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内巩固
1.给加点字注音。
颛臾(zhuān )冉有( rǎn )社稷(jì) 柙(xiá)
虎兕(sì)萧墙(xiāo )相夫子(xiàng) 椟( dú)
2.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①既来之,则安之:已经使他们来了,那么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今义:既然已经来了,那么就要安心下来。
②分崩离析:不统一,支离破碎。
③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④“谋动干戈于邦内”即“谋于邦内动干戈”,谋划在邦内采取军事行动。后代形成成语“大动干戈”:
采取军事行动。
3.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
A.无乃尔是过与B.是社稷之臣也
C.是谁之过与D.夫如是,远人不服
4.下边一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A.危险颠簸辅助 B.不稳定跌倒辅助
C.不稳定 颠簸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D.危险跌倒 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5.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①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为:①作为,担任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为:②语气助词“呢”
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为:③成为
④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为:④动词,这里有“编造”之意
6.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于:①引进动作对象,不译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于:②对,对于,介词
③虎兕出于柙 于:③从,介
④龟玉毁于椟 于:④在,介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于:⑤和,与,介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于:⑥在,介
7.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⑴这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文中记载的是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主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他们谈话的政治背景是_____ 季氏将伐颛臾_____________。
⑵纵观全文,孔子在和冉有、季路的对话中坚持了两点看法,一是_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______,二是_冉有、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应制止这种不义的做法______。
⑶孔子引用古代史官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又举出一些比喻,为的是_
说明冉有、季路二人既做家臣,就要尽职,纵容季氏的行为是失职。指出“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为的是批评冉有政治态度和为人态度的不端正。
⑷从课文中看,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 D )
A.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B.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C.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5)文中能反映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的句子是___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______,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季氏将伐颛臾的真正阴谋。
(6).“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B)
A无乃/尔是/过与B无乃/尔是过/与
C无/乃尔/是过/与D无乃/尔/是/过与
(7)“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C )
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B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8).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 D )
A既来之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C则安之D吾恐季孙之忧
(9).对“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一句有四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D )
A远方的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B偏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C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D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二.课外提升
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后面各题。
8.子 谓 子 贡 曰:“ 女 与 回 也 ,孰 愈?” 对 曰:“ 赐 也 何 敢 望 回 ?回也闻 一 以 知十, 赐 也 闻 一 以 知 二 。”子曰 :“弗如 也; 吾与 女 弗 如 也。”
①为短文断句。
曰:“愈?”曰:“回?十,二。”曰:“也;也。”
②从下列各项中选出正确的项( A )
A.文中两个“女”,都是通假字,同“汝”。
B.文中两个“与”词义词性完全相同。
C.短文中,孔子与子贡对话,提到了回与赐两个人。
D.文中“望”是“看”的意思。
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①为加点的字注音
A.省xǐng B.传chuán
②解释下列字的词义。
A.谋: 出计谋,出主意C.交:交往
B.忠:忠诚,忠实D.信:讲信用
③翻译这则短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用的地方呢?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