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事实往往相反。
一个帝王听信谗言,沉迷酒色,宠用奸佞,亡国误家,但仍如此这般昏君仍旧层出不穷。
一对父母溺爱子女,挥霍败家,富不过三代,千年之下,至今如此。
本来还在车里抱怨武汉灰蒙蒙的天气,严重的空气污染,上网才知全国有33座城市笼罩在雾霾之中,居然心里有些释然了,媒体纷纷跳出给咱老百姓扫扫盲,细说国外历史上的雾霾烟尘污染事件。
这倒更让人疑惑了,诚如外媒所说,中国在走美国的污染老路,放任污染的排放。
事实证明,前车之鉴,未必是后事之师。
当人们需要做出决策时,必然面临着权衡取舍的问题——爱情抑或面包,大炮还是黄油,清洁干净的环境或者高速发展的经济?鱼与熊掌难以兼得的情况下你会选择谁?
诚如普通人在爱情和面包前艰难抉择,越是物质的社会越是容易选择后者。同样的,政府在清洁干净的环境和高速发展的经济前,也更倾向于后者,除非是这样的雾霾天气,人们不会敏感觉察出PM2.5是不是比世界卫生组织的数值高处35倍,但是人们会很敏感的觉察出这个月的奖金是不是比上个月低了一百块,存款利益是不是低了一个百分点,今年通货好像不如去年经花了,销售额居然降了百分之五!
其实我们不是不明白前车之鉴的道理,也不是不知道前之覆辙的原因,只是心里的天平在当前的情势之下,不经意的就会偏倚,继续重蹈覆辙,继续心存侥幸——总该被重重的摔一次才知道“前车”到底有多痛——这时不一定会后悔,也许仍旧很有中国特色的说一句,“是发展过程的必经之路”。
雾气蒙蒙,但一点儿没有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浪漫与诗意,因为这雾不是白的让人心醉,而是灰的让人心碎。
早已习惯了城里灰色的天空,偶然被大雨清洗过的碧蓝的天会换得我们大好的心情,已经不记得夜晚的满天繁星是几岁时看到情景,也不记得南飞的大雁那一年就不曾在飞过我的窗前,现在城市里的孩子们是否亲眼见到过大雁是怎么排人字形和一字形的吗?是大雁飞的更高了,还是粉尘雾霾太厚了,或者被人打着吃掉了?!
早不记得是何时听到得这句话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但我知道,从别人的教训中汲取经验,避免自己少走弯路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中国人聪明,更多的是小聪明。
我们的聪明在于我不是看不到前车之鉴,也知道前车之间产生的原因,但是我们不一定会将其奉为后事之师。但我们的小聪明时,心存侥幸,或者指望着亡羊补牢。
前车之鉴,真的就是后事之师吗?
一个王朝没落,下一个王朝兴起后仍旧以相似的原因譬如自身的腐朽,没落下去,
一个官员落马了,还有一批官员因为相似的原因譬如贪财贪色继续落马,
一个人受骗了,仍有人继续因为相似的贪便宜心理继续受骗……
这几天,中国三十三座城市笼罩在雾霾之中。媒体也忙着扫盲了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的烟雾事件、40年代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导致陆续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知道这不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事件,不必为此懊恼哦。
环境问题是西方国家早已摔过的跟头,我们为什么还有继续摔跟头呢?
你问一个贪官,你明明知道那么多贪官都落马了,为什么还要贪呢?
想想他会怎么回答你?
得失的结果,全在最初的取舍。我们在取舍时已然权衡了利弊,特别是眼前的利弊,而非长远的利弊。
人们会重复前人或者自己的错误,已知此覆辙而心甘情愿的重蹈覆辙。不是我们不知道这样做是错的,不是不知道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而是利益的驱使,眼前所能预见到得收益让人欲罢不能,既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义利面前,义常常是舍下的君子。
即使是一个心有所爱的女子,爱情和面包也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即使是一帮为国为民的领导组成的政府,同样很难把握大炮黄油,经济发展和清洁环境间的平衡。
比如,突然失业没有经济来源的你,可能要被银行催款,可能会四处借钱,到处找新工作,如果诸事不顺,再来个天灾人祸什么的,真逼得人想跳楼。但呼吸一个月PM2.5超标35辈的空气还是可以活着,躲进房间,打开空气净化机,上网发发牢骚,指点江山,文字激昂。
如同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对前者更加大力度,我们又何尝不是对钱包里银子的多少更敏感于对PM2.5的升降吗?如果不是这样的雾霾天气,如果会可劲的抱怨空气多糟糕吗?如果天气预报不说每日PM2.5的值,我们能敏感的察觉空气污浊程度吗?就像是癌症,等感到到疼时,已然是晚期了。
可是,我们更多的会做出眼下对自身有利的选择。
但,至少,不要让我出门就想着戴口罩,拿起水杯就会想这里面含有多少有害、金属物质,起码,呼吸和饮水都不该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
其实,最初的面临取舍的时候,我们都不能能预料的到,舍掉的会让我们的生活变的有多糟!
