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安氏彝族土司则窝则溪遗址探证 彝族土司的那些岁月

水西安氏彝族土司则窝则溪遗址探证

文/索卓索玛

水西安氏自蜀汉后主建兴三年至清康熙三十七年,世长水西1474年。最终,清康熙三年(1664年)那场惊动全国的“吴王剿水西”战火,使得这个家族以及这个家族历史有关的一切历史文化遗存,在平西亲王吴三桂的十镇剿水西大军的肆虐中荡然无存,从而使得水西安氏这一原本较为明晰的历史脉络,在漫漫历史的沉淀尘埃中,逐渐演变为扑朔迷离的历史之谜,则溪治所的确切地点就是这一系列谜团之一。

则溪,盖宗亲(子族)之意,其制犹唐之州,宋之军。彝族卢鹿部占据水西地区后,为了确保安氏一姓在“水西”的统治,按照宗法关系分封土地,每一宗亲自然占领一片土地,形成一个统治区域,这个区域便是所谓“则溪”。“则溪”又作“宅溪”或“宅吉”,属彝语音译,原意是仓库。因宣慰及十二宗亲各领一片土地,每片区的中心地点都要驻兵屯粮,设立仓库以征钱粮,形成大仓库后,在这片区域征收赋税,由此演变成了行政区。《大定府志》载:“十三则溪之下,有四十八目。又其下,有百二十骂衣,千二百夜所。盖犹中国之乡、里、甲也。”

关于则窝则溪遗址的所在地问题,许多文献资料收录情况不一,并且在史学界分歧地较大。如:l990年出版的《黔西县志》第607页载:“黔西县西溪乡境内的新水村”。古地名“则窝箐”,离县域【】22公里,离林泉区驻地2公里,尚存明代水西则窝则溪治所遗址。又如史继忠先生所著的《明代水西的则溪制度》一文中提到:“龙场九驿,水西十桥”节称:水西各部的联系急需加强,大渡河桥的修建就是为了密切则窝则溪和以著则溪之间的联系。史先生又提出“则窝则溪在黔西县北境”。

笔者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走访了当地居民,以及运用文献和遗存相互佐证后认定,黔西县南部偏东的新仁乡杨金寨才是则窝则溪治所的真正所在地。而并非“黔西县林泉镇境内”之说,也并非在黔西县北境,或者是需要位于黔西、大方两县交界处的大渡河桥来加强则窝则溪和以著则溪的联系,如果照这些推断,那么,则窝则溪和以著则溪就应分别位于不同的县境了。作为一位本土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应从尊重历史事实的角度出发,有责任还原历史的真面目,管窥浅见,仅供探讨。

水西安氏彝族土司则窝则溪遗址探证 彝族土司的那些岁月

自明代以来,贵州境内有大小土司数十计,其中,最具影响的有四大土司:水西安氏、水东宋氏、思州田氏与播州杨氏土司。水西土司盘踞于贵州西北部,东起威清(今清镇)、西交乌撒(威宁),南抵安顺,北至赤水,因其主要区域在乌江上游鸭池河、六广河以西,故名水西,其统治者“阿哲”部,原居云南东川,自蜀汉后主建兴三年来水西后,直到清康熙三十七年,完成了在水西由日益强盛至衰落的过程。

其家支真正兴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昆明彝族卢鹿部上层统治者勿阿纳,因与兄嫂不合,迁居南广之鹿里(今云南镇雄),继而不断壮大,遂帅部沿延江东侵至(今黔西)之夹水(鸭池河)住了下来,为征服融合原夜郎国巴瑞部后裔,掠夺了大片土地,不免发生战争,到唐代神功年间(公元697年),卢鹿部第三十二世领主阿扯大灭仡佬族人为止,断断续续,打打杀杀竞达l48年之久后,逐渐统治了这片区域,站稳了脚跟。至今在水西地域内还存留有很多处战争遗迹。

到了北宋时征战更糯黑羊箐(今贵阳一带)。于皇佑——嘉袼(公元l049~1056年)年间,其孙则额自号“罗氏鬼国”。七年后败弱,后代被迫以鸭池河、六广河为界,划分水东和水西,“鬼主”率部退回水西,“水西”之名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

阿哲家本有名无姓氏,唯凭父子连名以叙家谱。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奢香夫人之子第六十七世领主霭翠陇第因“居水西最为诚恪”,所以,明太祖朱元璋赐姓名为“安的”,自此始称安氏,并因其住地而称“水西安氏”。

水西是安氏的天下,安氏一族世长水西,主要是靠“家支”这条血缘纽带来维系,靠宗法制度实行土目分治。这种政权与族权相结合的制度,是为了确保安氏贵族的统治,这种统治通过土目分治而体现出来,土目分治的结果,就形成了则溪制度,最终演化成“九扯九纵”这种彝族土官制度。

