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LDER是我的整个旅美行程的第一站。
BOULDER是美国的一个小地方,在科罗拉多州,离丹佛不远,从丹佛到BOULDER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BOULDER是我在美国停留的第一个地点,因为儿子正在这里实习。
知道丹佛的国人很多,尤其是前不久刚发生了丹佛影院枪击案。然而,BOULDER这个地名中国人一般不太知道。咱们国内翻译的是“博尔德”,但根据美国人的实际发音,其实应该译成“博德尔”。重音在“BOU”上,L不发音,“DER”是轻声。
在飞机上,邻座的李女士恰好就住在BOULDER,她在BOULDER已经定居生活了十几年。当我对她说我要去“博尔德”时,她那茫然的表情充分说明这个译名有问题。事实证明,咱们中国人在翻译人家的地名时往往译得与实际发音相差较远。总之,在美国你要是说“博尔德”,真是没人知道你在说什么地方。
李女士是全职太太,年龄属于60后,这次是带着两个孩子回国度暑假,男孩12岁,女孩10岁,现在是从北京返回BOULDER。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千里迢迢回国度假的这两个小孩子都随身背负着任务:小女孩肩挎着小提琴,小男孩手提着黑管和网球拍。仔细问当妈的,得知女孩同时学钢琴和小提琴,而男孩同时学钢琴、黑管、网球、游泳。这些校外才艺学习都是上小课,每小时45~50美元。我不禁感叹,华人的孩子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很忙。同时也感叹,美国华人家长在孩子的才艺培养方面花费的金钱、时间、精力都很可观。
李女士夫妻俩来自中国大陆的南京,曾经就读于美国东海岸滨州的某大学,毕业后就来到科罗拉多州,在BOULDER安家落户、生儿育女。生孩子前,李女士是职业妇女,有了孩子之后就不得不当全职太太了,因为即使是现在孩子进入学龄期之后仍然有很多事情要家长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美国的小学下午3点就放学了,李女士要带着孩子去参加各种才艺班的学习。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在飞机上填表的时候,李女士曾多次问12岁的儿子某英文单词怎么拼写,也就是说,至少有两、三个常用的英语单词她忘了如何拼写了。这令我不免感慨,一个女人作为全职太太,在为家庭做付出的同时,自己也失去了很多。全职太太肯定没有多少需要去书写英语,她的英语能力会越来越不如日渐长大的儿女。
李女士说之所以在BOULDER定居是因为喜欢BOULDER的静,喜欢人少的地方。她提到这次回国,看到北京的人多、车多就觉得心烦。她也不喜欢纽约的热闹,属于喜欢安静、清净的人。
从美国地图上看,科罗拉多州位于美国的中部偏西北,BOULDER在科罗拉多州的位置又是偏北,所以BOULDER的夏天气候比较凉爽,冬天这里则是著名的滑雪胜地。
从网上搜到维基百科对BOULDER的介绍:
博尔德 (Boulder, Colorado)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城市,位于州府丹佛西北,是博尔德县县治。面积65.7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91,481人,是科罗拉多州第十一大城市。整个城市安静祥和,风景秀丽。马路两旁骑自行车者很多。公园里、博尔德河岸边总有很多徒步旅行者。珍珠街和第二十九街是整个城市的商业集中地。其中珍珠街充满了文艺气息,街上有很多精致的餐馆、咖啡馆、雕塑、花园,以及街头文艺表演。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位于本市,近三万名大学生为城市增添了动感与活力。1871年11月4日设市。
我发现,从网上搜到的有关BOULDER的介绍不仅版本很多,内容差别也非常大,即使出处都是维基百科,信息与数据也还是有很大的出入。我只是凭直觉选择了上述这一则介绍。
此外,我还从网上搜得这么一段话:“博爾德被稱為科羅拉多州內最自由的城市, 有著豐富多彩的西部歷史, 也是60年代末嬉皮聚集之地.另外博爾德也是科羅拉多大學主校區所在地。”
我关注上述这段文字,主要是疑惑于“最自由的城市”是指的哪方面?
赴美之前,已经听说李泽厚和刘再复这两个学界名人都在很多年前就定居在BOULDER。李泽厚和刘再复都是中国社科院的著名学者,20世纪80年代他们两人都是学界最引人注目的星级人物。80年代中期我正好在中国社科院读研究生,同班同学里有好几个是他们俩的弟子,并都以此为莫大的荣耀。
2010年《南方人物周刊》有篇关于李泽厚的专访报道,其中有这么一段叙述:
1989年,刘再复去了美国。3年之后,李泽厚也去了美国。如今两人都居住在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那里空气阳光好,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养老很不错。”
其实2010年的时候我读过这篇报道,但当时并没留意这段话,因为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自然不会关注这段话,当时别说不知道BOULDER,就连科罗拉多州在美国的什么位置也没有概念。
我在赴美之前对BOULDER生出不少遐想,主要是因为好奇于这两个学界名流居然都会选择到这个偏僻的小地方隐居,这也让我心中暗生兴奋点:BOULDER这地方到底有什么魔力这么吸引人?由此而使BOULDER成为我的美国之行中最向往也最具有悬念的地点。
BOULDER市中心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