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运7及新舟系列飞机发展概述
新舟700飞机的技术和市场基础在于运7、新舟60和新舟600飞机,回顾运7系列发展历程,是进行新舟700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基础。
涡桨飞机是涡轮螺旋桨飞机的简称。涡桨支线飞机在中短途(800公里以内)航线上,与涡扇支线飞机相比,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运营业绩。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航空公司对节油效果显著的涡桨支线飞机需求越来越旺盛。目前在欧美国家的支线机群中,近一半是涡桨飞机。我国支线飞机只有两种,分别是较为成熟的运7系列(含新舟)涡桨支线客机和在研阶段的ARJ21涡扇支线客机。
西飞公司已经确立了“系列化发展、多用途开拓、国际化挺进、全球化支援”的发展思路,旨在通过“巩固新舟60、推出新舟600、发展新舟700”三大步,不断满足国内外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新舟系列飞机与我国民机产业的持续发展。西飞公司的目标是形成由新舟60、新舟600、新舟700飞机共同构成高中低端、合理搭配的系列化涡桨支线客机产品,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涡桨支线客机制造商。
3.3.1运7飞机
运7飞机是西飞公司在前苏联安-24B客机基础上,测绘仿制、改进研制的双发涡桨支线飞机,先后发展了运7原型机、运7-100、运7-HV500、运7货运型、运7-200B、运7-200A、新舟60、新舟600等型号。新舟700(70-90座)可以算是运7的升级型号。
运7飞机于1966年立项,1970年首飞,1986年交付民航使用,并在80年代中期批量生产。运7飞机价格是西方同类飞机的1/3-1/2。运7飞机的出现结束了中国民航全部使用外国民用飞机的历史,曾运行在国内数百条航线上。1986年4月至2000年6月,运7飞机安全飞行了70万飞行小时、70万次起落。2000年6月22日,由于武汉航空公司一机长决策失误和地面指挥保障不力等原因导致飞机误入强雷雨,一架运7飞机失去控制并坠毁遇难51人(含地面7人)。不久后运7全部退出国内航线,使得新舟60飞机在生产之初就丧失了全部国内订单。
经过艰苦努力,新舟60凭借良好性能和较低价格逐渐获得了国内外市场的认可。新舟600于2010年10月首飞,2011年3月首架交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洛阳分院作为民航高级教练机使用。
截至2012年8月,运7系列民用飞机(包括老运7和新舟系列)累计交付165架[17]。其中,老运7飞机(运7基本型18架+运7-100型20架+运7-100选装型45架+运7-HV500型6架)累计交付89架;新舟60飞机累计获得196架订单,交付74架,其中待交付确认订单41架,意向订单81架;新舟600累计交付2架。
备注:安-24飞机是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双发涡轮螺桨支线客机,用来代替50年代前苏联国内航线上的伊尔12、伊尔14、和里-2等活塞式客机。1958年开始设计,1959年12月首飞,1960年批生产,1979年结束生产,共交付了约1200架。其中前苏联民航共接收700架,前苏联、东欧和中东等17个国家空军共装备260多架,出口12个国家约130架用于民航运输。发展出安-26运输机、安-30航空观测机和安-32运输机。
从设计和制造角度看,一个飞机系列可以包括基本型、改进型以及衍生型飞机。飞机的改型是指通过增减飞机重量或设备的升级换代来研发一种新的飞机产品,其外形和基本型飞机一致。飞机的衍生是指创造一种新的飞机产品,它包括一个或全部飞机改型的特征,同时飞机外形会发生改变,比如机身加长或缩短,机翼或尾翼平面形状改动或动力系统改动等。有些情况下,衍生型飞机可以形成新的飞机和新的系列。
民航适航条例规定,飞机必须取得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TC)和单机适航证(AC)。民机研制厂家必须同时拥有这三证才能将飞机提交使用方。
