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修行是点滴的工夫。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 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 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苦瓜 发表了博文:生活中的智慧——万行大师如是说
如果自认为可以修成佛,那么注定你成不了佛,你与佛无缘,为什么呢?因为众生本是佛还成什么佛呢?真是头上按头,成佛与不成佛皆是戏论,乃方便语,佛就是众生,众生本是佛,佛与众生一体不二,有凡有圣皆是妄自分别矣。“分明一片闲田地,过来过去问主公”真是多事。
有多少种类型的众生,就有多少种类型法门。
人生最痛苦的是,有了理想,而又无法达成。
最快乐的人生是没有理想,活在当下。
世上什么药都有卖的,就是没有卖后悔药的。
超越命运的人,往往是不执着后果的人,后果考虑的越多,越没有办法超越命运。
人生应该是以一个参与者的面目出现,而不是以一个旁观者存在。你想成长、成熟吗?那就做一个参与者吧!生活犹如百味调,酸甜苦辣都得来点儿。
本来就没有路,你敢冲过去,也就成了一条路。
十全十美的人、事、物、理,永远不存在,还是学会接受现实吧,一帆风顺是狗屁胡说,心想事成更是绝无可能,还是接受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的吧,弯弯曲曲就是人生之路。
修行与做人是一样的道理——理清路则明。理清楚不等于就不需要走路了,理清以后正是走路的开始。倘若没有实修,单凭理论永远不可能悟透自性,形而下的可以理悟,形而上的非实修不能悟透。
不看心,不坐禅,专心做事心坦然,倘若有事就有事,我心还是安安然,要是把事推两边,是非烦恼永不断。接受它,它消失,推却它,它更大,不取不舍方到家。
众生有烦恼皆因放不下,面子放不下,好胜心放不下,发财心放不下,理想之心更放不下……
真正的观照又不是在心里自问自答,那是在语言文字上用功,是在形象上用功,是在心意识上用功,皆属外道,抛开心意识才谈得上用功,才能让觉照出现。
信要全信,行必真行,信佛无需体验,学佛就是体验佛,信佛只需要信有佛、有地狱、有天堂、有轮回、有报应……就行了,学佛则不然,学佛包含了信佛,信佛不包含学佛,信佛永远成不了佛,学佛将来也做佛,学佛将来必定是佛,学佛当下就是佛,就是佛在做。
明心见性和出现神通及开智慧,靠的都是定力,而不是定境,倘若有了定力做基础,再深入定境,那又另当别论了,怎么论呢?百花丛中过,一点不沾身,酒色财气不碍菩提路。
你比别人坐禅坐的时间多,为什么功夫上不去呢?因为你的见地不清楚,理清路才明;因为你的心从来都没有集中过,以散乱的心在坐禅;因为你的信心不够,在用功的过程中,一直都在怀疑自己,怀疑老师,怀疑这个方法;因为你没有长远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你的私心太重,财色名利要得到,佛果更想得到;因为你有点小聪明,懂得的多,反应快,处处都表现的比别人强,从来不愿输给别人;因为你没有慈悲心,从来没有发过大愿,缺少这股动力;因为你见到师父才想到道,不见师父就想到功名利禄、想到儿女、夫妻、好衣服、好家具……
修行、做人、做事必须要去体验,当你全心经验她以后,才有资格去论述她,否则你所讲的都是猜测、估计、想像,但绝不是体悟。
世界上动荡,那是因为我们的心在动荡。世界上混乱,那是因为我们的心在混乱。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内在的投影,因为内在有动荡,有混乱,有斗争,才投射到社会上也有这些。
你愿学佛吗!还是信佛吧,信佛容易,学佛难,学佛的心量,学佛的智慧,学佛的言行,学佛的悲心,学佛的精神……难、难、难。
何谓定力?不取不舍,不随不乱,是名为定力。
权威是最容易误导子弟的,权威者大名鼎鼎,未必是明明白白。明师者,非大名也,大名者,非明师也,自古难两全,万行也无奈,好在是见怪不怪了。
一个未开悟的人,千万不可学开悟的人的思想行为,否则对自身学佛一点益处都没有。看祖师的语录,要把前后分开来看,未悟前是怎样修的,开悟后又是怎样做的,怎样讲的。
什么叫做无我呢?没有主观和客观意识了就达到无我的境界,本来面目也就出现了。主观、客观都是头脑的产品,正是这些添加物才掩盖了我们的本来面目。人往往都是活在——回忆过去、渴望未来、错过现在。
圣人的风范,禅者的风范都是不回忆过去,不渴望未来,只活在当下。活在当下的人,才是富有的人,反之都是在消耗心力,在消耗体力,最后变成一个穷光蛋,依靠名师,依靠佛……
活在当下,也不执著当下,三际尽空(过去、现在、未来)之时,身心内外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这些添加物一旦空寂,宇宙的巨大能量便和你合二为一。
三际(过去现在和未来,即时间和空间的概念)都是头脑制造出来的,包括成功与失败,好与坏,对与错,爱与恨,贫与富……对于一个悟了道的人来讲,头脑在作用,就是本来面目在作用,六根在作用就是本来面目的显现。
欲望永远满足不了,满足了一个欲望,马上又产生一个新的欲望,如此循环,为欲望活着,被欲望驱使着。让别人赏识或认可,只能助长自己的欲望,而失去真我,现代人换了个好听的名词,叫做理想,细分析理想和欲望有什么区别呢?
