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虽然给出了健康定义,但问题是如何解释身体无病。医生说,或者西方医学上称身体无病,是指现代医学科技检查结果没有异常,若病人感觉有病那是心理有病。中医以虚实寒热论体质,同病不同质,同质不同病,但除非病已在体内外呈现病理症状,否则也不知病在何处,发展到何程度。这都不能准确的解释健康的含义,因此,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到底何为健康、按健康的标准来判断自己是否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的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衡量健康的一些具体标志,例如: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9、头发光洁,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
WHO的心理健康标准
认为“没有病就健康”的观点在今天是绝对站不住脚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病,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有关心理健康,1946年WHO成立时宪章中所提要求是:要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并且不会感到疲劳和紧张;应该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并且能上能下,心胸开阔,不至于因为很小的事就耿耿于怀;必须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的人;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排除干扰的能力;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反应速度快,有高度适应能力等等。
身体健康十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提出了十条标准: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事务的巨细。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皮屑。
10、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感到轻松。
健康原则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准总的来说,有下列几点:
(1)身体智力、情绪协调。
(2)适应环境。
(3)人际关系彼此谦让。
(4)有幸福感。
(5)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具体的讲就是:
(1)有基本的自我安 全感。
(2)能很好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的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适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比较规范的表述是这样的:
(1)智力正常,能正常的充分的发挥智能效能,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智力结构中各要素在实践活动中都能积极协调的参与并正常的发挥作用。乐于学习。
(2)情感健康,情绪稳定。心情平静而有愉悦感,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富有朝气,满怀自信,善于自得其乐,对生活充满希望,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的情绪,即能克制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
(3)意志健全。在行动中有较高水平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映方式。在行动中总能控制情绪和言行。
(4)人格完整。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5)自我评价正确,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优点感到欣慰,但又不至于狂妄自大,对自己的弱点即不回避,也不自暴自弃,而是正确的自我接纳。
(6)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交往动机端正,能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交往中保持独立完整的人格,不卑不亢。
(7)适应能力强。能有效的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较好的完成人生的课题,适应新环境,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思想和行动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能有效的调节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以求自身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协调一致。
(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十要素
一、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二、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价。
三、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完整与和谐。
六、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九、在符合集体的要求下,能积极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心理健康的三个标志
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向往,觉得生活充满乐趣。这种对生活的热情,不仅表现为积极工作,勤奋学习,还表现在注重体形的健美锻炼与面容的修饰。

心理健康的第二个标志是情绪的稳定,即不管面对怎样的逆境,遭受怎样的打击都能保持愉快的心境,充沛的精力和奋发向上的朝气。
心理健康的第三个标志是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无论是生活在喧嚣的城市,还是生活在边远山区;无论是坐在办公室中处理公务,还是在田间、工厂劳动,都能迅速按环境的变化调整生活的节奏,使身体迅速适应新的环境需要。这样就不至于给健康带来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