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

一.课内巩固

1.给加点字注音。

颛臾(zhuān )冉有( rǎn )社稷(jì)   柙(xiá

虎兕(sì)萧墙(xiāo )相夫子(xiàng) 椟( dú

2.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①既来之,则安之:已经使他们来了,那么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今义:既然已经来了,那么就要安心下来。

②分崩离析:不统一,支离破碎。

③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谋动干戈于邦内”即“谋于邦内动干戈”,谋划在邦内采取军事行动。后代形成成语“大动干戈”:

采取军事行动

3.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

A.无乃尔是过与B.是社稷之臣也

C.是谁之过与D.夫如是,远人不服

4.下边一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A.危险颠簸辅助        B.不稳定跌倒辅助

 C.不稳定 颠簸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D.危险跌倒 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5.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①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为:①作为,担任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为:②语气助词“呢”               

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为:③成为               

④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为:④动词,这里有“编造”之意              

6.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于:①引进动作对象,不译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于:②对,对于,介词

③虎兕出于柙  于:③从,介

④龟玉毁于椟  于:④在,介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于:⑤和,与,介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于:⑥在,介

7.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这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文中记载的是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主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他们谈话的政治背景是_____ 季氏将伐颛臾_____________。

 纵观全文,孔子在和冉有、季路的对话中坚持了两点看法,一是_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______,二是_冉有、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应制止这种不义的做法______。

孔子引用古代史官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又举出一些比喻,为的是_

说明冉有、季路二人既做家臣,就要尽职,纵容季氏的行为是失职。指出“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为的是批评冉有政治态度和为人态度的不端正。

从课文中看,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  D )

 A.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B.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C.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5)文中能反映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的句子是___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______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季氏将伐颛臾的真正阴谋

(6).“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B

A无乃/尔是/过与B无乃/尔是过/与

C无/乃尔/是过/与D无乃/尔/是/过与

(7)“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C )

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B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8).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 D )

A既来之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C则安之D吾恐季孙之忧

(9).对“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一句有四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D )

A远方的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B偏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C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D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二.课外提升

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后面各题。

8.子 谓 子 贡 曰:“ 女 与 回 也 ,孰 愈?” 对 曰:“ 赐 也 何 敢 望 回 回也闻 一 以 知十, 赐 也 闻 一 以 知 二 。”子曰 :“弗如 也 吾与 女 弗 如 也。”

①为短文断句。

曰:“愈?”曰:“回?十,二。”曰:“也;也。”

②从下列各项中选出正确的项( A )

A.文中两个“女”,都是通假字,同“汝”。

B.文中两个“与”词义词性完全相同。

C.短文中,孔子与子贡对话,提到了回与赐两个人。

D.文中“望”是“看”的意思。

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①为加点的字注音

A.省xǐng   B.传chuán

②解释下列字的词义。

A.谋: 出计谋,出主意C.交:交往

B.忠:忠诚,忠实D.信:讲信用

③翻译这则短文。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用的地方呢?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9220.html

更多阅读

小学奥数《植树问题》练习题及答案B

小学奥数《植树问题》练习题及答案(B)一、填空题1.一块三角形地,三边之长分别为156米、234米、186米,要在三边上植树,株距6米,三个角上各有一棵,共植树棵.2.一条马路长440米,在路的两旁每隔8米种一棵树,两边都种,共种棵树.3.两棵

通用知识----《义务教育法》试卷及答案 义务教育法知识

《义务教育法》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三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A)A、2006年9月1日B、2007年1月1日C、2007年9月1日2、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c)A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七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七章)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法存在于( B)。A.资本主义社会B.整个阶级社会C.整个人类社会D.原始社会2.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许多种类,其中由国家制定或

声明:《《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为网友坟场蹦迪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