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笔画技法入门 工笔画入门技法

中国工笔画技法入门
一、技 巧 部 分
1、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2、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体系,称为统染。
3、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的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6、点染: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方法。
7、斡染:将一块色彩向四周染开。画仕女脸颊的红晕时即是采用此法,工笔牡丹的绘制中也会用到。
8、醒染: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画面醒目。
9、复勒:设色完成以后,用墨线或色线顺着物体的边缘重新勾勒一次。
10、水线:工笔画常用手法之一。工笔设色中遇到物体的边缘或者线条的时候,经常会采用留一道亮边的手法来区分局部色彩或用来保留线条或用来体现物体的厚薄程度,这条亮边就称之为水线。同时,保留水线也能较好的体现出工笔国画所独有的装饰趣味。
11、立粉法:点花蕊的重要手法之一。长锋笔饱蘸粉黄(藤黄+白色),也可略调一点胶进去,色彩的浓度要非常大,同时竖立笔中锋,缓慢点出蕊的形状,湿润时色彩会高出纸面1毫米左右,等待干了就会形成两边高中间凹的视觉效果,很有立体感。
二、色 彩 部分
1、草绿:约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2、汁绿:约80%藤黄+15%花青+5%朱磦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
3、老绿: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
4、檀香色:约70%藤黄+20%朱磦+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
5、米黄: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
6、三绿: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7、老赭:朱磦+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
8、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三、用墨
中国画极其重视用墨,我们中华民族也极为善于用墨。古今不少人,单独用墨作画,或以墨为主。总之,中国画没有不用墨的。以墨为主,成为中国画的特点之一。而画油画和水彩中基本上没有专用的墨色,即使用炭条铅笔作的素描,也不象我们国画,水墨互起作用,大有润湿之味,运用得好,好象欣赏京剧一样,“韵味十足”颇为感人。
单用墨作的国画,最讲究“墨分五色”,实际并不止于五个色阶。特别讲求一笔下去,就能表达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的渐变关系,极为自然。一般的用墨方法有浓、淡、干、湿、破五种,说明如下:
1、浓墨:浓墨的标准是,研墨的时候,砚台里出现合不拢的路子,就达到浓的程度了。具体运用的时候,还有个妙处,就是一笔下去,表现得“死活”的问题,假如你把浓墨蘸在笔上,于砚池翻来覆去调得过火了,在笔上看起来是很均匀,可是画下去,待干了再看,就有死气了,如根据这一笔的需要,事先考虑到蘸墨多少,基本上不用把笔头在砚池或调色盘内调来调去,漫不经意的蘸一蘸,墨好象也漫不经意的画下去,就呈现活的味道,墨色既有神韵又有光华。其实,并非漫不经意,而是落笔之前,早就心中有数了。用浓墨的主要关键,在于防死,防死的主要办法,在于蘸墨就用,不可调弄过甚,特别是和写字一样,不能重复涂改,也不能先用铅笔起稿,必须做到成熟,而后才能落笔自如,用墨灵活。