相关新闻链接http://www.s1979.com/news/world/201301/1471159114_3.shtml
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马斯河谷是比利时境内马斯河旁一段长24公里的河谷地段。这一段中部低洼,两侧有百米的高山对峙,使河谷地带处于狭长的盆地之中。马斯河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厂和石灰窑炉,工业区全部处于狭窄的盆地中。
1930年12月1-15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通常,气流上升越高,气温越低。但当气候反常时,低层空气温度就会比高层空气温度还低,发生“气温的逆转”现象,这种逆转的大气层叫做“逆转层”。逆转层会抑制烟雾的升腾,使大气中烟尘积存不散,在逆转层下积蓄起来,无法对流交换,造成大气污染现象。
在这种逆温层和大雾的作用下,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其积存量接近危害健康的极限。第三天开始,在二氧化硫(SO2)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以及 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症状表现为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一个星期内就有60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其中以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
这次事件曾轰动一时,虽然日后类似这样的烟雾污染事件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发生过,但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却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惨案。
40年代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美国西南海岸的洛杉矶,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早期金矿、石油和运河的开发,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很快成为了一个商业、旅游业都很发达的港口城市。
然而好景不长,从上世纪40年代初开始,人们就发现这座城市一改以往的温柔,变得“疯狂”起来。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这就是著名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洛杉矾在1940年代就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排出1000多吨碳氢化合物,300多吨氮氧化物和700多吨一氧化碳。另外,还有炼油厂、供油站等其他石油燃烧排放,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阳光明媚的洛杉矶上空,不啻制造了一个毒烟雾工厂。
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多诺拉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位于匹兹堡市南边30公里处。这个小镇坐落在一个马蹄形河湾内侧,两边高约120米的山丘把小镇夹在山谷中。多诺拉镇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多年来,这些工厂的烟囱不断地向空中喷烟吐雾,镇上居民们对空气中的怪味都习以为常。
1948年10月26-31日,持续的雾天使多诺拉镇看上去格外昏暗。气候潮湿寒冷,天空阴云密布,一丝风都没有,空气失去了上下的垂直移动,出现逆温现象。在这种死风状态下,工厂的烟囱却没有停止排放,就像要冲破凝住了的大气层一样,不停地喷吐着烟雾。
两天过去了,天气没有变化,只是大气中的烟雾越来越厚重,工厂排出的大量烟雾被封闭在山谷中。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二氧化硫气味,令人作呕。空气能见度极低,除了烟囱之外,工厂都消失在烟雾中。
随之而来的是小镇中6000人突然发病,症状为眼病、咽喉痛、流鼻涕、咳嗽、头痛、胸闷、呕吐等,其中有20人很快死亡。死者年龄多在65岁以上,大都原来就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
这次烟雾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小镇上的工厂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聚集在山谷中积存不散,这些毒害物质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严重污染了大气。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这些有毒害的气体,引起各种症状,以致暴病成灾。
多诺拉烟雾事件和1930年12月的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59年墨西哥的波萨里卡事件一样,都是由于工业排放烟雾造成的大气污染公害事件。
http://news.21cn.com/domestic/shiyong/2013/01/14/14378563.shtml
北京上周末出现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污染天气。图为12日北京CBD周边建筑笼罩在浓雾中。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整个北京城看上去就像机场里的吸烟区。昨天,一家美国主流媒体用这样的话形容中国首都上周六令全世界吃惊的疯狂雾霾天,它们惊讶于北京当日的空气污染指数竟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导标准的35倍,惊讶于人们不借助工具,就能在空气中嗅出尾气与煤尘。
暴露在污染下的中国人自然更有理由不满,一句鬼子放了毒气弹,被很多人用做对空气脏成这样的调侃。这场据称是北京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雾霾如同2011年6月水淹帝都的大雨,令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成了不少人眼中的表面光鲜。
中国城市正重复美国走向超级大国道路上犯过的错误。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这样评价中国像美国般放任汽车数量的膨胀。还有媒体用60年前伦敦烟雾事件提醒中国吸取教训,摆脱新雾都的难堪。有人说,中国需下决心把握好一种平衡,平衡的一端是环保,另一端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