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天南地北蓝田人:张玉乾

原文地址:天南地北蓝田人:张玉乾作者:孙兴盛0

张玉乾(正高级工程师)

张玉乾,男,中共党员,1938年3月生,大学文化程度,蓝田县厚镇南街村人。技术职称:正高级工程师。原行政职务: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人事教育处处长(正处级)。原社会兼职: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答辩委员会委员;机械部重型机械行业职工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西北地区分会会长;陕西省职工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陕西省机械工业劳动人事学会副会长。社会荣誉:西安市未央区十大道德模范;西安市未央区十大孝顺儿女;曾任未央区人大代表。在蓝田中学上学时,他听说中国人连汽车都造不了,童年的他,就梦想长大后当一位机械工程师。为此,他吃尽了苦头:在零下35℃的军用机场做过样机试验;在战火纷飞的边境前线研究过设计方案;在高温的炼钢炉前多次听取拆炉工人对拆炉机设计的意见……就这样风风雨雨几十年,他终于梦想成真。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北京机械部机械科学研究院、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从事科研设计工作26年,从事科技和人教管理工作14年。先后担任过工程师、主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科技档案室主任、人事教育处处长等职务。

40年来,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超负荷地进行工作,一直保持着奋发向上、刻苦钻研、积极进取的实干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直至做出显著的成绩,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参加工作三年后,他就被借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后勤装备研究院,承担起快速挖壕机总体设计的重任,出色地完成了设计任务。从1958年到1983年26年中,他在专业技术岗位负责和参加的研究设计项目共有13项。其中由他担任主任设计师完成设计并投入生产的项目有9项。如:滚切式挖掘机、快速挖壕机、螺旋式扫雪机、联合式扫雪机、横向多斗挖掘机、七四式轮胎推土机、160马力履带式推土机、援阿拆炉机、JCL-1000型拆炉机等。以上产品均用于生产,在我国和兄弟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其中有的填补国内空白,有的荣获空军科委嘉奖,有的满足战备急需,有的获得一机部科技成果奖。

1.满足战备急需,已列入部队装备的螺旋式扫雪机

1962年底,苏军不断袭击我北部边疆,各军用机场的积雪无法及时清除而贻误战机,甚至造成数以百计的扫雪军民伤亡,就在这一危急时刻,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领导决定张玉乾同志任主任设计师,带领8人担当这一任务。他急战备之所急,在研究设计、生产服务、机场试验鉴定的全过程中冒着零下30℃的严寒,在东北三大军用机场调研,在300多个雪点测量冰雪的密度,为计算扫雪装置和抛雪器的强度,确定动力大小提供依据。在国内没有任何技术资料的前提下,跑遍了北京、天津各大图书馆,翻阅了100多篇外文资料和图片,拟定设计方案。1964年10月完成设计后,他亲自到哈尔滨工程机械厂生产服务,不分昼夜,随叫随到,及时解决试制中发现的各种技术问题。为完成该项任务他两年未休探亲假,只身一人在哈尔滨度过春节。在吉林某军用机场,经常于零下35℃进行扫雪试验,有时还要爬在冰冷的雪地里处理各种问题,真是吃了不少苦头。仅管这样,他始终相信:奋斗者的足下必然是成功。果然如此,1965年4月螺旋式扫雪机终于试验成功,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和部队、工厂、研究所的领导及专家们在现场进行了试验鉴定,代表们一致认为产品鉴定合格,列入两部的科研成果。该产品在珍宝岛保卫战的后期显示了神威,生产30多年来一直受到用户的好评。张玉乾同志在这一新产品开发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空军科研部的嘉奖,同年又被评为天津市机械系统的五好干部。

在螺旋式扫雪机生产服务和试验期间,他又受聘负责联合式扫雪机(沈空部队老工人的革新项目)的改进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探讨改进方案,通过计算,加大动力、改进结构,重点解决了总体设计不合理、传动机构断轴和抛雪器动平衡问题,使该机顺利通过鉴定,在新疆昌吉某机场的使用中效果良好。张玉乾同志在解决该机关键技术问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了沈空科委的重奖。

2.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的七四式轮胎推土机

1966年10月随着援越抗美战争的战火波及到我国云南边境,美国的飞机在河内北边狂轰乱炸,交通要道布满弹坑,军队补给无法运往前线,工程兵部队急需快速修复道路的机械设备。一向被工程机械研究所领导重用和信得过的德才兼备的科技骨干张玉乾同志,又被受命担任这一项目的主任设计师。机械部和308部队领导决定由部队、制造厂、研究所24位科研人员组成三结合的研究设计队伍。张玉乾同志带领三位技术骨干先后到无锡、南昌、长沙、昆明等地进行考察,特别是冒着生命危险赴中越边防前线和从前线临时调回的指战员、机械师现场研究设计方案,确定总体结构和性能参数。从确定方案到完成设计制造不到两年时间。这期间正是文革“夺权”的高潮,————工厂停产、上班的人寥寥无几,厂级领导和总工程师整天被揪去批斗。张玉乾同志领着全体设计人员不受任何干扰,在工厂地下室里坚持工作,用了10个月时间完成设计和所有技术文件的编制工作。该机采用了液力传动和全液压操纵装置,是国内第一台大型轮胎式推土机,在战争中不仅可以快速完成填补弹坑,铺平道路,保证运输任务的完成,还可以当作快速牵引车使用,又可承担小型吊车的吊装任务。该机研制成功,不仅在援越抗美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多年的应用中也深受工程部队和一些民用单位的欢迎。该项目于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参加单位和个人都受到奖励。