2、淡墨,国画中用墨问题,浓较易,淡较难,淡到所谓“无墨求染”则更难。用墨之深与浅,轻与重,浓与淡,皆相对而言,也是对比作用。完全用浓墨则气霸,完全用淡墨则失神。一幅画中淡墨少了亦复无神。因此,若能于浓淡配合,浓中有淡,才能表现出一幅画的空间概念和虚实关系。处理得好则神气十足。至于浓和淡的面积比例,一般地浓部占三分之一左右,好象人的瞳孔一般,重墨只占小部分,才有神态,而淡墨淡到捉摸不透的程度,才有韵味。
我见过有的绘画理论作品上说:“西画重外光,中国画只重视固有色”。其实这问题,我的看法不尽然,我国广大群众,欣赏一幅国画,往往说:“画得真好,简直是离纸了”。这就是说有立体感,有空间概念,有明暗部。怎能说中国画不重视外光呢?譬如画一棵竹子,在用笔上先把笔洗净,再以笔的一面本着压下笔头的一半入墨,下笔时以另一面落纸,一笔画出来,线的两边深,中间浅,很显出竹干是立体的,这难道说没有外光吗?再如大写意,用浓淡不同的墨或色点出叶子来,不等干时勾叶筋,不能局限在点的范围,必须有的线勾到点外去。这样便很自然地显出高光部,这难道说没有外光吗?中国画这类的表现方法很多,不一一举例了。中国画用笔的“分水法”,其实就是表现外光。浓和淡其实就是光的暗和明。
3、干墨:顾名思义,就是笔上所含的水分极少。其实不完全这样。干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笔上的水分并不很少,就是下笔行笔如风驰电掣,并且笔法不是平拖,而是用狼毫旋转窝笔前进。一笔下去,这样画出来是“湿中有干”。另一种是笔上的水分,确乎很少,由于行笔很慢,使墨色徐徐地渗透到纸里去,出现一种“干而不枯”的味道。如画小写意羽毛第一次披毛,最好用此法。
4、湿墨:不管用墨用色,笔上的水分是饱满的,利用生宣纸跑色跑水的性能,齐白石以这种湿笔画虾,画雏鸡,画大螃,效果都极妙。有工笔画法不能达到的效果。具体情况有两种:一种是:连水带墨跑出,有绒绒的感觉,既真实,又自然;另一种是:前一笔下去周围跑点水,再压第二笔,那么前一笔边线水纹就不沾墨色了,呈现出一种透明的味道,如齐白石画的大虾,便是很好的例子。
中国工笔画技法入门 工笔画入门技法
再就是在熟宣纸和绢上用湿笔,不能使水分外跑,干后起边线,很自然,起到勾线所不能达到效果。在生宣上用湿墨,全在对水分的控制,运用得好,其妙无穷;运用不好,一团糟糕。预防的办法是,作画前准备一张废宣纸,画到湿墨不好控制时,压上废宣纸,用手拍一拍,也就止住水分乱跑了。但墨和色的光泽就差一些了。工夫深了,便能控制水分,不用纸压。
5、破墨:大致分两种,一叫“浓破淡”,二叫“淡破浓”,又有“笔上破”与“分层破”两种方法。
“浓破淡”:就是先调淡墨或浓淡色,临落笔前,笔端蘸深墨或深色,一笔下去,呈现由深到浅的渐变关系,这是笔上破的方法。
再一种是,在纸上先画浅的,不等干或半干的时候,加重色,由于第一笔浅色尚未干,故第二次压的重色,就要向未干的第一笔渗开,极为自然,大小写意勾叶筋都该这样,齐白石画的虾,头顶一笔重色,破得特别妙,就是最典型的这个方法。
“淡破浓”:就是笔上先调重墨或重色,落笔前蘸水或蘸浅色,迅速画去,有时需要笔笔画去,其效果是,每一笔,都呈现由浅到深的形象,并且周围跑出水纹,下一笔墨色,就压不住前一笔周围跑出的水纹了。这是“笔上破”的方法。用此法点葡萄及点重色花头,千瓣花头等等效果尚好。
在生宣上作画,淡破浓“分次破”的方法是,先着一笔重色,不等干以水或淡色润进,让其自然溶化,效果甚佳。潘天寿的点苔往往用此法。
再一种是于熟的纸绢上,先点重色,不等干,马上用水或淡色冲之,冲出浓淡来,极为自然。此法用于小写意及工笔中。
除以上五种用墨之外,在山水画中,还有用宿墨、积墨、余墨、焦墨等等。花鸟画中一般不需要。从略。
墨有兰烟、松烟。这两种墨不宜于画花鸟画,作花鸟画最好用油烟(又叫顶烟、漆烟、超漆烟、全烟)效果比较明快。
用墨方法,虽说五种但主要讲究一个“活”字,只要能做到“活”,那么方法问题,都可以自己创造,而不是五种方法所能限制的。四、用 色
