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语文养成教育”探索之路 强者之路极限索隆养成

原文地址:“语文养成教育”探索之路作者: 古蓼耕夫-赵克明

“语文养成教育”探索之路

□ 赵克明

回首39年的执教生涯,几多彷徨,几多思索,几多探求,几多顿悟,我自觉就是一个行者,背负着行囊埋头行进,一直在路上。

我是带着对母语的热爱走上教坛的,这种爱源自少儿时的启蒙。

那是个无书可读的年代,家里父辈们读的几本线装书都在“大革文化命”中付之一炬了,所幸的是遇到了启蒙老师唐显礼先生,是他在那个冬日里朗读的《欧阳海之歌》温暖了我幼小的心灵,让书的魔力撩拨得我不能自已。说来让人笑话,我还有过“窃书”的经历。小学四年级那年暑假,我去看望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吃饭时发现食堂拐角有一卷落满蛛网的纸,打开一瞧,竟是一本书。那顿饭我没有好好吃,心思都在那本书上,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后我还是斗胆把它“偷”走了。整本书已残缺不堪,当时并不知道书名,只知道那个暑假最开心,整天都埋在那本书里。开始为书中曲折离奇惊心动魄的抗日故事所迷醉,后来对书中田耕、何大拿、毛驴太君等人物萌生强烈的爱恨情感,再后来玩味着书中描写的段子禁不住浮想联翩……就这样夜以继日地读、翻来覆去地读,读了不下二十遍,甚至连某个细节在书的某一页面都已了然于心。

也许是饥饿的人才知道面包的香甜,也许是干旱缺水的人才珍惜每一滴水,也许是深山里失学的孩子才特别向往明亮的教室,经历了无书可读痛苦的我对书籍有着特别的情感。这是生活给予我的最大恩赐,也正是这赐予让虚龄十七岁的我坚定地选择语文教师的职业,愿与书籍结下情缘,感受汉字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鲜活的生命体,与美神对语,与智者谈心,获得人生最美的享受。

执教之初,那还是百废待兴的历史时期,语文课堂近乎死水一潭,很流行的教学方法就一个字——“讲”,老师口若悬河地讲,循规蹈矩地讲,从解题到背景,到划分段落,到总结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到归纳写作特点,就这样一篇篇地“讲”课文“磨”课本,学生完全是被动接受的容器,对语文学习了无兴趣。

我深爱的语文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呢?趁着县教研室教研员朱祥舟先生下乡视导的机会,我说出了愿与学生多读好书的想法,当即得到了赞同与支持,于是开始了语文教学变“磨”为“活”的实验,课堂上打破程式化,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在读课外书上,鼓励学生爱读书,会读书。

其时,我在一所乡村中学,学校订的书报堆放在那儿少有人问津,我便毛遂自荐担任义务管理员,这样我就有了一大“特权”——优先阅览学校的书报,并推荐给班上的学生阅读。与此同时,我大胆做了一些“激活”语文学习的尝试:组织幼芽文学社,举行专题讲座、笔会,开展评刊、调查采访、语文成果展览、办社刊《幼芽报》、编习作选集《幼芽集》、竞赛、游戏等活动;创设班级图书角,提倡学生随身必备“三录”(“小诗录”、“日知录”、“见闻录”),每天记录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利用学校广播室建立课外语文学习基地,培养学生做播音员、小记者、小编辑,让每个学生都在实际训练中得到锻炼;开展争当“家庭秘书”活动,倡导学生为家长写信,做收支记录,签订合同,书写对联……如此一来,我的语文教学有了一些活气与生机,我和学生还收获了“第一桶金”——我的教学反思文章在《中国教育报》《语文教学之友》《安徽教育》等报刊发表,学生的习作在《作文月刊》《中学生》等杂志发表,并获得全国作文研究中心赠送的一面奖旗。

那些年,生活是艰苦的,但苦却快乐着。记得有一个寒假,我带着两个学生油印学生习作选《幼芽集》,一张张地刻蜡纸,一次次地推油印机滚条,一本本地装订加封面,忘记了寒冷,忘记了春节的临近。

摸着石头过河,总希望彼岸有人指点。

我很幸运,神交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先生。数载鱼雁往还,我的许多疑难问题都在蔡先生的书信和相赠的书中找到了答案,我向蔡先生讨教的教研文稿还被他推荐到《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上发表。1993年,安徽省中语会成立了以蔡澄清先生为组长的“语文点拨教学实验与研究”课题组,我应蔡先生之邀正式参加了课题研究,成为课题组成员。

在蔡先生的热情鼓励与引领下,我树立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理念,认真研究学生,知其情,懂其心,有针对性地调整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心态,我还引导学生向名人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也向自己学习,并结合教与学的实际探究语文学法,让学生写“学案”,“画”课文,循序设问(背诵法),走出“黑箱子”(思维法),编织词汇网(积词法),借“题”发挥(写作法),转换语言(语言运用法),发挥成语的多功能(语文综合运用法)……根据这些实验形成的文字被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学生》杂志以“教你一招”栏目推出。

