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出原创散文《生产队里开大会》 生产队里开大会歌词

生产队里开大会

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里,经常能在东北乡村生产队召开的大会上听见这首歌,叫《不忘阶级苦》,歌曲唱得那个惨啊,无论谁听了都会动容和落泪的。
天上布满星
月芽儿亮晶晶
生产队里开大会
诉苦把冤伸
万恶的旧社会
穷人的血泪恨
千头万绪 千头万绪
涌上了我的心
止不住的辛酸泪
挂在胸

不忘那一年
爹爹病在床
地主逼他做长工
累得他吐血浆
瘦得皮包骨
病得脸发黄
地主逼债 地主逼债
好像那活阎王
可怜我的爹爹
把命丧

不忘那一年
重磅推出原创散文《生产队里开大会》 生产队里开大会歌词
北风刺骨凉
地主闯进了我的家
狗腿子一大帮
说我们欠他的债
又说欠他的粮
强盗狠心 强盗狠心
抢走了我的娘
可怜我这孤儿
漂流四方

不忘那一年
苦难没有头
走投无路入虎口
给地主去放牛
半夜就起身
归来落日头
地主鞭子 地主鞭子
抽得我鲜血流
可怜我这放牛娃
向谁呼救

不忘阶级苦
牢记血泪仇
世世代代不忘本
永远跟党闹革命
永远跟党闹革命
不忘阶级苦啊
牢记血泪仇
不忘阶级苦啊
牢记血泪仇
这首歌是生产队召开“忆苦思甜”大会时必唱的,而且还有老贫农上台控诉万恶的旧社会,说得台下是哭声一片,然后所有参加大会的社员们吃“忆苦饭”。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让人们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尤其是让下一代人从小就接受忆苦思甜教育,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革命的新人。

这种忆苦思甜大会的做法是好的,也能起到教育和警示人的作用,在当时那个年代是风靡一时的。村里的老贫农也是最吃香的,每次都得上台控诉,家里越穷是越光荣,连自己的亲戚朋友都跟着感觉到无尚荣光。

小时候,我还真的参加过好几次这样的“忆苦思甜”大会。

记得那是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期。

当时咱们东北乡村里还是实行土地归集体所有,县辖公社,公社下面是生产大队,大队下面是生产小队。

我家住的村子是生产大队的所在地,村里分四个小队,我家属于四队。

四队的队部是一溜平房,属于那种东北地区最常见的泥草房。一进门屋里有一个豆腐坊,往里走是三间连体的屋子,每个屋子里都有一铺大炕。屋子里面的墙体是斑驳陆离的,上面清晰的写着许多标语,记得有“用毛泽东思想做武器,改造思想,指导实践”、“团结紧张,严肃活拨”等。屋子的中间是一个很粗的木头住脚,支撑着房梁。

每次生产队开会时都是在这里召开,也没有凳子,是炕上坐一批,地上站一批。有的社员从外面弄一块土坯坐在上面,有的社员靠着墙根耷拉着一只脚,有的社员从家里带来一个小板凳子坐着。

那是一个冬天的晚上。

村里的大广播喇叭白天在播着通知,告诉四队的社员们和家属晚上六点钟去队部开“忆苦思甜”大会。

社员们听到通知后,是非常听话的,都是赶紧做晚饭,吃完了,麻溜地在六点之前赶到生产队的队部,没有迟到的。

那晚,扒拉完几口饭,母亲带着我匆匆赶往队部。

进到屋里里,屋里已经是人满为患,许多社员提前来到,正在嘁嘁喳喳地唠着闲嗑。有一些妇女在一起说着悄悄话,一会又哈哈大笑,那笑声非常刺耳,这些老娘们好似在说着一写唻大骠的话。

炕上、地下都是人,母亲带着我好不容易串空来到一铺炕前,邻居王大叔赶忙把我拽住,在炕上挤出一小块地方,让我坐了下来,而母亲就站在炕边上。

抬头一看,我头上横着几根木头杆子,上面晾晒的是豆腐包,湿淋淋的,还往下淌水呢,是队里的豆腐官刚刚做完豆腐,把豆腐包晾在了屋里。

你别说,我仔细一看豆腐包,上面还有一些做完干豆腐没有揭利索的豆腐残片,一条一条的。那时小孩子嘴馋都好吃,我伸出小手在豆腐包上面揭着干豆腐吃,反正是不少,而且感觉到是挺香的。还没有开会,我已经把小肚造个溜圆。

社员们来的差不多了,队长来了个开场白。

“全体社员注意了,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忆苦思甜’大会,请来了我们村里的老贫农孙大爷来给我们上一堂课,大伙要肃静,注意听讲,会后要吃‘忆苦饭’。”

“首先请妇女主任带领大伙唱‘不忘阶级苦’这首歌。”

说完,妇女主任兰子清了清嗓子,领头唱了起来。

“天上布满星,月牙儿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

唱-------

接着,全体社员带着屋里的孩子们一起唱了起来。虽然是五音不全,但是大伙唱得非常认真,没有不张嘴的,只不过是大声小声的罢了。

唱着唱着,屋里传出了哭声,是一些妇女被歌曲感动了。她们的眼窝子浅,也许是想起了万恶的旧社会所受的苦难了。一会的功夫,屋里是哭声一片,就连有些大老爷们也加入到哭声的队伍,那现场太让人感动了,太让人受教育了。