明代水西十三则溪分别是:木胯、火著、化角、架勒、安架、则窝、以著、雄所、的独、朵泥、陇胯、六慕、于底。

其分布:木胯、火著、化角、三则溪属宣慰府第本部(大方、毕节一带);架勒、安架二则溪在水城、郎岱等地;则窝、以著、雄所三则溪在黔西、金沙一带;的独、朵泥,陇胯三则溪属平远(今织金,纳雍一带);六幕、于底二则溪在清镇、修文等处,即水外六目地也。

据《大定府志》载:则窝则溪管钱粮褒(白)舍、兵马法胯;以著则溪管钱粮从苴、兵马阿布;雄所则溪管钱粮阿乌迷、兵马密苏。

据清初改土归流划分里、甲的依据,则窝则溪较大,划为4个里25个甲。以著、雄所则溪较小,各划为2个里,11和12人甲,又据《大定府志》载:黔西州的黔兴里、安德里、崇善里和西城里“皆为近城之里,旧则窝则溪地也”。“新化、新民二里在城东,去城最远,旧以著则溪地也”。“敦义、永丰二里在城北,界连遵义,旧雄所则溪地”。根据各甲所辖寨名、方位和后来划拨土地等情况分析,则窝则谈的范围应是:今大关、新仁、素朴、协和、重新、纸厂、林泉、雨朵、羊场这一片区域,并基本涵盖且略大于今黔西县域,其东界六广河、南界鸭池河,六冲河,西南界跨过六冲河的纳雍、八寨、垭箐和漆家寨等两甲之地(今属织金县),西界跨过凹水,有铁厂、松林等地(今属大方县),但无木渣黑(锦星)一带;西北界至金坡和纸厂下街,而无青枫、吉星、金坡乡西边北边的高家岩脚、谢家槽、桶井、化窝底、仁和乡北边的月亮箐、果中、盆厂等地;北界跨过乌箐河,有核桃园、杨柳塘、衙院、官寨、赖关、雷打坝等地(今属金沙县);东北界有中建街、以那沟、花溪寨等地,但无花溪和中建东部。则窝则溪治所地,在“林泉镇境内则溪箐,而且在新仁苗族乡的小寨村杨金寨”。以著则溪的范围:不是黔西县境内中坪、素朴、协和、重新、甘棠的部分区域,而是中建、花溪两边的东部、其余地皆在金沙县境内。以著则溪的治所地不在永兴乡板栗山一带,而且在金沙县的长坝乡境内,当地仍遗留有“以著”地名。至于雄所则溪的范围和治所地,就全部在金沙县境内。

类似于水西安氏的则溪制度中的其他土司制度,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不乏其例,如:露水东宋氏土司亲领的洪边十二马头、普安彝族土司的十二营、云南武定土司的三十七马、南东里宣慰的版纳等。

认定则窝则溪治所在今黔西县新仁乡小寨村杨金寨的依据主要有古建筑残痕、史料线索、传承地名和碑记等。首先,现存遗址中随处可见严谨的四合院残垣断壁,围墙、天井、花园、残基、青石铺就的石板路、石拱门、巷道,马槽、旌旗座子等,无不显示其古朴端庄,凝重大气的格局,整个建筑依山势而建,用石墙筑成诸多巷道,蜿蜒曲折,有很强的防御功能,外人不可轻易侵入。其次,史料线索表明,县南部沿河地带乃彝族土司主居之地。自南梁时彝族卢鹿部控踞水西地区后,该部族首领勿阿纳曾“家于鸭池”,按理,其亲随应居在其四周,这就是选择则溪设治所的基础。另据史料载,今大关、新仁、绿化、羊场、沙井和五里等地,过去分别居住着彝族土目阿布、阔波、白(亦为褒)舍(乃水西四十八目之一),家住原沙井乡泡木冲,后迁至原化石乡二龙屯新官寨,他家的兵马归附于则窝则溪统治完全符合常理。可见在历史上鸭池、六冲河北岸曾繁华盛极一时。今新仁乡杨金寨,碑文称为“则窝”,新仁乡仁慕村,羊场乡庆院、清源和双山村,沙井乡金车村等,至今尚存有土目设署的“衙院”地名,大关的兴隆、桂箐、五里、沙井乡等地,也有土目或后裔居住的“官寨”地名,并且还有与彝官相关的“石城”、“官庄”、“跑马场”、“营消坡”、“官坟”等地名。则窝和各衙院片域,东大关、小关险隘,南临河崖峭壁,西有土目白(褒)舍后裔建造的“安家营”和“官堡”,北有天然屏障“马蹄关”,实为土目们优先选择理想之地。据《大渡河桥碑》记载:“热卧(则窝)地位高,以著地地洪,它二者之间,系敛财赋地、征租土……”从碑文记述来看,相当符合现已考证的两则溪治所所在地的地貌特征。杨金寨坐落于六冲河北岸崖上一狭长坝之中,背依河壁,左右和前面山峦环抱,险隘重重,山脚民宅四周尚残存厅堂、宅院、粮仓、兵房、嘹望楼基石、拴马石条等;上烽火台和下六冲河道路尚可见痕迹;半崖中的“藏金洞”仍依稀可见,但供通行的栈道已毁,长约2.5公里宽约l公里的田坝子,传为则溪官兵的练武场地;位于庆院村的“衙院群”遗址,碑文记载明代彝族土目安智之祖建造“于羊场华山”的“水西府第”和“扯、纵行房”遗址,残基显示该字为上、中、下、左、右布局。国家一级文物,元代“雍真等处蛮夷管民官印”就出土在该处。据考证,该印是元代大德六年(公元l302年),水东土官宋隆济,为配合水西总管阿里之妻奢节抗元军时,带到华山衙院时遗失的。这就说明在元代该地已是彝官的宅院。在双庆村的“衙院”遗址中,从残存的基石看,建筑分前厅,上中下三层,后院和两侧厢房,围墙。附近村民的建筑和院内,尚有衙院内的雕花石条,石墩和雕刻有双凤对嘴图案的大小石花钵。在“安家营”和岩上的“官堡”遗址中也有建筑残痕。

