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第三单元孝文帝改革 推动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程标准】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预习学案】

一.北魏统一北方——背景:

1.北魏政权的建立:部,439年,统一了北方,国号:,都城:(山西大同),史称北魏

2.宗主督护制弊端:

北魏政府任命地方豪强为宗主来管理当地事务,可以继承和内部转让,权力很大。地方宗主与中央政权的矛盾

3.民族歧视政策和民族压迫;对百姓的巧取豪夺进一步计划了社会矛盾

4.目的:为了,促进

二.改革的内容:

(一)前期(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1.均田制:

(1)主观目的: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2)基本条件:

(3)内容:

(4)作用:

①使,抑制了,有利于

②北方经济

(5)局限性:

①抑制了土地兼并,但土地不均依然存在。(国家控制的土地有限);②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地矛盾突出;③政府剥削、掠夺农民的劳动力。

2.三长制:

(1)原因:宗主督护制存在很多弊端,并且激化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2)内容:三长:,直属,负责

,征发

(3)影响:

①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②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3.整顿吏治:

(1)原因:

吏治,各级官员的现象严重,因而影响了北魏政府的,也激化了之间的矛盾。

(2)内容:

俸禄制、任期考核制

(3)影响:

得到改善,农民负担减轻,北方农业生产得到

(二)中后期(特点:孝文帝主持,实行汉制、移风易俗)

1.迁都洛阳:

(1)原因:

从平城方面看

从洛阳方面

洛阳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改革

有利于争取汉族地主的合作

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生产不能满足需要

地处黄河之南,农业生产发达

易受强敌“柔然”威胁,不利于控制中原

利于控制中原,并举兵南下征服较弱的“南齐”

落后的少数民族文化

先进的汉族文化,数个朝代之都

(2)过程:

493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从平城出发,经过长途跋涉,最终到达

(3)影响:

①洛阳再次成为中心;

②洛阳城的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影响较大;

③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展开;

④有利于,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1)穿汉服:孝文帝下令,无论何人一律禁穿胡服,改穿汉服。

(2)姓汉姓: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姓为汉姓,并亲自主持“定姓族”的工作。既肯定了(3)汉族士族的法律地位,又为鲜卑贵族确认了氏族的身份。

(4)与汉族通婚:孝文帝通过联姻,把鲜卑贵族和汉族上层的利益与命运连在一起,借以巩固北魏的统治。

(5)说汉话:禁止说鲜卑语,30岁以上暂缓。

(6)改行汉制:废除鲜卑族旧制,政权机构的设置、官吏的名称、礼仪、典章等一律改行汉制。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加速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

2.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

3.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国家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作出了贡献。

【达标练习】

1.南朝谢灵运写道:“北境自染逆,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矣”,反映了()

A.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B.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

C.柔然侵扰北魏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2.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

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

3.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4.北魏孝文帝亲自主持的第一件大事是()

A.颁布均田令B.制定俸禄制度C.改穿汉服D.迁都洛阳

5.北魏迁都洛阳的原因不包括()

A.平城气候恶劣,影响农业生产B.平城地处偏僻,不利于控制中原

C.日渐强大的柔然威胁平城D.太子恂发动了叛乱,危及改革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初,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而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给事中李安世上言:“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又,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归今主,以绝诈妄。”魏主善之,由是始议均田。

——《资治通鉴·齐纪二》

材料二:对于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学术界也不同声音。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进入动乱不一的多事之秋,二十余年以后爆发了六镇起义,再过十余年,北魏即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二国,实权分别落入高欢、宇文泰等人之手。因此,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的根源,实际上可追溯到孝文帝改革。因为,孝文帝舍平城迁洛阳,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文弱之风,进一步削弱北魏军事力量,孝文帝的改革不但没有振兴北魏,反而加速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的衰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前怎样的现实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孝文帝采取了哪一改革措施?作用如何?

