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折桂和白兔捣药 蟾宫折桂拼自先

蟾宫折桂和白兔捣药

在我们古老的传统文化中,有关月亮的典故或传说很多,如蟾宫折桂和白兔捣药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熟的。

蟾宫折桂,在古代意为科举应试及第。蟾宫,即月宫。那么为何月宫却要称蟾宫呢?据西汉刘安编著的《淮南子》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娥窃之奔月,托身月中,是为蟾蜍,而为月精。”东汉天文学家张衡著《灵宪》亦载:“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就是说嫦娥奔月之后,变身蟾蜍。之后,因月宫中有了蟾蜍,所以人们称月宫为:“蟾宫”。至于“折桂”,《晋书·郤诜传》载:“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鉴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意思说,晋武帝问郗诜的自我评价,这郗诜也毫不谦虚,说自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这样出类拔萃。此蟾宫折桂之由来,在前人的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如元代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写真》一折中,杜丽娘题画写道:“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蟾宫客”就是考中进士。《红楼梦》第一回中有贾雨村《中秋对月有怀口占一律》,其后四句为:“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蟾光,即是月光。《红楼梦》第九回:“彼时黛玉在窗下对镜理妆,听宝玉说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是要蟾宫折桂了,我不能送你了。’”可见蟾宫或蟾宫折桂对后世文化的深远影响。

从《淮南子》我们知道,月宫是先有蟾蜍的,即嫦娥奔月之后所化。此前地文献并无有白兔的记录。而据后来的一些诗歌所述,嫦娥变为蟾蜍,其专司捣药之事。晚唐诗人李商隐对此典似有所偏爱,不止一首诗中涉及此典。最负盛名的当是《嫦娥》一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又如《寄远》诗:“嫦娥捣药无穷已,玉女投壶未肯休。”又唐陈陶《海昌望月》诗:“孀居应寂寞,捣药青冥愁。”诗中说是嫦娥捣药,实是蟾蜍捣药。只是让人疑惑的是,后来怎么变成白兔捣药了呢?

与蟾蜍捣药事比较,白兔捣药的故事流传更广。

早于李商隐的大诗人李白,却似乎偏爱白兔捣药之故实,他也不只在一首诗中提到此典,如《把酒问月》中有“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又《古朗月行》:“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在天竺国,遇见了从月宫偷跑到人间的白兔精,变成美丽的公主,要和唐僧成亲。这个故事,在电视连续剧中得到了生动形象的表现,因此也更深入民间,可谓妇孺皆知。

蟾宫折桂和白兔捣药 蟾宫折桂拼自先

由此人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月宫捣药之事,蟾蜍和白兔,究竟属谁?这个问题在笔者产生疑问之前,发现已经有人探讨过,其中以闻一多先生的研究,最为学界认同。

问题还需从《楚辞·天问》谈起,其中有句云:“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释:“夜光,月也;言月何德于天,死而复生也。”死而复生是说月亮由暗转明的往复。“顾菟”,王逸注:“言月中有菟,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在宋代,朱熹也认为“顾菟”是对兔子的称呼。

但也有人并不这样认为,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天问释天》对此举有许多的例证,论证顾菟为蟾蜍。他认为:蟾蜍之蜍与兔音易混,蟾蜍变为蟾兔,于是一名析为二物。自此蟾蜍与兔之说渐生,月宫之中何所有,有人说是蟾蜍,有人则说是白兔。由于《灵宪》是东汉时典籍,由此可知,在汉代以前蟾蜍为月精是没有疑问的。西汉刘向《五经通义》曾引《太平御览》:“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于阳也。”月中有蟾蜍之外,又多了一兔,此亦可为旁证。又如《乐府诗集》三四《相和歌词·董逃行》云:“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至晋傅玄《拟天问》云:“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傅玄《歌词》:“兔捣药月间安足道?神乌戏云间安足道!”(参见袁珂编著《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已经只有兔而没蟾蜍了。

究其缘由,白兔不仅有洁白如玉的形象之美,还兼具阴柔温顺的性格,这一切都不是蟾蜍,俗语说的蛤蟆所能比的,可以想象,白兔自然会获得人们的偏爱,于是白兔捣药之传说,深入民间,代代流传,玉兔有时也成了月之代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5457.html

更多阅读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李白 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译文] 小时侯不知道月亮是什么,就把它叫作白玉盘。[出典] 李白 《古朗月行》注:1、《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

声明:《蟾宫折桂和白兔捣药 蟾宫折桂拼自先》为网友大游戏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