时时刻刻保持内在的觉知对事物清楚明了,而又不对事物加以分别——比较、衡量、算计……事物就是事物,它没有属性,你一旦给它下了定义,就有了好坏、善恶、是非……
人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对事物过多的分别造成的。
人之所以活的很累,还是因为对事物的分别造成的。
人要学会时时刻刻觉知事物,而又不分别事物,这样去生活试试看。
对事物觉知,而又不分别事物,就是一种单纯心,只有这种单纯心才能入道。财色名利占据了我们的心,怎么可能生活的不累呢,又怎么可能成为单纯心呢?
悟道后可以不迎不拒不相随,但是在未悟道以前仍须思维观,也即正念。如果不是通过思维观,定力则无法生起,也就不可能见到佛性。
真如佛性真的不能传吗?“向上一路”真的不能传吗?这两者是一还是二?这两者是一不是二,的确不能传,传后,我佛断子绝孙,所能够传的只是些基本方法和理念,凡所传,凡所说皆非第一义,第一义者需自己去亲见、亲明、亲受用。禅门里的公案和机锋就是祖师对众生的慈悲才善巧设立的无门之门,无法之法。
见山是山,是凡夫,见山不是山,是处在参禅的过程中,见山是山,是从功态中走出来彻悟圆满。古人常讲,前十年见山是山,中间十年见山不是山,最后十年又是见山是山。在这里我们换一种讲法:前十年只要是用心,什么都听得见,中间十年,尽管用心也听不见什么,最后十年,即便不用心什么也都听得见。因为前十年用的是头脑,稍微注意下便产生头脑效果,听见声音;中十年是处在功态中,提起觉照,头脑已不复存在,所以外界声音干扰不了觉照(只有头脑才易干扰);后十年已经圆满,身心内外,八万四千毛孔全部变成觉照,变成一个透明体,不存在,用功觉照便出现,不用功,觉照便消失。如果在定中没有觉照,智慧永远不会现前;或者说真如佛性永远不会现前(前十年,中十年必须提起觉照否则便落入无记)。
在参禅过程中必须要有念才能参究(在禅宗里叫做疑情,也即提起正念),而且这个念还要相续不断才能参究。
一心做万事,一次一件,件件成功。万心做一事,一事无成。
苦瓜的理解:
万行上师的名气不大,但他讲的很多东西比较靠谱(我认为而已)。这些摘录下来的生活智慧,如果把佛换成缠,重新读,会发现什么?是不是就在教我们如何学习《缠中说禅》里教你炒股票的方法呀。如果你相信万行上师说的,如果你相信缠论,先把理论搞明白,再来市场实证,就坚持用学佛的方法,用学佛的态度,用学佛的精神。缠论=佛经。
我的学缠过程,是越学越快乐,越学越发现缠论的牛(我个人认为而已)。这学习期间,我骂过缠,怀疑过缠,离开过缠。但好在我永保学习之魂,上下求索,死心塌地的求真经。四年的经历告诉我,只有缠,唯有缠,是当今世界上最牛的方法,缠论里说的那些成功结果一点都没有夸大,都是可以实现的。
“ 一个未开悟的人,千万不可学开悟的人的思想行为,否则对自身学佛一点益处都没有。看祖师的语录,要把前后分开来看,未悟前是怎样修的,开悟后又是怎样做的,怎样讲的。”“不能传,传后,我佛断子绝孙,所能够传的只是些基本方法和理念,凡所传,凡所说皆非第一义,第一义者需自己去亲见、亲明、亲受用。”
就上面的这段话,就是学缠的智慧与方法。缠论的方法是如何来的?是他学习了无数证券行业成功的前辈的方法总结出来的。所以,缠师在缠论里讲的很多方法,都是他的成功后的使用经验及效果。我们直接学他的东西,很难当下见效,只有,我们也走他当年同样的路,把那些证券前辈的方法都掌握后,再来看缠论,几种方法来对比着使用,总结,就能够生出根本智来了。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你自己去亲证总结实践才有所得。
修行与做人是一样的道理——理清路则明。
理清楚不等于就不需要走路了,理清以后正是走路的开始。
苦瓜2012-01-2114:35:21[举报]
