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达说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图说

http://blog.tianya.cn/blogger/blog_main.asp?BlogID=3396236&page=1
  一、 熟练套路,明确姿势
  所谓“套路”是指太极拳的整套架式。所谓“姿势”是指每个架式的动作要求。对初学者来说,主要要求需侧重于套路的熟练,方位的正确,同时适当注意姿势的规范。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套路已达到熟练的地步,那么就必须侧重于姿势的正确。在求得姿势的正确以及套路熟练的前提下,才能逐渐产生内气,发挥太极拳应有的效应。现分二个方面,谈谈这一阶段的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1、对初学太极拳的学员来说,心情过往往于火热,为了追求欲达的目的,心情过于亢奋。因此,大脑神经往往处于兴奋且紧张的状态,加上陌生的内外环境从而容易导致情态,意识上难以清净。正因为存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求从练拳开始到拳架结束时,每招每式务必做到思想上的清净,整套拳架看起来象是做意识体操。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收敛内气,便利于引起鼓荡。正如《拳谱》所说:“静养灵根,气养神”。所谓养根的“根”,就是根本,也就是肾脏。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脏的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静则养根”也就是说,只有在意识清净的条件下,才能有助于肾气的旺盛与收藏,从而使五脏健运。内气充沛,神得以养。故动作矫健。
  初学拳的学员,不容易做到意识上的平静,其根本原因大在于大脑对新的事物、条件等各方面因素不相适应,也就是不习惯,只有我们有毅力地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地练习,那么经过一段时期以后,就会自然而然地习惯了。
  2、注意身法,初学的学员不能要求太高,也不能操之过急。这就和写字一样,从思想上认识到竖、横、点、钩等笔划,能组成方块就行。练拳也是这样,初学者身法上只要求,头部自然端正,立身中正即可;从步法上,能理解虚步、出步、收步,知道方位。至于不可避免出现的毛病,象挑肩架肘,横气填胸,呼吸发喘,手足颤抖等现象,在此阶段不宜纠,但必须加于说明。拳式套路的运行方位、角度及顺序必须绝对正确,包括手和脚的位置、方向、角度都必须绝对准确,动作姿势上向柔、顺的方面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即可熟练套路,这时就可进一步考虑动作要求,从脚到头,一招一式地纠正,同时要细心揣摩,克服急躁情绪,有表及里,认真地去理解和精心默识,不可急于求成。在动作速度上尽量放慢,以利于揣摩思考动作的正确与否。太极拳动作的准确性,和人体的经络、骨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拳架只有吻合经络和骨骼的最佳受力点以后,才能算吻合“打拳架也就是站活桩”的说法,才能产生整体的合劲,才能把对方来的力通过准确受力点的动作把力往脚下传,当力能下传到脚的时候,就不会感到对方的力可怕了。在求得姿势正确的情况下,通过认真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通过这一阶段而进入第二阶段的练习了。

  二、调整身法、周身放松  
  所谓“身法”是指练拳时对周身各部位的要求。这个要求,是在周身放松的条件下,方能做到。所以第二阶段的练习,应着重放在放松上,为了使骨关节放开,伸筋拔骨,就要有意识地去做一些动作,比如要领里面的上下对开、手掌外撑等都非常重要。这个阶段也可以练习一些发力的动作,如金刚捣碓、掩手肱拳等动作。但要尽量放松,不要用拙力(即笨力气)。《拳论》讲:“一层深一层,层层妙无穷”。我们已经掌握了第一步的姿势要求,使其达到周身放松。现将第二阶段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纠正方法以及具体要求简述如下:
  第二阶段主要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以立身不正、横气填胸、挑肩架肘等现象为主,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对“放松”这个词含义理解不够,无法朝着“放松”这个目标去努力、去争取;二是腿部的支撑力不足,使身体难以放松。《太极拳论》中说:身体必以端正为本,放松以周身自然为妙。也就是说套路架式的练习,身法上要以立身中正为根本。所以说的“端正”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导躯干四肢及头的位置中正,即身体不偏不倚之意;另一种是指身体在有意歪斜的情况下,保持着力学负重点的相对平衡。如开步时的上行下进动作(其实就是上下对开),足以说明了这一点。所谓“放松”,就是说在腿的支撑下,全身各部自然协调地松下,这样才有利于气的下沉。初学时由于这些问题没有能够理解或加以注意,加上功力浅薄,所以不可避免地发生上述问题。纠正的办法除了教练不断的给于调整、检验,自己也要用心去悟,认真地去理解立身中正、周身放松的内在含意。同时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坚持练习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腿步力量逐渐增长,身体也会慢慢地放松,从而可使胸部、背部、肋部及膈肌下沉,这样体内的气机升降协调,呼吸自然,肺活量增强,诸如横气填胸等问题也就会自然消除。练拳时需保持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在胯关节放松的情况下,曲膝、园裆(内撑外包)、肩关节自然下沉。练拳时不但要留意姿势上的调整,还须注意手一定要领起,不可软散无力。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练习,身法上得到调整,姿势基本正确,并随着练习质量的提高,逐渐引动内气,也就是要开始以外形催内气的过程了。这个时期虽然感到有内气活动,但时有时无,如“无源之水,断薪(注:薪即柴也)之烟,渺渺乎而不连”。外形上不能圆满顺随,表现为断劲顶劲,外刚内空,在技击上,则表现为全身有劲,但力不从心,头重脚轻,使用不上,故称“一阴九阳根头棍。
  
