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究竟何时开始简称“甬”?
徐建成
宁波究竟何时开始简称“甬”?这个问题,换句话讲,宁波城市简称“甬”的由来是怎样的?迄今为止,宁波学界未能很好解答这个问题。城市简称,是中国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主义社会的产物,近100年历史,不是一个历史已久的问题。但城市简称什么,则是根据中国历史地理的文化归属性所产生的,有着很高的公认度或是社会基础。
一、宁波在简称“甬”之前,使用“宁”、“明”、“鄞”
宁波城市在简称“甬”之前,有着很高的公认度或是社会基础,恰恰不是“甬”,而是“宁”。这里不妨举些例子。我们讲“宁绍平原”,而不是“甬绍平原”;清代设立“宁绍台道”署,而不是“甬绍台道”署;中国著名古典家具四大体系中,“苏式、广式、京式、宁式”,这个“宁式[1]”指的是宁波,而不是南京,更不应该是今天不懂行的人所称的“甬式家具”;进入中国近代文学语境中叙述最多、最著名的秀才娘子“宁式床”是宁波家具的灵魂,也不称作“甬式床”;上海滩上流行十六帮菜,其中“宁帮菜”指的是宁波菜,而不称作“甬帮菜”,更何况宁波菜系中,有大量“宁式”菜谱,如“宁式鳝丝”、“宁式烤菜”、“宁式蟹糊”;中国饮食点心业十二大派系中“宁式糕点”也指的是宁波糕点,而不称作“甬式糕点”;“无徽不成镇,无宁不成市”这里的“宁”也是指宁波。所以没有“无甬不成市”的说法。宁波帮之所以不像“徽帮”、“晋帮”使用简称,也是这一道理。而如今所称的“甬商”、“甬帮”可以说是当代人的发明。孙中山先生当年在宁波中学演讲时所称的也只是“宁波人”、“甬人”用词。笔者翻阅过从鸦片战争至中华民国建立这段时期沪甬两地名人来往信札,使用最多的“宁郡”一词,很少看到“甬”字。沪甬两地轮船客运还是货运,轮船公司、轮船号多以“宁”字起名,宁波人在上海所开的店铺也多用“宁”字,不用“甬”。中国、浙江一些古地图上也标注“宁”。
明洪武十四年(1381)为避国号讳,改称宁波府。“宁波”之名沿用至今不过630年。那么,在此之前,称作“明州”的640余年时代(唐开元二十六年(738)设明州),通常使用的“四明”一词,若使用简称,则是“明”。这里也不妨举些例子。翻阅现存最早宁波方志《宋元四明六志》,有王安石、舒亶、吴潜等文人辞赋所云:“明为州濒江而带海”,“明有数湖”,“鄞于明为剧县”、“宁宗皇帝登大宝,以明为龙藩”等,几乎见不得“甬”的出现。
在“明”之前,宁波城市的代言字便是“鄞”。公元前222年,也就是秦王嬴政二十五年,秦国的将军王翦等率兵平定了属于楚国的江南一带,降百越之君,以吴、越地为会稽郡,设郡治于吴,也就是今江苏省的苏州;在现在宁波市境内设置了鄞、鄮、句章三个县。由此,鄞县作为一个县级行政建制正式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此后直到公元8-23年,东汉王莽“改鄞曰谨,鄮曰海治”(《汉书·地理志》),这段时间计15年左右。隋开皇九年(589),隋文帝“平陈,并余姚、鄞、鄮三县入句章”(《隋书·地理志》),直至隋终,先后隶属吴州、越州、会稽郡,计31年左右。唐武德四年(621),废句章县,以鄞、鄮、句章三县立鄞州。设治于三江口。公元690年(永昌二年),废鄞州,改为鄮县。从五代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始,改鄮县为鄞县,并一直沿袭至今。“鄞”字可以说与宁波城市地理位置相叠合的一个文化符号,影响于历代宁波民众。通常说,鄞因赤堇山而得名。其山在县东三十四里。笔者以为另有一说。鄞以堇得名,加邑为鄞。“堇与荼,皆苦菜也,地既饶美,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皆甘如饴,则此地皆可居矣。(详见延祐《四明志》卷一沿革考)赤堇山无非也以堇而名。鄮山、鄮县也是如此,贸,易也。开展贸易的地方。
综上所述,“甬”字代言宁波这座城市,只有一种理由,就是南京简称“宁”,故避之。
二、宁波究竟何时开始简称“甬”?
