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去河南许昌,冒着蒙蒙细雨到了毓秀台和愍帝陵。前者是汉献帝祭天的地方,后者是汉献帝的衣冠冢。虽然只有一座小土堆和一块石碑,却是实实在在供后人凭吊汉献帝的回忆,也令我感慨颇多。汉献帝刘协是东汉末年最后一任皇帝,很多人认为他是个傀儡。我却认为汉献帝和其他历朝的末代皇帝相比,还是相当了不起的人物,并且做了一些对当时社会发展有益的事情。 历史有巧合,这位汉献帝和当时的诸葛亮是同年生同年死,但死后声誉却截然不同。前者被认为是傀儡皇帝无能无才,一生碌碌无为;后者被塑造成智慧的化身而名垂青史,其实这是不公平的。我有时想,如果诸葛亮9岁就被迫当皇帝,其后来未必会有什么作为,境况很可能还不如刘协。 东汉末年,天下扰扰,宦官专权,颠覆朝纲,大将军何进为诛张让等宦官而请西凉董卓进京,没想到事泄,自己反而被杀。董卓进京的在半道上碰到逃难的少帝和一帮朝廷官员,问话时,17岁的少帝刘辫刘回答语无伦次,就知道哭。而他的弟弟陈留王刘协虽然只有九岁,却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得头头是道。董卓觉得刘协是一个聪明之人,于是就想废了少帝拥立这位陈留王刘协当皇帝,董卓性格暴虐,手握重兵,别人不敢反对,因此阴谋得逞,董卓便自封为丞相。所以说刘协当皇帝是被迫的,即使刘协拒绝,依董卓之残暴,或杀了刘协安排别人当皇帝或自己取而代之,也完全可能。 刘协出生于公元181年,当皇帝时还是个娃娃,他如果赶上一个朝代的盛世,再有孝庄那样的深明大义之人帮扶,也可能会有康熙、乾隆的大作为。可是刘协生不逢时,赶上了乱世。他出生未满周岁,生母王夫人就被当时的何皇后谋害身亡。九岁“被”当了皇帝又被奸臣董卓控制。公元192年时,司徒王允与董卓养子吕布合谋杀死董卓。但王允和吕布气量狭小,骄傲自满,未能稳定局势,很快就便被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氾打败,11岁的汉献帝又落入这两个军阀的控制之中。李傕、郭氾肆无忌惮地封官进爵,把当时的朝廷内外和社会搞得一团糟。公元194年,发生旱灾,长安城中竟出现人吃人的恐怖景象。 公元195年,李傕、郭氾发生狗咬狗的内讧,相互厮杀数月,死者不计其数。李傕趁乱将14岁的汉献帝劫走,都城长安被焚烧成一片废墟。不久,汉献帝一帮朝廷官员在李傕部将杨奉等人护卫下,摆脱了李傕、郭氾的控制,逃往弘农,进驻安邑,一路颠簸坎坷,吃不上喝不上,有时竟挖野菜充饥。汉献帝和跟随他的文武百官们如流离失所的灾民,吃够了苦头。 公元196年,时任兖州刺史的曹操在谋士郭嘉的劝说下,迎接15岁的汉献帝入住洛阳,又迁都许昌,刘协终于过上了每日不再担惊受怕的日子,但他仍然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具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利用刘协的汉室皇帝旗号来实现他统一中国的目的。 公元220年二月,曹操去世,他的儿子曹丕嗣位为魏王。39岁的汉献帝又被曹丕控制。曹丕不断派人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地劝说汉献帝把帝位禅让给他。这年10月,汉献帝刘协被迫禅位于魏王曹丕,存在了400年历史的刘汉王朝终于在和平环境中寿终正寝。 汉献帝和平交权(其实本来就没啥权力,只是名义交权而已)之后,曹丕封其为山阳公。汉献帝夫人曹皇后名叫曹节,是曹操的女儿,曹丕的亲妹妹,便成为了山阳公夫人。