省南郑县)人。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博览书册,广交英豪,受到人们的赞仰。汉顺帝(刘保)时,选为议郎。他生性梗直,敢于议论政事,揭露外戚、宦官干政擅权之弊,主张“政归国家”,选贤任能,加强中央集权,因而触犯了权贵,遭到贬谪。后历任地方长官,都有政绩。冲帝(刘炳)提升他为太尉(掌管全国兵事的官)。质帝(刘缵)时,因反对专权的外戚,得罪大将军梁冀,终遭杀害。有集十二卷,已佚。
【说明】东汉后期,朝政混乱。当时读书人多喜欢隐居山林,以抬高身价,或者互相标榜,盗窃虚名,却并无真正的德与才;一旦参与政治,便显得名实不副。黄琼家居不仕,顺帝永建(126—132)年间,朝廷征召他到洛阳任职。他走到中途,又托病滞留不进。李固平时很敬佩黄琼,所以写这封信,鼓励他积极参与政事,建立功业,以洗刷处士“纯盗虚声”的讥议,并扭转一时风气。这对当时的不良士风是有力的针砭,也见出作者务实的政治见解,以及在与腐朽势力斗争中积极延揽人材的可贵精神。文中用“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等语句,警惕对方不骛虚名,寻求实效,有着深刻言发意义。
文章立意高远,感情真挚。前面用“拟迹巢、由”,后面举一些同时功业不显的人作反面衬托,借以突出激励、劝勉的正意,显得显豁有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0112.html

更多阅读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孙权劝学全文翻译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讲述了三国东吴名将吕蒙听从其主孙权的劝告而读书学习的历史故事,揭示了开卷有益、虚心学习的道理。卓越教育老师为大家整理相关资料仅供参考。  原文  

《辛十四娘》原文、注释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注释

《辛十四娘》原文、注释 【括号内为注释】广平【在今河北省。明清时属广平府】冯生,正德【明武宗朱厚照年号(1506—1521)】间人。少轻脱,纵酒。昧爽偶行,遇一少女,着红帔,容色娟好。从小奚奴【婢女。《周礼•天官•序官》:“奚三

《三都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作者:左思魏晋 三都赋原文及翻译

三都赋(22人评价) 8.5朝代:魏晋作者:左思原文:总序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地淇澳之产;见“在其版屋”,则知秦野西戎之宅。故能居然而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注释

原文(上)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

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阅读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ppt

[诗词赏析] 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阅读 [复制链接]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阅读:【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

声明:《李固•遗黄琼书原文、注释 逍遥游原文及翻译注释》为网友掏粪男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