  三、疏通经络、引动内气 
 “经络”有路径和网络之意,他们错综复杂地交会联结,遍布全身,内连脏腑,外浮肌表。从而沟通人体上下表里,是调节肌体和运行气血的通道。
  “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极其细小的物质微粒,难以直观地察觉。因此,只能通过人的感观,根据事物的各种变化而体现气的存在。人体气的来由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禀赋于先天父母之精气,二是饮食化生的水谷之精气,以及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脾、肺、肾三脏的生理功能综合作用而成。现在我们所说的气,原本就是中医的理论体系,被引进拳术领域后就逐渐形成了具有武术内涵的基本概念,这时就不是简单指医学理论中的气,而又包括了武术上的内气,这里所说的内气即是太极之理气。内气的引动和鼓荡,必须依附先天和后天之精气作为物质基础。陈鑫在《太极拳论》中说:“气者,生之本,经者,气之路,经不通则气不行也”。又说:“以吾身自有之元气,运行吾身”。“以气运行,一气贯通”。这都说明了:气是本身固有的本元物质。只有在经络道路畅通无阻的情况下,则有利于引动和鼓荡,才能一气贯通,产生防病和技击的效应。众所周知,内气可以在气功和内家拳中产生。太极拳是内家拳,也就是说内家拳必须是在身体内要练出内气。气功是通过人特定的姿势和意念引导,逐渐产生内气的。而太极拳呢?在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有句话说:“练太极拳初始时以外形催内气,到终末时以内气催外形”。也就是说要达到以内气催外形阶段的前提是体内必须要有内气,而太极拳的内气是用外形催出来的,因此就产生了一些问题:同样是拳,为什么有内家拳和外家拳之分呢?为什么都是身体的运动,散手、跳舞或木兰拳就不能产生内气呢?由此可见,太极拳的内气产生是由特定正确的外型和完全吻合太极理念的动作才能完成。比如,金刚捣锥上右步前两手往外开的动作中,它要求收腹下沉、把命门打开、含胸拔背,以肩催肘、肘催手的方式一节节地打开。在这种运动模式下可以发现:手在开、胸在合,吻合了太极中开中带合的理念;动作中有开有合,又吻合了“太极是相互矛盾而又统一的运动”这一说法;同时这个动作也是以外形催内气的典型动作。通过这些特定的动作和运动模式,体内会逐渐产生流通的内气,当然,不是靠这一个动作,而是要把这种运动模式和理念贯穿于整套太极拳。经过这个阶段拳架的 调整和吻合太极理念特定动作的锻炼,体内的经络会保持畅通,同时也能体会到内气流动的感觉,练拳也开始变得“欲罢不能”。如果在这个阶段内气的感觉时有时无,甚至经过一段时间又全然无有,这都说明了经络之气流通不畅,气机运行不利,内气引动不力所致。这也概括地说明了拳术领域中的气,具有既是物质基础,又是功能效应的双重含义。如练到一定的境界,就会产生一种奥妙莫测,只可意会,难于口述的感觉。
  人体之气运行在经络内外,骨肉之间,内养腑脏外固肌表。只有保持经络畅通,才能环流不息气遍全身。就象灌溉农田一样,只有保持沟渠的通畅,才有利于正常的灌溉。这一阶段,在练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身体僵硬、丢顶等问题,从而影响内气的流通,使气难到梢节(即手足的指端)。因此,在练习中必须注重于动作的准确性,以保证经络的畅通,通过吻合太极理念的特定动作,节节贯通助推内气产生和运行。当然所有太极拳的动作是要经过仔细揣摩的,不同的动作有不同的做法。有时需要以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而有时又需要以手带肘,肘带肩,肩带腰。太极拳就是把太极的文化、太极的理念融到拳里去。太极理念中最主要的就是阴阳,所谓的“无处不太极”就是要在身体的任何地方都要分清阴阳。包括分左右两边的阴阳虚实;单从左边或右边来说,要分清胯和腰之间、腰和肩之间、肩和肘之间、肘和手之间的阴阳虚实变化;包括一个手上也要分阴阳,它才能促进气血流通和旺盛,逐渐产生太极之内气。根据这些规律,在习练时要不断调整、不断感悟,练习时速度宜慢不宜快,一招一式的外形尽量与内气意识表现一致,通过进一步的练习一段时间,内气流动会自然而然地越来越畅通,僵硬拙力也会逐渐被克服,拳势也可以慢慢达到周身相随、连绵不断的境界。而内气会按拳势的要求,产生有规律的鼓荡和流动,达到一气贯通。
  对学员来说,这一阶段最易会失去信心半途而废。其主要的原因,是在练习过程中,由于产生偏倚丢顶等缺陷,和内气的起伏间断,所以身体各部位有不相顺随别扭之感,有时兴起,一时自觉运劲顺随,发劲呼呼有声,但推手却一点也用不上。对这些客观的规律,误认为师不传秘,从而使情绪低落。古人云:“练拳者千人万人,成手者一人半人”。这就是在此期间中途而断及不得要领的结果。正如陈鑫所说:“人言此艺别有诀,往往不肯对人表,吾谓此艺无甚奇,自幼难以打到老,打到老来自然悟,豁然一贯神理妙”。这就说明了太极拳只要循规蹈矩,持之以恒,定能成功。
  