(一)染色方法:
在花鸟画中,用色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以我个人经验,总结为十二种具体方法。即:润染、褪染、分染、提染、背染、干染、调染、罩染、渲染、衬染、点染、湿染十二种,说明如下:
1、润染:又叫冲染,主要用于工笔花鸟画。在画花瓣上,可以同时使用三支笔,一支笔按需要调好水粉,原则上是“水要饱满”、“粉不要多”,另一支是干水笔,再一支是调上色的笔,(按需要调上或红或紫等色)。画时先用色笔在一个花瓣的根部点一块,边沿的凹处点一些,不等干马上将另一支水粉笔冲染进去,如嫌太多,则可用干水笔略吸一吸,但笔毛不可接触画面,以免影响她的自然灵活的味道,而现出机械的笔道道。这样画,干了以后,花瓣的边沿,显出一条深深的线,比之单纯勾线自然而巧妙得多,整个一朵花画完,干了以后,可以于瓣根加点重色醒醒清楚。这种画法,能把花朵的质感充分表达出来,弄得好,实可以说比真的还美,达到“妙造自然”的程度。小朵的花,用润染法最好。
画花叶时,可先使花青调藤黄成草绿色点染,趁其没干,马上以矿物色三绿点藤黄冲进去,水分不能少了,干后再以草绿色提染,也得自然之妙。另外,在花卉的嫩枝干上也可以用这方法。花鸟画家陈之佛的作品,润染方法很妙,极为典型。初学时先勾线而后如此着色,效果很好;熟练以后,不勾线,单用没骨润染,效果更好。清代恽寿平的没骨花卉,基本上是用这种润染法。就是矿物色用的很少,我们如能尽量使用好矿物色,那就更漂亮了。
这种润染方法,根据不同需要,有时可以冲水,有时可以冲粉,有时可以冲其它的水色。也可以在一片花叶上,先使植物色草绿画出来。而后,局部地用不同的水或水色冲之,有变化无穷之妙。
2、褪染:也是一手操用三支笔,一支调深色,一支调上浅色,再一支清水笔。画时先使深色于瓣根部画起,接着用浅色往外褪,再接着用水笔褪到瓣边,呈现出由瓣根到瓣边从深到浅的渐变关系。这种染法的主要需要注意的是,尽量要求均匀,不露笔痕。适用于大花瓣和大片花叶。“勾勒填采”画法的工笔花卉,不管花叶花瓣,在打底色时,都是用这种褪染的方法,干后再用罩染的方法。褪染,是工笔花鸟画(三矾五染,简称矾染)着色的第一次工序。
3、分染:就是“分层着色”,也就是传统技法“三矾五染”,简称“矾染”。实际上,并不一定矾三次,染五次。矾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是防止在第二次着色时把第一次着了颜色泛起来,那就非但不起好效果,特别会把颜色搞脏了。尤其是在前一次用过了的矿物色上,需要加深染颜色时必须先矾,干后,再加染,当然,这方法也不是绝对的,如你的技法很熟练,加染时能于一笔而过,不需重复,使前一次色泛不起来,那就是不用矾,矾多了,往往使画子“死板不活”。
分染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深后浅,以浅压深”;一种是“先浅后深,以深压浅”。皆指工笔花鸟画法而言。“先深后浅,以浅压深”的具体画法是:譬如画大红花朵,第一遍先用黑墨或花青于勾好线的花瓣根部开始染墨,逐渐退染下去,到瓣中间就浅到没有墨色了;等干后,染第二遍色,是用朱砂从瓣边向瓣根由深到浅染下去,浅到瓣中间看不出色来为止;再干后染第三遍色,用曙红平涂,不可太深;再干后染第四遍色,用深曙红,从瓣要由深到浅褪染一遍,共四遍,基本上就行了。不过如是起绒的大红花朵,则在第一遍墨色打底之后,还需要按墨色深浅,加染头青,等头青干了,还得罩矾水,是为了将石青巩固住,不使加染时泛起来,这样就增加了两遍染色,共六遍。如绒的味道不够,就得再加染曙红至七遍八遍,直到够味为止。全过程就叫“矾染”的用色方法。勾线的是这程序,不勾线的也是这程序。
另一种是“先浅后深,以深压浅”。就是不管花头要染什么颜色,第一遍都浅浅的,干后再加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到自认为满意为止。不过国画花鸟方面,除应该用矾染以外,层次越少越好,最好一笔下去,不再加染而妙。然而,有时必须分染的,则用矿物色与植物色,基本上不能调合运用。如是同种性质的色彩,最好一次成功,不用分染。