较有参考价值的史料,是处于黔西县新仁乡境的《乌龙岭安氏墓碑》。该墓建于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墓主禄氏,乃安万铨之妻,碑文日:“母姓禄氏,归我万铨公,淑慎贤伦,兼通汉书,能诗能画,生余弟兄三智、仁、信。弟兄失和,祖建水西府第,于羊场华山,下枕延江,上环深箐,附建扯、纵行房。其造诣精良,胜于平原故址,阿噶理则窝……宣慰面谕母,以则窝近在咫尺,寅发卯至,以安信暂摄,因而信代十二年中,军民和睦,汉夷相安,皆夫人之力。后,兄弟阅墙,母屡训不止,朵泥一役,萁豆相残,夫人情急,饮鸩谢世。”该原文中提到的“乌龙岭”即今新仁乡境内大箐坡林场;“万铨公”即明代嘉靖时彝族土目安万铨,据《安氏本末》记载,他曾两次“借袭”贵州宣慰使职位,平生较有作为;“羊场华山”位于今羊场乡猴场村;水西“府第”遗址则在今羊场乡双庆村;“平原故址”可能是“平远(今织金县)”之误。“扯、纵”即“九址九纵”,是明代水西地区的一套独特而完整的土官制度;“行房”即办事的衙门;“朵泥一役”即明隆庆四年(1570年)安万铨之子安智和安智之侄水西第七十一七世领主安国亨,在黔西县谷里镇的朵泥桥(修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l387年)一带之战;“则窝近在咫尺”表明安氏府第距则窝则溪不远,经过笔者走访了解到,庆院同杨金寨相距仅10公里左右,所以才可能是“寅发卯至”。

综上所述,无论从史料线索、留存地名、古建筑残痕和墓碑文,还是从勘查记录分析,都得到有说服力的依据,且可相互佐证,认定则窝则溪的治所就设在今黔西县新仁乡小寨村杨金寨。

来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5622.html

更多阅读

诗经名篇《蒹葭》英文译本六则 蒹葭选自诗经中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

《暨阳开化吕氏宗谱维则堂 吕氏春秋

《暨阳开化吕氏宗谱(维则堂)》——诸暨谱牒选介之二十八杨士安《暨阳开化吕氏宗谱(维则堂)》前为《谱序》,卷1:《凡例》《世训》《族谕》《谱序》《行序》,卷2:《制诰》《赞》《墓志铭》《诔》《行状》,卷3:《文传(缺)》,卷4:《文传(缺)》,卷5:《阃

女皇武则天是怎样宠幸男宠的?图 古代丫鬟被宠幸图片

女皇武则天是怎样宠幸男宠的?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们在肯定她杰出政治才能的同时,也对她荒淫糜烂的生活颇多批评,说她广置面首,宠幸男侍等。那么,历史上的武则天究竟是怎样宠幸男侍的?“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曾写过一篇《为

声明:《水西安氏彝族土司则窝则溪遗址探证 彝族土司的那些岁月》为网友雪芯向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