  四、形气结合,如环无端 
  所谓“形”是指形体,也就是拳式动作的外在表现。“气”即指内气,它一方面包含着禀赋的先天之精气、在饮食中摄取的水谷之精气及来自自然界的清气。另一方面,包含着起于丹田,由太极动作引动的理气。这些细小的微粒,在太极动作的引导下,周流全身,往复如新。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形气是统一的。是相互依附、相互为用的。当身体里面有了内气、有了积累,就可以以心行气,以意行气了。
  
  《拳谱》里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又说:“以气运身,务令顺随”。可以看出,《拳谱》中所谈的心,就是中医中的神明之心了,它包含了大脑意识思维活动。因此,在这个阶段所练的每招每式,都要注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顺其自然,引运外形,只有这样形气结合的反复练习,细心揣摩,久而久之,就会有较深的功力,内气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地在体内运行。
  我们对形气结合已经有了正确的理解,那么就不会“欲到扶桑,没舟莫适”。至于此段的练习方法,就是在大脑的指挥下,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引动内气,使气有规律地随着意识而催动外形,这要求我们努力做到周身合一、内外合一,外形在内气的催动下,一动则周身全动,静则周身全静,动静开合、起落旋转,无不顺其自然。在这个阶段的习练过程中,身与手,内与外某一部位不够协调,某一部位即产生矛盾,就会影响内气的贯通,从而使意气和形体难以结合,如动作运行速度的快慢,以及身法位置角度掌握不够,难以适得其中,导致周身涣散、没成系统,因而在套路架式的练习中,表现为身慢手快眼不随等散乱现象,不能周身一家、动作周到。《拳诀》里说:“手到身不到,击敌不得妙,身到手也到,击敌如催草”。这都说明了形气结合,身肢顺随的重要性。
  这一阶段中,容易产生的问题还包括丢、顶、压、抗。丢顶产生的原因,就是不理解松的含义。不用力就丢,用点力就顶,另外含胸过度则弯腰弓背,塌腰过度则扛肚填胸。压的产生是对松肩沉肘理解不够,正如单鞭与斜行定势时的合劲,只知道两肩下压,却不知屈膝松胯,含胸塌腰,束肋放松,象这种不自然地松肩沉肘称为压。因此在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准确位置和运行路线的同时也要注意内气与外形的结合,外形一定要顺随内气的表现而自然开合。由此说明,在这一阶段的练习,要着重于意识和形体姿势的结合,也就是心到、意到、气到、形到,使内气一气贯通,往复循环。同时应当理解,某一部位的开合,其实是整体开合的局部表现,全身总的拳架问题,也可以在局部反映出来,因此,凡是调整局部的姿势时,务必注意整体的调整,当然也要留心意气合一,以适应变而变。认真通过这一阶段的锻炼,就能具备相当的功力,但在技击上,还是威力不大,时感力不从心。这是没有掌握知己知彼、引进落空、粘连粘随的功夫,这只是到“二阴八阳是散手”的水平,也就是我们说的“劲”的阶段。
  五、周身相随,内外一致 