其实,“甬”的出现,不与行政区域设置命名无关。所以“甬”没有历史沿革考证。《左传》曰:哀公二十二年,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杜注》。甬东,越地,会稽句章县东海中洲也。《国语》卷十九、卷二十先后云:吴王嘉勾践之顺,使人增其封,于是东至句甬,西至槜李,南至姑蔑,北至平原,纵横八百余里,尽为越壤。夫差行成,曰;“寡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句践复国,句践对曰:“昔天以越与吴,而吴不受;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命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君若不忘周室而为敝邑宇,亦寡人之愿也。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寡人请死,余何而目以视於天下乎?越君其次也!”遂灭吴。
笔者在这里臆测一种说法:“句甬”之地等同于“拘俑”之地。理由是:作为地理名,需要有所隐晦。“句”原本通假“区”,郑玄注:“句,屈生者。”“句”又同“鉤”。《汉语大词典》曰:“鉤”一作“拘”。而“甬”同“俑”。何况《史记三家注》集解方言曰:“保庸謂之甬,奴婢贱称也。”这是“甬”的本意开始,而后才有其他的多义。《汉语大词典》曰:“句”是“勾”的古字,后来才逐渐为了开发建设此地,将衍生“句甬”,“句”读为“gou”,再后来改为“句章”。
“甬”单独一字使用,在古方志中找不到,它总是和其他字联在一起,如:“句甬”、“甬东”、“甬江”、“甬水”。至于目前我们常说的雪窦山余脉的塔山,称为“甬山”,缺乏应有的文献出处,属于民间文学创作出来的传说。
根据笔者考证:史浩写有一首词《采莲令·采莲歇拍》“其间有洞天侣,思游尘世。珠葆摇曳。华表真人,清江使者,相从密议。此老遨嬉。我辈应须随侍。正举步、忽思同类。十八公、方耸壑,宜邀致。夙驾星言,人争图绘。朅来鄞山甬水。因此崇成,四明里第。”这里的“鄞山甬水”,“甬”算是开始具有代表宁波城市简称的迹象了。
《明史·地理五·志卷二十》曰:鄞倚。东有鄮山。西南有四明山,周八百余里。东有灌顶山,旧产铁。东南有阿育王山,有太白、天童诸山。东北滨海。有鄞江,一名甬江。东南有奉化江,西北有慈溪,皆流合焉。西南有小江湖,又西有广德湖,东有东钱湖,皆引流入鄞江。北有龙山守御千户所,洪武十九年十一月置。东有甬东巡检司,治甬东隅,后迁定海县东南竹山海口,仍故名。又有岱山、又有螺峰二巡检司,后废。
这里“甬东”已经不再是代表今浙江定海县的“甬东”,而是位于三江口的城东,(注:关于甬东,查考历代方志中“辨甬东”,这里不再详述。)《四明丛书》收入了清人董琅辑的《甬东正气集》四卷,也说明了问题。
明中叶至清中期,“甬上”一词才逐渐代表以三江口老城为核心的行政地理区域。李邺嗣《甬上耆旧诗》、全祖望《续甬上耆旧诗》也就是一种举例。鸦片战争后,宁波开埠,出现了“甬埠”一词,是宁波简称为“甬”的关键。1881年(光绪七年)2月,《甬报》创刊于宁波江北岸。这又是一个争取社会认同感的重要历史点。到了1907年,筹建铁路,取名“曹甬段”,后来全线贯通,取名为“萧甬线”。所以铁路线的命名才应该是宁波城市简称“甬”的开始。
在中国古代,城和市是两个不同概念。城是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垣,一般有两重: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防御设施,主要为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敌方侵袭作用的军事据点。最早的城还不具备宗庙、宫室、商业市场、手工业工场等一般城市所应该具备的物质要素。“市”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早期的市没有固定位置,后常在民居点的井旁发生,故有“市井”之称。镇与市原本也有严格的区别,“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到宋代,镇才摆脱军事色彩,以贸易镇市出现于经济领域,成为县治和农村集市之间的一级商业中心。到近现代,镇引申为一级政区单元,起着联系城乡经济纽带作用的较低级的城镇居住点。城与市逐渐结为一体,成为一个统一的聚合体—城市。
1927年(民国十六年)7月1日析鄞县城区设宁波市,罗惠侨为市政厅厅长。1931年1月撤市,复入鄞县。(民国时期,宁波设市的时间很短,仅为1927年5月17日至1931年1月23日)。
现如今,宁波人喜欢上了“甬”字,关于“甬”的解释,结合宁波历史文化和城市精神,有好多种美好的诠释,但是宁波城市中对“甬”的使用,却很少。笔者以为,“甬”也罢,“宁”、“明”、“鄞”也罢,都既可以代表城市地理方位,更可以代表城市精神,各种诠释都是我们应该引申、创造和提炼、归纳的。这些字,本身就是一种城市的历史身份和文化资源,需要我们去思考,去传播,去利用。本文的说法不妥之处,愿请读者讨论辩驳。
[1]“宁式家具”指明清以来宁波地区制作、流传的,以紫檀木、花梨木、红木等优质硬木以及楠木、榉木、樟木等当地木料为主要用材的民间传统家具,主要制作技艺有“一根藤”、“吉子和吉子板”、“文史饰材”、“泥金彩漆”、骨木镶嵌、朱金漆木雕等,是中国四大古典家具体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