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于先辈的收藏,我基本上收集到了各种百衲本廿四史的版本,今天仅本人体会略谈一二
一. 百衲本24史各版本略述
百衲本24史自上海商务印书馆30年代出版以来,大陆和台湾分别衍生出了种缩印本。
台湾商务印书馆在六十年代修改了部分后汉书以及删除了大部分藏书印的基础上出版了台湾16K缩印本,在1976年又利用16K版本缩印成25K版重版发行,再到2011年通过扫描原来的25K本制作了18K本的新版百衲本
大陆商务印书馆则在1958年有郑振铎提议利用820本原书缩印成大16K版(只是抽换了宋史部分传),90年代浙江古籍据58年版再次16合一缩印,2000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原大影印线装,2014年国图出版社则利用58年版直接灰度缩小影印成小16K版。
二.各版本的优缺点分析:
1.版框大小依次应该是:原书=云间书院影印本=北京古籍版 > 58年版 > 台湾16K版 > 2014国图版> 台湾18K版 > 25K版 > 浙江古籍版
2.清晰度比较: 原书=云间书院影印本>=北京古籍版> 58年版 > 台湾16K版 > 台湾18K版> 25K版>2014国图版 > 浙江古籍版
原书肯定是最清晰的,而且经过修版比原宋本还要清晰完整,
云间书院影印本避免了北京古籍的影印问题,基本上还原了原书的清晰度
北京古籍本由于印刷质量问题深浅不一导致了和原书比较有部分黑色不足,白色过强。
58年版在缩印本里面是最好的,拆开原书整个筒子页拍照影印的,清晰度基本上继承原书,但是缩印关系,部分注解小字有黑团,特别是宋史和元史,估计是使用的油墨和纸张都不是很好导致,前四史看样子是精印的,后面越做越烂,有点仓促结束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点校本已经出版的缘故。
台16K本也是使用原书半页扫描拼页缩印的,初期确实影印不精(以唐书前后分),三国志反面的文字都印上去了,但是感觉越做越精,正好和58商务版相反,宋史,元史,明史反而比较清晰。另外就是扣除收藏印记,既然影印就应该如实这是最大的败笔。
台25K版直接缩印了台16K版,但是修正了明显的影印错误,后汉书加上了目录修正了墨钉文字。
台18K版是利用台16K版再次扫描印刷的,字体上都比较肥胖,墨色很重,小字容易成黑团,清晰度不行
2014国图版:直接扫描了58年版,然后保留了底灰缩小版框缩印成小16K实际上比台18K版框还小1CM左右,文字清晰度很差,加上底灰干扰已经网格印刷痕迹,十分不适合阅读。(这个另外一篇里已经详细分析)
浙江古籍版作为浏览百衲本,存储方便,体积小,但是拿来研读,实在不可取,可以保证,认真读完第一册,眼睛不想近视也难。
参考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