3.3.2新舟60飞机
新舟60(Modern Ark 60,MA60)是在运7-200A型基础上,对结构、内装饰等进行系统改进升级的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按照我国适航标准CCAR-25部设计生产和试飞验证的飞机。新舟60除了作为支线客机使用外,还可作为现代大中型民机飞行员优良的教练机,并可改装为豪华公务机、货物运输机、增雨探测机、海洋监测机、搜索及海上巡逻机、医疗救护机、军事物质运输及空中投放等专用机型。2000年3月首飞,2000年6月取得中国民航(CAAC)型号合格证(TC),并于2000年8月交付四川航空公司使用。目前,西飞公司的新舟60的产能约在20架/年。
新舟60研制的背景大体如下:尽管运7-200A型飞机的基本性能已接近国外涡桨支线客机80年代的水平,但其外观质量、乘坐舒适性、售后服务等方面与世界领先产品相比,不在一个档次上。1998年11月,运7-200A型飞机参加完珠海航展后,直飞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征求民航部门和航空公司的意见和改进建议。西飞公司决定实施“精品形象工程”。
新舟60广泛吸收当代世界先进航空技术,大量采用国外技术成熟的先进成品,对飞机内装饰、生活设施、驾驶舱设备仪表布局、小密舱等进行彻底改造,噪音水平也显著降低,显著提高舒适性;采用小气密埋头铆钉和干涉铆接技术,将飞机凸头铆钉改为平头铆钉,彻底改变外观粗糙的形象,外表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减重1吨,机身加长1米,客座增至60个,增加商载,提高了经济性;采用加普惠PW127J发动机、桨叶采用美国哈密尔顿公司的247F-3高效率、低噪音四叶全复合材料螺旋桨,重量轻、噪音小、寿命长和易维护,动力装置性能与国外先进支线飞机相同,提高了飞机的出勤率和经济性;安装国外先进的辅助动力装置(APU),具备在地面上使用空调和自行起动发动机的能力,提高了舒适性和机场适应能力;机载电子设备、内部装饰、生活设施大量引进国际先进的成熟技术,与国外先进飞机相当;建立了符合ATA规范的技术出版物体系、基于网络服务平台的多元化的客户支持体系、以新舟飞机全动模拟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为平台的培训体系以及完善的备件支援体系。新舟60飞机的安全性、经济性、飞行品质、舒适性和维护性等方面接近当代先进涡桨支线客机水平[17]。新舟60飞机油耗低,比运7-100型飞机降低油耗30%,使用成本低。在质量、性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新舟60只有国外同类飞机的三分之二,直接使用成本更比国外同类支线飞机低10%-20%。以燃油成本为例,在每可用座公里直接运营成本上,新舟60飞机较同类涡扇飞机低43%,而在500-600公里的支线航段内低35%,在600公里以内的航段上对于同样座级的飞机而言,新舟60飞机更容易达到盈亏平衡点。
经过10多年努力,新舟60凭借优异性能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信赖。新舟60由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逐渐在国际上形成了良好的运行示范效应(老挝航空公司购买后当年就扭亏为盈,持续盈利),加上国家机电产品出口政策的大力支持,新舟60飞机销售市场迅速扩大。2005年以来,陆续进入非洲(津巴布韦、赞比亚、刚果(布))、东南亚(老挝、印度尼西亚、缅甸、斯里兰卡)、南美洲市场(玻利维亚)、中亚(塔吉克斯坦)及国内市场(奥凯、英安、幸福、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在老挝,新舟60执飞老挝国内和国际航线,单机飞行小时累计达7500多小时;在东南亚,岛屿众多,新舟60起飞性能优良且省油,搭建了便捷的短途海上航线,方便了居民出行;印尼拥有新舟60最大机群(15架),单机最高日飞行超过9小时;幸福航空和奥凯航空以西北地区及环渤海湾地区、黑龙江省为中轴,新舟60旅客上座率、日飞行小时及日起落架次均较高,最大限度满足了短途旅客的需求。幸福航空公司连续两年荣获民航航班正点率排名第一。新舟60作为幸福航空运营的惟一机型,日飞行小时达到6.1小时以上,达到同类飞机在欧美运营的先进水平。奥凯航空继开辟“环渤海湾”航线成功运营外,以哈尔滨为中心,构建了辐射周边城市的支线航空市场。截至2012年5月,新舟60飞机机群总飞行小时超过15万小时,总飞行起落超过15万次。
