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话桐华。 桐华的小说

再话桐华。 桐华的小说

继续那个话题。先谈桐大,再谈她的书。

她真的很棒。

她的母校是所有中国高考生们挤破头的北大,她的专业是女生很头疼的理科经济学,现在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攻读硕士学位。她的丈夫是清华才子,家庭幸福美满。

她在闲暇之余仅凭心中所思所爱便开始写小说,就是她的成名作<步步惊心>。我一看这本书便陷了下去,花了一个通宵,从晚上估计七八点左右一直熬到早晨六点半,却心甘情愿。结局,让我心痛得难以自负。可她的文字她的思路她的情节让我不得不为之叹服。将一个历史,以她的思想巧妙完美的写了出来,述说给人们,并让人愿意相信她的历史,并为之心疼满足。真的很棒。文采很好。直到今晚之前我一直以为她是学文的。思路清晰巧妙,步步紧扣,任何情节都让人看了不腻烦,任何话语动作都很重要,属于理科生的头脑。

作为一个理科生,作为一个北大生,给我的印象就是她一定长得不怎么样。再加上"桐华",第一次看见这个名字我就认为是一个很老气的女作家才想出的笔名。估计,和饶雪漫长得差不多吧。

但看了她的访谈视频,看见了她的真人,我不敢相信,这么漂亮?又很可爱,很爱笑,笑起甜甜又不失气质。声音好听,粗细均匀。如书一样,心思细敏,巧妙的多过主持人的一些她不能不愿回答的话题。而且,她是80后,她才20几岁!

太不可思议了。

她是大陆人。她的父亲是陕西人,母亲是四川人,她是半个四川人。她也是四川人!

还有很感动的是这次8.0级地震。因为桐大先没向媒体公众表明她捐了款没有,捐了多少,导致人们说她没有捐款,并乱骂。

桐大忍无可忍后写了篇博,里面很多让我感动,其中有:

