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旧文新识:《论某公》

愚搜索到何新何老于2003年写的《论某公》,看后似此更明白了几多啊~!中国近年危机众生相来龙去脉全在于此····;亦知叶氏、众叶氏之真伪,其人几许。

中国有何新,属华夏中国与P民们 之幸,于国人皆子孙后代之大幸。何老不喜以大师称,言今之中国大师乃大粪别称,众大师、大师文化实最臭不可闻之文化,何新还不算甚臭,不宵与大师们为伍,真另显真人真面;不去其乃中国自南宋后一大国宝、一杂学大家,历史、政治、经史、金融、经济、哲学之一伟人也,后当有史定论。

值生于何老之后,有幸识之,自以何老为师,师学大家,当索至能购之其书,学不尽也。鄙人推荐何老几本经典:何老人生总结《奋斗与思考》、经济《何新看中国经济》、何新金融《汇率风暴》、美学《何新论美》、世界的真相《统治世界》、民族之《何新:新国家主义》;更多珍贵见老顽童博客专文:『何新30年出版的主要著作封面汇编 』

另有推荐何新亦尚之国学大家南怀瑾,可书店寻之,鄙人亦寻到两本珍之。

--- --- --- ------ --- ------ --- ------ --- ---------

何新:《论 某公》
何新旧文新识:《论某公》

作者: 何新


某公已去职,其主持枢机宰辅之位将近十年。海外炒作者或誉之曰“经济沙皇”,然今日实可为其政迹作一总结。

某公于90年代初叶即已入主中枢主持经济,初以“改制”为已任,慨然有天下之志。所图之改制者方向,乃因十几年来,中国政坛及一部分知识界人中始终有三大情结,一曰平反。二曰改革经体(彻底私有化之市场经济)。三曰改革政体(搞多党及直选总统制)。内外均有一股强大势力,互相呼应,故有意制造对某公的新偶象崇拜,实欲哄抬某公黄袍加身作中国“改革”之父也。


某公执政以来,其施政重点似在如下几方面:

(1)不顾中国自身国情全力推动与国际接轨,以致不惜牺牲一切以求加入WTO,实际是欲以国际规则约束国内体制,借外力以促内变。

(2)切断国企金融支援(“停奶断血”),将银行资本转入股市。以此推动国企“转制”即私有化。以为国企问题根源在于所有制及冗员(此皆源于极错误之经济学观念,1993年某公上台之初,何新曾上书邓大人,直言某公并不真懂经济,即指此。),遂大力推行转制以及大规模失业政策,其名言是“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但此举是在事先没有任何社会保障支持的背景上实施,其政策后果即造成流民遍野的大失业局面,酿成严重社会不安定因素。

(3)在加入WTO条件上对农业及农产品方面让步甚大,牺牲农民利益甚多。又将地方税负(行政开支来源)的重头放于农民头上,导致农业税负高昂,农民负担增重。大量农民为谋取现金,弃本失业盲目外流,田地荒芜,社会呈现不安定。

(4)以股市金融运作作为银行营利手段。银行乃与大庄家联手操作从股市中圈钱。形成具中国特色的金融泡沫经济。而中国的超级金融富豪(“新阶层”)亦一批批从股市圈钱中诞生。

(5)当今中国豪富者富可敌国田连阡陌,而贫穷者无立锥之地。而某公犹认为两极分化并不严重。(2000年3月新闻会)

(6)谓改革必有牺牲,要求失业者忍耐、承受之,其左右鼓手甚至公然在媒体鼓吹“不惜牺牲一至二代人”。

(7)本欲使金融市场直接与西方并轨,终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及为江李牵制未果。

(8)本欲大力引入西方会计、证券、金融机构使之监理甚至主导中国经济管理层。因美国安达信等丑闻频发未果。

(9)实施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政策,使毛时代遗留之全民免费(低费)普及教育及全民卫生体系完全崩溃。


某公为政之初,接连引爆反腐大案,矛头指向高层人事。一度几乎造成大局振荡之势。(并非谓腐败不应当反。盖反腐有真反及假反之别,有以反腐为手段或为目的之别也)。

直到2001年前后***亲自数度主持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破产失业严重,已影响大局稳定,确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确定开发西部搞基础建设的新方针,以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等等。因此,迫使某公后来不得不对其施政重点有所转变,政治方向亦不得不有明显之转变。故以上“改制”均未能走到底。

特别是由于近一年来社会失业已呈危机,各方压力呼吁不可置之不理。其改制及失业政策不得不收敛,社会保障体系之构建也方得大力拨款提上日程。然而其几年来所行诸“新政”之后果,已导致社会中失业无业者众多,各地社保金额随低保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以几何级数递增,对国家财政形成沉重负担,实难为久远之计。

综观某公去任后之国民经济隐忧深重。(尤其国有工业体系),财政入不敷出(6年赤字累翻5倍)。草民流离失所众多。结队抗议者有之,打家劫舍者有之,自杀爆炸者有之,投环跳河自焚者有之,社会不安之象日显。其幸佞者仍大肆鼓噪“软着陆”已获成功、“三年国企改革目标大见成效”云云。其诸多政策,利近害远,竭译而渔,遗患将来。后任面对之担子与难题殊为沉重矣!


