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文本解读 文学文本解读

《唯一的听众》文本解读

文/朱镇

今天,2014年4月27日,星期日,我没干别的,进行《唯一的听众》文本解读。因为过几天,我要用五年级学生讲六(上)的这篇课文,这是培训要完成的任务之一。

文本解读是教学设计的前提。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是有区别的,数学课本拿过来,一看就知道讲什么,而语文不行,需要细细解读文本。我没有先看教参,也没有先看网上的资料,而是先看起了课文。课文情节是一位老人谎称自己是聋子,打消了“我”拉琴的顾虑,我在这位老人的鼓励之中,慢慢提高了琴技,后来我得知这位称自己是聋子的老人实际是一位音乐学员的教授,而且是一位出色色小提琴演奏家,耳朵并不聋。这件事表现了那位老教授对青年的无私关爱,表达了“我”对老教授的感激。

这样的故事情节和思想感情,估计学生第一课时就能感受到。而我要上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要学生做些什么呢?总体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关注他们第一课时忽略的言语形式,从而走进文本深处。这篇课文的文本形式的秘妙在哪里呢?我如何解读呢?一时没有头绪,我便阅读起了师傅前两天让我们五个学员阅读的《文章例话》来,这本书是周振甫先生写的。

捧着《文本例话》这本书,边读边思考《唯一的听众》课文的解读。不知不觉间有了一些思考。

一、周先生首先讲了阅读的方法

1.仔细理会

周先生告诉我们:“不论读一篇文章或读一部书,要是没有读懂,就借用别人的话来概括这篇文章或这部书,即使别人的话是对的,对他说来还是不行。因为别人是从全篇或全书中的内容结合起来的。没有读懂全篇或全书的人借用别人的结论,这个结论对他说来,不能和全篇或全书的内容相结合,还是要不得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读书时要让学生动脑筋,自己思考,靠自己想出来,能说结论还能说出依据,不能鹦鹉学舌,这叫仔细理会。实际,就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教师不能将结论灌输给学生。

教学《唯一的听众》,我要让学生细细品读,不要灌输结论。

2.比较

周先生说:“读书有一种方法,就是把几家讨论同一问题的话会合起来看,看看哪一家说得对,对在什么地方,加以辨别,这比随便读过要印象深刻些,也可以开拓我们的思路。在辨别几家不同的论点时,也可探索一下这些论点是怎样产生,对这几家的理解也可深入些。”

解读《唯一的听众》,可以和本单元其他几篇课文进行比较。先看共同点。第一个共同点是主题思想。《穷人》表现的是渔夫和桑娜对邻居西蒙两个孩子的关爱,《别饿坏了那匹马》表现的是书摊老板对“我”的关爱,《唯一的听众》表现的是老教授对“我”无私的关爱。《用心灵去倾听》表现的是“小精灵”对“我”的爱护。几篇课文共同点都是表现主人公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的爱护,感情高尚。第二共同点:被关爱的人都是孩子。第三个共同点:写法上,四篇文章都对主人公的语言和环境进行了描写。几篇文章除了对主人公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外,还写了环境,《穷人》描写了大海的恶劣环境,《别饿坏了那匹马》写了小院的环境,《唯一的听众》写了小树林的环境,《用心灵去倾听》对故乡的环境描写不多。

这是整体比较。其实,我们还可以进行局部比较。即在一篇文章内抓住某一点进行比较。(1)环境方面:《唯一的听众》一开始的环境是小树林,人很少,听众只有一个,后来是大礼堂,观众成百上千。从环境的变化,不难看出“我”琴技的提高,自信心的增强。而这背后是老教授“爱”的力量。这样的环境描写中传达着信息!(2)语言方面:“是我打扰你了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几次语言描写的共同点都是在鼓励“我”,不同点是什么?一眼就能看出来。从这不同中,我们可以感悟到“我”的琴技在不断提升,而这提高的背后是老人的坚持;从这不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人会随着我琴技的提高换用不同的鼓励语言,让我不断进步,实现不断的超越,这背后是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3.回环解释

周先生说:“阐释之循环就是回环解释。读书先了解每个词的意义,积词成句,再了解每句话的意义,积句成篇,再了解全篇的意义;回过来,据全篇的意义再来了解每句话的意义,据每句话的意义再来了解每个词的意义:这是循环。经过这样的循环解释,才能达到正确的理解。”

启示:解读文本,一定要放在语言环境当中去解读。《唯一的听众》中前几处的聋子都未加引号,到结尾时,聋子一词加上了引号。这是为什么?联系语言环境,才能悟到两个耳聋的含义。很显然结尾处的耳聋一词,表示不是真正的聋子,因为“我”的妹子已经揭示出了谜底。但是我们要思考,作者既然知道了老教授不耳聋了,可是还要用“耳聋”一词呢?我想这就是为了凸显。凸显什么意思?凸显明明不耳聋,可是教授偏偏说自己耳聋,在这样的矛盾中,凸显出了老教授的高尚情怀。这是什么写法呢?对比吗?