曹节的性格比较刚烈,曹丕即位后派人向刘协索要皇帝玺印,曹皇后竟怒斥来人,将玉玺印掷于栏板之下,并且破口大骂:老天有眼,决不让你长久! 尽管如此,刘协夫妇还是搬出皇宫,到封地去过日子,但仍然可以享受汉天子天礼乐,算是受到另眼看待。不过这个山阳公还比较尊贵: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效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浊鹿城。 刘协离开许昌前去山阳的时候,曹丕还非常客气地说:天下之珍,吾与山阳共之。刘协被封的山阳城在今天的河南省焦作市,居住的浊鹿城就是现在修武县李固村。山阳公刘协死后,刘协的后代世袭山阳公,一直到西晋后期塞北少数民族南下建立政权,山阳公国于309年灭亡。 为什么叫李固村?因为刘协被封为山阳公后,曹丕派遣了一位大将李固驻守浊鹿城,监守山阳公,一直延续至晋代,到刘协的孙子刘康时,守军才撤走。李固村的村民应该是当时守军将士们的后裔。 古人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刘协当不成皇帝了,却成了一位悬壶济世的医生。本来就聪明睿智的刘协利用在宫中所学医术,走乡串村为百姓医疾治病,深受爱戴,至今留下许多文物古迹和传说故事,还形成了许多有趣的民俗,流传至今。刘协是窝囊皇帝,却是称职医生,民众敬之如父母。刘协做了14年的山阳公,于公元234年死去,终年54岁。 曹丕及其后代对这位东汉末代皇帝、曹家的女婿还算厚道,以汉天子的规格和礼仪安葬了他,谥号孝献皇帝,陵曰禅陵。公元260年,曹皇后死,与汉献帝合葬禅陵。焦作一带的老百姓为了纪念他,还盖了献帝庙。 许昌市张潘镇政府的大院里也有一个献帝陵,称为“愍帝陵”,这只是汉献帝的衣冠冢。刘协因曾居许昌25年,后人为纪念这位做过一些好事的东汉末代皇帝而为他 建陵,今仅存一长方形土台,上面长满杂草和树丛,土台前立有“愍帝陵”石碑。看到这些,我想起《红楼梦》里的一个曲子: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日本有坂上、大藏、原田三姓家族,据说都源于我国河南修武,是汉献帝刘协的后裔。相传,公元289年,刘协的玄孙刘秋袭爵山阳公,另一个玄孙刘阿知却决定率其家族两千余人东渡扶桑。他们从修武到达山东登州海岸,从那里漂洋过海到达日本。他们最初居住在现在日本的奈良县,后陆续有族人迁至冈山县和其他地区,逐渐散布在日本各地。日本史书尊称刘阿知为“东汉使主”,其子为“都贺王”。在今天日本的奈良县和冈山县,都有“阿知宫”,是后人祭祀刘阿知的场所。 再后来,刘氏后裔分支分别被封姓为坂上、大藏、原田,繁衍至今,发展成为日本的望族。据说,有些地方的日本人过元宵节、中秋节也是受了刘氏家族的影响。近年来,不少坂上、大藏、原田三姓后人到中国祭祖,其中不少人专程到修武寻根谒祖。 |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汉献帝当皇帝时虽然没有太大作为,也并不是一位碌碌无为的皇帝。《后汉书》对汉献帝的评语说“传称鼎之为器,虽小而重,故神之所宝,不可夺移。至令负而趋者,此亦穷运之归乎!天厌汉德久矣,山阳其何诛焉!”诚然,天命如此,人力实难违之。纵观汉献帝的一生,虽是可悲可叹,却也是无可奈何。