(2)材料二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注:定时训练共设计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完成,将答案写在规定的答题范围内,并及时上交便于教师批阅讲评。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

①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以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②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以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③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④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④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北方经济B.接受汉族的封建统治政策

C.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D.巩固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3.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A.整顿吏治B.实行府兵制C.汉化政策D.颁布均田令

4.下列评论中不适合北魏均田令的是()

A.均田制促进了荒地的开垦B.农民未能从中得到实际的好处

C.官僚、地主的土地并未受到触动D.土地占有不均的情况仍然存在

5.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果的是()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③整肃了官僚机构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7.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长期分裂     B.民族融合C.连年战争  D.阶级斗争

8.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

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 B.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

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 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

9.北魏孝文帝改革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生产力的要求②得到了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③孝文帝个人改革态度坚决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的改革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0.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C.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D.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11.阅读下列材料: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回答:

(1)魏主是指谁?

(2)本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

(3)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

(4)提出论据的意图何在?

12.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达标练习答案】

1-5:BCADD

6.【答案】(1)问题:豪强兼并土地,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没有保障。推行均田制。使无地和少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不正确。北魏衰落是封建统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发展的结果,而非改革本身所致。改革促进了北魏的发展和北方的繁荣,加快了北方各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解析】对于第一问,从材料中“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等信息可以判断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兼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解决的具体措施和影响。对于第二问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到北魏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后来统治者的腐败而不是改革本身,充分肯定孝文帝改革对于历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定时训练答案】

1-5:DDDBD6-10:BBACA

11.(1)孝文帝

(2)改革鲜卑姓为汉姓

(3)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

(4)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12.不同意这一观点。

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进步为标准。孝文帝改革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拓跋民族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课时作业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选择题

1.以下因素对北魏的发展最为有利的是(  )

A.北魏是源于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B.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重建代国

C.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

D.439年,北魏统治区域的变化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理解D项的含义,它实际是指北魏统一黄河流域,这自然有利于北魏的长远发展。

答案:D

2.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这反映了北魏当时(  )

A.阶级矛盾尖锐

B.民族矛盾尖锐

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D.汉族内部矛盾激化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民族矛盾的激化。

答案:B

3.北方各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出现于(  )

A.西晋统一全国后

B.前秦统一黄河流域后

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

D.北魏孝文帝改革后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融合趋势的出现”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

答案:C

4.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实际上是(  )

A.内迁的过程 B.汉化过程

C.农业化过程D.封建化过程

解析:此时期的民族融合主要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是少数民族由落后的奴隶制走向先进的封建制的过程。

答案:D

5.冯太后积极推动和支持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B.改革鲜卑落后的统治方式

C.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D.摆脱社会危机

解析:A、B、C、D四项都是其目的之一,但符合题干“根本目的”之意的是C项“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答案:C

6.下列各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的是(  )

①北魏统一北方 ②民族融合 ③先进文化的吸引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②③

解析:联系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分析,所列①②③都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D

7.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

A.实行三长制B.改行汉制

C.建立俸禄制D.颁布均田令

解析:A、B、C、D四项都是重要的改革措施,但符合题干“开创性”措施的一项是D项“颁布均田令”。

答案:D

8.促成北魏实施均田制的直接原因是(  )

A.民族融合的趋势

B.政府与宗主争夺农户

C.南北对峙的局势

D.汉族地主阶级的要求

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根据“直接原因”的限制条件进行分析。直接原因是导致事件发生的最近、最直接的原因。A、C两项都是均田制出现的背景,不是直接原因。B项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叙述,但当时的宗主(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隐瞒户口,直接影响了北魏政府的赋税收入,这与教材所述“为保证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一致,D项显然与当时的实际不符。

答案:B

9.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的措施有(  )

①整顿吏治②颁布均田令

③迁都洛阳④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④

解析:解题关键是弄清“封建化”的含义。“封建化”主要指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的汉化,其中生产方式的汉化又是农业化的过程。据所学知识“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明显符合题意;“颁布均田令”促进了农业化;“迁都洛阳”虽不是具体汉化措施,但体现了政治中心南移对鲜卑族封建化的推动和影响,也符合题意。“整顿吏治”不含有封建化的含义。

