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悬念起波澜 巧设悬念式作文开头

巧设悬念起波澜

  

  传说“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一次应邀到一个富翁家给他母亲的寿辰绘画题诗。他画了一幅画后,接着题诗,第一句便是“这个婆娘不是人”。刚写完,满座皆惊,富翁也十分愤怒。唐伯虎接着写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这下四座宾客转惊为喜,富翁也转怒为乐。唐伯虎又写出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这下大家又惊得发呆,富翁一家更是怒气冲天,这时唐伯虎第四句脱笔而出:“偷得蟠桃献母亲。”这时满座宾客赞叹不已,富翁也顿时对诗画赞不绝口。唐伯虎的诗悬念迭生,反差强烈,跌宕起伏,充满了智慧和幽默。

  什么是悬念?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设置,是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手段。它可以是一个场面、一段情节,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具体事物、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等。悬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或事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的心理,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具引人入胜的魅力。悬念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前有“设悬”,后必有“释悬”。通俗地说,悬念在故事发展中只亮开谜面,而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民间艺人说书时的“卖关子”,其实就是利用人们总有“欲知后事如何”的心理,用悬念来抓住听众。设置悬念的常见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拟一个富有悬念的标题。

  这一点只针对半命题或话题作文。标题上设置悬念,可以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如一篇题为《请扔掉它》的文章,醒目的标题给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扔掉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扔掉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看完文章后,再看标题,觉得既准确无误又醒目含蓄,原来谈的是戒烟。若改为《谈戒烟》就不易引起读者的注意。

  二、开头设置悬念。

  万事开头难,开头好了自然引人阅读。文章开头设置悬念就很容易达到这一效果。常见的有倒叙法和设疑法。

  1.倒叙法就是先叙述事件的结果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使读者产生期待、关注的心理,然后再叙述事件的经过。如萧乾的《枣核》一文,开篇点明身在异国他乡的友人竟然再三索要几枚枣核。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索要枣核的原因就像一团迷雾笼罩在读者心头,让人想一探原委。这样作品就把本是一件简单不过的事写得曲曲折折,颇有韵致,最后才点明老人那颗深沉的爱国之心,让人读完感觉荡气回肠。倒叙法的好处:一是可以引发思考,形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便于作者调动情感,勾起对往事的深情回忆,更符合生活的真实。

  2.设疑法就是在篇首设置悬念。这种形式运用很广泛,它有助于创设氛围,展开矛盾,引出下文。可以这种人物某一刻的神态为悬念,可以人物某一刻的言行为悬念,也可以环境为悬念。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开始写“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读了这些,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小女孩是干什么的?天冷又下着雪,她为什么还光头赤脚?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为什么不赶快回家?她究竟会有怎样的命运?文章一开头,就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给读者设置了一系列的悬念,于是便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知道事情底细的阅读兴趣。

  三、巧妙处理情节,悬念迭生。

  把情节处理得“一波三折”,能够极大地吸引读者的眼球。但切记这些“波折”要入情入理,让读者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方能做到引人入胜。而脱离生活、故弄玄虚的“波折”非但不能吸引读者,还会适得其反。常用的有误会法。

   四、结尾余味无穷,意味深长。

  结尾处适当地运用悬念,可使文章显得意味深长,还能让人在读后回味无穷。如湖北荆门某考生的作文《香茗》,通过品茶及听对门父女俩的对话来表达“弱者总给自己找借口”这一主题。文章结尾写道:“对门的谈话,让我思绪万千。我又呷了一口绿茶,确实很苦,但很快我就品尝到一股源自心底的清香,使我十分坦荡舒心。我忽然想起什么,转身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绿茶,向对门走去……”“向对门走去”,去干什么呢?没有写,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同时也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余音袅袅,耐人回味。

  总之,设置悬念不能滥用,要合情合理,不牵强、生硬。所设悬念要简明、干净利落,不能枝蔓横生、故弄玄虚,以致使人眼花缭乱,甚至厌烦,从而失去悬念应有的效果。

  范文引路

巧设悬念起波澜 巧设悬念式作文开头

生 日

  30岁生日,我点燃了53支蜡烛。

  妻子边找酒瓶边唠唠叨叨地说:“没听说谁的生日得提前两天过的,害得我啥也来不及准备。”桌面上摆着生日蛋糕、啤酒、果仁朱古力和许多带壳的炒花生,这最后一样是我母亲生前十分喜爱的食物。

