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你愿意学习,你的孩子才能够改变

这是一位中学教师写给一位家长的信,情真意切,建议中恳,相信它同样对很多家长有用。如果你在教育孩子中有困惑,花点时间读一读吧,好的教育总是能四两拨千斤,而教育做好了,人生真的会非常幸福。

另,我强烈建议,手中有我书的家长,不要泛泛地读一遍就过去,请至少读三遍,每一次的收获肯定是不一样的,读三遍后这本书才可能真正成为你的。我个人的阅读习惯也是遇到好书读很多次,因为意识形态的东西,必须是慢慢去认识和消化的,不可能读一次就能接受大部分。请相信这个建议不是出于私心,希望大家都好,明天更美好。

东东妈妈:您好!

一直想给您写封信,原因是我自己亲自带孩子,过去我有失败的教训,如今我有成功的经验,可以说酸甜苦辣都尝过,从希望到失望再到希望,从烦恼到喜悦,所以很想整理一些与您分享。但又直到现在才动笔给您写信,一是实在太忙了,学校教学任务繁重,下班后又要用心带孩子;二是我心里没底,怕我说的话您不接受,担心自己好心办了坏事“得罪”了您。后来,特别是国庆前的交谈,了解到您也是一位乐于接受新观念,努力想改善亲子关系的母亲。孔曰:当仁不让。于是有了勇气给您写信。

不怕您笑话,我虽然是重点师范大学毕业,与许多普通老师一样,育儿观念也还是上辈子留下来的,带有很多“毒素”。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老师,甚至有名师,他自己的小孩也好不到哪里去,有的甚至吊儿郎当。自谦一点的老师会说:“自己的小孩是给人家教的,自己是教不会的”。自大的就振振有词道:“牺牲自己的小孩,是为了他人的小孩,说什么舍小家,为大家”、有的还被一些媒体吹为“无私奉献”或“胸怀宽广”。这其实是伪命题,是何等的荒谬 !

和天下父母一样,我也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才,早早就教儿子读唐诗、讲故事和认字等,自认为还做得不错。大约刚上小学二年级时,突然发觉儿子不喜欢听我讲故事了(此时他的课外阅读能力还没有建立起来),我还惋惜道:天真可爱的幼年就这样结束了。后悔由于工作忙等原因讲给儿子听的故事太少了,自己还想讲时,儿子已经不想听了。进入小学后,跟幼儿园有很大的不同了,面对很多新的问题让我束手无策,由于我的引导无方,有时还粗暴干涉,导致儿子跟我常常对立,父子经常互相发脾气,肢体冲突也曾发生过。放学回家问儿子在学校的情况,他总说“不知道”或“忘记了”,有时晚上睡觉时还偷偷地哭,问什么事也不说。遇见熟悉的人不肯叫“叔叔”或“阿姨”,提醒他也不肯叫。刚学会写字,就写“某某是shijie上zui大的bendan”(说我是世界上最大的笨蛋),贴在我房门上;一次还偷藏我的钥匙,他看着我急着去学校而又找不到钥匙,他当时愤怒的眼光至今仍在刺痛我的心!

上小学后常常看电视连续看几个钟头、放假时一起床早餐也不吃就上网玩游戏等直到中午我下班回到家。说教过,批评过,效果甚微,反而让父子之间关系更疆硬,那时我已经懂得再也不能打孩子,所以强忍耐着没有打孩子,真是一筹莫展。当时自己曾非常绝望过,我究竟作了什么孽,生了个这样的儿子来处罚我。夫妻曾互相指责教孩子过程的教法不对,矛盾也曾上升到祖辈那里,弄得我和妻子双方父母也在指责我们道:以前人家带四五个孩子都带过来了,现在只有一个孩子,怎么就不会带呢?曾虚心向同事请教如何教孩子,同事的回答往往是空空洞洞,摸不着边际,诸如千万别溺爱、严厉一些、期望值不要太高、多一些沟通等等陈词滥调、隔靴搔痒,听了也白听。也读了不少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但经常令人失望。读的时候觉得说得句句有理,放下书时却觉得什么也不会;有的书甚至只是在炫耀“成功”,让人越读越自卑,越读越不知道该如何做家长了。就这样,我在焦虑和矛盾中度过了多年,孩子不知不觉已经十岁读三年级了,我自己也蹉跎到了四十岁。