目前,新舟60飞机拥有20余家客户,飞行在国内外200多条航线,遍布非洲、拉美、东南亚、欧洲等区域,呈现出了飞机批量出口和多国安全运营的良好局面,在世界范围内初步树立起了首个中国民用客机的品牌形象。截至2012年8月,新舟60飞机共获得196架订单,累计交付74架,待交付确认订单41架,意向订单81架。国内拥有约18架新舟60飞机。新舟60销售交付情况见表3-1:
表3-1 新舟60销售和交付情况表
型号名称 | 基本介绍 |
2000年8月 | 首架交付四川航空公司 |
2004年11月 | 津巴布韦购买2架 |
2005年2月 | 商务部在西飞举办新舟60飞机国际市场推介会,23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参观新舟60飞机。苏丹、老挝等国家对新舟60表现出浓厚的购机意向 |
2005年4月 | 交付津巴布韦2架,进入非洲市场。成为津航财务福音,更稳健地控制国内航线。 |
2005年12月 | 老挝购买2架,进入东南亚市场 |
2005年6月 | 印尼鸽航购买15架 |
2006年8-9月 | 交付老挝2架,提高客运能力20%,派签率达99.6%,实现扭亏为盈。 |
2007年4月 | 玻利维亚购买2架,进入美洲市场 |
2007年7月 | 奥凯航空公司购买、租赁10架;老挝购买2架 |
2007年8月 | 交付印尼鸽航2架 |
2007年9月 | 交付玻利维亚,进入南美洲市场 |
2007年12月 | 云南英安航空公司租赁10架,意向订购10架 |
2008年1月 |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购买2架 |
2008年10月 | 交付国内奥凯航空首次投入国内商业航线 |
2009年8月 | 幸福航空公司新舟60投入运营 |
2011年5月 | 秘鲁CDS支线快运公司购买4架,南美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
2011年12月 | 刚果(布)购买第2架 |
2012年5月 | 乌克兰MARS航空公司购买3架,进入欧洲市场 |
3.3.3新舟600飞机
新舟600是根据市场及用户的需求,贯彻国际上先进的适航和持续适航理念,对新舟60的综合航电、结构、客舱环境、舒适程度、系统的维护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升级换代改进而来的。在新舟60飞机进入市场后不久,西飞公司就按照“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发展思路着手准备研发新舟60的改进型。新舟600飞机于2006年立项,2008年10月首飞,2010年5月取得型号合格证(TC),2010年12月取得生产许可证(PC),并交付首个用户——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1架(第2架2011年9月交付)。2010年11月,老挝政府订购2架新舟600飞机,使新舟600飞机首次飞出国门。新舟600产能一期计划10-15架,最终达到30架。西飞公司预计未来10年新舟600在全球市场需求量将超过300架,国内超过120-150架。
新舟600主要的改进项目包括:采用了玻璃化座舱,由5个综合显示器组成综合航电系统,大幅提升飞行驾驶性能;通过综合航电与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改进,提高故障快速诊断能力和飞机的出勤率;通过结构改进,提高飞机的维护性和整机疲劳寿命;对机身13长桁处进行外形结构的改进,提升机身结构的疲劳特性,改善飞机维修性;采用门梯合一的登机门,将原有前、后服务门、后货舱门由内开式改为外开式,与国际一流的支线飞机同步;内装饰大幅改进,提高了整体客舱内装饰的效果,提高了飞机的舒适性;具备120分钟延程飞行(ETOPS)能力,最大航程达3000公里,具备海上救生能力,可满足特殊用户对跨海飞行的选装需求;整机减重300千克,缩短起飞距离,增加商载,节油性能更加好,提升经济性。
