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级与发生频率
下表列出的是不同里氏震级(ML)的年均发生次数和震中地区的影响:
程度 里氏震级 地震影响 发生频率
极微 2.0以下 很小,没感觉 约每天 8,000次
甚微 2.0-2.9 人一般没感觉,设备可以记录 约每天 1,000次
微小 3.0-3.9 经常有感觉,但是很少会造成损失 估计每年49,000次
弱 4.0-4.9 室内东西摇晃出声,不太可能有大量损失。当地震强度超过4.5时,已足够让全球的地震仪监测得到。估计每年6,200次
中 5.0-5.9 可在小区域内对设计/建造不佳的建筑物造成大量破坏,但对设计/建造优良的建筑物则只会有少量损害。每年800次
强 6.0-6.9 可摧毁方圆100英里以下的居住区。 每年120次
甚强 7.0-7.9 可对更大的区域造成严重破坏。 每年18次
极强 8.0-8.9 可摧毁方圆数百英里的区域。 每年1次
超强 9.0及其以上 每20年1次
震级与能量
由于里氏地震规模是常用对数,因此在估算能量的时候,里氏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的能量大约增加31倍。
下表列出的是不同级别的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的TNT当量:
里氏震级 大致相应的TNT当量 实例
-1.5 6磅 手榴弹爆炸
1.0 30磅 建筑爆破
1.5 320磅 二战期间常规炸弹
2.0 1吨 二战期间常规炸弹
2.5 4.6吨 二战期间的"Cookie" 巨型炸弹
3.0 29吨 2003年大型燃料空气炸弹(MOAB)
3.5 73吨 1957年前苏联车里雅宾斯克核事故
4.0 1千吨 小型原子弹
4.5 5.1千吨 常见的龙卷风
5.0 32千吨 投放在日本长崎的原子弹
5.5 80千吨 1992年美国内达华Little Skull Mtn.地震
6.0 10万吨 1994年美国内达华Double Spring Flat地震
6.5 50万吨 1994年Northridge地震
7.0 320万吨 目前最大型的原子弹
7.5 1600万吨 199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Landers地震
8.0 10亿吨 190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地震
8.5 50亿吨 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耶稣受难日地震
9.0 320亿吨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10.0 1万亿吨 美国加利福尼亚圣安德烈斯断层挤压地面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划分
地震研究部门在报道某地区发生的地震时,往往要冠以发生了XX级的地震,烈度达到X度等等。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并不是一回事。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
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烈度一般分为12°,它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地震时地表产生的变动,还有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震级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8.9级。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地震级别的划分~~!!! 公路级别的划分标准](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30152t0162c93099da260fad.jpg)
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以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是烈度。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
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烈度为八度,北京市烈度为六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