 “周身相随,内外一致”,意思是指全身形成一个完整的运动体系,它是由形气结合,引动内气在周身上下、内外如环无端地运行,这是由于反复地揣摩、体会、刻苦锻炼而达到的。《拳论》说:“太极拳者,无往非劲,切勿妄动,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所谓一者,自足至顶,内有腑脏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而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谓之一气贯通矣”。此段论述,具体地阐述了周身相随、内外一致的表现,以及一气贯通的统一整体观,由此可以看出,太极拳虽千变万化,然却劲归合一。合而言之曰太极,分而谈之曰阴阳,而表现为上下、开合、进退、内外、形气等等。它们彼此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这样的消长进退,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和进化。早在周代的《易经》上曾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个“两仪”就是阴阳,而“太极”含有至高、至大、绝对、唯一之意。自从陈王庭创陈式太极拳以来,数百年中名手层出不穷,他们都是依据太极阴阳之特点,在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中,求得周身相随,内外一致,使内气一气贯通,不断循环而又复归的太极混圆一体。在周身一体、内外相随一致的这一阶段,内气虽已贯通,但很薄弱,在练拳时,稍不注意或运动不当(如疲劳、精神欠佳,都会影响内气的贯通和运行)。在前一阶段,如身手内外产生了问题,可以用调整身体的方向、位置、高低等办法来解决,使姿势顺随,内气贯通。而在这一阶段,就不可用调整身法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这阶段,要求周身相随,以内气催外形,气不到,外形寂然不动,气一到,外形随之而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每招每式,内走五脏百骸,外行肌肤毫毛,运行周身,圆转自如,形成一个完整的运动体系,达四末通九窍,增长内气无穷,使内劲收敛入骨,气血流通旺盛,消化饮食,因此具有却病延年之功效。
  
  在前面是熟招的过程,在这阶段是要懂劲和明理了。这段时间的练习,除了坚持练架式套路之外,还可以结合练习推手,通过推手去体会粘连粘随和各种劲别,同时也可以通过推手加以校正拳势运动的正确与否。那么如何知道拳势运动的正确呢?我们提出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必须要检验,要求在运行拳架时,让别人从不同的方向上推你,检验抗衡的方向上是否存在顶,而顺势的方向上是否存在丢。也就是说,一定要让推你的人在使不出力的情况下把动作完成。
  
  大家都知道,练拳的过程,其实就是把一个人本能以外的东西协调起来,再把协调起来的东西变成本能和反应。因此当每个动作都能通过检验后,再把这些东西综合起来,变成本能和反应,那在以后碰到力的时候,你的本能就会是让别人使不出力,也就能体现太极拳的以柔克刚、不丢不顶的魅力了。如果说知道劲的虚实变化叫做懂劲,那么知道这个动作为什么这么去做,这就是明理了。另外,在这个阶段的练拳方法一定要快慢相间,打慢拳时要仔细体会每个动作的准确性、内气运行的顺畅性,这是增长和积累功力的必修课程。而在这个基础上打快拳,练的就是动作的协调性,是把准确动作变成本能的必修课程。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后,就能够做到不假思索,不犯疑意,内外一致,周身相随的程度。完全掌握太极拳的要求和运动规律,有了自我纠正能力,就能不走弯路,深入研究,逐步进入奥妙境界。正如《拳论》所说:“理不明,延明师,路不清,访良友。理明路清,再加上终日乾乾之功,进而不止,日久自到”。
  