幸运的是,我2010读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读完失眠两个晚上,真的是相见恨晚!为什么会失眠?因为之前教子方法中有些是对的,但信心不足而没有坚持而徒费了多年的美好时光,当然更多错的当时又不知道。读后恍然大悟,原来带孩子可以这么简单轻松和幸福,可以不用说教,更不用骂和打。对孩子虽有爱心,但是之前自己的做法是多么无知和愚昧啊!之后的几年内我读了四遍了。我有强烈的动力和愿望要把儿子教好,因以前的教子方法许多是大错特错,走了许多弯路,是这本好书救了我,让我重新做父亲,改变了自己,也就改变了儿子,父亲进步了,儿子就是进步了。从此让我坚信: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的话不好听。孩子没有错,只有不成熟。即使父母真的认为孩子“错”了,其实也在考验父母如何教,如果父母采取对的方法教,孩子自然就会改正,如果父母的方法不对,孩子可能逼于父母的权威表面会认错,但以后背地里会越来越错,以致总与父母对抗。(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不是只给妈妈读的,同样适合爸爸读。作者尹建莉回答过:妈妈和爸爸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区别是,除了妈妈能喂奶之外,其余完全相同。)

读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后,马上灵活模仿尹老师的做法培养儿子的阅读,儿子四年级时开始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平稳地、无痛苦地、无硝烟地摆脱了电视、网络游戏的魅力吸引。好在儿子的课外阅读还算趁早被我培养起来了,如今儿子已不会沉迷电视、游戏,但也还会看一下。还有儿子的性知识、更重要的是性心理我自认为培养得非常完美无缝,能坦然地和我一起谈这方面的问题,他已经会正确认识并保护自己,也坚信他以后会有美好的恋爱时光和幸福的婚姻家庭。儿子现在已经读初中了,不住校,成绩不是第一,但很好,我很满意,天天回家跟我讲学校的事,我天天听得很开心。(与孩子交流时一定要注意做听话的父母,让孩子多说,自己用心多听,不用瞎表扬、瞎批评,否则孩子会越来越不愿与父母交流的)。

我现在工作再忙也要天天回家见儿子,听听他今天班里的“好事”、“坏事”等等。儿子常邀请他三两个好同学到我家玩,如做叶脉、通过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学校没有上实验课)、去打球、一块去看电影等等,每当有儿子的同学来我家,我就乐开了花,心里念念有词感激道:造物主啊,您今天又送几个儿子/女儿给我了,真是谢谢您了!(妻子曾埋怨我交际太窄,家里鲜有客人来,我儿子也曾不与人交往,前面已述)。有一个好同事知道后特羡慕,就说他儿子老是一个人呆在家人,不肯出去找同学玩。我听后,就选个恰当的时间“借”他一本《好妈妈》,强烈建议他好好读一读。告诉他读完感悟后,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我要好好珍惜现在美好的时光,我知道,再过两年多,儿子就要上高中,现在的高中全是寄宿制的,也就等于再过两年多,儿子可以说要“远走高飞”不能天天在家了。由于与父母沟通多,到时他会有较成熟的心灵面对新的环境。(尹老师说过,我也觉得,反对为了锻炼孩子的集体意识、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而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封闭式的学校,那样做是弊远大于利),儿子长大总要离开父母的,瓜熟是要蒂落的,鸟儿翅膀硬后总要离巢的。呵呵,我也已经做好了做“空巢老人”的准备。真心想要是再生个孩子就好了,一个孩子还没有带够,就长大了,那怕现在领养一个孩子,培养大后还给人家我都愿意(当然尊重孩子本人的意愿)。

在家里有爱、有交流(注一定是平等的交流)、受到尊重孩子,学习成绩自然是不会差的,也不会骗人。出到外面也一定不会变坏。以后孩子也会与同学、朋友、同事和谐相处,也会尊重他人,以后孩子的婚姻会和美,家庭也会幸福,孩子也会正确教他/她的孩子,也就是你的孙子孙女或外孙外孙女等等也会变得很好,总之,一代一代都好下去。否则,代代都烦恼,一代打一代,代代都打骂,孩子的心灵就是这样被“好心”的父母摧残的!难怪一次尹建莉回复读者时说:找老婆或老公,一定要看对方父母的脾气和教养等好不好,如果对方父母的脾气和教养都好,那么对方就好,否则就不好。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真是分析得很精辟!