答案:B

10.南朝谢灵运写道:“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这反映了(  )

A.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B.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

C.柔然侵扰北魏

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解析:本题中的材料出自课本中的阅读部分,读懂材料后,便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是B项。

答案:B

11.“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  )

A.实行均田制B.推行三长制

C.整顿吏治D.迁都洛阳

解析:“州郡之民……漂居异乡”,使土地抛荒的现象十分严重,这就为政府推行均田制准备了条件。

答案:A

12.北魏孝文帝改革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

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②得到了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

③孝文帝个人改革态度坚决

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答案:C

13.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受田农民可以纳绢代役

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D.一直延续到北宋

解析:均田制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土地制度之一,始于北魏,隋唐时期沿用,影响巨大,本题主要考查对北魏均田制的认识。

答案:B

14.关于孝文帝改革中俸禄制的评述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最早给予官吏物质补贴的

B.是孝文帝整顿吏治的重要措施

C.能从根本上解决官吏的贪污

D.每月发放一次俸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制度的理解和记忆。最早的应是古雅典民主政治时期,C项从根本上解决贪污问题不现实,俸禄是每三个月发放一次,可排除A、C、D三项。

答案:B

15.孝文帝将都城迁出平城的原因是(  )

①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

②保守势力强大

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威胁

④不利于学习汉族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解题时应注意改革的背景和内容,同时应注意平城的地理位置。①④正确,③符合史实,②平城是鲜卑族原先的政治文化中心,民族传统较深。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人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近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大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传,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2)均田制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4)简要评述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令的影响。

答案:(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2)不能抑制兼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3)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

(4)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回答第(1)问要理解“实质”,体现阶级属性。回答第(2)问要分析出现现象的根源是什么,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本身决定了土地兼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回答第(3)问关键在于全面理解材料的有关内容。回答第(4)问要把握好“评述”两字,既要说明它在当时产生的影响,也要说明它对后世的影响。)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乃独谓澄曰:“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卷十九中《任城王云传附澄传》

材料二 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为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为迁都洛阳提出了哪些理由?你认为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严格说迁都洛阳并非孝文帝改革本身的内容,然而人们一直把它当成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为什么?结合材料二加以说明。

答案:(1)北魏虽然统一了北方,文化、制度不统一;平城偏居塞上,难以文治;平城保守势力强,改革阻力大;洛阳曾经是多个王朝建都之地。目的: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北魏孝文帝迁都,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民族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中心。((1)问回答注意孝文帝迁都理由主要是从材料一中获取有效信息,逐条概括。主要目的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迁都对改革深入开展的作用和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18.阅读下列三幅图片:




请回答:

(1)结合三幅图和课本相关资料信息,归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2)迁都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阻力?对此孝文帝采取了什么对策?

(3)结合图三和所学知识,评价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意义。

答案:(1)迁都原因:第一,北魏都城平城气候恶劣,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处偏僻,使得北魏政府很难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北方的少数民族柔然逐渐强大并对北魏构成威胁。第二,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第三,洛阳在黄河之南,地处发达的中原地区,交通便利。在中国历史上,洛阳曾经长期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北魏迁都洛阳,既可摆脱都城沦陷的尴尬,又能举兵南下灭南齐。

(2)阻力:以太子拓跋恂为首的保守派极力反对。对策:打击。

(3)意义:第一,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第二,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第三,北魏孝文帝迁都,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模拟题汇编(选修一):孝文帝改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0分)

1.(2010年5月北京市丰台区二模12题)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是()

A.制定俸禄制B.实行三长制C.迁都洛阳D.颁布均田令

2.(2010高考广东文综13题)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井田 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3.(2010年9月山东省潍坊市高三摸底18题)北魏统治者为解决“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问题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迁都洛阳B.实行三长制C.移风易俗D.实行均田制

4.(2010年3月深圳市高三一模12题)比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都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都完善地方政权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都推行汉化政策,缓和民族矛盾