缠论是屠龙刀,但刀法得自己创。一样的刀,刀可以复制,但刀法确是因人而异的。能够打胜仗的刀法,就是好刀法。能不能打胜仗,与刀是不是好刀,关联性不大。好刀配上好的刀法,当然威力无穷。好刀在没有好刀法的人手里,和烧火棍没有什么两样。刀的用途是来防身的,绝不是用来伤人的。千万别把刀用错了地方。逸品 发表了博文:真正的修行是这样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你的工作环境也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面对境界历事炼性,对人炼心。要尽你的责任和义务,要尽心尽力地做好你所承担的一切,要制心一处,用心去做每一项工作。把你的服务对象视为父母众生,一切为他们的利益着想,以真诚心对待每一个众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理解他们,体谅他们,做众生的公仆,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当你不求任何回报地去给予、去奉献的时候,这就是你的修行,你会得到无比的快乐。你的事业、你的工作、你的一切都会顺利。不要怕遇到违缘障碍,他可以历炼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层次,增长你的智慧。
你的家庭就是净土,就是你的寂静处。要把你的净土打扫的干干净净,布置的清净庄严,要任劳任怨的尽你的责任和义务,擦掉灰尘就是擦掉你的业障,扫除垃圾就是扫除你的烦恼。你的家人都是你的亲人,都是你的父母众生、儿女众生,都是你的金刚道友,要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尊重他们,不要伤害他们,怨恨他们。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你执着什么,什么就会伤害你,你执着谁,谁就会让你伤心,一切都要看成如梦如幻,放下所有的妄念,但放下不是放弃,该做的还要去做,还要做好。人生如同一场戏,戏已经开场了,你就要演下去,但是你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道,你是在演戏,哪里有真的夫妻?哪里有真的儿女?即要演好你的角色,又不要假戏当真,其实人间并不是我们的老家,众生只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有什么可执着的,有什么可计较的,少说一句又能怎样?退一步又能怎样?凡事不要只考虑自己,要为对方考虑。只有去掉了自私、自利、自爱,你才能够自在。你真正有了慈悲心、菩提心,不但上师三宝会加持你,就连山神土地都会帮助你,只要你如理如法地修,真心诚意地去做,别人自然会尊重你,喜欢你。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看别人不顺眼,不要总想去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会随心转。如果你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一切,包容一切的时候,你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能经常查找自己的缺点,能不断地去掉我执,这就是修行,否则修什么呢?
其实,修行和生活,工作并不矛盾,佛性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然而人们陷入了繁忙的事务,到处奔走寻求,忘记、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最宝贵的东西应该从自心中寻找。佛就在心中,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我们一定要有信心,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认真学,坚持修,好好学,好好修,今生一定能够解脱,今生一定能够成佛。
生病的人,要找回健康;失业的人,要找份工作;伤心的人,要找到快乐;失望的人,要找到希望。我们一生几乎都在为找事业、找朋友、找财富、找功名而忙碌,甚至一生一世都在找寻,仍然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其实找来找去,找自己的心最重要。怎样找到自己的心?