美国余英时氏论某公认为其行迹近于王安石。王安石号称“拗相公”。然某公有王氏之执拗,而并无王安石之品格,其矫情似则过之。

明人张燧以八个字论王安石:“虚名,实行,强辩,执拗。”又云其所行新法,“任用多小人。不察时宜,不恤人言,刚愎自用,征利害民。”(《千百年眼》,张燧著)此诚入木三分之论。

王安石改革启北宋亡国之祸于身后。时人喜颂扬王安石,殊不知《水浒传》中官逼民反之赵佶(宋徽宗)、蔡京、童贯辈皆为王氏“新党”一派之徒。故清人论王安石常引《诗经》“戎狄是迎,荆舒是逞”以为先兆。认为金元戎狄祸华,根源即在于王安石(号荆公、舒公)遗留之弊政。然而王安石个人只求事功而并无私人之政治野心。其心愿是好的。某公则似未必然。故某公入阁之初,海内外即有舆论为其造势云:“某公只可作一把手,不可作二把手。”并伪称此乃邓公遗言。此至少表明有一股势力欲推动某公出任一把手,而某公当时之态势亦咄咄逼人,一副领袖群伦之势,毫不谦让。


某公就任之初,豪言“赴汤蹈火,欲下刀山火海”,哗众取宠。闻某公观“商鞅”话剧而流涕作秀,或以商君为自况也。然商鞅入秦之初,“是时河山以东强国六,诸国以夷狄视秦,排斥之不得与中国会盟”。秦孝公用商鞅谋议励行新法,发愤图强,历二十年,变法矫俗,富国强兵。使僻处西隅之秦戎,雄霸天下。虽身遭车裂,然业绩不磨。而司马光犹讥诮之,以为商君为人“自逞聪明,为政刻薄。用法严酷,蓄怨百姓。”

某公之变法多取虚名而收实害,业绩无争议而可流传者很难指陈。近五年来中国经济迅猛腾飞,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民之伟力及十几年改革开放所奠定之基础。其他人主政于此十年表现也未必会太差。并非某公个人之特别伟大也!岂可贪天之功以为已功?

某公下台之际,似呈现一副失意英雄之态,似乎壮志未酬,都是由于多方掣肘,所以未达抱负。实际上,的确正是由于江李体制之牵制,故某公未能畅行其志,而中国方有今日喜忧参半之局。否则,如以上数点全付诸彻底实施,再打开政改自由化、平反之门,今日中国必已沦入群雄并起,动乱烽火之中矣!

某公去职,舆情鼎沸,而某公心亦似怏怏。呜呼,某公未得其志,实正国家之大幸!亦是某公自身之幸运也。历史创造了一些条件,使得本无英雄色彩之人物,被一时时势拥戴而出扮演了时代“英雄”的角色。此正某公之谓也。

(03年3月1日,何新政论至此休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0333.html

更多阅读

湘西行 芙蓉镇:《湘西剿匪记》拍摄点之一

【湘西行】芙蓉镇:《湘西剿匪记》拍摄点之一  湘西是指湖南西部的28县,境内沟壑纵横,溪河密布,峰峦起伏,洞穴连绵,有10多个县与鄂、渝、黔、桂四省交界,历朝皆属统治薄弱区域,自然灾害频繁,经济文化十分落后。  自宋以来匪患不绝,民国时

电影纪录片脚本:《土家族打溜子》

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电影纪录片项目之一:《土家族打溜子》导演:廖辉编剧:钟运军湖南芒果影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湘西州委宣传部 湘西州文广新局湘西自治州金孔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晨洋推荐:《为了遇见你》原唱与翻唱

晨洋推荐:《为了遇见你》原唱与翻唱你推我推大家推,欢迎关注《好歌推荐》;我是你的音乐伙伴:晨洋!今天是2013年7月7日,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周末;晨洋给大家带来一首经久不衰的传唱度极高的经典曲目:《为了遇见你》;这首歌得到了许多歌手

经济杂谈 何新:《论某公》(转载)

何新: 《论 某 公 》作者:何新1某公已去职,其主持枢机宰辅之位将近十年。海外炒作者或誉之曰“经济沙皇”,然今日实可为其政迹作一总结。某公于90年代初叶即已入主中枢主持经济,初以“改制”为已任,慨然有天下之志。所图之改制者方向,乃因

声明:《何新旧文新识:《论某公》》为网友百无一用是深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