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仔细打理博客了,只是看看留言,今早才发现11月7日吉林卫视《家事》栏目组的来信,因为《狂飙支队》要播出,想制作档节目,采访下我们这些原型的后人。
去年,听说过黑龙江电视台拍了《狂飙支队》,作为《桥隆飙》续集,演员主要还是原班人马。
大学,学经济的我曾选修过《应用文写作写作》;20年前刚参加工作,也曾做过公司的义务宣传干事,偶尔写些豆腐块。记得,老师和报社的资深记者都告诉我们,新闻要讲求实效性,突出一个“新”字。
先人的故事总是与电视媒体擦肩而过。
也许,《狂飙支队》已与小说《桥隆飙》已似是而非,虽然主人公名字仍是桥隆飙。
在寻找姥爷真实故事的过程中,通过网络百度这个搜素引擎,还奇迹般联系到姥爷的几位战友,比姥爷年轻10岁的老领导衣竹林爷爷,曾任青海省公安厅副厅长,现居济南,舅舅们小时候见过他,当时和他通话后都很欣喜;通过《新民晚报》的一篇回忆录,找到了姥爷当年的武工队员冷子玉爷爷,舅舅们不认识冷爷爷,但冷爷爷竟然是衣竹林爷爷的警卫员,我不知道当舅舅告诉衣爷爷他当年的警卫员还想着他的情景,也无法想象,老前辈们50多年彼此没有一点音讯,突然通话的场景,只是事后知道冷爷爷甚至想从上海到济南看望90多岁的老领导;我还找到了山东省公安厅的《烽火公安》网站,找到了我们的家,认识很多战争年代山东老公安的后代,群主魏警官和“掌柜地”......
其实,最为神奇的是,我们一直寻找的小说《桥隆飙》原作者曲波先生的妻弟,竟然是我母校东北师范大学的老师刘士越教授,我们系里很多老师都是他的学生,同时刘教授也是我的校友,他是57级政治毕业生。在我读大学前夕,刘教授调回到烟台一所普通高校教书。2011年夏天,我们吃饭聊天时才知道这个渊源。
与舅舅和曲波先生妻弟刘士越教授(中间长者)合影,刘教授是我老师的老师,我戏称“师爷”。正因为刘教授一句“桥隆飙原型确实为三个人”的权威回顾,姥爷的事迹才得以在《烟台晚报》发表。
与<青岛早报>年轻的MM吴帅记者合影留念,正是这位MM,让我们找到姥爷的战友青岛的林鹤义爷爷,并在2011年6月6日《青岛早报》12版发表家人回忆文章。
相关当事人回忆,桥隆飙的另一原型是--东海的“龙飞”,我们也曾辗转找到线索。他可能是三位原型中最资深的老革命,还是三人中唯一的儒雅老革命,不像姥爷和乔前辈是读书不多的大老粗。
龙飞,据荣成史志办介绍,龙飞前辈原名唐绍仪,1932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东海独立团8营营长。解放后在青岛中级法院任副院长,80年代中期,荣成史志办曾为编写史志派专人去采访。去年,我曾电话联系青岛中院老干部处,想了解龙飞前辈的信息,可能法官的职业习惯,只告诉我龙飞前辈的儿子龙红旗现年70多岁,在青岛中院退休,未告知我联系方式。我还从网上找到些线索,龙飞前辈有两个儿子--龙五星和龙红旗。龙飞前辈可能出身世家,曾为青岛博物馆捐过徐悲鸿的《岁寒三友》,据介绍年轻时曾师从名师学画,也曾把一半的工资捐给国家。
我内心还有份疑惑,荣成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不知为何如此资深且文化水平应该不低的龙前辈没做将军?一同领导古迹顶起义的刘国柱前辈建国后获少将军衔。
龙飞是荣成古迹顶起义的领导者。1938年2月11日,刘国柱任大队长,龙飞任副大队长,乔生(张延信)任指导员,在古迹顶正式宣布起义,成立了荣成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一大队。不久,队伍发展到100多人。1938年2月26日,起义队伍西去大水泊与“三军”会合,被编入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路八大队,刘国柱任第三路指挥部参谋长兼大队长,龙飞任副大队长,苗雨林任大队政委,下设3个中队。至此,这支起义队伍便成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表妹说,人生随缘,虽然我们有些许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