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新闻学概论》增加的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报任安书知识点整理

《新闻学概论》最新版本*新增知识点

上一次已经把《传播学教程》新版增加的知识点整理概括出来并且分享给大家了,这次主要是把《新闻学概论》新的版本增加的重要知识点和理论同样的给与整理,并且有条理的加以概括,这样方便大家记忆和背诵,希望大家在冲刺阶段继续努力,乐鑫在这里继续为大家加油O(∩_∩)O……

一、媒体融合(补充在第四章新闻事业的产生)

1.定义:媒体融合狭义上就是指在网络、数字等技术的基础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新老媒体在形式和内容上走向一体化。广义的媒体融合,还包括着媒体所有权、人员、资源、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在信息传输渠道多元的情势下,把新兴媒体传播终端有效地结合起来,资源共享,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最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2.媒体融合的影响:

1)媒体融合带来了媒体结构的转变。

2)媒体融合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新闻教育带来新的课题。

3)媒体融合将对整个新闻产业链产生深刻的影响。

媒体融合并非是将几种形式的媒体简单累加在一起,而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不仅是新闻从业者个人技能的跨媒体化转变,而且媒体运作的整个流程都面临着重新整合与调配。新闻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信息的采集与生产,到媒介的经营与管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针对新媒体的特点,传统媒体的生产方式、传播形态需要得到改革;原有的经营理念、管理体制需要得到转变;丰富的人力、技术资源需要优化配置;市场需要重新定位和划分;行业内外相关职能机构的复杂关系需要妥善协调。

二、传媒业经营(独立的一章)

1、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

1)普遍服务原则。普遍服务的原则是传媒业公众利益至上理念在经营的具体体现。普遍服务基本要义是公平、公道地为全体人民提供信息等服务,而不考虑其成本。

2)编营分离原则。在传媒业,新闻生产和经验必须分开,在编辑部和广告部之间要筑起一道防火墙,防止广告经营部对编辑部的干扰,保证编辑的独立性,使新闻生产保持客观性、公正性。

3)受众中心原则。

2、传媒业经营的基本目标

1)传媒业的经营当然争取受众,赢得市场份额,获取足够的利润。传媒靠什么来争取受众,赢得市场份额?从长远发展来看,一靠传媒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二靠传媒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

2)核心竞争力:就是一家传媒超越其竞争对手的强项,这个强项就使一家传媒能占得市场先机,或稳固地占据市场相当份额。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家传媒的绝活,是他人难以超越的独家武器。

2)媒体的公信力:就是公众对于一家媒体的信任度和忠诚度。我们在前面说过,任何一家媒体都要有一批核心受众,否则难以立足。媒体靠什么来稳定自己的核心受众并不断争取潜在的受众成为核心受众?就是靠公信力—获得受众长期的青睐和信任,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媒体有归属感。

3)传媒业获得受众信任的途径:

A.新闻真实,及时

B.新闻有吸引力,满足受众的需要

C.说真话,反映公众的要求,愿望

D.敢担当,勇于揭露损害国家、公众利益的不良行为和不法之徒

E.有责任心,对受众服务到位

3、传媒业经营的基本路径

1)集约化

集约化经营就是走内涵发展之路,即合理化整合内部人、才、财和产、供、销的资源,不断开拓资源的利用价值,提高生产率。对于传媒业来说,传媒业经营必然走向集团化经营。

中国的传媒集团基本上是单一的专业化集团,基本上还没有跨媒体的传媒集团。不同于西方主要依靠市场实行集团化,中国传媒集团的组件主要依靠行政力量。这样组件的传媒集团往往是“集而不团”,增加了内部资源整合的难度。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传媒处于高速增长期,传媒集团基本上都采取粗放型的外延扩张方法来快速占领市场,而疏于内部的资源整合。从2006年开始,传媒集团认识到,中国传媒业必须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开始重视内部资源整合。

2)专业化

专业化主要是指广播电视针对特定受众设置特定的频道、频率。所以,也可称之为频道化、频率化。

实行专业化的两大基本因素:一是受众分化。不同年龄、职业、收入、地位、民族、区域的受众由于对广播电视节目需求不同出现分群化、小众化。二是由于新技术采用,包括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光纤电缆,尤其数码技术广泛应用,广播电视的频率、频道不再是稀缺资源。

中国广电的专业化有一个先天缺陷,除了中央电台电视台所有频率频道各有一个卫视频道面向全国外,其他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都是区域性的,也就是大众化频道频率和小众化频道频率都在同一个区域内,这就造成三大问题:频道频率设置雷同;节目回放率过高;专业化程度低。

3)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经营

跨媒体即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不同媒体组建成一个集团公司;跨区域即跨越国界、跨越同一个国家不同行政区划,在异地开展经营;跨行业即传媒业外的资金、人才大批进入传媒业,尤其是电讯、金融业进入传媒业最为普遍。

新版《新闻学概论》增加的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报任安书知识点整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0251.html

更多阅读

品读《报任安书》 读报任安书有感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好友任安的一封回信,任安在给司马迁的原信中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其实就是让司马迁在汉武帝面前求情,以求赦免自己的死罪。司马迁接到任安的书信,并没有立即回信,但是如果不回信,等任安被处以极刑后,自己的满腔愤懑就

由《报任安书》解读司马迁的生死观 司马迁的 报任安书

由《报任安书》解读司马迁的生死观摘要: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一衡量生死的标准。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表现出的生死取向,一是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勇于牺牲一死;二是

声明:《新版《新闻学概论》增加的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报任安书知识点整理》为网友女汉子坚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