第一、成就内心的真佛:有句偈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尊本来佛、自性佛,却在耳娱声色里追逐迷失,找遍外在一切,忽略自家珍宝,空在世上几十年找不到真正的自己,很是可惜。因此,我们要作一个有智能的人,向心内觅佛,成就内心的真佛。
第二、点亮内心的灯光:现代人强调净化环保、净化社会,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先从净化自己、净化心灵做起。因为我们的心,经常被愚痴、黑暗、无明、烦恼所遮蔽。我们每个人的自性里,都有一盏心灯,点亮这盏智能的灯、般若的灯,就能赶走无明、烦恼。有谓美容、美颜、美姿,不如美心,点亮内心的灯光,就是美心。
第三、治疗内心的病患:身体生病了要看医生,心理生病了怎么办?有人求神问卜,有人看心理医生,不过最究竟的,还是自己做自己的医生,因为自己内心的病,自己最了解。“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佛陀说法,就是要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种烦恼病,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用戒来治贪,用定来治瞋,用慧来治痴,身心才会解脱清凉。
第四、发掘内心的财富:外在的财富,随时可能因为水、火、盗贼、贪官及不肖子孙等而消失。然而我们心内的财富,是偷不去,也失不了的。比方:信仰、般若、慈悲、道德、精进、喜舍、惭愧等等,都是心中的财富,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想拥有多少财富,就得看自我发掘多少了。
生活在世间,有人专找门路,有人爱找碴儿,找来找去,只有自找苦吃,自找罪受。唯有找到自家宝藏,心里才会开朗,才会踏实,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都得自在。
原文地址:真正的修行是这样作者:茶禅一味
《禅修的好处》
来源南传佛教网
为什么原始佛法非常重视禅修?禅修到底有什么好处呢?禅修的好处可多了,以下列出几个重点:
一、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是:佛陀一直强调弟子们要培育定力,为什么呢?因为有定的心能够如实见到佛陀所教导的法。如实见到什么法呢?如实见到自然界法则。这些在自然界里本有的法则,无论有没有被科学家发现,它们依然存在。这些自然界法则是因果和业力法则、种子法则、心之生起法则、正性法则、时节法则、有过去世和未来世、究竟名色法、缘起法等。有定力的心,能够让我们亲自看到这些自然界的法则,不再只是纯粹依靠相信或信仰而已。当我们能够如实见到身心的无常、苦、无我之后,我们将有机会体证不死,从无始的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二、禅修能够让我们投生到好的地方。时常禅修到某种程度定力的人,能够在临终时保持心不昏迷。而且,禅修的法门若是“入出息念”的话,还能够预知时至,让自己有着充分的准备去面对人生最重要的一刻。因为我们的未来世是幸福还是痛苦,就是要看我们是否能好好把握这个临终的最后一刻了。
三、定力有如放大镜一样,具有放大增倍的效应。同样的善业,有定力的人,所做的功德远远比没有定力的人,所做的功德来得更强,更有力及更殊胜。
四、定力也是让愿力实现的一种强力激发剂。有定力的人所发的愿,比没有定力的人所发的愿更容易实现,他所发的愿力,甚至会强到能够改变未来的生命。
五、时常修禅能够让心比较祥和平静,不容易受到内在的情绪和外在的环境所影响,思惟也会比较清明和敏捷,能够更有效率地去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考验。而且,禅修能够升华一个人的品德和涵养,让一个人的性情比较温和稳定,人际关系也会处理得比较好。一个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在生活中待人处事都无往不利。
六、有定力也能够帮助一个人提升记忆力,有助于提高学习的能力。
七、定力可以开发内心无限的潜质、力量和智慧。在过去长远的轮回里,我们都曾在无数的过去世中,培育过一些特殊的能力和力量。有定力的心,可以带起我们过去曾经有过的能力和潜质。心的能力是不可思议的,只要把有定力的心适当的导向的话,心就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和探索到,我们想要知道的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远远比Google、百度更厉害。这是为什么禅修是佛教的精髓,因为通过禅修,能够引发内心强大的力量和如深渊般的智慧。不要只是让心停留在目前的层次,我们的心就好比一个正在沉睡的巨人,这个巨人拥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让我们以禅修培育定力,来把他唤醒吧!