4、提染:是在一幅工笔花鸟画完全画完之后,看看在花朵方面,那些地方是突出的明部,如是大红花朵,可以在明部提染朱红,如是粉红花朵、黄花、紫花等,都可以在明部提染白色。提染的方法是,把笔洗净,笔尖上蘸较浓的白粉,侧锋用笔,局部地而不是一朵花的所有瓣子,从瓣边上提一些由深到浅,由浅到无的白粉,这样就加强了花朵的立体感。对于花叶的正面明部,可以提三绿,叶背面明处可以提四绿。如缺四绿,可以用白粉加三绿。对于羽毛,则用厚厚的白粉剔出亮部,也是为了增加立体感,但也丰富了质感,实际上也是国画中表达光感的技法。
5、背染:就是在画面的背面的染色,一般是平涂,不分深浅,花朵的背面,都是平涂薄薄的白粉;花叶的背面,涂以薄薄的石绿;枝干的背面有时需要涂以赭石或朱 。为了防止装裱时跑色,应该于背染以后,涂一层矾水,才能固定所涂的矿物色,背涂最好于正面勾好轮廓线后进行,也可以于正面全部画好后,再进行背染。一般地运用于背染工笔花鸟画。这样背染的主要特点是:能使所画的花朵、枝、叶薄中见厚。
6、干染:主要用于画工笔羽毛,也就是笔上的水分不很多,一笔一笔擦出来,深浅浓淡完全在于用笔轻、重、快、慢。这样干染以后,只有立体感与质感,但少润味,故干染以后,必须使水色加深,再用白粉进行剔毛。除此,画老树干,也多用干笔,画出骨架后,还可以用干笔擦,表现立体,而后再以水色加染,达到干而不枯的效果。
7、调染:就是一笔上,不但可以调成深浅不同的色彩,特别可以调上对比性的色彩,如画花叶,笔上调以草绿,落笔之前,笔尖上可蘸上胭脂和曙红,赶快落笔,用笔又不能重复,一笔下去,便呈现鲜嫩的味道,色彩变化极为自然。花朵也多用这样画法。如笔上调了曙红,落笔前也能蘸白色,也能蘸朱红,也能蘸胭脂。也就是笔上已调了一种色,根据需要,临落笔前,可以蘸另一种色,问题在一蘸色,就马上落笔,不然两色混合,时间一长,颜色就脏。另一问题,调色时笔上不可太匀,太匀了,在笔上鲜艳好看,画到纸上,湿也好看,干了后灰暗难看了,我小时候就遇过这种情况,以后不知什么时候,无形中,成为干后与湿时的效果基本不大变化了。原因在于,调色时千万千万速度要快,笔上不要太匀,落笔不要涂抹,干后就会有神采得多。
8、罩染:是花朵和花叶着色的最后一个工序。大红、紫红、朱红等等工笔花朵,可以用极浅极浅的藤黄水罩染;浅红、粉红、白、淡、紫等花朵,可以局部用极浅极浅的粉绿水罩染。这样染法的特点是起到润泽作用。现代花鸟画家于非暗用槐花水罩染花叶,特别有神韵。如没有槐花,用藤黄水完全可以,这是我自己试验过的。罩染叶用大一点的羊毫笔,一涂而过不可重复。
9、渲染:是一幅花鸟画完成之后,于花朵的周近,染上极浅极浅而又与花朵成对比关系的色彩;也可以用同种色渲染,也可以用类似色渲染。例如:(1)着粉红色的花朵,周围可以用极浅极浅的草绿,凡瓣与瓣的桠岔处,可略重一点,向外逐渐淡到看不出来的程度,这种浅中浅的方法,最难掌握,往往失之太重。这种粉红与草绿两色是对比色的关系,以此类推。(2)着深绿色的叶子,完成后,周围渲染上极浅极浅的草绿,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起到补气的作用。这是用同种色渲染的方法。(3)着大红花朵,周围可用极浅极浅的朱红色渲染,也可用金黄色渲染。这是用类似色渲染的方法,令人感到暖的感觉。
这几种渲染的总精神,就是为了突出画面上的重点部分和统一画面上的气氛,要紧地最好不露笔痕。
10、衬托:通常说叫“打底子”。就是在所要画的花朵与花叶上,先用墨或花青画出暗部来,特别强调明暗的渐变关系,干后压矿物色,再干后,罩染植物色,但有些花朵的色彩不能这样上,如浅红、黄、白等色。
另外在工笔花鸟画中,也有全部先用浅浅的白粉打底色的,这是平涂,不必分深浅,其作用是:(1)如在生宣上作工笔花鸟画,经过涂一层薄粉干后任意着色,就容易控制了。(2)不管在熟纸和绢上,先涂一层薄粉,干后于上面着色,色彩比较鲜艳,并加强立体感。(3)用白粉涂底子,可以涂平画绢上因没矾好而漏色处。