新舟600达到了国际同类先进飞机的性能水平,旅客乘座更加舒适、飞机飞得更远、飞行员驾驶更加省力、旅客登机更加方便,特别适合800公里以下的中短途支线运输,且可迅速改变飞机构型,派生出客货混装型、VIP公务机、医疗救护机和专用货机。新舟600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运营经济性(同量级涡扇飞机燃油成本占直接使用成本的45%,而新舟600燃油成本占直接使用成本的26%),飞机商载可提高7-8%,维护成本降低10%。新舟600飞机的设计服役寿命达到60000飞行小时,噪音水平降低2-3分贝,服务门和货舱门为外开式,可以满足特殊用户对跨海飞行和水上迫降的选装需求。飞机能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安全飞行,并可在土质、草皮、泥结碎石等简易跑道上安全起降。每座的运营成本比同座级的涡轮喷气支线客机低40%左右,靠一边的单桨发动机就能在跑道上起飞降落,安全性和节能性都很高。飞机为两人驾驶体制,载客量可达52-60名。使用美国柯林斯APS-85自动驾驶系统,具有飞行指引和自动驾驶功能,满足Ⅱ类仪器进场。起落架采用电子防滑刹车系统无内胎机轮,缩短滑跑距离;具备地面倒车功能,可在小规模停机坪上转向。
3.3.4新舟700飞机
新舟700是西飞公司着眼国际市场重新开发的新一代涡桨支线客机。新舟700飞机是在新舟600的基础上,全新研制的满足中国民航CAAC和美国FAA、欧洲EASA适航要求,安全可靠、性能优异、经济性良好(低耗油、低成本、易维护)、乘坐舒适、更为环保、能够适应短距频繁起降的新型70座级中、短程先进涡桨支线高端机型(70-90座),更适合800公里的中短程航线运营,主要面向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具有由基本型客机起步,向货机、公务机、战术运输机等特种飞机系列化发展的潜力。
为了参与全球同类飞机高端市场竞争,西飞公司从2006年开始论证的新型涡桨支线飞机——新舟700飞机,并于2008年获得了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内部立项,开始研发。研制目标是:全面提升国产涡桨支线飞机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满足未来20-30年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全面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真正实现“新舟为世界插上翅膀”的目标,是西飞公司打造“全球主要民用涡桨飞机制造商”的重点支撑项目。截至2012年7月,新舟700飞机已完成了立项要求的全部工作,计划2012年底前争取国家立项。
新舟700外形类似于ATR72,设计上完全脱离新舟60原型机——运7飞机。其主要设计思路是:强化800公里航程内的经济性优势、提升在高温高原机场和满载条件下等复杂情况下的起降性能、重视环保运营标准、注重驾驶舱和客舱的温馨设计等特点。以我为主,积极开展关键技术的国际合作,通过采用先进的气动布局追求更高的巡航速度;广泛采用复合材料结构,通过复合材料、新的金属材料应用以及布局、结构优化设计追求更轻的制造空重;采用综合航电系统、电传操纵系统等,使飞机技术性能在2015年前后仍领先国际同类飞机,成为新舟系列飞机中的高端机型。从获得的资料分析,新舟700将延续新舟60和新舟600所具有一些基本性能,比如低油耗、起降性能优良等,并将视技术发展和积累情况,在短距起降、高原和极寒气候适应能力、综合航电、内装饰、降噪、维修、寿命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此外,还有两个独特优势:短跑道起飞特点适应多山及多湖地区起降;高原起降性能优良能够满足高海拔地区起降。
3.3.5新舟系列发展分析
新舟系列沿用前苏联的设计思路,飞机比较皮实,经过改进提升,噪音较小、安全可靠、较为舒适性,对极端条件和特殊气候适应能力强,价格约比同类产品低三分之一,比较适合的东南亚岛国和非洲等欠发达国家的。随着西部地区支线机场数量的大幅加大,新舟系列适合中小机场和支线机场起降,凭借其在性能、价格和服务上的优势,将在这些地区支线航空和通勤航空的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从表3-2、3-3和3-4来看,新舟系列飞机在基本上延续了运7飞机的外形尺寸,但在结构、航程、经济寿命、空机重量、商载等方面不断进行改进提升,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维护性、环保性等方面进步较大。