D.前者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后者得到旧贵族的支持

5.(2010年9月江西南昌一中高三月考24题)孝文帝改革促进了中国北方民族融合,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游牧民族农业化

C.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0分)

6.(2010年3月山东省聊城市一模33题)(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高祖日:“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魏书·咸阳王元禧传》

材料三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一中国社会史》

(1)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这项改革的原因。(3分)(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2)据材料二、三,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2分)分析这些改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3分)

7.(2010年5月泉州一中高三最后模拟41题A)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棚,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1)材料一中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2分)其实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2分)有何积极作用?(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3分)

8.(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41题A)(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一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含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别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9分)

9.(2010年5月漳州一中高三质检41题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魏改姓一览表(表4)

鲜卑姓

拓跋

独孤

步六孤

丘穆陵

贺赖

贺楼

汉姓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1871年后,东京出现了一家叫开阳亭的西餐馆。1872年日本文学家假名亘鲁文编的《西洋烹调通》一书出版,为日本人了解和学习西方的烹调技术提供了条件。翌年,日新亭、海阳亭等西餐馆相继开业,顾客有外国人也有日本人。在饮食上,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把过去禁食的牛肉、猪肉、牛奶等列为上等食品,并逐渐出现在大城市的饭店里。东京、大阪、横滨、神户等地先后出现了许多牛肉餐馆,牛肉火锅(素烧)被看成是“文明食品”。此后,吃西餐的人日益增多,西餐逐渐进入家庭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1871年木户孝允(注:明治维新三杰之一)主办的《新闻杂志》先后报道了天皇与华族共同出洋旅行和天皇吃牛肉、喝牛奶的消息。这些消息粗看起来很平淡,但绝非出于偶然。

——摘编自詹成养《论明治政府的政策转变》

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改用汉姓的目的。(3分)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70年代日本社会饮食方面的变化。(6分)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6分)

10.(2010年5月福州市高三质检41题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孝文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摘自《北史·咸阳王禧传》

材料二马丁·路德另一个突出的贡献是于1522年将《圣经》翻译成德文,对整个德意志民族语言产生重大影响。它使基督教新教徒团结在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的周围,而且还在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地区规定了一种被所有的德意志人都运用的统一语言,增进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同一感……。

——宋志轶《德意志文化教育的精神》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孝文帝实行语言改革的时代背景,分析其改革策略上的特点。(9分)

(2)结合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分析他翻译德文《圣经》的原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语言方面所做的努力产生的相似作用。(6分)

11.(2010年3月厦门市高三质检41题A)[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梭伦)力图在实践中推行德尔菲关于限度与节制的训导,将其运用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一个被贫富纠纷所撕裂的城邦中引入一种社会平等的理想。

——赵明《论梭伦立法》

材料二:“从宏观来看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全部历史运动的总体,其主流毕竟在北而不在南”。最终是北方得以统一南朝,是北朝而非南朝构成了隋唐盛世的来源,这不是偶然的。

——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在政治上是如何实践“限度与节制”思想的。(5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2)梭伦改革和孝文帝改革对两国政治制度的影响有何根本不同?(6分)

12.(2010年5月龙岩一中高考模拟41题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

材料二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3分)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4分)从两次改革的成效中你得到哪些

启示?(4分)

13.(2010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三模24题A)[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三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魏书·李冲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采取这些 措施的不同原因。(4分)

(2)材料一、三都涉及到政治上的改革,分析其作用方面的共同点。(2分)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4分)

14.(2010年5月厦门外国语学校高考模拟41题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

材料二宋仁宗(1022-106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加增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社会各自面临哪些突出的社会问题?(4分)孝文帝、王安石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试图解决这些问题?(7分)

(2)这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什么?(4分)

15.(2010年5月八闽高中协作校联考41题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教科书是一般国民普遍历史观的重要来源,代表了一国统治者的史观及立场,是建构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文仁孝好学……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丈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根据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

材料二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都洛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而一切改从汉制,实为魏之极盛时代。……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

——摘自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上卷)》和1928年《初中本国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北魏政权如何实现封建化?(6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孝文帝改革评价的立足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和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评析这一立足点转变的原因。(9分)

16.(2010年5月山东省德州市二模)(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朕(孝文帝)以恒、代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伊、洛,欲运通四方。

——《魏书·成淹传》

材料二孝文慨慕华风,力变夷俗,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亦不过数十年,天下复还中国之旧矣。

——《魏书·习学记言序目》

材料三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徒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执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列传第七中》

材料四若南徙,则种人不满诸州之地,参居榛林之下,不服水土,疾疫死伤,情见事露,四方闻之,有轻侮之意,则声实俱损矣!