再另外,衬染应该用的颜色,是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变化的,如:一般花的叶子,用花青打底子,然而,石榴花的叶子,就该用朱 打底色;桃花的叶子,就该用胭脂打底色;山茶花的叶子,就该用重墨打底色;芙蓉或罂粟花的叶子等一切嫩绿的叶子,都可用草绿打底色。在花朵方面,有的用墨色,有的用花青,有的用胭脂,酌量情况,也各有不同。
11、点染:一般用于大小写意花鸟方面,在工笔花鸟画中,只用于点苔或点蕊。然而,没骨工笔花鸟画,也可以采用点染法,不过点了以后,须加以细心收拾。当点了以后,趁湿收拾时,比较自然灵活。要等干后加色时,就比较板些。点染的时候,也得注意笔上的色彩变化,如色彩不分轻重,更不能运用一笔多种色彩的话,那就索然无味。用点染的方法作画,主要是表达自然生动的趣味。必须把色彩用活了。笔上的水分不能少了。
12、湿染:有两种。一种是先把所勾的轮廓里面,用水涂湿,而后,用墨润出深浅浓淡来。必须等干后,再涂水,再把颜色润进去。如深度不够,那就还要等干,再涂湿,再润颜色。遍数多了,有绒线的感觉。用这种方法,以画蝴蝶的翅膀为最好。明代陈老莲的太常仙蝶,就是这样画的。第二种是趁前一笔色没干的时候,压第二次色。最明显的例子是齐白石老人画大虾头上那一笔浓墨,得到浓淡吻合的效果,这方法在写意花鸟画中较多,特别是大写意最出效果。即如“勾叶筋”就必须趁湿,若干了以后,既无韵味,又好象外加的东西了。
以上十二种染色方法,只适用于花鸟画,工笔、小写、大写等方面。而对于人物、山水方面,则有合用有不合用处。并且由于我个人的水平限制,还有很多领会不到,所以没能提到的。这十二种仅是我个人作画的不成熟的方法,也没有向很多名家交流请教过,因此,不免有谬误这处,希艺林同好者指正。
在用色方面,我觉得还要谈的是:色彩种类、色彩性质、色彩用法、色彩的对比作用,就我个人所知的,介绍如下:(一)色彩的种类:分植物色、矿物色、动物色三种。(现有的所谓“化学色“,我不懂,无从谈到)。
植物色:藤黄、花青、胭脂、黑墨等
矿物色:朱砂、朱、赭石、铅粉、锌太白、石黄、头二、三、四青、头二、三、四绿、杯金、杯银等。
动物色:蛤粉、调色用的黄明胶。据说西洋红是动物色,究竟什么原料我不了解。
(二)色彩的性质:红、朱红、金黄、黄等颜色,热烈明快,称为热色;紫、兰、绿、黑、白等色,皆为暗调子,称为冷色。善于用色的,冷色也可以使其明快,热色也会使其灰暗。问题在于互相配合适宜。比如画大红花朵,用色达到饱和程度,那么花朵周围的绿色的叶子,就不能再使其达于饱和,宜浅为佳,如花朵红色的面积大,则花叶绿色的面积要小。总之,两色相邻,不可面积对等,也不可浓度对等,如或对等,则全画面是冷是热、糊里糊涂,缺乏重点,令人产生闷气。就如一个人吧,上身穿大红袄,下身穿条大绿裤子,深度相等,面积相等,就不协调。本来在一幅画里,各方面都要求对比的,但以大红比大绿,就显得火气和土气了。再如画白色的花朵,周围叶色,就要尽量重,用绿色的叶子,不够对比,用青的叶子,也不够对比,就用上黑色,虽然与真的叶子不一样了,但看起来花朵突出了,就使人有明快的感觉,这就是说色彩的性质本身的冷热是绝对的,但善于调配者,其变化无穷,则又是相对的。因此,冷与热、热与冷,性质也会变化的。
(三)色彩一般知识:
1、一般色彩,粉剂的现浸现用,管装的现拧现用,特别是掺了的色彩或本身胶性大的色彩,浸久了容易变质,或变成细黑小颗粒状,或变成粘糊状,就不好用了,勉强用了也很难看了。因此,调色盘子应该经常洗净,色彩是现制现用,用多少,拧多少。
2、西洋红(西红),粉剂的(真西红过去是小瓶装的)现浸现用,浸时有不溶解现象,必须略加点硷粉,切不可多,多了红色容易变紫,装裱时又容易跑色。为了防止衬时跑色,画好后,应该使矾水在西红花朵上罩染一遍。
现在国画色,都以曙红代替西红,原料是否一样,我不了解,不过看起来,名称都叫曙红,出自不同厂的,颜色就不一样,这倒无妨,作画的根据需要,还应与别的色彩相调,问题在于持久性如何,尚待研究。
现在的管子曙红,用多少,拧多少。如果剩下的下次加水再用,既调不开又不鲜明。
3、朱 朱砂。用这两种颜色,画好后等干了,必需罩染很浅很浅的曙红水,或罩染很浅很浅的藤黄水,不然表面上好象有层白霉,使本身色彩,再压多层,也是不行,用在生宣纸上,这种现象很严重,而在熟纸绢上,就好一些,不过也得罩染为好。