儿子在在班里还主动当班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这是我改变自己、我学习《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的收获。可以说我和妻子现在天天在享受做父母的快乐,当然儿子也在做儿子的快乐。话又说回来,我儿子也还有许多方面不尽人意,如做事还很拖拉、睡觉常踢被子、吃饭还掉饭粒等等,但我们父母一点都不介意。

东东妈妈,你的大女儿很优秀,您对女儿的教育方法一定有很多对的方面,我想不过是您不知道对在什么地方。而东东的问题您表现得很不满意,这其实是您对东东的教育方法很多是错误,同样,你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自己对孩子全心付出爱,最后孩子理都不理自己,可谓是伤心欲绝。

比如,九月份因台风学校紧急放假,东东不同意你来学校接他,而他坐公交坐了一天了还没有回到家,您就急得四处打电话询问,打东东手机不接,打班主任电话、打东东宿舍电话等。您跟班主任通话时可能也急了点,还惹班主任生了一点气。最后你跟我抱怨,说东东从不接你的电话云云。我只能安慰您,急也没用,只有在家慢慢等,当时就是报警,警察也不可能立即找到东东,还叮嘱您东东回到家不要发他的脾气。我心里想,您真是个典型的传统型的中国母亲,你反思过吗?东东今天的表现绝非是一日所为,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为何总不听你的话?说来话就长了,正如您国庆前与我交谈时讲给我听的一样,您长期以来用您的强权无理地管教着儿子,您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儿子乖时您高兴,儿子“不乖”时,您就像六月的天气“晴转阴”,还常强行闯进儿子房间检查孩子有没有写作业,你说过一次发现儿子没有写作业您还气得动手打了东东,打过之后,您又偷偷地哭。星期天东东睡迟一点,您就强行叫他起床背书,您好心买一大堆辅导书给东东,说是为他好。总而言之,一句话,您没有尊重孩子,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您的话不好听。

还有手机问题,您总也管不着,手机最初是您买给东东的,后来又被您没收了(想想:您这不是在折腾人家嘛!买手机给人家,之后又找理由没收,真是太折磨人了!)。后来东东自己又私买了一个便宜的手机,又被您没收了。再后来你打他的号码,又通了,但没人接听,而您检查放在家里没收的手机依然在。因此您就气急败坏地打电话问我,东东哪来的钱又买了一个手机?这孩子我真是没法教了!您无耐地、失望地问我该怎么办。原来,东东找到被妈妈没收的手机后,把号码芯片取出,插到同班好同学的手机中,这个手机是一机双卡的。您看看,您的点子有孩子那么多吗?你斗得过孩子吗?到头来失败的还是家长。于是您又拜托我帮东东代管芯片。您这个做妈妈的,我也拿您没办法了。告诉您吧,我也给我儿子买了一个手机,淘宝网上买的,只有一百多元钱的,只能通话和短信功能的。告诉您吧,孩子是没有错的,手机也是没有错的,错就错在家长的说话方式和做法。如果您还是不相信这句话,那么您完蛋了,您将失去一个“坏”儿子;如果您改进了做法,您将会捡回一个好儿子。至于如何做,已经跟您说过了,先维持现状,不提手机的事。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真理,我之前也不理解,当我读完《好妈妈胜过妈老师》之后(现在在读第五遍),确认这句话千真万确!但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还很不认同,这反映了家长和老师本身不肯学习,所以肚里空空,一点教孩子的方法都没有。所以强烈建议您多读几遍《好妈妈胜地好老师》,高材生出身的您,应比普通人更晓得,一切道理、方法都可从中悟出来的。