——《廿二史札记·崔浩传》

(1)在北魏政权是否应迁都洛阳的问题上学术界历来存在着两派不同的意见,即赞成派与反对派,为论证这两派意见应分别使用上述哪些材料?除迁都外,北魏政权“行汉法”的举措还有哪些?(5分)

(2)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这样评论北魏的“汉化”行为“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请指出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是什么?并结合上述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价。(5分)

17.(2010年9月福州八中高三质检34题)(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三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魏书·李冲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采取这些 措施的不同原因。(4分)

(2)材料一、三都涉及到政治上的改革,分析其作用方面的共同点。(1分)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3分)

18.(2010年湖南省怀化市二模42题)(15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鲜卑族拓拔部首领)说:“漠北人能捕捉六畜,善骑马奔驰,随水草迁移,哪有什么可以做将领的人”。

材料二佩里来航时,赠给幕府的是显示工业文明的火车机车模型和电报机,而幕府却只能用力士搬运回赠的大米来展示实力。

材料三


材料四美国《侨报》日前刊出署名文章说,1959年,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当年林肯总统不惜付出生命代价换来的成果:国家统一和废除(西藏)农奴制。应该说,仅此两条,毛泽东就可以命垂史册,与林肯一样被人类共同铭记。

——中新网(2009年3月30日)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中、日两次改革前社会状况的共同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解决上述问题,两次改革分别在经济、文化领域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上述三次改革的性质,并从社会转型进程的角度分别说明其影响。(9分)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模拟题汇编(选修一):孝文帝改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均田制始于孝文帝改革,而其他的各项不是孝文帝改革独创的措施。

2.C

解析:题眼: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次的使用更普遍的原因。
考点:均田制与“庄园”的关系——土地兼并
解析: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程度相当高的经济、政治、文化单位。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地主依旧圈占的成片土地,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3.D

解析:针对人民流离失所和豪强侵占土地问题,北魏实行均田制来解决这一问题。

4.B

解析: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有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如商鞅变法推行县制,孝文帝改革通过迁都和废除宗主督护制、推行三长制。

5.D

解析:注意题中要求。本题并非考查孝文帝改革的作用,而是重在突出改革加强了民族融合之后,对整个国家发展所起到了作用,因而,相对于经济文化交流而言,对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更为重要。故D项为最佳答案。

二、非选择题

6.(1)推行均田制。(2分)
原因:中原长期战乱,百姓流亡;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广大农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尖锐;国家财政收入锐减。(3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2)讲汉话,穿汉服,变习俗。(2分)
影响:民族间生活方式相互影响;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文化的认同;加速了鲜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3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

7.(1)措施:均田制。(2分)基本条件: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批的无主荒地(2分)积极作用: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6分)
(2)现象: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民族融合)。(2分)
影响: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北方社会的发展,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3分)

8.(1)主张:灾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
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
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涟;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9.(1)目的:缓和民族矛盾,融合汉族文化,巩固统治。(3分)
变化:饮食习惯的变化先从城市和社会上层开始;饮食结构趋于多样化(或食物更加丰富);媒体的宣传引导促进饮食的变化。(6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三点即可。)K^S*5U.
(2)共同之处:主动学习先进文化;杰出人物推动了社会变革。(6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10.(1)背景:汉族农耕经济的优越性;各民族杂居相处;儒家文化的影响;北魏迁都洛阳。(6分,答出3点即可)
特点:强制性与灵活性相结合。(3分,只答强制性或灵活性给2分)
(2)原因:他主张“因信称义”,尊崇《圣经》,认为人人都可以阅读和理解《圣经》。(3分)
作用:都推动了语言的统一,为以后国家的统一提供了条件。(3分)