孟子曾说过,成事者应该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而汉献帝一项都不占,他想成为一位大有作为的皇帝,真的很难。他虽聪明,在政治斗争中还是显得稚嫩。注定他的一生只能任人摆布,迫不得已而成为亡国之君。但仔细看他的一生,没有做过助纣为虐的恶事,还做过一些对社会、对百姓有益的事。 当初汉献帝被董卓挟持到长安后,他心里一直想着离开长安回洛阳,这件事影响着东汉及当时中国的历史走向。在董卓被杀之前一年,汉献帝已经开始谋划东归洛阳,他还派刘虞之子刘和偷偷出去办这件事情,由此可见汉献帝并不是一个毫无主见、完全任人摆布的傀儡皇帝。后来他们实现东归也与汉献帝的决心和毅力不无关系。 公元195年时,长安闹饥荒,汉献帝派侯汶负责赈灾工作,但粮食发下去了,报上来的饥民饿死数仍不见减。汉献帝采用“实验法”揭开侯汶赈灾不力的问题,但他不是简单的将侯汶杀头了事,而是打了五十大板后令其继续负责赈灾工作。不杀侯汶,在当时的情形下可以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年仅14岁的小皇帝能沉稳处理此事,可见办事周到。 在曹操南征北战中的官渡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重要战役,《三国演义》等文艺作品中都只说曹操功劳,实际上应该是曹操在汉献帝支持下打赢的。在整个官渡之战过程中,汉献帝虽然没有正面出现,但却是个关键人物之一。当然,曹操是官渡之战的实际执行者,是公认的政治家、军事家,能力与功劳不容抹杀。东汉末年,整个国家的北方之所以能重新统一,是曹操在汉献帝的支持下的结果。 汉献帝在位30年,客观上不仅没有导致东汉灭亡,反而延长了东汉王朝的寿命。具有文韬武略的丞相曹操为使自己的军事行动有别于其他军阀,上升到统一国家的高度,必须得到汉献帝的支持。汉献帝为早日实现国家统一,也不能不支持曹操东征西讨,这两个人必须合作。有历史学家认为,汉献帝不过多干预政事,有利于提高曹操的工作效率,不与曹操采取激烈行动虽然自己受委曲,但对统一国家有利。 汉献帝禅让,汉魏权力和平交接,不是汉献帝无能,而是东汉王朝气数已尽。古代皇权交接的三种方式:第一,武力夺取,每一个封建朝代的更迭大体如此。第二,继承,子接父班或家族之内的权力交接即是如此。第三,禅让,整个封建社会中并不多见。前两种形式是把皇权当作私人财产来对待,只有禅让的出发点是天下为公。从汉献帝禅让后直至去世的待遇,说明当时人们对他的肯定,他甘于牺牲自己,保全社会的安定。他不贪恋皇位,是为大德,有德者必受尊重。 汉朝变成了魏朝,汉献帝的末代皇帝当到了头。他有胆识,有才气,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枉然成了时代的牺牲品,汉室的殉葬者。但汉献帝刘协的命运比曹操一家人好得多。公元220年,曹丕强迫汉献帝禅让。禅禅让后的汉献帝被封为山阳公,又过了14年才死,比曹丕还晚死8年。 山阳公国虽小,却存在了75年,且比曹丕创立的魏国还长寿,一直延续到了西晋末年,永嘉年间(公元311年)被匈奴刘聪攻灭。汉献帝不做皇帝对他而言应该是一种解脱,否则他怎么能活到50多岁,说明他还是比较豁达的。历史上的尧舜禅让是无私,而汉献帝的禅让只能叫无奈。其实刘协第一天当皇帝大概就很无奈,不是他想当皇帝,而是被逼迫,如同后来把皇帝宝座禅让给曹丕,也是被迫。 公平地讲,东汉末年已经处于一个腐败透顶的时代。到桓灵时,朝廷公开卖官,连公卿这样的官职也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一时拿不出钱甚至可以赊欠!这样的官员上了台,除了拼命“捞钱”外还能干什么?这样的朝代不灭亡才是怪事。到刘协“被”当皇帝时,他面对的就是一个烂摊子,任何人取而代之当皇帝都只有灭亡一条路,只是时间早晚而已。汉献帝是东汉末年的天下共主,他从“被”当皇帝到“被”禅让期间,对历史和社会发展还是做了一点有益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