书店也有大把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可是许多书是令人失望的,无法仿效的。我看过不少已做父母的家里也有许多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也肯学习,只是有些书很内容空洞,无法仿效。可以说许多初人父母的家长朋友,是读错书了。我读过《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东子著)一书,这个叫东子的作者真是“生财有道”,模仿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的封面,把“妈妈”改为“爸爸”,用最快的速度,把他的教子日记加上东拼西凑的内容就“著”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跟风书,内容空洞,根本没有读的价值,还让读者误认为做爸爸的就应该读这本书、而做妈妈的就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

《无后为大》(关军著)中有四段内容,该引起已做家长特别是父亲深思了:

第一段克里希那穆提(一位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人)说过:“今日,人们只有受到严格的训练才能成为律师或医生,然而奇怪的是,他们却能够身为父母而不必接受任何教育,以为无需教育就能胜任此项至为重要的工作。”这句话醍醐灌顶,让我留意这个常被忽略的问题。是啊,做父亲绝对算人世间门槛最低的职位,风险也是最低的,做得不好又何须承担什么责任?(做母亲功劳风险毋庸置疑是很大的,但教育孩子方面母亲依然要学习。)(注:醍醐灌顶,成语,比喻给人灌输智慧,使之从迷惑中醒悟或彻底觉悟。)

第二段一个做了多年学生心理咨询的心理老师说,如果只是孩子的成长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但如果孩子问题的背后是父母的问题,那就很难解决,除非父母们先做改变。他还断言,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寻求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而不是在自身寻找原因的话,孩子的问题就无法解决。

第三段尹建莉经常要接受其他家长的咨询。这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烦恼多多,比如孩子“厌食”、“多动”、“逆反”等等,尹建莉在剖析之后发觉,其实问题都出在家长的心态和教育理念谬误上。自然而然地,她会要求家长自己作出改变,比如修正自己的权威意识、适度的无为而治等等。多数时候,家长们会流露出反感甚至气愤之情,他们想的只是如何更好地控制孩子,根本没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何况是原则问题。

第四段睿智如尹建莉这样的教育者,面对许多糊涂家长也是一筹莫展。成年人大多已成为可怕的经验主义动物,而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大多是童年打下的根基,对他们的说服和引导,比教育孩子难上千百倍。

东东妈妈:记得去年我已经向您推荐过该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而你的表现告诉我,您并没有读。凡是认真读过的家长,都会被感动继而学习她的。

当年我读完这本书,我马上买了近十本,送给我和妻子的兄弟姐妹,但后来跟踪,多数都没有读,我很伤心。这激发我更要把自己的孩子教好,他们才有动力去读这本书。我感叹:送礼物容易,送观念难;买书容易,读书难;对有些人,要读一本书,难于上青天!后来我又送给有小孩的邻居,他们不好意思收,我就说:借给你看吧,已经借出三本了,后来跟踪他们有没有看,有的出于情面笑着说,看了两章了,继而又抱怨说现在儿子如何如何,真的不会教了;有的回答说,久未看书,一看就睡着了;还有的回答,最近特别忙,还没有时间看。现在让我欣喜的是我楼下朝马路边有个生意店,是对年轻夫妇开的,他们的儿子上幼大班,我建议他们读《好妈妈》,做妈妈的读得很认真,还时不时跟我交流,谦虚地说向我请教。

其实,我推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给人家看,如果人家真的认真读了,他(她)一定会跟我谈体会的,甚至还会问我,还有好书吗?如果有,一定要告知哦。如果人家没有任何反馈,说明他/她一定没有看,再怎么劝作用都不大。当然我还有另一本非常适合家长看的书,不想再推荐了,除非人家找上门来。

再次推荐家长值得读的好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著,作家出版社出版)

好的教育书是良心书,是科学书,是命运书,作家以良心和教育科学来写作,影响的是一个孩子和家庭的命运。它不是小说,买本坏小说,上一当,误一时;读一本不好的教育书,上一当,误一生。《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读过的人在网上评价最高的两个词是“相见恨晚”和“受益匪浅”。