  这一阶段完成后,从理论上说,已经到大学毕业的程度,已经全面地掌握了拳术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也有所体会,但是使用时难以配合得恰倒好处,还必须更好地在实践中刻苦学习,细心钻研,深入体会,从而使之达到神圣工巧的高妙境界。当然,在技击上还必须掌握知己知彼之功夫,圆转灵活之法度,才能随机随势,引进落空,走化自如,立于不败之地。孙武兵法上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意思。至于那“声东击西,行间之术,随其锐,夺其末”等等技击方法,也都需要在以后的竞技练习中揣摩体会。
   
黄忠达说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图说
  六、稳固根基,充实内气 
  所谓“稳固根基,充实内气”,即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扎稳下盘,以促使内气的充实和饱满。《拳论》云:“根本固而枝叶荣”。“培其根而枝叶自茂”。“润其源则流脉自长”。由此可以看出,练太极拳就是培根润源的方法。这里所指的“根”,具有根基之意,也就是下盘。“下盘稳固,上肢轻灵自然”。所说的下盘,即肢体下半部分的腿,靠腿的支撑力,以两足为基础,裆劲圆活自然、沉稳。另一种说法是:“根本”指元气,元气藏于肾,肾气足则精力充沛,即为“根本固”。所谓“润其源”源指的是根源即本源,元气为诸气之本,根源于肾,通于丹田,禀赋于先天,又称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肾脏元阴元阳,元阴以养五脏之阴,元阳以养五脏之阳,周身之阳得于温,阴得于养,故生机旺盛,则又反过来益助肾气,充盈丹田,这样相互资益,周而复始,从而使根本固,源流润。根基稳,内气充实,如长江之流水,滔滔不绝,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有来源,有去路,体现出劲大无穷,顺随自然,产生威力惊人的技击效应。
  
  在前段讲到,练拳时周身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运动体系,以达到意气结合,形气一体,但还是要把单式和一些发劲分别抽出练习,一方面更充分的体会每招每式准确的线路和劲路的虚实变化,以及这个动作在推手和技击上面的运用;另一方面是增加在根基充实的情况下的蓄爆发力。因此在技击上或推手中,可随机就势,引进落空,得机发出制倒对方,但不能干净利落。虽在功底上高于对方,自己能把握取胜,但对方不能心服口服。所以推手歌有:“三阴七阳犹觉硬”之说。这是我们说的是“技”的阶段。