4、藤黄:以笔管黄为最好,特别需要现泡现用,泡好后一、两天尚可,如三、五天后,就会粘成浆糊状,干后再泡,就成石块,不能再用了。现在管子藤黄,现拧现用,很便当,但不知什么性质。可能不是藤黄制成的,因为藤黄于水中浸久了,是要变质的,这种管黄延年不延年不知道。宋代的花鸟画中,多用石黄(属矿物色)经久不变,藤黄用后,时间长了,就成赭石,就不是黄的,所以藤黄这种颜色,以少用为好。只有在不得不用的情况下用之,如点花蕊,画黄花时,用的越浅越好,深处加点朱红,或加用石黄,才能经久不变。藤黄大有毒性,不可入口。藤黄不能用热水浸,容易硬化,应该浸以凉水。
5、矿物色:包括石绿、石青、朱砂、铅粉等。都应该临用现加水,若用剩下的,应该多加清水将胶性提去,再用再加水。现在管装的石青,石绿很多不是矿物色,很多效果很差,最好还是用真矿物色。
用矿物色一次不能用太深太厚,而是画一次干了再加一次,层层加上去,至满意为止。不过每一次干后,就得罩矾水,否则第二次加色,前一层色就会掉下来,弄得不干净。
用矿物色,一般地必须打底色。石青、石绿用黑墨和花青打底色,朱砂用胭脂打底色。用矿物色,干、湿、厚、薄分层画去,弄得好效果极好,用得不好,往往适得其反。如:用铅粉画白鸡,勾好墨线轮廓以后,薄薄的平涂一层白粉,干后局部加重,再干后,用厚白粉剔毛羽,这样就很有质感。
用矿物色,青、绿如不打底色,不但显得轻薄,而且不易均匀,反而难看。
6、杯金:杯金是真正的金粉,不可入口,弄到肚里很危险。画工笔仕女多用之,工笔花鸟带装饰性的有时需要。临作时笔上蘸胶水再蘸金粉,用完后,杯中金粉有了胶,过后加清水提去,笔上的金粉也洗到杯里去。用后如不将杯内胶水提去,下次再用金粉就黑了。用银粉也是这样。金粉有赤金粉与黄金粉两种,每种又分深至浅三等,工笔花鸟画中如用之画孔雀尾,绚烂可观。
7、花青:浸泡用三至五日,时间长了,不好用,质量好的,还是小块状的,现在管色,太鲜不稳,用时需要多加墨色。
8、胭脂:在工笔花鸟画中,是决不可少的色彩,起到筋骨的作用,过去锡盒的胭脂最好,现在难买到,色彩稳重,以后有所谓“洋胭脂”,色太鲜,用之不甚协调,现在的锡管尚好,惟用时应少许加墨为好。在工笔花鸟画中叶子暗部和勾勒叶筋,非用胭脂不可。它可以使整个一幅花鸟画提起精神来。
9、粉剂的石青、石绿。浸泡以前,最好加点耳髓研进去,细颗粒状才容易溶解。
10、铅粉:画在纸上时间长了,容易变黑,叫做返铅,使双氧水涂一涂,黑了就马上变白,现在用锌粉,是不会变黑了,可是锌粉,怎样用也嫌单薄,总是不如用铅粉的效果。特别是点花蕊,锌粉立不起来,真实感就很差了。因此,用色时铅白、锌白,最好同时筹备,先用锌白,而后用铅白提染,显得层次清晰,效果更好。然点花蕊时如把锌白的胶性去了,也可点出凹窝窝来,干后罩藤黄,缺点是时间长了容易掉下。
11、画鸟眼、兽眼的瞳孔,不管怎样浓的墨点出来总嫌不黑,那么应干后点上一点花青就神采十足了。宋赵佶于鸟的眼上点生漆,效果极佳。总之,一切好的方法,都从艺术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因此,我们学别人的不要忘了大胆的创造。
12、画柳树老干,墨加花青;梅花老干,墨加藤黄;桃树老干,墨加胭脂;梧桐树老干,墨加草绿;一般树干,墨加赭石(我个人的习惯是墨加朱 )。画老树干,不管是墨加什么色,最后都得用淡草绿局部的提染一下,才有生气。
13、点苔问题:在树干上,一方面为了显得苍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神。传统的方法是,先点重墨,干后,加点石绿,其实根据需要,可以加点石青,也可以加点朱砂。点苔的地方,最好是点在枝干交叉的地方,好象黑眼珠一样,就特别提神了。点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神。
14、补气问题:一幅画完成以后,特别工笔花鸟画,由于普遍的过于工整细微,容易气氛不足,故应适当的加以点染。
15、点花蕊有三种用色方法:一是藤黄加铅粉直接点上去;二是先用铅粉点好,干后,再以藤黄罩染;三是用石黄点。16、工笔花鸟画,勾叶筋分三次工序:一是先草绿勾,第二次用深绿或花青勾,第三次用胭脂勾。但有嫩而娇的花叶,就不能用胭脂色勾了。如芙蓉花叶,玉簪花叶,牵牛花叶都应该用深草绿。桃花、樱花等叶,用草绿略带西红。写意勾叶筋,一般用深墨,也有趁湿用水勾的。