蔡先生的“点拨法”点拨着学生,也拨亮了我的心灯,我意识到“怎么教”固然重要,但是“教什么”更关系到教学的实质,也决定着教学的功效。于是,跳出“深山”以“山外人”的身份冷静地审视语文教学:考察中学生语文学习现状,能说会道、出口成章者如凤毛麟角,而讷讷于言、词不达意者则比比皆是;反思现代语文教学轨迹,其最大的失误是忽视了母语教学的规律,过于求助于科学主义思维方法,或者说把语文同其他自然学科混为一谈,语文改名换姓了,没有真正姓“语”;借鉴古代语文教育的传统经验,其成功之点在于一直强调多读,熟读成诵,烂熟于心,一直重视语文的实践性;从现当代语文大家寻找理论依据,像朱自清、叶圣陶、黎锦熙、吕叔湘等都一致认为,语文学科及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掌握并运用祖国语言。通过多角度的审视与思考,我的认识渐趋明确起来——语文教学的本体就是学习语言。语言承载着思想,承载着情感,承载着知识,承载着文化,又具有审美内涵,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就接受了思想,接受了情感,接受了知识,接受了文化,也就训练了思维,陶冶了情操;而忽视语言的语文教学显然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其结果自然与语文教学的目标愈来愈远。可以说,进行语言积累与表达训练就是牵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基于这种想法,我和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汪立海先生向省教科院申报了“语言积累与表达教学实验研究”的课题,那是1999年。

课题实验其实是不断地提升教师,我的《“语言表达训练”实验研究的四个“转向”》《构建“语言学习型”教学模式》等论文,《点拨学生背诵古诗词曲的尝试》《超常“组装”,让语言“靓”起来》《〈柳毅传〉教学设计》《〈说“木叶”〉教学设计》等教学案例,就是这次实验的产物,它让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教师频频亮相于国家级语文专业刊物,走进国内语文界同行的视野。

有句话很流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信奉者,调到一所重点中学后,曾构想过师生共读课堂的美妙境界,曾给学生制订过高中三年读书计划,曾每周带学生进阅览室上一节读书课,也曾在课前安排五分钟的“名著相伴”读书演讲活动……可是这一切在“应试教育”夹缝的生存空间里只能是微弱的呼吸。每当目睹堆放在课桌上足以埋住一个个圆脑袋的《教材详解》《精讲精练》《考试大全》《满分作文秘诀》,想到学生们就是在这些所谓的“书”中耗费宝贵的年华,焚膏继晷,目不窥园,看到学校偌大的图书阅览室却空无一人,书架上的杂志图书已经灰尘满面,我的心头禁不住隐隐作痛。每当看到越来越多的同行被高考弄“魔”了,课堂上言必称“高考”,行必为“高考”,似乎不谈高考语文课就无意义可言了,不为高考师生们就手足无措了,我实在忍不住扼腕叹息。

高考的“功利性”已武装到了牙齿,基础教育已经完全沦为高考的“培训班”,高楼林立的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竟放不下一张氤氲书香的课桌了,悲乎哀哉!

怀疑,苦闷,自知人微言轻,但我不得不发出呐喊:《语文“伪教学”当休矣》《对炮制山寨版“满分作文”说“不!”》《高考真把人弄“魔”了》。聊以自慰的是,这几声呐喊得到了《中学的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与学》的回应,也得到了同道专家们的赞同与支持。

发泄心中块垒易,脚踏实地前行难。

既然已经上路,就无法停止行走的脚步。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我领办了全国中语会批准立项的“中学生个性化作文实验研究”课题,有意以“读天下美文,写真情佳作,塑完美人格”为宗旨,引导学生“倾吐真情,张扬个性”;又应邀参与了市教科所方忻悟、杨永明两位先生主持的省级课题“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实验研究,试图通过选修课程的实施改变目前“一切为了高考”的教学现状;还与我校教科室高章元先生共同主持了省级课题“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验研究,力求给语文教与学注入一些生命之水。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记录这成长印记的是几本新著:《中学生个性化作文引路》(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取法美文写佳作》(现代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与高章元共同主编)《赵克明教写作》(文心出版社2013年版)《滋润心灵:晨读美文百篇》(上海交大出版社2014年版,与高章元共同主编)。

不仅如此,成长更体现在思想上。由关注课堂,关注语文教学,到关注语文教育,乃至学生培养的全程,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文学习观:语文学习的目的有三个层面,小而言之,是掌握一种终生使用的工具,能顺利应对中考、高考及将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而言之,是为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大而言之,是传承民族的文明,固守民族的根本,让民族的血液永远流淌,并使自己成为未来文化的创造者。我们不能说语文学习无功利,但是语文学习绝不能“功利化”,因为语文天生是“农业”的,得遵循作物的生长规律,性急不得,用一个环保术语,就是营造一片具有生态效应的“湿地”。过于急功近利,就会有“沙漠化”的危险;企图“揠苗助长”,结果定会是禾苗枯槁;采用任何“催熟”的做法,都会丧失其应有的品质。