节节贯穿
节节贯穿是太极拳运动中独具特色的运动方式,节节贯穿的运动可以帮助产生内气,可以促进内气在经络中的运行,可以使内劲产生虚实变化而产生独具特色的太极拳技击效果。
很多太极拳经典中都会提到“节节贯穿”,《拳论》中提到“其根在脚,发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就是说太极拳的内劲是起于足而形于手指。有人把太极拳节节贯穿的这种运动比喻为“多米诺骨牌”的运动方式,这是对太极拳节节贯穿运动的形象描述。我在讲课中常把节节贯穿比拟为一排车等红灯变绿灯或“鞭把和鞭梢”的运动模式。当红灯变为绿灯的时候,第二辆车必须等第一辆车开动后才能动,而最后一辆车必须等前面的车都开动了,它才能开走。也就是说习练太极拳时,身体上每个部位的运动是有一定规律,并不是随心所欲得妄动。
如果你们去关注太极拳的渊源,你们会发现很多地方会提到先人创立太极拳的灵感来自“蛇鹊相斗”。道家太极拳传人认为蛇、鹊两形为太极拳各势的父母拳。在"蛇鹊相斗"的特点中,活灵活现的体现了太极拳运动的一些特点。蛇形柔软而缠绕,鹊形迅捷而刚硬,蛇缠鹊跃,两形阴阳相济,刚柔并重,变化无穷。李派太极拳谱中有一首《太极拳发源歌》云:昔日轩辕到常山偶见蛇鹊斗坡前鹊啄蛇头蛇尾应鹊啄蛇尾头相连鹊啄蛇腰首尾应黄帝因见非偶然细观二物尤相斗始此留传太极拳。
因此我们要理解太极拳运动中的节节贯穿,不妨先来了解一下蛇的运动特点。蛇之所以能爬行,是由于它有特殊的运动方式:一种是弯蜒运动,所有的蛇都能以这种方式向前爬行。爬行时,蛇体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状弯曲,使弯曲处的后边施力于粗糙的地面上,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动蛇体前进。第二种是履带式运动,蛇没有胸骨,它的肋骨可以前后自由移动,肋骨与腹鳞之间有肋皮肌相连。当肋皮肌收缩时,肋骨便向前移动,这就带动宽大的腹鳞依次竖立,即稍稍翘起,翘起的腹鳞就像踩着地面那样,但这时只是腹鳞动而蛇身没有动,接着肋皮肌放松,腹鳞的后缘就施力于粗糙的地面,靠反作用把蛇体推向前方,这种运动方式产生的效果是使蛇身直线向前爬行。第三种方式是伸缩运动,蛇身前部抬起,尽力前伸,接触到支持的物体时,蛇身后部即跟着缩向前去,然后再抬起身体前部向前伸,得到支持物,后部再缩向前去,这样交替伸缩,蛇就能不断地向前爬行。但我们要注意蛇在急行的时候,并不是用“S“型或其他方式前进的,而已以一条直线的形式,急速的向前窜,就像一只箭一样。
从蛇的运动中我们可以学习几点:

蛇能够借大地的力量,蛇是靠大地的反作用力来来产生向前的推进力的,而原动力是依赖蛇身体内节节贯穿的模式产生的;

蛇通过节节贯穿可以让蛇产生“S”形运动方式,让天敌很难扑捉它的运动轨迹,即使被你捉在手里也很容易通过这种运动方式逃脱,因为你很难在蛇身上使上力。

蛇可以通过身体内的节节贯穿蓄劲,当发现猎物并有机会扑捉时,会迅速发动攻击,而不给猎物任何机会。
太极拳的运动方式和蛇的运动方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太极拳借的也是大地的力量,这也是太极拳中“刚”的部分。通过符合经络、骨骼最佳受力姿势的拳架训练可以让身体产生贯通,可以把对方的力直接接到地上,对方推你身体的感觉和推墙的感觉差不多,这时对方感受到得完全是大地给予的反作用力。如果把这种反作用力比喻为“铁”,那么再加上身体内的节节贯穿运动后这个力才能真正的变成“钢”。因为通过身体的节节贯穿可以在原来反作用力的基础上再向大地加力,就可以产生比原来大的多的反作用力加在对方身上,而且身体内可以不断地产生节节贯穿运动,就像“千斤顶”一样可以不断地往大地加力,产生的反作用力就可以达到让对方“发飘”,感到劲力无根的效果。由于太极拳的力量来自大地,因此对方不会感到身体的接触点有很大的力存在,但却势不可挡。
节节贯穿也可以让身体产生螺旋运动,产生虚实变化,让对方很难在你的身上用上力,这时太极拳中“柔”的部分。

通过身体的螺旋运动虚实变化不和对方发生顶抗,就会很容易的发现对方力学上的最虚点,也就是最容易被破坏平衡的那个点,这时就要象蛇攻击猎物一样迅速发动攻击。这也印证了拳谱上说的“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等等名句。
节节贯穿是太极拳运动中独具特色的运动方式,节节贯穿的运动可以帮助产生内气,可以促进内气在经络中的运行,可以使内劲产生虚实变化而产生独具特色的太极拳技击效果。当太极运动中能够充分的体现节节贯穿的时候,就可以体现太极图和太极拳拳谱上所描述的很多语句。包括“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等等。而“下沉收腹”、“含胸拔背”、“松肩沉肘”、等等一些太极拳的习练要点也只不过是节节贯穿运动中的某一个过程中的要点而已。如果整套太极拳中都是含胸拔背的去打,那就不是太极拳了,而是“僵尸”拳了。


