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如何不想她》赏析 教我如何不想她戴玉强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赏析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1891-1934)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教我如何不想她》赏析 教我如何不想她戴玉强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一九二〇年九月四日 伦敦

 一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唱了近七十年而仍葆其青春,可见它深受群众的欢迎。歌词作者刘半农,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和勇猛闯将,作曲家赵元任则是大名鼎鼎的中国语言学家。名诗佳曲,珠联璧合,难怪生命力如此长久。

 对于这首诗(歌),无论是在它诞生的二十年代,或是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不少人都是将它当作情诗(歌)来欣赏的,甚至还有少数人认为它所表达的情感太肉麻,因而嗤之以鼻。为此,作者刘半农在十年之后还作过一首自嘲诗:

教我如何不想她?
  可能相共吃杯茶?
  原来这样一老朽。
  教我如何再想他?

 并在诗末注释道:“余十年前所作《教我如何不想她》一歌,曾由赵元任兄制谱,传唱甚广。近有一音乐会又唱此歌,余亦在场,唱毕,大家鼓掌,主会者坚欲介绍余与听众相见,余遂如猢猿之被牵上台,向大家一鞠躬而退。退时微闻一女郎言:‘原来是这样一个老头儿。’因记之以诗。”看来,这位女郎也是将这首诗(歌)当作情诗(歌)来欣赏,故而见作者不是意想中的翩翩少年,便发此大煞风景之叹。

 这首诗之所以被当作情诗,大约与作者曾写过言情小说,并在诗中用了“她”字有关。

 刘半农,原名寿彭,改名复,初字半侬,改为半农。江苏江阴人。自幼聪颖,颇富才气。17岁考入常州府中学堂,名列榜首。辛亥革命后,因学校停办,又激于爱国热情,便于1912年参加革命军,作文牍工作。不久,离开军旅,往上海谋生,加入新剧团“开明剧社”,做文字编辑,有时也演出。后来,受到鸳鸯蝴蝶派大家徐半梅赏识,被推荐到中华书局当编辑。这期间,他一边翻译外国小说,一边写些才子佳人艳遇相爱的鸳鸯蝴蝶派小说,所以,一些人将《教我如何不想她》附会到刘半农过去所写的卿卿我我的内容上去,也不无道理。不过,自1915年与创办《青年杂志》的陈独秀相识后,他便抛弃了以往的“吴侬软语”之作,而代之以一组有进步意义的译作《灵霞馆笔记》(发表于《新青年》)。接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陈独秀的推荐下,仅高中肄业,才26岁的他,竟于l917年被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聘为中国最高学府国立北京大学预科教授。“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更是锋芒毕露,名闻遐迩。他与钱玄同合演的一出双簧,在文坛上留下了佳话:钱玄同化名封建文人王敬轩,致函《新青年》,对新文学极尽污蔑谩骂之能事,刘半农则以《新青年》记者身份,撰文《复王敬轩书》,对王的谰言指斥批驳,慷慨激昂。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刘半农“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簧信,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忆刘半农君》)长了革新派的志气,灭了复古派的威风。

 刘半农还是文学与文字改革的急先锋,曾发表过著名文章《我的文学改良观》,“她”字作为女性的代名词,由他首倡,为此,他还特意写了《她字问题》一文。既然“她”字的始作俑者是他,而《教我如何不想她》中,又用了“她”,加之整首诗意绵绵,情切切,所以,认为这首诗是为女性而写,也是情理中事。作者即便满身是嘴,也分辩不清了。但是,作者写作《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初衷,确确实实不是倾诉儿女私情,而是抒发一腔沉挚深切的爱国之情。这点只要与他的婚姻爱情生活和他写作此诗的背景联系起来,就不难看出。

 早在刘半农就读常州府中学堂时,父母替他订下一门婚事。女方是江阴城东朱子文的次女。不料,这位闺秀未到成亲之时便一病不起,命归黄泉。按照当地传统习俗,两家商议,又将朱家长女朱蕙(字蕙英)许配给了刘半农。l910年夏,刘半农突然接到母亲病重的告急家书,匆匆赶回,在众亲友的劝说下,与朱蕙举行婚礼,为患病的母亲“冲喜”。他“头戴蓝顶子,身着团花袍”,在鼓乐声中,与朱小姐一拜天地,二拜父母,结成了终身伴侣。但是,他的一片孝心,并不能感动病魔,就在洞房花烛夜后不几天,母亲便魂归西天。他也由披红挂绿改为披麻戴孝。

 所幸的是,朱蕙仪容不凡,生性开朗谦和,是一个贤惠的好妻子。尽管她比刘半农大三岁,但两人感情融洽,恩爱和谐,绝不亚于由恋爱而结婚的伉俪。刘半农先后在上海和北京工作时,只要一安顿停当,超不过一年两载,便接朱蕙到身边,共同生括。1920年,刘半农经教育部指派,到欧洲留学,是携眷朱蕙和女儿刘小蕙一同前往的。他先到英国伦敦大学学习实验语音学。同年8月,朱蕙生下一对双胞儿女育伦和育敦。刘半农一小人的留学费(教育部出资60元,合20英磅,北大出资l20元,台40英磅),五人同用,生话之清苦,可以想见,但夫妻和睦,并不以为苦。就在这年9月,关心着祖国命运,又陷于困顿生活的他,隔着浩瀚的大洋,遥寄思国之□情,实在是很自然的事。

