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罗一民现象”
文/巴布蜀衣
近期《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升官与否,方论英雄?》,说的是中共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的事,讲到罗一民在中共南通市委书记位子上一干七年,成为江苏省当下任期最长、资历最老的市委书记,在他执政的七年间,南通由一个长三角的边缘城市,崛起为明星城市,中央党校专门以“南通现象”为关键词,成立了课题组。
从文章中看出,罗一民不仅政绩卓著,而且,作为知名大学的毕业生、高干之后,他很有思想头脑,并且形成了境界远高于一般官员的价值理念。他说:我将南通看作自己的作品,不能留下败笔。我在这里默默地苦干,既是成南通之美,也是成我之美。从价值实现来看,我也是为自己做事。这种境界与当下一些只知当官只为钱的官员相比,确有天壤之比。
然而,罗一民本人却并没有因之得到提拔,反而走在了一些资历比他浅、能力 比他差、政绩比他劣的官员后面,被一些人认为是官场的失败者。对此,当地有一种说法叫做“罗一民现象”,意思是你干得很好,老百姓的口碑也不错,但是,就是提拔得很慢。
其实,这种现象并非专属于罗一民个人。在中国,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像罗一民这种有能力、有政绩、有口碑的官员没有得到更高一级提拔的人很多,这种现象不只是在今天的罗一民一个人身上发生,它曾经发生、正在发生并且还将发生在许多人身上。这不是发生在罗一民身上的个别现象,应该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官场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个人的性格,才绩卓著的当事本人锋芒太露,上司对未来实力竞争者的担忧,同辈对出类拔萃者的妒嫉,官场整体对出头者的打压等等,都可能形成抑制这类人上升的阻力,甚至联合成为综合阻力。
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原因还不是上述那些,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出在官员选拔任用的机制体制上面。一旦官员的选拔任用不是由人数众多的老百姓决定而是由少数甚至某一个权力上司说了算,那么,在这种机制体制下,老百姓的良好口碑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心理安慰,他们实在人微言轻,对一名官员的选拔任用起不到什么作用,甚至可能产生反面作用。明代的海瑞就是一个这样的典型,他尽管在民间好评如潮,人呼“海青天”,但海瑞并不见容于大明官场,仕途坎坷,一生多次遭贬,甚至差点掉了性命。
罗一民的例子也说明了这个放之古今而皆准的道理。2006年,罗一民本来不是副省长候选人,在与会人大代表的联合提名下,他意外地成了副省长候选人,将原定的等额选举变成差额选举,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例,但结果他并没有能当选。
这件事情对罗一民仕途的升迁肯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罗一民对这件事情的说法显然有些言不由衷,他说:这件事肯定没有影响到我继续为南通人民尽心尽力,没有影响到我为党在南通的事业尽职尽责。退一万步说,如果确实因为人民代表推举了我,而影响了我的“进步”,那么,我希望它是一个永远的个案。
罗一民的怨气也是很明显的。他说:我们这些地方官,不怕吃苦受累,最怕的是得不到人民和组织的认可,最盼望的就是四中全会决定所说的“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罗一民的“怕”,是因为没有机制体制保障;罗一民的急切盼望,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干事者机会少、舞台小,老实人吃亏多,投机钻营者得利多。
从罗一民现象中还可以看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罗一民现在才说出这些比较真实的话、而且敢于诉诸媒体不怕开罪于官场呢?很明显,55岁的他年龄已大,对升迁已不抱什么大的希望,如果他更年轻一些,他肯定还会对官场抱一线希望,他也许就不会说出那些真话来了。
要改变罗一民现象,正如他本人所说,既要靠个人修炼,更要靠制度的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