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每年大学都在扩招,人才市场的供大于求,强大的就业压力是摆在应届大学毕业生面前的一个主要问题。今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还将会成阶梯状的增长,企业可选的人才数量增加了,面广了,但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的就职几率变小了,竞争加剧了。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之坦然呢?如何才能提高自身素 质以满足企业日益苛刻的用人标准呢?如何才能做到提高学习成绩与增长社会经验的双重发
展?如何才能紧紧抓住时间,实现自身的价值与理想呢?
首先我们从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来说吧!现在大学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欠缺:(1)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很多毕业生对专业是一知半解,大部分还需要企业培训来完善和提高,而企业需要的是招之能用,而且是能够很好用的人才,因此,造成有“中间差”的局面。一方面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2)能力水平低下,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很多毕业生的能力停留在书本上、思想上,真正要解决实际问题就不行。(3)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胜任更高层次职位的需要。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态不好是造成就业难的另一方面。(1)浮躁、急功近利的就业心态。主要表现在:一毕业就想拿高工资,谋好职位,出人投地,人为地造成就业难。(2)没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没有自己职业目标和规划。据一项调显示,在“你清楚考虑过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吗”一题中51.4%的人对此“只存在模糊的想法和原望。”17.0%的人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有27.6%的人有3~5年的职业规划。学生不清楚自己要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对应的能力、素质又是什么,大部分学生都是茫然无知,走一步算一步。
那么改变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呢?
在校学习的四年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可以说是极其重要,不可虚度的。如果我们能够惜时如金,将会比常人多得到一两倍的知识,以后的就业机会自然也会增多;荒废而过的话,恐怕也很难学到什么,白白耽搁了前程。
1、要在大学期间努力增长自身的社会经验。在大学生活的四年时间里,寒暑假是在一个学期过后,留给同学们休息,调整以及准备新学期的学习生活的一段较长的时间。每年加在一起大约2个月左右,总共加在一起大约7个月左右,也就是半年的时间。看似很长,实则很短。怎么利用每年这2个月的时间来增长自身的社会经验呢?我认为大家可以在假期选择一些专业比较对口的工作来做做。这样既可以体验一下打工的心态,又可以实际运用一下自己的专业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外语专业可以去做一下口译,笔译等工作;法学专业可以去律师事务所实习。当然,做什么样的工作随人而定,因人而异。家教,促销等也都是很好的工作学习的机会。试试看的话,也都是大有益处的。
2、要在大学生期间努力学好本专业知识。进入大学后,除少数公共课外,每个学科大都分得很清楚很明白,因此“专业”二字就显得尤为突出起来。每个同学都相对精通于他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一般人是很难超越的。同时学校教育也不能与社会脱节,应与时俱进。
3、处理好学习与增长社会经验之间的关系。减少娱乐时间,把学习和工作看成互相补充的事情,在工作中应用自己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
4、培养自身的良好习惯,品质和修养,并在以后工作中,不断巩固,提高与升华。正确认识自己,不要好高骛远。
5、随时注意关于社会以及自己所关注领域的信息,关注自身所追寻的目标,
只有改变自己才能让自己在这严酷的社会中生存下来。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其次,我们从社会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现在社会中有许多对大学生有许多偏颇的看法,不正确的看法,很少给大学生实习参与成长的机会,还有许多以学校招聘的公司。这样能让大学生成长吗?
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社会该为大学生做些什么呢?
一、给大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利用暑假、兼职的机会留给大学生,让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把自身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二,企业招聘的时候不应该以学校名气进行招聘,要以才能进行招聘,给予大众公平的机会。像有些公司只招聘211,911重点里面的,一般的公办学校都没机会参与招聘怎么能显示出他们的能力。
最后,我们从学校的角度去处理这个问题。现在大多数高等院校只交给学生们最最专业的技能知识,但是有没有想过他们只会最专业的知识,在求职的时候没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合格的工作积极态度,只会纸上谈兵式的专业技能,那么请问现在大学除了教学生们最基本的专业技能外,难道别地就只有自学了吗?那么知识这样的话,人人都能自学成才,那还上大学干吗?
朋友们,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错误有多么严重,是社会、学校以及他们自身的因素所导致的,我们一个呼吁社会、企业、学校做好自身的工作,不要那么唯利是图,不要只在自己的职位上看待问题,因为我们是一个整体,并不是分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