 刘半农与胡适、沈尹默三人,是中国现代新持的发轫者。他们把打破古诗的僵化格律,艰深用典和陈旧的文言作为首要任务,所写新诗都明白如话,自然朴素。当然,含蓄婉曲就全无了。《教我如何不想她》正是这一类作品,无需下功夫发微探幽,亦无艰涩隐晦之处。诗人站在大洋彼岸,注视着月光和海水相恋的夜色,看着水面落花和水底游鱼的景象,万般思情顿从心底涌出,化作起伏回荡的旋律。“教我如何不想她”一句,又是贯穿始终的主旋律。诗人的心潮,如海浪般起伏不平,一声声,一句句,强烈的爱国之情随着微云飘来,随着微风吹来,随着月光洒来,随着海水涌来,随着落花流来,随着鱼儿游来……一切都向着“她”——向着祖国母亲而来!诗人的女儿刘小蕙说,这首诗孕育着爱国主义的生命力,诗人“借天上微云、地上徐风以象征自己所憧憬的故乡只是意境,然而描绘月光眷恋着海洋,海洋眷恋着月光,这种缠绵不舍的感情,决不是一闪而过的即兴之作,既不是文字的堆砌,也不是色彩的点缀,而是内心真诚的流露。接着又采用了水面浮花,水底游鱼、野火烧、残霞卷的素材,进一步把海外游子思亲的喁喁之情推向一个‘教我如何不想她’的顶峰,就好像一幅十分美的图画出现在我们无数个热爱_祖国的人士面前。‘月惟故乡明’,这就是刘半农写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背最。”这一分析与评论是确切的。

 其实,无论儿女之情,或是祖国之情,其中都有一个“情”字,诗人在诗中并没有用明确的定语对这个“情”字加以限制,于是,此“情”与彼“情”相通,爱国之情被附会为儿女之情,又因其真挚深切,自然就打动了无数青年男女为爱情而振颤的心弦。如今,歌词的本意早已被人们忘却,附会的意义则取而代之,诗人若地下有知,大概也会顺时而首肯吧?

 刘半农与赵元任,是留学英国的好朋友,游子的爱国心将他们联结在一起;共同研究语言学,又使他们有了共同的语言。除《教我如何不想她》之外,赵元任还曾为刘半农的《织布》、《听雨》、《呜呼三月一十八》等新诗谱曲。1931年“九·一八”,日本帝国主义侵犯我东北领土,刘半农怀着极大的愤怒,写了一首歌词,遥寄在美国的赵元任,请他谱曲。但是,当新谱之曲寄到北京时,刘半农却因到西北考察方言染上回归热病,正躺在协和医院与死神搏斗。这年7月14日,终因不治而溘然长逝,时年43岁。

 刘半农病逝后,赵元任送的挽联最为精湛而情深:

 十载凑双簧,无词今后难成曲;
  数人弱一个,教我如何不想他!

 在共同的事业与 亲密的合作中,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82年,赵元任病逝于美国。临终前,遗言要求将自己和夫人的骨灰撒在近祖国的海上,使之随着海水的涨落,朝朝夕夕抚拍祖国的海岸。他当年为之谱曲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仍在日且夜夜倾诉着他的赤子之心,思乡之情!



请点击以下链接!

太全了,不得不藏杜甫《望岳》赏析……忠义深情寄翰墨……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古诗画卷(欣赏)春之韵脱,宁静的意趣卢仝《茶歌》(七碗茶)春季饮食保健(一)春季常见病的防治(一)

春季养生进补(一)

春季生活保健(一)

最具“催情”作用食物各年龄男人永葆青春法则华佗教你睡觉

易经的奥秘05

神奇书籍——《黄帝内经》《美丽中国》之《龙之心》功夫熊猫04办公室瑜伽
更多精彩喜欢就搬走

更多精彩请点击以下链接!

更多精彩
情感图文
保健养生
美图趣图
太极道法
菜谱视频
杂文随想
哲理感悟
家常菜谱
视频影视
杂文随想
饮食知识
医疗保健
散文辞赋
健康知识
教育教学
博文精品
电脑数码
儿童资源
默认分类
精彩相册
天马
更多精彩喜欢就搬走

点击增加您的流量!


欢迎点击“推荐”、“转载”,让大家共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3541.html

更多阅读

国宝級绘画《韩熙载夜宴图》赏析 韩熙载夜宴图赏析论文

作品简述作品:《韩熙载夜宴图》 朝代:五代——南唐 作者:顾闳中横卷,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绢本工笔重彩设色,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时代背景五代十国时期,绘画艺术成就显著,各画派人才辈出。如山水画以后梁的荆浩、关仝,南唐的董源、巨然四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赏析 苏幕遮 周邦彦翻译

【古典诗词欣赏(一五一)】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赏析窦凤才【原作】苏幕遮·燎沉香——[宋] 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四年,也就是公元七四五年写的,距离现在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年了。这首诗又叫《别东鲁诸公》。当时李白正要离开山东,到南方的吴越去游历。在这以前,李白曾经在长安

声明:《《教我如何不想她》赏析 教我如何不想她戴玉强》为网友时光辗转成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