11.(1)确立财产等级制,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民主化改革。(2分)打击贵族特权,扩人平民参政权力,但权力主要掌握在贵族手中(平民的要求没有得到完全满足)。(3分)促进北方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推动民族火融合:为隋唐的统一和鼎盛奠定基础。(4分)
(2)前者使雅典走上民主政治轨道:后者使北魏建立专制集权国家(6分)

12.(1)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3分)影响: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4分)
(2)成效: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4分)
启示:改革者要有献身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改革措施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规律;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任答2点,4分;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13.(1)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1分)孝文帝改革:采取均田制。(1分)原因:商鞍变法:井田制崩溃;孝文帝改革:土地兼并严重。(2分)
(2)都打击了旧势力;(1分)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1分)
(3)顺应历史潮流;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合理有效;改革者注重策略;改革者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的精神等。(4分,答出其中任意4点给4分)

14.(1)北魏时期: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奴隶制的野蛮性、落后性强。北宋时期:出现了三冗局面,国家积贫积弱。(4分)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消除民族隔阂。(3分)王安石: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等,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改变积弱局面(4分)
(2)原因:北魏:国家强制推行的力度大,顺应历史潮流等。北宋:保守势力强大,神宗死后,变法失去了有力的支持等。(4分)

15.(1)效仿礼乐制度;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改汉姓,说汉话,穿汉服);实行均田制;推崇儒学。(任答三点即可,6分)
(2)立足点:材料一站在鲜卑文明发展的角度;材料二站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角度。(4分)原因: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倡导五族共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一律平等,这些思想必然反映在民国的教科书中;中华民族的观念逐渐形成历史教科书负有建构中华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历史使命(5分)

16.(1)赞成派:材料一、三;反对派:材料二、四(2分)。举措:颁行均田制、俸禄制、革除旧俗等(3分,若答相应的具体内容亦可)。
(2)观点: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1分)。评价:(以下两种观点任选其一)观点一:该观点正确。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失去统治的根基,盲目照搬汉族的做法使鲜卑族无法适应新的的生活环境,招致人民的反抗,政权灭亡(4分)。
观点二:该观点错误。该观点全盘否定了北魏“汉化”举措的积极作用,北魏政权的败亡与“汉化”措施无关,“汉化”政策有利于北魏交通的改善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或:风气的改进、社会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洛阳城(或中原地区)的开发,有利于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等等(4分)。(若能够将以上两种观点折中回答亦可。)

17.(1)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孝文帝改革:采取均田制。原因:商鞍变法:井田制崩溃;孝文帝改革:土地兼并严重。(4分)
(2)都打击了旧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1分)
(3)顺应历史潮流;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合理有效;改革者注重策略;改革者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的精神等。(3分)

18.(1)①共同特点:社会发展落后。(2分)
②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1分)移风易俗,改行汉制。(1分)
③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承认土地私有;(1分,任答一点即可)文明开化。(1分)
(2)①孝文帝改革:性质: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1分)影响: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或汉化)。(或答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重新实现国家统一奠定基础。)(2分)
②明治维新:性质: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或提早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1分)影响:(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推动了日本的近代化。(2分)
③1959年西藏农奴制改革:性质: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1分)影响:使西藏跨入社会主义(或答推进了民主政治,巩固了国家统一)。(2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3956.html

更多阅读

我儿子爸爸自传生于一九七一 第三章我的大学 我的大学生活

1.我对学业的所有耐心,刚好维持到高三毕业。能考上一所文科的大学,于我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以我中学六年合计花在理科上的功夫,进一个二本学校,也体现了一种公平。高三的时候,几乎我的所有同学都开始向往大学的生活。那个以往只存在于

声明:《选修一第三单元孝文帝改革 推动北魏孝文帝改革》为网友橘柑橙柠桔柚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