只有你愿意学习,你的孩子才能够改变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中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完美结合,教育效果立竿见影,像小说一样好看,像哲学一样深刻,像工具书一样实用。适合爸爸、妈妈也适合老师的教育经典!知名媒体人、作家关军在他的《无后为大》一书中写道:“说句不怕丢人的话,要是投胎可以重新选择,我愿意到她(指尹建莉)那里报名做儿子”。

昨天在电话中提到给小孩送圣诞礼物的事(《好妈妈胜地好老师》第18页),我想略谈一下我的做法:

我每年圣诞节给小孩送礼物一直都在坚持,当读完《好妈妈胜地好老师》后,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做法,并且方式方法方面又改进了不少。送的时候要注意:是纯送礼物,不带有任何附加条件,不与任何东西挂钩,比如以下两种常见的做法是很不恰当:1.收到礼物之后,就要更加努力学习了;2.如果你再不努力学习(或再不听话),明年妈妈(或圣诞老人)就不送礼物了。

至于送什么礼物,《好妈妈胜地好老师》第18页到22页写得很清楚,我就是照做的,效果出奇的好。

圣诞节纯送礼物给小孩,让小孩的童年很幸福,其实小孩不用教也会很懂事的。比如,去年圣诞时,我儿子也悄悄给我俩送了饼干;还有每当我生日那天,自己都会忘记,但多年来,我儿子都记得,他会悄悄买些小蛋糕、小甜饼什么的给我。每年的圣诞节、家人生日,我们都会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再过二十多天,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又到了,我已经把准备好的礼物藏起来了,到时悄悄放在孩子的床头。偷偷告诉您吧,我今年买了许多,就晒一晒吧:漂亮的圣诞老人服装、望远镜1个(俄罗斯军用)、风筝5个(请儿子邀请他的的同学一起放风筝,努力消除独生子女综合征)、“奥普森”牌背包1个、一套哈利波特的邮票、1件哈利波特毛衣、一张英国出版的世界英文地图(120cm*80cm)、一包英国进口饼干、3瓶安利沐浴露、3支安利牙膏和牙刷(全家人共用的)、防汽车尾气的口罩。这些都是儿子平时“透露”过的,我及时记了下来。我甚至家里的微波炉坏了都不急买,专等圣诞老人“送来”。

东东妈妈:据我对东东一年多来的了解,东东其实很单纯,在我面前有礼貌,笑容特别可爱,还算比较开朗,接受能力还不错,就是基础太低了。您认为他的成绩很差、在家里很不“听话”,但事到如今,不要说我,就是请尹建莉来,也不能在短时期内大幅度提高了。只能慢慢来,急也没用。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教孩子是慢活儿,改变了自己,就改变了孩子;自己进步了,孩子也就进步了。如果您愿意,以后我读到好文章还会乐意跟您分享。(注:“朝闻道,夕死可矣”出自《论语》,这是一个含有折理的语句,意思是,早晨明白了道理,那怕晚上就死去,也没有遗憾的。教育人们,不要认为自己年岁大了,再学也没用了,千万不能有这种想法,学无止境,闻道有先后,即使自已年岁大了也不要放弃学习。)

如果您在家里觉得东东有什么不顺眼的事,注意千万别发脾气,先忍着,想想有无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如果一时想不到更好的沟通办法,你可以立刻打开电话给我,或许我能帮您出点主意。当然等到第二天再解决也不迟,说不定第二天脾气就消了,办法就有了。

东东妈妈:下面33小段内容是我最近浏览尹建莉博客摘录的,我觉得尹老师分析很精辟,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吧!(尹注:这33小段内容稍后将在博客中另发一篇文章。)

愿您在对孩子付出爱的同时,也能自然早日得到爱的回报,家人都活得愉快,少些烦恼。

彭老师

2013年11月27日星期三

(由于时间紧,加上文笔笨拙,如有错误歧义之处,就请回复指出,或电话沟通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8436.html

更多阅读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纪伯伦 纪伯伦你的孩子原文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

声明:《只有你愿意学习,你的孩子才能够改变》为网友亿昔瞳里唯一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