太极拳与站桩
太极拳站的是活桩,每一个定式动作就是一个桩,而其运动的过程就象是在用榔头打桩或是往地上钻井

在养生馆开馆的三年时间里,很多学武的、不学武的都有问我,练太极拳需不需要站桩?我说太极拳是个包罗万象的“完美运动”,太极拳里面怎么会没有桩功的内容呢?只不过武侠小说的书籍和影视作品里看到的站桩就是站在那里不动,而且想出功夫,就要每次站几个小时,这种印象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根深蒂固。形意拳、大成拳、很多市面流行的太极拳都有桩功,我不会说这种做法不对,只不过这不是桩功的全部。桩功不一定都是静态地站着不动,还有一种更高深的桩功,那就是“活桩”。太极拳练的就是活桩,其每一个定式动作就是一个桩,而其运动的过程就象是在用榔头打桩或是往地上钻井。
通常我们说的站桩,是指定桩功,从武术的角度来说用来增加其腰腿的力量,希望通过站桩来达到力从足底起的境界。从养生的角度上来说,是希望通过站桩来纠正普通人上实下虚的状况,使上身能够放松,气往下沉,腰腿能够得力。身体能够松了,气能够沉下来了,力能够到足了,站桩的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功夫也就开始上身了。但问题是虽然很多人在练拳的同时去练站桩,但真真能出功夫的却不多。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站桩的姿势不符合经络和骨骼的最佳受力姿势,也就是别人在你身上加上力,这力能不能通过身体传到足底。当然也有老师会这么对学生说,“要想出功夫,先站三年桩,时间不到是出不了功夫的”。我不知道目前的学生会有多少人能坚持站三年的桩,而且就算满了三年,又到底有多少人能够通过站桩出功夫。那也就是说,练站桩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一站,想着全身放松就可以了;也不是书上怎么写的就怎么站,定桩功也是需要检验的。但定桩功最大的缺点是当身形改变或者者运动时整体劲容易被破坏。
而活桩功不但能够做到在静止时候力达足底,在运动时候同样能够保持整体劲力不散。太极拳练得是活桩功。与定桩功相比,活桩的运动量更大。大部分定桩功是采用两下肢共同支撑身体的重量,通过低架或放松身体来使两下肢受力,达到锻炼目的。而太极拳的活桩功往往是单足负重,身体的放松、对开、下沉和螺旋缠丝运动就象是用榔头往地下打桩或是往地上钻井,当足和大地产生更高的压力地时候,也就会产生更强大的反弹力。
虽然说太极拳练得是活桩,但并不是所有练太极拳的人都能够产生活桩的效果,也许很多老师会说“太极十年不出门”,“拳打万遍,神灵自现”。但练了十年、二十年的人都练出活桩了吗?这个时候需要怀疑的不是不够用功打拳或者是练拳时间还不够长,而是要怀疑所练太极拳的拳架是否准确,拳架是不是符合经络和骨骼的最佳受力姿势。也就是说只有练准确的拳,才能快速地练出活桩,才能“拳打万遍、神灵自现”。当拳架符合经络和骨骼最佳受力姿势的时候,所练得每个定式动作都是一个桩,两个定式动作之间的运行线路是在让桩往地下生根。因此活桩能够达到的效果就是:无论身体在静止还是在运动时,整劲不会涣散,足底始终有根。
因此我在和学员交流的时候经常会说,如果太极拳拳架准确,是不需要再额外的去练站桩了,站桩只是一种辅助功法,是拳架准确性不足的弥补手段。

太极拳动作的准确性
如果我们用胶片来记录太极拳运动的整个过程,那么理论上每一张胶片里的动作都应该是一个非常准确的、符合经络骨骼最佳受力姿势的动作,把它连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准确的太极拳运动过程。