  屋里的电灯灭了,烛光的火苗一齐跳起了“迪斯科”,为它们伴奏的曲子,是我指定的一首由民歌改编的轻音乐曲《天女散花》。我的眼睛湿润了。

  母亲穿着那件深蓝色夹衣坐在藤椅中,她已经病恹恹的,说话要强打起精神,只有脸上慈爱的神色是儿子每时每刻都能从愁容中分辨出来的。她说:“明天,是你29岁生日,过不过?”

  我的心不禁震颤不已。母子异地生活多年,我从来就没有记住自己的生日,而它却像神圣的钟声,定时在母亲的胸怀里撞响。

  然而,我不忍心让妈妈为此劳神,她患的是晚期肝癌,千里迢迢投奔到我所在的城市,唯一需要的是治疗和休养。我说:“妈,这次不过了吧,已经没这习惯了。”

  母亲的眼光停滞在我身上,良久,又停滞在自己的足尖上,最后她说:“不讲究就算了。”话语里分明藏有叹息和莫名的遗憾。

  我们大家对她隐瞒了病情,但是她有了预感,因此,她有遗憾,我们是理解的。在她病逝之后我才发现,母亲深感遗憾的绝不限于这一点。给母亲立墓碑时,查阅她的生卒年月,我吃惊地看到一行字:“生于1934年12月14日。”假如我们也想着给母亲祝寿的话,每年母亲的生日恰好比我的早两天!

  我懂了,可是懂得太迟了。母亲在最后的日子里惦记着儿子的生日,又何尝不希望儿子关切地问一句,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她的生日作些许表示呢!可是,儿子竟让她带着莫大的遗憾去了……

  妻子和牧牧笑咧咧地入席就座,一个为我斟酒,一个为我切蛋糕。

  牧牧举起酒杯,眨眨眼睛,大声说:“爸爸,庆贺你的生日!”

  我百感交集,本来湿润的眼睛更无法睁开了,我将牧牧抱过来骑在膝上,和他头碰头地说:“今天不是庆贺,是纪念。来,牧牧吹蜡烛。”

  牧牧吹一支数一个数,吹到20支就发现了问题:“怎么这么多呀?”

  儿子和妻子都看着我,眸子里映出不同色调的烛辉。我对儿子说:“吹吧,吹完了讲个故事给你听。”

  牧牧吹完了,我当真讲了一个“故事”,还告诉他别学“故事”里的那个人。他听懂没有很难说,但垂头啜泣的妻子肯定是听懂了的。

  【技法解析】

  这是一篇令人伤感、动人心扉的文章。小说开篇便设置悬念:30岁生日怎么点了53支蜡烛?作者无意急于解开谜团,而是通过妻子的话继续增强悬念,并且顾左右而言他,“突兀”地加了一句“这最后一样是我母亲生前十分喜爱的食物”。“我”过生日怎么又写到母亲了?更是让人如坠云雾之中,让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沿着作者布置的谜局读下去。音乐中,故事转入对母亲的回忆,在回忆中,点出了“我”没有给母亲过最后一个生日的愧疚,既照应了上文,也为下文作了铺垫,同时也点开了悬念,自然而巧妙。结尾则画龙点睛,辞虽尽而意无穷,就像欣赏一首绝妙的乐章,一曲终了,余音仍在耳畔回荡。

  大家之言

  小说的读者,难道不曾发现悬念带给你们的乐趣吗?人物、背景和其他的要素一样都不可缺少,但是它们终究是一些修饰性的东西。而故事中的主要线索吸引着读者从开头第一行读到下一页,然后又从下一页一直读到故事的结尾。人人都想知道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这就是悬念。

 

真题回放

  周杰伦不走寻常路,成为一代偶像,引领青春风尚;蔡伟不走寻常路,十年磨一剑,走上成才之路。不走寻常路,意味着另辟蹊径、独创一格、个性人生……

  请以“不走寻常路”为题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2)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3)文中不得

