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评:我看吕思清的两个《梁祝》版本

我看吕思清的两个《梁祝》版本(附视频)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其古老而动人的中国民间故事,极具地方戏曲特点的优美旋律,中西合璧、“民为西用”的演奏技法效果,简洁而不失饱满的和声与复调配置,典型、完整且精心布局的奏鸣曲式结构,与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一起被评为“千年最受欢迎的十部经典作品”,这部欧洲音乐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相结合的成功之作,无疑是国人打开交响乐之门的最好教材。虽然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于2004年7月令人遗憾的舍弃了对这个作品的鉴赏,但包括笔者在内的大多数音乐教师对它依然一往情深,在日常教学中仍然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欣赏和研究这部作品。一个有趣的现象,本人的《梁祝》欣赏课曾多次引来“雷茉莉”等一批批外籍教师的专程旁听或驻足细听,他(她)们对“蝴蝶的爱情协奏曲”的热爱,一次次增强了我和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加深了对“音乐无国界”这一观点的认同。

在正式出版发行的32个《梁祝》音像版本以及难以计数的《梁祝》网路视频中,笔者认为最好的版本应属吕思清与中央乐团合作、谭利华指挥、大约于1995年录制于北京音乐厅的版本。该版本无论独奏、协奏或指挥都达到炉火纯青掌控得体的地步:那时吕思清正年富力强,技(术)艺(术)成熟、表现自如、外部形象也充满青春朝气;1996年改制前的中央 乐团(现名中国交响乐团)聚集了几乎全国最顶尖的合奏人才,黄远泽、章棣和、刘云志、……等等;谭利华在那个时期的严谨与洒脱在“引子•爱情主题”段落(2分10秒始)可见一斑;摄像师所给全景与特写镜头堪称精准到位,与作品内容相得益彰;录音、摄像、编辑可谓极具专业水准。总之,这个版本在今后市场经济条件下较难超越。

以女性的视角来叙事是《梁祝》的另一特点,男性独奏者很少能把握好女主角那细腻的心理,但吕思清绝对是个例外。他的演绎听起来非常舒服,既有俞丽拿式的悲愤,又有男性演奏家的爆发力——例如处理“抗婚”时的强烈情绪,同时还具备西崎崇子般的的柔情——这在“草桥结拜”时感觉尤为明显,“主人翁”独奏小提琴与大提琴(黄远泽)的情感流露非常自然,音色控制得非常好。作者陈钢本人也曾说过,在众多《梁祝》的演奏家当中,吕思清是他最看好最满意的一个。

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以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学生及青年教师为主体)非职业交响乐团,在合奏磨合和艺术表现上难免有其先天不足,虽然青年演奏家们的个人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欣赏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与吕思清合作(夏小汤指挥)、大约摄录于2010年的版本,时年41岁的吕思清刚出镜时笔者还比较担忧,生怕发生老年俞丽拿式的尴尬,但随着演奏的展开这一担忧随即消散,吕思清以他深厚的功力证明着作为60后的他技术一直保持在高位水平甚至还在前行,仅有几处倍高音是错了再“调”回来的,其独奏处理相对他1995和1997年版本也有几处“弄巧成拙”的改变。

乐评:我看吕思清的两个《梁祝》版本

无意间看到xiaomtt网友在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与吕思清合作(夏小汤指挥)版视频下面的留言:“同意同意!比较了一下,目前这是最好的版本,……,咱们中国竟有这么杰出的音乐家和交响乐团!”,针对该网友“目前这是最好的版本”说法,回复上述个人观点,抛砖引玉,共商交响乐艺术表现大计,谬误之处请不吝斧正。

吕思清与中央乐团合作(谭利华指挥)的《梁祝》

吕思清与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合作(夏小汤指挥)的《梁祝》

【评论缘起】

有感于优酷视频《吕思清-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经典版》评论中xiaomtt网友的发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2Mjk3NjAw.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3168.html

更多阅读

声明:《乐评:我看吕思清的两个《梁祝》版本》为网友调浪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