17、花色浅,叶色必须深,花色深,叶色必须浅。
18、草本花的叶色浅,木本花的叶色深,春天花的叶色较浅,夏天叶色深,秋天的叶子带黄或红的颜色。冬天的叶子特别深,如山茶,然水仙又浅了。
19、鸟的嘴啄和脚爪,色彩一般相同,或者也有不同的。
(四)色彩的对比作用:贯串在整个一幅画中,一种是同种色的配合,即深与浅的对比;一种是类似色的配合,即由某一种过渡到另一种色的对比;一种是对比色的配合,即两种完全不同性质色彩的对比,除以上三种色彩关系对比以外,还有线条粗细的对比;用笔干湿的对比;布局疏密的对比;线条刚柔的对比等等,几乎在一幅画中,无处不具有各种的对比关系。
1、深红与浅红,深黄与浅黄,深紫与浅紫,深绿与浅绿等凡是深和浅皆为同种色对比。
2、深红与桔红,桔红与朱红,朱红与金黄,即在光谱上两个色彩单位相邻的色彩,皆为类似色配合。
3、红与绿,红紫与草绿,黄与紫、兰与朱、青莲与金黄,桔红与深绿,凡在光谱上成直线关系的,皆为对比色。
 用纸、用绢
国画所用的纸,主要的叫“宣纸”,是以安徽宣城命名的。实际上是出自安徽的泾县。宣纸从性质上分生熟两种,生宣纸是用作大写意和小写意国画的;熟宣纸是用作工笔画的。从面积上分为四尺、五尺、六尺,最大有丈二匹,至于丈六,则是特别的了,都是生宣。熟宣只有四尺、六尺两种。从质量上分,生宣纸粗、细、厚、薄等区别。由于其有粗细厚薄,其绘画的效果,也各有不同,作者在于积累经验、掌握性能。
生宣纸四、五、六尺都有单夹之分。夹宣有双夹和三层夹。其实夹宣作画的效果,一概不如单宣。即玉版、煮垂,看起来既细而厚,也只是写字为好。作画的效果嫌滞,似乎有半生半熟的状态。作起画来,不免有些板滞。
一般地用作大、小写意花鸟画,以四、五、六尺特净类、棉料类、净皮类三种单宣均可。此外有一些草料纸均不可用。
凡作工笔花鸟画,必须用熟宣。熟宣有蝉羽(又名蝉翼)、云母、簪花、清水书画、冰雪(又叫雨雪)等品种,我所爱用的是蝉翼、簪花、次清水书画。至于云母、冰雪,质地较差,不如自己使矾,以净皮单宣矾成使用(熟纸方法于第九讲内祥述)。
生宣纸的特征是:一着水色,便向四外渗化,控制不好,无法收拾。问题就在于利用其特性,能达到无穷 奥妙的程序。如齐老的画虾,那样的透明感是任何熟宣纸所不能奏效的。我们用在生宣纸作大、小写意画时,一笔下去,马上向四外跑水,再压一笔下去,在第一笔向四外跑出的水纹上,就不再沾色了,这样便特别容易呈现我们国画的笔墨趣味。因此,不同的用笔、用墨、用色等等方面,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奥妙无穷的趣味,或厚重,或灵秀,或苍老古拙,或如腾云兴雾,是文字所难形容的。
熟宣纸的特性是不渗水,与生宣纸正相反,所以用画工笔为好。用为“勾线填彩”的工笔花鸟画时,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可说的。然而如用为“没骨”花鸟画时,以及小写意花鸟画,其特殊表现在充分用水时,水色干时,每一笔的边沿,都呈现一条很自然的细线,是专门着意勾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画绢,都是熟的。用法与熟宣纸一样,由于比熟宣纸有光泽,故效果特别好。凡爱画工笔花鸟画的都喜用之。不过所谓“千年陈丝不如草”,用绢不如用纸延年。
生宣纸,也可以画工笔花鸟。但必须于勾线之后,于轮廓内先用轻粉平涂,干后再画,或通幅用水湿一遍,干后再画,或用胶矾水,局部做成熟宣再画。
熟宣、熟绢,也可画写意,惟效果与趣味不同。用熟纸与熟绢作画,我的方法是,把纸、绢用水糊在平滑的板上,画工笔,随心所欲,效果最好,惟须背染时,则等正面完全画好后,揭下来,再染背面。
此外,还有叫皮纸的,性质介于生熟之间,对于水色也溶化,容易控制,效果很好。惟嫌轻薄,不够浑厚。还有日本宣纸、高丽纸,都很好使。不过这种类纸,以作山水为好。
 用胶、用水、用矾
一、用胶:在国画中使用胶水的作用有三:
