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角之交
古人将未成年人的发髻称之为“角”,早见于【诗经】。
因为儿童之髪未及簪,只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称之为总角。“总角”一般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晋书·何劭传》:“劭字敬祖,少与武有总角之好。”
总角之好,纯真挚厚,至老难忘!
有一次爬山,于东山莫厘峰下、雨花禅寺前,与一位五十年不见的总角之交、小学濮姓同学不期而遇。欣喜莫名,合影一张,各留电话号后话别。
就此开了水闸,我原来从没有的小学同学会竟能连连举办,所见所识与日俱增。
五十年来这位濮同学从未迁离过老阊门内西中市那块地方,所知道的同班同学以及他们的境况极其清楚,清楚得令我钦佩之至。
自那次相遇后,他今天约三四人,明天约四五人,叫我去吃一杯茶,每每握手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我幼年就居住在老阊门内西中市,那时入读之学校皆划地段。跨过正南的庙桥,进“至德坊”里,见一处庙宇挂上“泰伯小学校”的牌子,大殿、享堂、庑廊皆改成学校各种场所设施。进出的总角们是同学又似是邻居街坊。
除了六年的小学,还有一年的附属幼儿园,就在泰伯庙主殿的后面,隔着一条小巷。下午午睡醒来,小巷里已经停息好一架骆驼担,那是“笃笃笃、卖糖粥”的骆驼担,马上每人一碗桂花赤豆糖粥,滋味极妙。我的印象里老师的一碗又大又满,上面浇的赤豆糊又多。
那时的苏州老阊门内外,经过许多战乱动荡,这天下一二等风流富贵之地尚存一丝气息,商贾百业晏疲,我的总角之交基本全出自阊门内西中市及其隔河相望的下塘 街、大多是做生意的家庭。
粗略算算,总角们出身于猪肉摊、汤圆店、蜡烛铺、大饼店、南货店、洋铅皮铺、照相馆、个体医护人、酱园店、银作店、纸品店等等。
还有西中市的“大華帽莊”,前店后坊,夏天卖扇,三季卖帽。那是关门被公家去“合营”极早。
也不用说【清明上河图】,就说我们苏州自己的【盛世滋生图】(姑苏繁华图),其中的老阊门一长溜店家人物,不就是他们么。
每次相聚吃茶总择在泰伯庙东傍的五峰园中,那里清静恬淡。
五十年前,一扇侧门出学校,就到了那里。古园的残存,是一株古树和几块湖石,有空地和丘垄,还有臭池塘。总角们常常在那里疯,惹得其内的居民斥声不断。
现在居民全都被迁走,修缮成园林一角,最近的桃花坞改造可能还会将它再扩大一些。
吃茶时由濮同学将他所知的未到场的同学一一提起,把他们的近况略作介绍,有记得的,有不记得的,许多已经忘却的事迹一经酝酿,会骤然生成,渐渐清晰于脑海,似电影回放,令人感动。七年聚首,总角之交,沉积的记忆被唤醒,岁月的尘土被拨拭干净。
说起总角们经常去玩的汪姓同学家里,还记得是下塘街304号,一条陪弄极深,走尽了是一片竹园,粉墙黛瓦,芭蕉梧桐,小径回廊。现在早已没有痕迹,使人惋叹不已。
有一次汪同学亦被传叫到来吃茶,询得他祖上果然是徽州迁来。
还有浒溪仓、沧桥浜北去的河边大宅,那是另一位同学的居处,其中的亭台花木就如园林一般。今又何在哉!提起的这个同学我任是冥思苦索,都没能忆起他的印象。
吃罢茶起身,必去隔壁曾是母校的泰伯庙中转一圈,目前此庙正在进行第二轮兴建,其规模已超过泰伯庙本身,高墙華屋,掷金无数。
再如何增益改变,也不能磨灭我们的记忆,何处是何物,何处有何设,众指凿凿,一一辨明。
似这样大家一起重温一个个总角梦后,太阳已经西下,夕照中的泰伯庙有一种淡淡的哀怨和凄清。
老阊门内的西中市依然民国风貌
泰伯庙东侧的五峰园
所谓五峰,已经修复。
阁中吃茶
扩建中的泰伯庙正门
气势不小,倒显得正殿小了。东(右)边的一棵树树龄110年,西边的一棵已经枯死。
东西两廊新建,构筑宏大,二层格局。
庙后院有千年银杏,当年二年级就在树下北侧。
泰伯庙西新建五开间三进古建,不知将作何设。
泰伯庙前“至德坊”还是原物。“至德”者,孔子对泰伯之赞誉也。
至德坊前的庙桥正在重建,桥南就是西中市。
张广桥至庙桥的下塘街拆成一片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