表3-2 运7系列飞机基本情况表
型号 | 新舟60 | 新舟600 | 新舟700 | 运7原型机 |
驾驶体制 | 2人 | 2人 | 2人 | 5人 |
座位数 | 52-60座 | 52-60座 | 60-90座 | 52————座 |
发动机 | 2发PW127J | 2发PW127J | 2发PW127系列 | 2发,WJ5 |
螺旋桨 | 四桨叶 | 四桨叶 | 六桨叶 | 四桨叶 |
机长 | 24.71米 | 24.71米 | 27.166米 | 23.7米 |
翼展 | 29.2米 | 29.2米 | 27.05米 | 29.2米 |
机高 | 8.853米 | 8.86米 | 7.65米 | 8.55米 |
机翼面积 | 74.98平方米 | 74.98平方米 | 61平方米 | 74.98平方米 |
客舱长度 | 10.79米 | 10.79米 | 10.79米 | |
客舱高度 | 1.91米 | 1.9米 | 1.91米 | |
客舱宽度 | 2.69米 | 2.69米 | 2.69米 | |
最大起飞重量 | 21.8吨 | 21.8吨 | 21.8吨 | |
最大降落重量 | 21.6吨 | 21.6吨 | 21.6吨 | |
使用空机重量 | 13.7吨 | 13.4吨(约) | 14.9吨 | |
最大载油量 | 4.03吨 | 4.03吨 | 3.95吨,4.79吨(附加油箱) | |
最大载重/商载 | 5.5吨 | 5.91吨(约) | 4.7吨 | |
起飞距离 | 810米(21.8吨) | 810米(21.8吨) | ||
着陆距离 | 760米(21.6吨) | 760米(21.6吨) | ||
最大商载航程 | 1100公里 | 1100公里 | 1000公里 | |
每小时耗油 | 0.6吨 | 0.6吨 | ||
最大巡航速度 | 514 km/h | 514 km/h | 518 km/h | |
经济巡航速度 | 430 km/h | 430km/h | 423km/h | |
最大使用高度 | 7620米 | 7622米 | ||
实用升限 | 7620米 | 7622米 | 8750米 | |
巡航高度 | 4000-5000米 | 4000-5000米 | 6000米 | |
经济寿命 | 40000飞行小时 | 60000飞行小时 |
表3-3 运7系列主要型号发展情况表
型号名称 | 基本介绍 |
运7原型机 | 按照苏联20世纪60年代生产的安-24B进行测绘设计的中短程客机,基本上保持了样机外形,完全达到了设计定型的指标,而且其高温、高原起落性能还优于样机。5人驾驶体制。48座。1966年4月立项,1970年12月首飞,1982年7月设计定型,1984年1月取得得适航证,1986年5月投入运营,打破了外国飞机对中国民航客运市场的垄断。 |
运7-100型 | 运7飞机的第一种重大改型,由西安公司研制生产,合作方包括香港飞机工程公司(HAEC0)。除装新设备外,增加了翼稍小翼,可以满足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起飞、航行和进场着陆的要求。3人驾驶体制。52座。1987年4月投入运营,首飞沈阳——平壤国际航线。1987年2月交付,到1991年6月共交付70架。后因发动机耗油率高、噪声大,故障率相对比较高,造成运营成本高,逐渐退出主流客运市场的竞争。 |
运7-200B型 | 运7-100的改型,采用东安公司国产涡桨发动机。提高了飞机的安全裕度,改善了经济性和舒适性,进而增加国内机场覆盖率。改型工作于1988年3月开始,1990年11月首次试飞,1992年投入使用。 |
运7-200A型 | 在运7-100基础上,换装加普惠PW127发动机、美国汉胜公司247E-3型4叶复合材料螺旋桨,采用更加先进的电子设备,按照中国民航CCAR-25部标准研制的双发涡桨支线飞机。2人驾驶体制。 1989年初立项,1993年底首飞,1998年5月取得中国民航型号合格证。 |