3.填补国内空白,荣获机械部科技成果奖的JCL-1000型拆炉机。

1971年11月,张玉乾同志调到机械部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在完成援助阿尔巴尼亚15吨转炉用的拆炉机设计任务后,又担任国内50吨转炉用拆炉机研制课题的主任设计师。他在太钢现场看到拆炉工人轮换披着几十斤浸过冰水的大衣,钻进200℃高温的转炉内,用凿岩机拆除炉衬的场面深受感动,决心把拆炉工人从繁重、危险而又恶劣的拆炉环境中解放出来。他先后和课题组成员在西重所建成了试验台,对拆炉机的关键部件——气动冲击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探讨拆炉钎杆传递能量的损耗规律,合理确定拆炉机冲击器的性能参数,通过一年多的试验,择优选用了性能良好的E型冲击器用于钢厂拆炉。

援阿拆炉机于1976年已用于阿尔巴尼亚15吨转炉车间。JCL-1000型拆炉机由宣化工程机械厂制造,在马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进行工业试验后,于1980年6月由机械部、冶金部主持召开了鉴定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JCL-1000型拆炉机工作效率高(一台50吨转炉的拆炉时间3~8小时),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适用于50吨以下转炉拆炉工作的要求。该机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机械化拆炉设备的空白,荣获1981年机械部科技成果三等奖。该机已成功应用在太钢、马钢、鞍钢等各大钢厂。

4著书立说,撰写科技论文

张玉乾同志多年来不仅在我国工程机械、重型机械多变的新产品研制工作中有突出的贡献,他还把科研实践知识的积累,撰写了十几篇有应用价值的论文。如,刊登在1980年和1981年《重型机械》杂志上的论文“JCL—1000型拆炉机的研制”;赴罗马尼亚考察回国后,撰写了“加拉茨钢厂转炉车间技术”一书。其中拆、砌、补炉及拉钢机等三个章节6万多字都由他编写;撰写了“宝钢连铸机后部设备的可行性报告”;参与了我国军用工程机械十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从事管理工作后,他和重庆大学、西安交大,联合为西重所培养了25位硕士研究生,这些研究生都已成为今日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的所长和各专业的领军人物,对于增强我国重型机械的正能量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他撰写的“论合理使用人才”的8篇应用性论文,被评为省级一、二等优秀论文,在《机电教育》和省级《劳动学刊》上发表过6篇。他担任西重所科技档案室主任时,撰写了10万字的档案升级材料,带领全室人员奋战8个月,把西重所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跨过二级,直接升级为国家一级。西重所荣获国家档案管理先进集体,他本人也得到了国家档案局的表彰和重奖。

张玉乾同志一生淡泊名利,忘我工作,退休后一直坚持工作。他风趣地说“工作就是我的老伴”。77岁的他仍在发挥余热,继续创新,从事着他终生热爱的科研事业。

[转载]天南地北蓝田人:张玉乾

(责编:孙兴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1814.html

更多阅读

贵州盘县人:张道藩的“三爱”人生

说到张道藩,必然会提及两个关键性的人物,一个是徐悲鸿,另一个是徐悲鸿的前妻蒋碧薇。1966年11月,《蒋碧微回忆录》在台湾出版,被《皇冠》杂志誉为“中国第一部女性自传”,一时热评如潮,成为众多读者追捧的畅销书。后来,这部回忆录中的第二

汤若兰:张学良将军和我父亲汤玉麟

     作者:汤玉麟之女汤若兰 原载于:张学良基金会网站【注】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博客无关,如有疑义请与作者联系。  我父亲汤玉麟是张作霖的结拜弟兄,最初二人合起来,兵不到一百,枪不到五十,占据山头,逐步扩大,后和冯麟阁三

那些年,那些歌,那些人:一路上有你-张学友

那些年,那些歌,那些人:一路上有你-张学友2007-11-2119:49:20为何你眼光年月未变,思忆怎么要再返旧年……--------张学友 《分手总要在雨天》周末,雨夜,坐在快客上回家。谢天谢地,这次总算放了不同的碟片。我坐这家快客时,常常恨不得送他

声明:《转载 天南地北蓝田人:张玉乾》为网友萌大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