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中国水仙和洋水仙
朝阳冉冉。
北国早春的晨曦带着融融暖意破窗而入,流泻一地晴柔与明媚。一丝隐隐的幽香,萦绕不去,恍然一念,莫非是那盆迟迟不肯开花的水仙感知到今日的灿烂阳光开始吐蕊?我急奔窗前,果然数朵并开!
今年我养的两盆水仙开花甚少,且早已过了花期。这盆刚刚绽放的是位笃爱水仙花的朋友最近送来的,据说这是她今年养的最好的一盆。我无功受禄,无以回报,便决定花开后拍一些照片回赠朋友,留住这份美丽、留住这份友情。
前几年每当水仙花开,我从不放过拍摄的机会。如--今拿起相机却又感到拍不出新意,便犹豫了。
可能是雾锁京城多日后又见明媚的阳光激起了我的兴致,看着被春光包裹着的,被纤柔修长的翠叶拥簇着的绝世独立,皓净无瑕,枝梢凝露的“水中仙子”,我那被多日阴沉天气压抑的心也敞亮了许多。黄庭坚“凌波仙子生尘袜”“含香体素欲倾城”的咏水仙妙句,又促我端起了相机。如此倾国倾城的佳丽,既然“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哪有不拍的道理?
端详着这依水滋长、萌芽、发叶、开花,得水则鲜亮、失水则枯,初名“水鲜”、更名“水仙”的神奇之花,我想起去年夏天结识的洋水仙。洋水仙又被称为“恋影花”,其花语是“自恋”,在希腊神话传说中,美少年奈希索斯爱上自己在水中的影子,他每天都到湖边来,起初是顾影自我陶醉,渐渐地变成顾影自怜,后来终于憔悴而死,死后化为湖边的水仙花。坦白地说,我并不喜欢这样的传说,这可能是文化差异所致。
洋水仙与中国水仙同归石蒜科水仙属,但他们生活的国度不同,习性、姿态也有较大差异。洋水仙主要分布在中欧、地中海和西亚地区。与中国水仙相比,洋水仙根植于土,每年五、六月份开花,品种繁多,花大色艳,每朵花直径有十公分之大。一支花葶只开一两朵花,略有清香。而中国水仙则依水而生,花期在春节前后,只有单瓣和复瓣两个品种。色彩单一。每支花葶上可开四、五朵,乃至十来朵花,花朵不大,却香气宜人。
在我的眼里,无论中国水仙还是洋水仙,都是非常美丽的。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花姿简约,香气淡雅,无杂陈之色。如同老舍笔下“真正美丽的人”一样“是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的。”中国水仙如东方美女,纤弱委婉、妩媚清雅、楚楚可人。而洋水仙却如西方佳丽,娇艳多姿、风情万种、热烈纷呈。
我不知道这洋水仙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会不会增添东方神韵;而中国水仙迎来了远方的客人,是否会因此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性。但愿这东、西方水仙在中国这块神奇、古老、广袤的土地上杂居,能够相和相谐。记得张爱玲笔下《秋雨》中曾对洋水仙有这样的描写:“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我想这番景象一定是大家所不愿看到的。真的希望这一物种的交流,能够像东、西方文化交流一样,既尊重相互的文化背景,又保持各自的原始本性。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繁荣。
中国水仙
洋水 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