  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不走寻常路

  他不健全,但很乐观。他不健全,但很坚强。他不健全,但他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生活路。

  去新华书店,顺手拦了一辆人力三轮车。车子没有同往常一样往大道上走,而是弯进了一条清幽的小道。我正纳闷,只听车夫说:“这里人少,安全,又安静,可以给你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他居然不走寻常路。我笑着打量着他,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马甲,修得平齐的发丝中掺着银丝,大概有五十多岁了吧。

  车前行着,我却开始奇怪,因为上好的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三轮车一样。目光往下一移,猛然发现,他居然只有一条腿!他失去的是右腿,那截空空的裤管,挽了个疙瘩,悬在空中,随着他蹬车的频率,先向前一冲,片刻停顿之后又向前一冲。为了加快蹬车的速度,他的臀部时时脱离车座,身子向前倾,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那唯一的一条腿上。

  望着那截空空的裤管,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十七岁,一百多斤的体重……我几次想下车,却又怕玷污了一些圣洁的东西。

  前面一带是上坡。我说:“我先下车,帮你把车推过去吧。”他连忙制止:“不用,不用,这点坡都爬不上,我咋个挣生活呀。上次,我还靠我这条腿,载着两个老外游过嘉兴呢!”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的确是个不一样的人。车子遇上陡坡,便倔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车夫弓起身子,加速向前蹬,车子发出“吱吱”的尖叫声。他黝黑的后颈高高地绷起一根筋。我想,他此时的脸一定是紫红色的,那单薄的衣服包裹下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

  车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重地喘着气。眼前的他,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但在我看来他无疑是个强者。面对命运的不公,他没有选择消沉,而是扬起了自信的风帆。残缺的腿,注定了他会有特殊的一生,他却走了不一样的路,就像弯进的那条小道。骑三轮车,也许是很平常的工作,但对于他,却要比正常人付出 百倍、千倍的努力!

  他骑着三轮车,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挣来了坦荡的生活。他是在与自己较劲,同命运抗争。那条仅有的腿,撑起了他整个人生的重量,撑起了他整个人生的尊严,撑起了他整个人生不寻常的路。

  【技法解析】

  本文开篇就设下了悬念,引起读者对人物身份和命运的关注。随着情节的发展,悬念不断涌现:他为什么走小道而不走大路?上好的路,为什么车身却微微颠簸?带着这些疑问,作者为我们揭开了谜底:车夫是个残疾人。更妙之处在于作者并没有揭示车夫残疾的原因,而是通过对车夫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他可贵的精神品质。这就增加了文章深度,给读者以启迪。

  请你演练

  和在一起

  要求:(1)先把题目补完整;(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3645.html

更多阅读

国内外悬念式广告 悬念式广告语

中国悬念式广告北极熊内含之谜!-------北极熊牌冬装广告实现梦中所有!-------剑龙牌牛仔服广告当一回王子,轻松潇洒!-------王子牌西服广告一个微笑加一件“贾森”,你便拥有了全部。-------贾森牌泳装广告当您在寻求高品味时,

十种技巧巧设悬念 巧设悬念的作文

十种技巧巧设悬念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不平就是有曲折,起波澜。怎样做到这一点?巧设悬念,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现提出几种设置悬念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一、标题设悬念。即运用标题制造矛盾,设置疑团或问题,从而形成悬念的一

起底职业打假人 起底宝洁“钓鱼式”裁员内幕

     公司业绩低迷 管培生遭遇“被裁员”   日化双雄“裁员潮”  在过去的一年,日化企业真正感受到了隆冬的寒意。  宝洁和联合利华,这对日化巨头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裁员应对危机。这或是百般无奈之举,实际上也确为缩减成本

大众速腾断轴再起波澜 “白宫书记”冯刘成案再起波澜

      2013年12月25日,海南省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场法庭辩论正在激烈地进行,辩论的焦点是三亚4套别墅是否由原河南“白宫书记”冯刘成购买。冯刘成案一审时法院曾判定冯挪用公款购买了4栋别墅,因而拍卖了其中2栋。  此时,几千公

声明:《巧设悬念起波澜 巧设悬念式作文开头》为网友殘氷利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