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变形记》,从很多年前就开始了,主要是节目的形态挺吸引我。
作为专业电视人,我深知节目的创新有多难。原《人物》栏目主编吴琦说过一句话:除非你说你能不用摄像机,拿手掌就把节目拍了,否则就别说什么创新了,你能想出来的主意,人家都用过了。
这几年比较火的节目,《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了》《中国达人秀》,还有明星跳水什么的,都是从国外买来的节目形态专利。还有一些,是买回来后水土不服的,像央视的《为你而战》原是德国收视很好的节目,买来专利后,我的朋友张越受命带领着一些年轻人做,最初雄心勃勃,想主打黄金时段跟地方上星台竞争,连演播室设计都请的是德国团队。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做了一段时间就停播了。
中国人真的是缺乏想象力的,意识形态方面又有那么多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档自主研发的真人秀节目,能够坚持下来,并取得今天这样的影响力,实属不易。
《变形记》最早出现是在06年,当时正逢真人秀节目之风初进国内,记得央视2套长假推出了《欢乐英雄》系列,其中有一个《车手训练营》,挺不错的。当时2套有个研发组,定期会组织观摩一批国外的真人秀节目,印象比较深的是FOX的《SWAN》,但我们还没动手学呢,湖南经视先下手照抄,没抄好捅了个漏子,总局下令,整容类的节目不许做了。
我第一次看《变形记》觉得熟悉,这不就是当初我们的《体验》吗?只是我们当时做的是单向的,比如让司机体验交警,让画家体验乡村教师,在这里变成了双向,而且时间更长,因而获得的感受就更丰富。
《变形记》做得最好的时候曾在2套播出过一段,我深深被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所感动。不仅是为乡村孩子的坚韧,更为城市孩子的善良、愿意改变自己而感动。
这个节目播出一段时间后,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开始出现了:城里的孩子体验过艰苦的乡村生活后,自会倍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所有的变化都是正向的;而乡村孩子经历了短暂的“天堂生活”后还要回到现实中,巨大的落差让他们幼小的心理如何应对?
我也有这样的隐忧,甚至觉得摄制组应该配一位心理老师,每次节目结束后在一段时间内与乡村的孩子保持联系,进行引导和干预。
但不管怎样,剧组顶着压力,还是把这档节目坚持做下来了,并且一做就是9年。
到了2014年,《变形记》也改版了。
首先,是从城市来到乡村的孩子由一个变成了两个,后来甚至变成了三个。
这样的变化,等于人为地预埋了冲突。你想,两个青春期的问题少年遇到一起,在艰苦的环境中人的压力很大,加之两人来自不同地区,生活习惯多有不同,不打架才怪。同时,两个人就比一个人胆子大,什么私自跑路,拆监控摄像头,暴打导演的事情便屡见不鲜,将一段原本很套路的故事讲得越发有声有色。
再后来,又加进了一个元素,就是城里娃的家长陪着一起来变形。这些熊孩子正处在叛逆期,在家里常常顶撞家长,甚至动手,令爸妈束手无策。而在一个陌生的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会不由自主地靠近最亲近的人。在长达一个月的“孤岛”生活后,亲子关系的修复已是必然。
以上这两个元素的加入,堪称妙笔生花。
现在说说这档节目的不足。
首先,是两条线索严重的不平衡。由于城里孩子古灵精怪,在乡村生活中“事故”频发,枝节横生,便让大家很有期待。而乡村孩子到了城里都特别乖,城里的爸妈毫不敢松懈,恨不得寸步不离,在学校老师也常安排“贴身保镖”,所以鲜有奇特的出人意表的故事发生。导演自己也觉得没趣,便把这一条线索进行压缩。久而久之,乡村孩子的城市生活成了鸡肋。
如果还想在节目中保留这一条线索,揭节目组就必须开动脑筋,设计乡村孩子的城市生活体验,当然这很难,因为如果对于成年角色,“山炮进城”的露怯是容易设计的,但对于孩子不行,让他们在城里出丑这是广大“善良”观众不喜看到的。
其次,导演的水平参差不齐,控制力弱的导演发掘不到故事,便把注意力瞄向鸡鸭猪狗,鼻涕孩儿什么的,非常表面化,又弄些自以为搞笑的小动画花体字幕之类,其实这一直是湖南卫视的死门——全台泛娱乐化,多么正经的节目也得撒上点辣椒面,要不看不出是正宗湘菜。
同时,导演的讲述能力弱还表现在大量使用旁白。旁白不是不能用,交代背景什么的是可以的,但是节目中经常出现“这一刻,他幼小的心灵正经受着巨大的冲击……”“他是多么希望趴在妈妈的肩头痛哭一场啊”“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改过自新的愿望,看到他内心深处正能量的迸发……”这些狗屁话,把好好的一个纪录片弄得不伦不类的。
但是,瑕不掩瑜,《变形记》是一个好节目,作为专业电视人,我能看出做这个节目的编导有多辛苦。真心希望他们能坚持做下去。在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阵地正在失守,需要一些顽强的战士,用自己的真诚,和对电视这个行当的情感,留住最后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