新舟60 | 在运7-200A型飞机的基础上,对结构、内装饰等进行系统改进升级的飞机是第一架按照我国适航标准CCAR-25部设计生产和试飞验证的飞机。新舟飞机除了作为支线客机使用外,还可作为现代大中型民机飞行员优良的教练机,并可衍生为公务机、海洋监测机、医疗救护机等专用机型。2000年2月首飞,2000年6月取得中国民航(CAAC)型号合格证(TC),2000年8月交付四川航空公司使用。 |
新舟600 | 根据市场及用户的需求,贯彻国际上先进的适航和持续适航理念,对新舟60的综合航电、结构、客舱环境、舒适程度、系统的维护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升级换代改进而来的。2006年立项,2008年10月首飞,2010年5月取得型号合格证(TC),2010年12月取得生产许可证(PC),正式交付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新舟700 | 在新舟600的基础上,全新研制的满足CAAC、FAA、JAA适航要求,安全可靠、性能优异、经济性良好(低耗油、低成本、易维护)、乘坐舒适、更为环保、能够适应短距频繁起降的新型先进涡桨支线高端机型(60-90座),更适合800公里的中短程航线运营,主要面向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已完成家立项前准备工作。 |
从表3-4来看,新舟60和新舟600近些年发展势头较好。
表3-4新舟系列近些年的交付情况[19]
之前年份合计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1-8月 | 累计 | |
运7 | 89 | 89架 | ||||||||
新舟60 | 6 | 2 | 7 | 5 | 10 | 7 | 18 | 11 | 8 | 74架 |
新舟600 | 0 | 首飞 | 1 | 1 | 0 | 2架 | ||||
合计 | 165架 |
此外,从下面几幅图来看,从驾驶舱、综合航电、客舱内装饰、舒适性等方面来看,新舟600和新舟60可以说是对运7做了较为彻底的改进和升级换代。
图3-1运7驾驶舱图3-2新舟60驾驶舱
图3-3 新舟600驾驶舱
图3-4 运7-100驾驶舱和新舟600驾驶舱
图3-5运7客舱图3-6新舟60客舱
图3-7运7-100飞机客舱(上图)和新舟600飞机客舱(下图)
客观地说,我国对民用飞机设计、制造、试飞和使用的全过程认识是从运7开始的,运7的测绘仿制和改进为我国民用飞机发展奠定了基础(包括后来的运8飞机测绘仿制和运10的研制的基础都是在运7研制过程中打下的)。我国民机发展上,运7飞机经历了一条从测绘仿制到改进改型的道路,并取得了较大收获,来之不易;但是,没有走完从仿制到自行研制的全过程,只是一些小打小闹的小改工作(机身、机翼和尾翼没有进行大的改进,后来陕飞对运8进行了较大改进,结构和气动外形变化很大,较好地吃透了运8原型机——安12,技术上进步很大)。测绘仿制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走技术捷径,不用自己设计、摸索技术路线,研制风险很小。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长期停留在仿制圈内,很难跳出样机的框架,最多以各种改进而满足,难以学到设计研制中的真技术真本领[20]。特别是已经具备一定研制实力的情况下,容易由于缺乏勇气和决心而不敢大胆进行自行研制。可以说新舟700的研制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不只是西飞或中航工业的民机研制尝试,更是我国民机研制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
综上所述,考虑到其所处的特殊环境(国家经济转型、军工企业改制调整、国外民机大量涌入等),应该说整个新舟计划是务实的,也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在我国经历了制裁、争论、国内支线航空不景气、金融危机等一些列不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新舟系列坚持走了下来,并呈现出批量订货、批量交付、市场进一步拓宽的局面,应该说是十分了不起的。但与国外竞争对手以及市场需求相比,新舟系列还存在一定差距,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