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第一个大的段落,作为“拨乱反正“的重要一环,召开科学教育座谈会,恢复高考。座谈会上,邓代表中央,向在文革中吃尽苦头的知识分子鞠躬道歉。恢复高考,影响到千家万户。既是当时国家发展教育事业,解决现代化建设中人才断层问题的重要举措,毫无疑问,高瞻远瞩。而对于无数普通的中国人而言,高考也是改变其人生命运的重要转折点,确实功德无量。因此,许多人看到这一段,自然会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即景生情,激动到不能自已,其心情当然可以理解。
也包括我本人,虽然当年我是高考的失败者。不是成绩没过关,却被莫名其妙地卡在政审上。不想多说了,命运多舛,也是一种折射。
恐怕只有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朋友才知道,许多在今天看来习以为常,几乎已经成为常识的思想观念,在当时确实已经“石破天惊”了。而当年那些被理直气壮宣扬鼓吹的东西,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已经荒唐可笑到不可理喻了。
不由得想到几十年前十分流行的一个说法,本来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成语,因被一位伟人用来比喻知识分子的命运,而成为经典。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不清楚伟人这样说,其真正的用意是什么。曾经有人戏言,恐怕与其早年在北大图书馆的经历有关?此说法的真伪当然暂且无从考证。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49以后, 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实在是让人不堪回首,唏嘘不已。从高校院系改革开始,批胡风集团,“引蛇出洞”的“阳谋”,“拔白旗”,宣传“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斥之为“一不会做工,二不会种田,三不会打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在“五七指示”中强调,“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显然,已经将知识分子队伍冠之以“资产阶级”的属性,焉有不发动文革,彻底打翻在地,再踩上一只脚,使其永世不得翻身的道理?
正因如此,回顾当年邓大人的那些说法,会让许多人感动到泪水涟涟,实在一点也不奇怪。
当然,即便有恢复高考等一系列重要举措,邓当年强调的,仍然是“完整准确地理解掌握毛泽东思想”,因此其依据就是,“老九不能走”。
“老九不能走”这个说法,出自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须知,什么是“老九”?“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黑八类之外,知识分子排行“老九”。座山雕说“老九不能走”,是真心拿杨子荣当自己人。而明白了“老九”的出处,再把知识分子当成“老九”——更流行的说法是“臭老九”,还说“不能走”,这个说法本身,就是对知识分子的一种侮辱。既是“老九”,又“不能走”,怎么办呢,控制使用?
所以相信当时这样说,恐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吧?
有两点困惑,不得不说,希望能与朋友们分享。
其一,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到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将需要附着的“毛”变成“皮”的本身,无疑是对知识分子的尊崇,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毋庸讳言,“毛“之所以可以变成“皮”了,其依据,我想还是出自宪法的规定吧,“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当然没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工人阶级领导”,是否还有人真信?
二十多年前,改革之初,就有人提出“培养中产阶级群体”,结果那场风波之后遭到痛批,“中产阶级就是新生的资产阶级”。九二南巡之后,“不争论”,埋头经济建设,这种说法当然是没什么市场了。再到后来,提出“三个代表”,在某种意义上,应该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这张“皮”呢,还有那些据说已经变成“皮”的“毛”呢,又该如何定义?
其二,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偏重于自然科学方面,包括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这当然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政方针有关,也与邓本人的务实风格相吻合。至于其它方面,怎么说呢,或许不说也罢?
电视剧里那位三十一岁的中科大的年轻教授,有人误以为是“方校长”,错了。确有其人,名字就不提了,知道的朋友自然能够心领神会。作为当时的最年轻的的教授,化学家,受到邓的赞赏。作为“改革家”,曾经一度春风得意,差不多就是某高层的智囊了。只可惜“春夏之交”时活跃过了头,弄出“XX宪章”什么的,被追查也是理所当然,幸好无大碍。后来去美国做访问学者,进了华尔街,现在早已是成功的金融家了。这一转身当然够华丽。但是,如果此人还想在政治上走红,您觉得还有可能吗?
中国的文科生们,抛开那些年代的命运悲催不说。仅就当下而言,不论是已成煌煌大家,或者小有成就,还有那些九死而不悔,痴心不改,念念不忘还做着“国师梦”的,说白了,其实还都是“毛”,而没有成为“皮”。至于附在哪张皮上,只要是还能公开发布言论的,不管是如何激进的观点,你敢说,自己就没有附在体制这张皮上?
看清楚这一点,或许就可以明白,政治,永远是政治家的事。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良知,当然可以有自己独立不羁的人格,思想与风范,应该成为开启民智,引领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走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份子。至于可以引领到什么程度,究竟是“毛”还是“皮”,恐怕真的没人说得清楚。
至于那些曾经卖身投靠,墙头草随风倒的“夹头“之类,如果还想以“知识分子”自诩,恐怕也只能说,是知识分子群体里的人渣、败类,坏了知识分子的名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