4.分别看

周先生说: 第一看大概主张,即看全篇主旨。《唯一的听众》主旨是赞美了老教授对“我”的关爱。第二看文势规模。第三看纲目关键。读文章也一样,要看作者的提纲,即了解全篇的段落大意;掌握了段落大意,也就掌握了全篇内容。《唯一的听众》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是我在家里遭到了“打击”。第二段是我到小树林,一位自称耳聋的老人表示愿意当听众,并鼓励我坚持练习。第三段是我从妹妹口中得知那位老人并不耳聋。第四段是我变得能在成百上千人面前演奏。第四看警策句法。周先生说《项脊轩志》的主旨在抒情,写得感动人心之处即是警策句。《唯一的听众》警策句是那一句呢?一个是倒数第二段的省略句,表达了感动之情!结尾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这些句子抒情真切动人,是有力的,是确实贴切主旨的。周先生说:“还要看下字。”《唯一的听众》中好多词用得传声,比如“唯一”。周先生说还要看换头。我理解周先生说的换头,就是过渡句。《唯一的听众》第二段用了一个“一天早晨”,第三部分开头用了一个“直到有一天”。第四部分用了“后来”。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把文章分为四个段落,巧妙地把四个内容连缀了起来。

5.找问题

周先生说:“读书要善于怀疑,提出问题,才能深入进去。”

6.找渊源

7.去成见

8.分因革。周先生说“因革就是有继承有革新:继承就是模仿,革新指变化。读欧阳修的文章,看他怎样摹仿韩愈的文章,又怎样变化构成自己的面目,这样,学习两家的文章就可以进一步得到启示和提高。”

9.辨流别

周先生说:“辨流别是一种读书方法,好比河水,从源头下来,分成几个支流,它们的流向是怎样的。大抵先读一家的书,读了以后要探索一下它的影响怎样,就要读那些受他影响的别家的书,再进行比较,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10.求出入

周先生说:读书求入,就是深入进去,不停留在表面上。深入进去以后,还要求出,即看到它的缺点。

11.设身处地

12.因声求气

周先生说:“从前人讲究诵读,从诵读声调的高下、缓急、顿挫、转折里面,可以体会到原文的声情,所以听了读书的声调,就可测知读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这里提出意——词——气。好比讲话,有了意思才讲,这是意;意通过语言来表达,这是词;讲话的语气或气势就是气。作者行文时的气势从哪里去找?就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低缓急中去体会;体会到作者行文的气势,才能体会到文章的声请及作品的艺术性。”

启示:解读文本,要注意通过朗读的学习方式。比如体会妹妹的感情。

二、我又学习了《文章例话》的写作部分

1.文德

很显然,《唯一的听众》文德非常好,赞美了人间的真爱!

2.立意

《唯一的听众》文本解读 文学文本解读

周先生说:“这里是讲写作,要先有命意,才好选材。本来作者从生活中有了感受,产生命意,就可根据生活中的感受来写作。……就写作来说,立意是主,积累是学问。”

《唯一的听众》作者的立意是:赞美人间的无私真爱!

3.画龙点睛

周先生说:作者在关键的地方点一笔。读者只要注意到了,就不会引起误解。这个在关键地方点的一笔,就像画龙点睛。”我在想《唯一的听众》画龙点睛之笔是哪句话呢?应该是结尾一句,即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4.解蔽

讲的是要创新。

5.本色

本色是指文章中有一段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文章的真精神是从真知灼见来的。周先生说:本色要对生活深入进去,……要是能把这种独特的感受写出来,这就有了本色。”《唯一的听众》写出本色来了吗?我看基本写出来了。写出了他当时的真实感受。

4.体物

5.炉冶与造像

主要讲写人物传记的方法。

6.写生

周先生说:“写生就是描绘。用文字来描绘静物已经不容易,用文字来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情更为困难。”

(1)周先生强调:要注意写人物不平常的动作、神态。《唯一的听众》那位老教授有一个不平常的动作——静静地“忍耐着噪声”听,而且一听就是几个月下来,用这个动作来写她的大爱。当时的神态是平静,这个平静的神态也不平常,一般的人听到噪音是躁动,可是老教授却很平静。我还想到《狼牙山五壮士》,为什么这篇文章如此感人,关键是一个“走”,非同寻常啊。

(2)写生也有结合事件发展和人物性格来写。《唯一的听众》就是结合我演奏小提琴水平不断发展来描写老教授的。

(3)写生有时把人物放到矛盾的中心,在形势危急时,突出人物的机智勇敢。《唯一的听众》也有矛盾,即自己想练琴结果遭到家人的讽刺打击。

(4)有时通过对比,结合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唯一的听众》也有对比,比如琴技前后变化的对比,家里人的态度和老教授态度的对比。在对比中留下了潜台词,家里人都反对他、打击他,可是老教授却鼓励他,可见这种真爱比父母之爱还要深沉。一开始在小树林里,后来在礼堂里,说明水平在提高,而这都是老教授鼓励的结果。