行走至此,我才恍然意识到,语文教育贵在养成。原来自己30多年来一直苦苦探寻的是“语文养成教育”。

从迷茫地行走,到自觉地行走,39年来就这么行走在“语文养成教育”的路上。

何谓“语文养成教育”?就是把握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遵循熏陶渐染、积淀涵养、感悟体验、运用提升等语文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关注语文的敏感与领悟语言的语感,从而协同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素养与能力,并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语文养成教育”必须遵循语文学习规律——

熏陶渐染。“熏陶”就是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渐染”就是因接触日久而逐渐受到影响。语文学习讲究营造一个氤氲着语文气息的环境,讲究耳濡目染,长期浸润,不断滋养。

积淀涵养。语文需要积淀,积淀知识,积淀能力,积淀文化,积淀修养,语文教育是一种生命的浸润,语文学习是为了满足学生生命涵养的需要。“书香”是语文永远的追寻,在“书香”中阅读,阅读大师,阅读那些蓄满思想、蓄满情感的前人作品,吸收那些优秀的作品留给自己的启迪,将别人心灵流淌的生命清泉转化为滋养自我心灵的活水。

感悟体验。“感悟”是指学生在阅读中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它只有通过潜心读书,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它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阅读书籍,感悟人生,会帮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语),阅读文本与阅读生活相联通并在体验中感悟人生,感悟生活,我们才懂得生活,珍爱生活,学会生活,成为生活的强者与智者。

运用提升。语文学习的“运用”主要是就表达交流而言,包括口语(说)与书面语(写)两个方面。只有经亲身的语言实践,直接地感受规范的语言,并在实际运用中加深自己的感受,才能真正领悟语文的魅力,也才能真正提升语文素养与能力。再者,表达交流与阅读积淀是一种互动关系,表达交流会激发、促进阅读积淀,而阅读积淀又会针刺、推动表达交流,二者的良性互动无疑会实现双赢,进而实现语文素养与能力的全面提升。

“语文养成教育”贵在养成,而养成之道贵在“三感”——

“情感”,即热爱母语的情感。正如学者萧启宏说:在热爱语文的人眼中,汉字不仅形体优美,而且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命体。惟有热爱,才能亲近;惟有热爱,才能接受;惟有热爱,才能一生相伴。

“敏感”,即对语文有强烈的反应,有极高的关注度。就像服装设计师行走在行人熙攘的大街上总是留意人们的衣着一样,就像植物学家进了原始森林总会察看每一棵树的种属与年轮一样,就像考古工作者得到一块沾满泥土的旧瓦片总会会欣喜无比一样,生出一双“语文眼”,时时处处关注生活中的语文。

“语感”,即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能够领会语言的表层意思和内在含义,分辨出语言表达的真与假、美与丑、优与劣,最起码的不能误读语言,也不能错误表达,传达不合实情的信息,表达并非真实的情感。

“语文养成教育”所期待的理想境界——

在学生青春年少之时养成了终身学习语文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现时的学习只是为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因而语文学习关注当下更关注未来,应注重可持续性,注重学生自觉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当上述这些所思所悟发布于新浪网与教育报刊的时候,我更明晰了自己前行的路,放眼远望,那正是语文教育的“伊甸园”……

行走,行走,走过39度春秋,作为一个语文行者,我一直行走在路上,在“语文养成教育”的路上。我深知长路漫浩浩,最迷人的风景也许遥不可期,永远在前方,但是我痴心不改,不会停止追寻的脚步。

“语文养成教育”,永远在路上。




[转载]“语文养成教育”探索之路 强者之路极限索隆养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857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沂蒙教育》2015年第6期目录 转载武侠玄幻区目录

专栏《沂蒙教育》之《干草垛,麦秸垛》。原文地址:《沂蒙教育》2015年第6期目录作者:朱祥慧启卷1永葆向上生长的能力殷国雄铎声4为临沂教育把脉为课程改革启航——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专家团来临沂调研临沂市教科研中心梁士

高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五:说明文

高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五:说明文第一课时课程目标:1.建构说明文的知识体系。2.熟悉说明文的教学要点。教学内容:一、什么是说明文?1.所谓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

如何成为PS高手(转载) 李涛ps高手之路百度云

很多人或许很想知道PHOTOSHOP的高手是怎么出来的,我想讲一个简单的故事,你知道拳王阿里的什么拳最厉害吗?是他的直拳,为什么呢?因为就这个动作它不知道练习了多少便。世界上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把一个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并把一个简单的事情重复的去做,最

声明:《转载 “语文养成教育”探索之路 强者之路极限索隆养成》为网友丿浅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