这些事情,我在做的时候,只是和所有海外的华人一样去做,我就是以我是一个中国人,一个四川人在做。之后,我是 出于我是陕西人,甘肃人的心态,觉得还应该再做一点事情,为那些在废墟上哭泣的人尽一点力。我不知道有什么原因,需要用桐华的名字去大张旗鼓地告诉大家我已经捐献了多少款项。即使,我没有写故事,没有这个叫桐华的虚拟名字,这些事情我也照样会做,难道我还需要在自己捐款的时候,特意表明这是桐华捐的?说实话,从那天早上担心恐惧的打电话到晚上终于联系到父母,再到捐款,我压根没想起桐华二字。再难道,真的会有人因为桐华捐款了就捐款吗?或者因为桐华没捐款就不捐款吗?难道她捐款不是因为她自己本身想帮助别人吗?看我故事的人又不是六岁小孩,难道她们对自己的行为都不能掌控?说得真的很好。首先,她是一个中国人,然后才是桐华,其实,桐华只是她一小部分罢了。其实我一直都在思索,这明星捐钱捐的多少到底有多少意义?如果一个明星,为了让舆论认为自己有爱心就拿出很多的钱,他内心对此却很漠然。只为钱可以替他遮掩自己的内心,这有如何说?
说实在的,中国人太迷信舆论媒体罢了。好象有点偏了。再说说她的书吧。彻底佩服她的才华的是<云中歌>。看完一,二部我总是满足又伤心的叹气,可真正我认为出色的却是第三部!很累很累的看完一本书。少眠熬夜,身体累,心更累!我是中午看完的。一看完,我心中满是厌倦与凄凉。厌世。又很讶于一本书竟带来如此的影响。她真的很不错。<云中歌>,怎么说?第一部里,我最是喜欢心疼刘弗陵。可第二部起,我渐渐喜欢上了孟珏。特别是第三部。不知道怎么说。因为他本身是很纠结复杂伤感的吧,与云歌之间的感情。因为陵的死,云歌恨他伤他,我心是很为他委屈。也渐心疼喜欢他。我喜欢痴情的男人。不是不喜欢陵,其实我也很喜欢他。只是他给我的感觉真的是太完美了,近乎不真实了。反而珏给我的感觉很真实。人都是像珏那般复杂的。我是个现实主义的人呢。<步步惊心>也是。很喜欢四,但是老八让我的心很纠结,心里总免不了想让玉儿和八在一起。心里老是在想:老八很好啊。老八老八。四已经有天下了,不能让他爱情事业双收呀!老八多惨呀。又是抱着这份对老八的同情与委屈,喜欢他,为他心疼抱不平。但毕竟还是更爱四。因为桐大花了太多笔墨太多心血,也因为四是桐大人清朝最喜欢的皇帝。<大漠谣>不知为何我并不如上面那两部那样喜欢。可能情节太过简单了吧。爱上桐大,有一方面也是因为她的文里的勾心斗角。<大漠>围绕的是爱情,宫殿是背景,是陪衬。虽一样很经典完美,但给我印象就淡好多。如此说来我还是很喜欢的。主要是一想起<大漠>就是想起玉和九,玉和霍。而李妍等人这些算计反而忘了。现在回想起,其实<大漠>的勾心斗角丝毫不与<步步>和<云中歌>逊色!也有可能因为结局两人的爱情太过完美不同于那两部吧。<大漠>我很喜欢霍去病。也是因为九太完美。不真实。可是九的心痛也时时刻刻牵动我的心痛。桐大让我折服的是她对历史的理解。她的小说,将历史所有的说不过去变得说得过去。并让我相信。<步步>中所有变故事件,八的死,四的上位,四的死,她用她的故事吻合了。让我相信。<大漠>中李妍的成功,李敢的死,霍去病的不图权和去病的死,她也用她的理解她的故事,将其吻合了。我也相信了。<云中歌>中刘弗陵的无子无妃,陵的早死,刘贺的荒唐,霍平君的无子,当然,还有所谓的"故剑情深",她也向我们按她的看法解释了。完美无缺,虽然不真实,但却这样完美无缺。我是真心的佩服崇拜她。甚至话语已表达不尽。我真希望所有人都能看看,看她的书,分析她的书。桐大被称为言情界的燃情天后。"平淡入笔逐层深入戳人心痛,她的爱情会燃烧"。她是那种感觉对了才能写作,没有触动是无法下笔的,是那种靠精神来写作的人。在写作中讲求有灵感才写否则决不动手。那自然是个情感细腻、纯粹到近乎执拗的地步。这是舆论对她的评价。亦是她自己的评价。到最后我竟不知怎样说。只能说,桐华,绝对是个令人叹服的作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2499.html

更多阅读

《白银帝国》:姚树华的纸上谈兵

抛却了华美的布景、考究的道具、晋商的外衣,《白银帝国》还剩下什么呢?是清末民初几十年的飘摇岁月,是一个家族富户两代人的薪火相传,还是庭院深深的高墙下乱伦而错位的情欲纠葛?姚树华把这一切铺陈开来,实际上是榨干了剧情里的水分,令之

我去参加刘德华的演唱会 刘德华演唱会高清版

  早晨起来,又是一阵空虚。不过,这次有了心理准备。其实,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回过神来——昨晚到底发生了什么。刘德华就这样来了,又走了。  刘德华的演唱会,用最恰当的动词,不是“听”不是“看”,而是——参加。  演唱会以一首《中国

我所知道的乔冠华与章含之的恋情 章含之和乔冠华的丑事

作者查理彭 吴霜的父亲是老一辈革命家彭加伦同志。中共外交史上有位著名的才子,他就是70年代做过外交部长的乔冠华。我与乔冠华沾点亲带点故,我的姐姐嫁给了乔冠华的儿子乔宗淮,我算是宗淮的内弟。由于这点特殊的关系,因此当朋友告诉

从《狗日的王法》看余秀华的诗歌技艺 余秀华的诗歌在线阅读

   这篇“诗评”不是诗评,因为原作不是诗,也不存在诗评。本文釆用反讽和幽默手法写成,正话反说,请反其意去读,勿正读。从《狗日的王法》看余秀华的诗歌技艺文/ 郑正西余秀华这首《狗日的王法》,写作缘由和背景很简单,流派网2013年的

声明:《再话桐华。 桐华的小说》为网友素面白裳红酥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