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伟壮丽的佛都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游记
在云南中西部的苍山洱海之间,有一座花繁林茂、山川秀美的地方——大理白族自治州。这里曾经是古南诏、大理国所在地,是闻名于世的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它不仅拥有规模庞大、保存完好的南诏、大理古城,拥有风花雪月(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的自然美景,更拥有最雄伟、最壮丽,被誉为“佛都”的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是大理“文献名邦”的象征,是每一个到大理的游客必去的景点。2012年10月13日下午,我们有幸来到这里游览。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城西北2公里处的应乐峰下,整个景区由三塔、崇圣寺及三塔倒影公园三个部分组成。乘坐电瓶车来到崇圣寺三塔景区,首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大二小、呈鼎立之状三座佛塔和依山而建、金壁辉煌的崇圣寺庙宇群。
据史料记载,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南诏丰佑年间(公元824~859年),相当于唐文宗时期,距今1100多年历史。先建三塔,后建庙宇。因当时大理地区极为崇拜观音,故名崇圣寺。崇圣寺曾在咸丰年间被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直至2005年,国家投资1.82亿元对崇圣寺进行大规模恢复重建,整个仿古建筑群落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0080平方米,主轴线上依次建有大鹏金翅鸟广场、山门、护法殿、弥勒殿、十一面观音殿、大雄宝殿、阿嵯耶观音阁、山海大观石牌坊、望海楼等。寺庙的建成结束了崇圣寺三塔近百年来“有塔无寺”的历史,形成了塔寺辉映的美景。
三塔中的大塔叫千寻塔,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塔高16层、69.13米,似玉柱擎天。其中第一层塔高13.45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写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塔身内壁垂直贯通,设有木质楼梯,登上塔顶可从了望孔中欣赏大理古城全貌。南、北两座小塔,均为10级,塔高42.19米,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距千寻塔均为70米,外观为阁楼式,每角有柱,每层出檐,翘角飞檐。三塔顶端都有金属塔刹宝盖、宝顶和金鸡等,华丽非常。相传修建三塔时,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三塔浑然一体,矗立云端,气势雄伟。
三塔与西安小雁塔相似,是典型的唐塔风格,表现了唐朝大理与内地的密切联系。但三塔又有与内地塔不同的特点:一是内地塔层多为奇数,而三塔为偶数;二是中原塔由基座向上直线收缩,下大上小,呈矩梯形,而千寻塔上下小中部大,外部轮廓呈曲线,雄浑壮丽,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
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扬的可以成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镇水患。据古籍记载,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三塔建成千余年来,经受了历史上数次强烈地震。其中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地震,千寻塔“裂二尺许,形如破竹”,后“旬日复合”。1925年大理大地震,城乡民房倒塌99%,而千寻塔只震落了顶上的定宝刹,两座小塔也因地震偏离了垂直线,倾斜400多年而不倒,成为大理的“斜塔”奇观。
三塔建成后,又修建了规模弘大的崇圣寺,据《南诏野史》记载:崇圣寺基方7里,占地300余亩,建筑房屋890间,雕佛像11400尊,用铜40590斤,耗金银和绫罗锦缎值金43514斤,用工708000余个,历时8年才建成,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之规模,是当时大理地区规模最大的寺院。寺中的鸿钟,“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万古云霄三塔影,诸天风雨一楼钟”,历来为人所乐道。南诏国时,骠国(今缅甸)国王雍羌和王子舒难陀到崇圣寺三塔祈拜敬香,星逻(今泰国)国王耶多曾两次到崇圣寺迎佛牙。到了大理国时期,佛教更为盛行,大理国22代国王中,有9位出家到崇圣寺当住持,崇圣寺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家国寺”,吸引了内地和南亚、东南亚香客“朝圣”,成为东南亚、南亚推崇的“佛都”。
崇圣寺三塔背靠苍山,面临洱海,雪峦万仞、按银洒翠的苍山峙其后;波涛万顷、横练蓄黛的洱海嵌于前,远远望去,玉柱标空,撑天拄地,卓然挺秀,俊逸不凡,为大理名胜之一。
1994年10月,建设了占地400多亩的三塔倒影公园。公园坐北向南,背靠崇圣寺三塔,以园内的湖水能清晰地倒映出三塔的雄姿倩影而得名。湖水如同一面明镜,为傲立千古、刚劲挺拔的三塔一展倩影芳容,更添了许多秀美。园内建筑有体现白族民居的楹联照壁,有题诗刻赋的大理石亭碑,有影摇水中的漾波亭。园内植有各种茶花、缅桂、桂鹃等奇花异草,是游人观光或与水中三塔合影的绝佳之地。三塔倒影的靓丽风光,不仅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还被印上邮票、明信片及画报、书籍的封面,多年来为大理赢得很高的名知度。
崇圣寺三塔景区,有雄伟的美,有庄严的美,有辉煌壮丽的美,有蓝天白云、小桥流水、绿树芳草、繁花似锦的幽雅自然的美。在这优美的景区里,你停不下来的是匆匆寻美的脚步,停不下来的是各种记录一个个美景的工具:手机、相机、摄像机,到了集合的时间,到了景区的大门口,真有一种流连忘返、美不思归的感觉。
2012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