1、用胶水是为了控制水分,调色时掺进胶水,水就带着色彩四外跑;调色时如不掺胶水,便只跑水不跑色,而且色彩也不够润泽。
2、用胶水起到固定色彩作用,特别是粉剂的色彩,如石青、石绿、锌粉、朱砂、石黄等属于矿物质的颜色,若不加胶水,干后,粉剂就会脱落下来。
3、渲染时起到均匀而不显笔痕的作用:在生宣纸上作完一幅画后,倘若需要渲染底色,调色时必须加胶水,一笔接一笔染去,并不见笔痕,如不加胶水,则一道一道的水线很不好看。
二、用水:作画时每一笔都得使水,至于使水多少,则大有文章。下笔之前,完全须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时候笔上需要饱满的水分,如画大写意荷花。笔上的水分,非但能滴下来,而且是滴下去拖泥带水,落到纸上。这时候行笔要快,一气呵成,有时候笔上色彩需要浓厚,落笔之前,蘸清水于笔端,迅速点去,使色彩的浓淡变化,自然而有趣。如画葡萄,就是先在笔上调了浓厚的胭脂,落笔之前,于笔端蘸水,或蘸极浅的粉绿水,点下去,深浅变化极妙,有时候,笔上水分不多,而要画出表现苍老古拙的味道,则将笔落实,徐徐按下,徐徐行动,画出的线条,看上去不干而不枯,颇见功力。一般用笔时,总得根据实际情况,看这一笔下去,要画多么大的面积,要他出现湿润的效果,还是苍劲的效果,笔上的水分多少,必得心中有数。用水多少,行笔快慢,成为写意画中最须掌握的关键。
四、用矾:生纸绢,做成熟纸绢,需要用矾。作画时用矿物色,干后,需罩矾水,起固定作用。画面上需要表达“雪”和“露珠”的,必须用矾,就是先用矾水点出来,干后,从表面并看不出来。着色时,凡是点过矾水的地方,就基本上不沾色彩了。表现雪和露珠,十分自然。如画“雪梅”或画“荷花呈露”,这个题材,用好矾水,效果很好。矾水不能掺到色彩中一起调,会使色彩沉淀,生纸、绢做成熟纸、绢,需要的是:七分胶水三分矾。分两下里溶解,临用时混合,必须将纸、绢两面刷透。一次不行,可刷两次,两次不行可刷三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69226.html

更多阅读

著名工笔花鸟画家喻继高访谈-摘自南京日报 喻继高工笔画

喻继高著名工笔花鸟画家,江苏徐州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历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江苏省美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等职。作品曾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印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

喻继高国画作品欣賞 国画作品欣赏

喻继高,1932年出生,江苏铜山人。1951年考入南京大学艺术系,195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1957年参与筹备并调入江苏国画院,专门从事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和研究。系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

万象浴清影——浅评周午生的绘画 周午生作品

2013-10-30 14:59来源: 中国商网-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作者:李 炯字号:周午生,生于内蒙古包头市,祖籍河北任丘。现担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教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硕士学位。作品曾在北京、上海、天津

声明:《中国工笔画技法入门 工笔画入门技法》为网友霸天苍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