很多太极拳爱好者都说太极拳是内家拳,对动作的准确性要求不高而更注重内在气和精神上的修为。我说这句话对,但不全对。问题的根结在于混淆了练拳的过程和练拳的结果。现在很多人往往把太极拳的结果当做过程去练,比如以意导气、以内气催外形等等。可是对一个刚开始接触太极拳的普通人来说,他哪里会有足够的内气去导、去催呢?因此我们说在习练太极拳的初始阶段,必需要有一种方法去培养内气,我们采用的就是一种以外形催内气的方法来疏通经络、培养内气。用外形催内气,就需要有一些规范、准确的拳架去练习太极拳。
动作的准确性包括定式动作的准确和线路的准确,如果我们用胶片来记录太极拳运动的整个过程,那么理论上每一张胶片里的动作都应该是一个非常准确的、符合经络骨骼最佳受力姿势的动作,把它连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准确的太极拳运动过程。但这种要求对初学者来说太高了,因此我把整个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的八十三个动作先小套路化,拆成五式、八式等等。然后对每个小套路里的每个招式都采用几个定式动作和定式动作之间的线路来组成。然后逐渐增加定式动作,缩短定式动作之间的运行线路,这样整个招式才会打得非常的准确。如果把一个起式到金刚捣碓的运动过程比方成一辆汽车从万体馆开到人民广场,起式好比是万体馆的始发站,而金刚捣碓的结束作为人民广场这个终点站。如果只有起点站和终点站,汽车的运行线路会很随意,很容易走歪,但如果中间加了一个衡山路站,那整个运行线路就会准确一点,如果再加个黄陂路站,那运行的线路就会更准确一点。因此每个车站好比是定式动作,而站和站之间的运动好比是运行线路。站点多了,站和站之间的运行线路会短,从整体上看运行线路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可复制性就会大大的提高。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定式动作的准确性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准确的定式动作可以让经络在空间的走向非常有利于体内内气的流动,特别有利于内气下沉到足,这一点在太极拳的习练中非常重要,因为太极拳是非常讲究“根”劲的。产生“根”劲的前提首先必须是气可以下沉到足底,也就是手-身体-足这条内气运行的通道必须打通。然后从足底起来的“根”劲才可以通过足-身体-手这条通路发散出去。
那么准确的定式动作到底是什么呢?我说是符合经络、骨骼最佳受力的姿势。那么符合经络、骨骼最佳受力姿势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力学效果呢?我说是把整个人体变成了力的传导体。
西方人的力学经典中题到了人体力的产生是需要肌肉的收缩和关节的运动。但我要问,吃饭的筷子会产生力吗?我说它可以产生力,而且可以产生很大的力,你信吗?如果把筷子的一头顶在墙上,另一头顶在你的手掌上,当你对筷子加压的时候,筷子会给你反作用力,而且你给多大,它就还你多少。筷子本身没有肌肉,它是借了你给它的力而产生了力。因此当拳架符合经络、骨骼最佳受力姿势的时候,人体就变成了力的传导体。对方加在你身上的力,会通过整体的姿势传导到脚,然后通过足底的反作用力于对方的力产生抗衡。这就是为什么你推那些有“根”劲的人的候,你使了很大的力,感觉却是在推墙,而对方可以乐呵呵地和你说话、聊天,当你的力是假的。这个现象可以在养生馆里的会员中得到印证,那些练拳半年以上的学员,大部分都有这个东西。
当人体变成力的传导体之后,对方给你千斤力,你可以通过整体的姿势产生千斤的反作用力还给对方。这个时候如果你的体内还可以产生“四两”向足底加压的力,那么最后你产生的反作用力就会比对方大一点,而拨动对方的就是这“四两”力,当然如果你的体内可以产生千斤力,我也是不反对的,只不过这样好像有点浪费能源。
东方的传统文化还是博大精深的,我们没有理由去放弃自己老祖宗的文化,而去一味的追求西方文明。用西方所谓科学的标准来评判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假、对错。西方人的搏击是讲究身高、体重的。而中国的传统搏击更注重的应该是功夫。因此不要怀疑那些瘦弱的武术名家可以打败那些肌肉粗壮的外国大力士的事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2783.html

更多阅读

《陈氏上塘人家》陈氏湖峰大宗祠 陈氏宗祠

《陈氏上塘人家》陈氏湖峰大宗祠陈氏湖峰上塘派,发源妫汭(为舜帝之后裔,传说舜帝起源于妫汭),分派颍川,椒衍闽山。入闽始祖熹公,一世祖陈守廉,由河南固始县,自唐季随王审知领军入闽以来,历数传。从闽清漈上移居长乐,后迁樟湖坂。“稽旧谱所

声明:《黄忠达说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图说》为网友秒速五厘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