八、长期禅修的人身心会比较平衡,因为很好的定力,能够让心得到真正的休息和充电。此外,心可以直接影响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通过禅修,可以减少因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而产生的文明病。例如:忧郁症、心脏病、高血压、癌症、胃病等。
禅修还有很多好处,这里无法一一列出来,只有当您自己亲自体验到禅修的利益后,才会真正的了解。这就是为何佛陀会时常说,布施的功德,远远不及持戒的功德;而持戒的功德,远远不如禅修的功德殊胜。怎么样?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心动呢?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打坐,把禅修当成习惯,精进地禅修起来吧。
灵孩儿笑傲股林发表了博文:转学佛理占豪之问答文章
来信:
占兄长,你好:
关注您博客有段时间,很学习,很感谢。您时间宝贵,我就直蹦主题,我是一名大学生,最近在学习一些佛法,但是我很迷惑的是学佛为什么,之前一直认为是学佛理,然后更好地看待事物,渐渐地信了一些玄幻的东西,现在感觉自己过于相信一些法师啊上师啊,他们说要成天到晚念阿弥陀佛才是学佛的不二法门,但是自己内心老是感觉佛不是这么学的,我很注重自己内心的想法,也很尊重和相信您的意见,所以很想问问兄长您对佛的看法和学习的态度。
-----哈哈
交流:
佛者,非佛,是名佛。佛,不过一名尔。佛法者,非佛法,是名佛法。佛,出于心,即心即佛,心外觅佛必不可得。心外必无佛,佛外必无心。然,佛亦非心非佛,因佛心乃无所住而生其心,人心必有所住。所以,佛者,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亦心亦佛。佛,不过是心映尔。佛法,出于世间法,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似觅兔角。世间法即为佛法,佛法即为世间法。佛法,在世间不加一法,不减一法。
为何学佛?破迷心之缠,破我执。佛法,不掺合任何玄幻,佛祖尚且不存哪有所谓玄幻?没听说过“见魔杀魔,见佛杀佛”吗?佛魔一线间,佛魔本一体,是佛是魔在于你的心映,着实与佛魔无关。有人自称佛必魔,有人自称佛之托必魔之托。真正的法师、上师,只度己度人,从不会说任何玄幻。念阿弥陀佛是一种自我提醒潜意识的修行方便,佛法无边,岂仅念佛一法?所谓不二法门本身就是我执,我执岂能成佛?何况,这世间本无佛可成,能成佛就必能成魔。成佛本就是欲,欲本就是魔。所谓成佛,是名成佛而非成佛,成佛者非成佛,无佛可成而成佛方为真成佛。
佛、佛法不存在一丝一毫玄幻,不存在一丝一毫迷信。年轻人,有信仰是好的,别想那么多乌七八糟的,学佛首先应静心。没事可多念经,多思考,但不必胡思乱想。
修佛、修禅,在于参悟,在于修行。所谓参悟,破执即为参悟;所谓修行,活着就是修行。
茶禅一味 发表了博文:靠别人的安慰,不如自求智慧
人生犹如遥远无边的道路,这条道路有直径的,也有弯道与缺口的,你要想不走弯路与缺口,不受干扰,就要靠自己的智慧。若是你不依靠自己的智慧,只依靠自己的感觉和直觉,或者别人的指引,你不一定走上直径的道路。因为自己的感觉和直觉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假象,不是真正认识到的体会;别人的指引是他人的经历,与你没有大的关系,而且你的人生道路和他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大的区别,我们都知道的是,人人都有不同的思维、观念、爱好、行为和性格,而且基因和缘起都不一样,简单来说,我们的面相都不一样,说明心理的思维都不一样。如果你跟随自己的感觉和直觉,或者跟着别人的指引而盲目地走进人生的道路,你也许会走进弯道,若是你一旦走下弯道,你的一生之中,要接受无数的坎坷、无穷的磨难和无尽的苦厄。如今有的人,在你失败的时候,他对你讲的话,有很多都是在安慰人:“你别难过,吃一堑长一智,就算买个教训吧。”有些人遇到别人欺骗与侮辱时,就会说:“这是你在过去世欠他,今世你来还债,虽然你眼前吃亏了,但吃亏是福。”这些话,从世俗的角度来讲,也算是智慧;从圣人的角度来讲,是福报与教训,可是西藏雍仲本教的角度来讲,这些智慧不是最高的智慧,福德也不是无上的福德。在本教的《经典》里云:“安慰犹如树叶,让人平衡与和气,但解决不了你的(比如,树叶解决不了你的饥饿)根本问题;福德犹如花朵,让人放松与喜悦,同样解决不了你的(花朵解决不了你的饥饿)根本问题;智慧犹如树果,让人睿智与力量,而且能够解决你的(比如,苹果能够解决你的饥饿)根本问题。”安慰当然好,但是解决不了问题,那么,人们为什么不求智慧呢?第一,人们只知道安慰的好处,但没有发现安慰解决不了问题;第二,人们被无明遮蔽慧眼,只看到眼前的好处,却是没有看到前方的弯道;第三,人们看重别人的智慧,同时抛弃了自己的智慧;第四,人们相信世界上有智慧王(文殊菩萨),但不相信自己变为智慧王。那么,世界上最高的智慧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