7.从活处看

意思是讲道理,要结合生活体验。《唯一的听众》没有空洞地赞美老教授,而是讲述了老教授的事情。

8.登临四望

9.开合

周先生讲:“文章的讲开合本于自然。事物的道理本来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虚的有实的。讲道理时,有从正面讲的,有从反面引起的,有务虚的,有务实的。先务虚,不接触正题,就是开,务虚以后归到正题,就是合。归到正题后优势还须要放开,这又是开。放开的目的为了更好地说理,再归到正题,这是合。”

《唯一的听众》有开合吗?我想,作者没有一上来就写老教授,而是先写家人的表现,这不就是“开”吗?写老教授,没有一开始就告诉读者她的真实情况,而是先让你认识到她是个聋子,而且是普通人,这不就是“开”吗?在开合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成了张力。

10.擒纵

周先生说:“辩论中欲擒故纵,主要不是要放开他,而是要抓住他。先放开,让他把自己的意见说完,才好驳倒他。放开是为了驳倒他。这是一方面。鹰找到了目的物,在飞下来搏击时,先在空中盘旋,然后突然下来一击就中,这个盘旋也像放松,那是为了蓄势。拳头打出去时,先向后缩一下,向后缩也像放松,也是蓄势。这是又一方面。”

《唯一的听众》也使用了擒纵的手法。写开始的胆怯是为了凸显后面成就的显著,写家人的讽刺是为了凸显老教授爱的伟大。

11.宾主变化

全文是以我为主线,但主人公是老教授。

12.顺逆

13.从一到多

14.激射

周先生说:“讲的是这件事,用意在指别一件事,这便是激射。”《唯一的听众》结尾写的是我难忘老教授,实际是凸显老教授爱的深沉与伟大。

15.以退求进

16.模仿与脱胎

17.开拓

周先生说:“开拓就是使自己的眼光,不局限在眼前的事物上,放开一步,从更大的范围来看,看得更远些,更深些。”

18.暗中呼应

《唯一的听众》文中有两次呼应题目中的“唯一”,结尾再次呼应题目。

19.抬高跌重

20.虚实

21.事中见意

22.细节

《唯一的听众》细节就是平静的神情。

23.开头

24.承转

25.脉络

26.结尾

周先生说:“归有光在《文章指南》里指出‘结意有余’,即结尾‘须要言有尽而意无穷’。”《唯一的听众》结尾写得就比较好,有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味道。

三、我又学习了修辞部分

1.比喻等修辞我没有仔细读。

2.当读到“层叠”一节时,便驻足思考起来。

周先生说:繁复实际就是层叠,复如鼓风之浪,一个浪接着一个浪,就是层波叠浪;繁如卷风之云,就是一层层的云。在层波叠浪的推动下,在顺风顺水时,装有万石重载的大船,也像一叶小船那样轻快航行。在层云密布时,下雨可以及于千里之远。这都是阐说层叠手法的运用。

我想《唯一的听众》是不是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呢?文中前后八处提到“耳聋”,这是为什么?这样增强了力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单个句子中,也用了层叠的手法,就是妹妹说的话。当然,用词累叠是一二年级教学内容,六年级显然不能再教这个东西。

3.垫高拽满

4.称谓不一。《唯一的听众》结尾作者明明知道老教授耳朵不聋,可是还称“耳聋”的老人,这里面都是有内涵的。

5.删节

课文比照原文,删掉了“我”从妹妹口中得知老教授真实情况后的表现一段,这是为什么呢?编者是想故意留下一个空白吗?

6.点染

周先生说:“文章里也有点染,叙事文以叙述事件为主,在叙述主要事件外,再配上一些陪衬的话或细节也属于点染,可以使文章显得更精神,更有突出人物的作用。……好比画山,用云来烘托,显出山的高出云外。”我想这就是衬托手法吧。《唯一的听众》也用了衬托的手法,用父母家人之爱衬托老教授之爱。

有了这样的解读基础,再看网上的资料,之后对解读出来的进行适当的取舍,完成一篇教学设计就容易多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4673.html

更多阅读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文化解读 为奴隶的母亲原文

典妻:中国封建社会“无我”文化的怪胎──柔石《为奴隶的母亲》文化解读王兴泉摘要:文章把《为奴隶的母亲》放在中国封建社会 “无我”文化的大背景上加以考察,指出社会学、政治学视角对文本的误读,并进一步认为小说的深刻意义在于揭示

声明:《《唯一的听众》文本解读 文学文本解读》为网友不惧长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