几分钟后,这首叫“不忘阶级苦”的歌唱完了,社员们的脸上挂着泪水,有些人的眼睛是通红通红的。

“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紧接着,民兵连长带头挥舞着拳头喊起了口号,顿时屋里是口号震天,就差一点没把房盖给掀开了。

“打倒地主,打倒富农。”

口号喊了十几遍,人们是群情振奋,跃跃欲试,假如跟前要是有个地主,不把他撕零碎了那才叫怪呢。

口号喊完了,大伙的情绪稍微稳定一会,孙大爷出场了。

“孩子们啊,我是一个老骨碌棒子,为啥?还不是旧社会造成的吗?没有钱,娶不起媳妇啊。”

“小时候,我四岁的时候就父母双亡,被地主老财给逼死了,我就到地主家给他们家放羊。冬天时,没有棉衣服穿,没有棉鞋穿,把我的脚趾头都冻掉了两个,现在走路还一瘸一拐的。”

“长大以后,还是在地主家给他们家种地。早晨天刚亮就起来了,晚上太阳落山了才能回来,每天累得浑身像要散架子一样,到了年底一算账,也挣不了多少钱,有时还倒欠地主老财家的钱,上哪说理去啊?”

孙大爷此时是老泪纵横,落下了伤心的泪水。

台下已经是有人在嚎啕大哭,会场由原来的鸦雀无声顿时变成了哭的海洋。

“向地主老财讨还血债,打倒地主老财。”

“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民兵连长又带头挥舞着拳头喊起了口号。

这时,我已经是被吓得得得嗖嗖的,一个小孩子哪见过这样的阵势啊。

炕上的王大叔看见我被吓成这样,赶紧把我抱在怀里,摸着我的头,说别怕,一会就好了。

“社员们,今天孙大爷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阶级教育课,让我们牢记过去的苦,珍惜今天的好日子。”

“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

队长做着总结发言。

“毛主席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人们又纷纷喊起了震天的口号。

“下面,我们开始吃‘忆苦饭’。”

在开始开会的时候,外屋做豆腐的大铁锅里已经在煮着高粱米稀粥了,而且里面放了许多的沙子,做豆腐的老头用笊篱在豁楞着锅底,都能听见沙子和铁锅吱吱啦啦的摩擦声,让人听见后心里是一聚淋、一聚淋的。

也不知道生产队从哪里掏弄来那么多的碗筷,也许是生产队办大食堂那暂的家底吧,每人给盛了一碗稀粥,开始吃“忆苦饭”。

说实在的,这可真是和以前旧社会地主老财给长工们吃的饭一样一样的,十分难咽,加之里面有沙子,吃到嘴里非常牙碜,根本就咽不下去。

我也分了一碗高粱米稀粥,由于我是头一次吃忆苦饭,不知道里面都有什么东西,所以就欢快地猛吃了一口。没想到稀粥喝到嘴里咀嚼往下吞咽的时候,咔吧咔吧的沙子这个咯牙啊,我一下子就吐了出来。母亲看到吓坏了,马上说,赶紧咽下去,让队长看见了非得收拾你不可,不能吐,咱家可担待不起啊。

我强忍着咽了下去,心里想,这就是忆苦饭啊?太难吃了。

屋里参加大会的所有人把自己碗里的稀粥全都喝了,没有人说什么,尤其是孙大爷一气喝了三碗粥,并且说比过去在地主家吃的好多了。

在会场里,社员们都在低着头,没人敢吱声说不喝,只听见啼哩秃噜的喝粥声。

再者说了,那个年代里吃忆苦饭,谁敢吱了毛啊?否则会遭到批判的,再大一点要追究你的,说明你的立场不坚定,对毛主席不忠的。

“以后,每个月要开一次大会,吃一次‘忆苦 饭’,让我们记住过去的苦日子,心里永远想着伟大领袖毛主席。”

队长在要散会时慷慨激昂地说道。

大会散了,社员们红着眼睛纷纷走出了屋子,我和母亲也鸟悄地出来回家了。

回到家里,我漱口就漱了好几次,嘴里才不牙碜。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参加“忆苦思甜“大会,虽说那时年龄还小,但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感受到了旧社会的苦和新社会的甜,仅这一次就让我终生难忘。

以后,我又参加过几次这样的大会,每次都能受到心灵的洗涤,感受到新社会的美好。

“生产队里开大会”,那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今天想起来还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今生都难以忘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0380.html

更多阅读

原创,《听见花开》 米莉听见花开

听见花开一我从来都没有见过我的爸爸,我只知道我们家很有钱。我有一个妈妈和一个哥哥,我们住在郊外的别墅里。外面的世界我一无所知。在我的记忆中,妈妈的腰间无时无刻不别着一把朗宁枪。只要有女佣通知妈妈家里有人来访时,她的手就不自

原创歌曲《秋风凉想亲娘》 想亲娘 云南民歌

优秀青年歌手赵虎在“中国·河套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演唱《秋风凉想亲娘》每当秋风扑面、寒霜遍地的时候,就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常常念叨的“秋风凉想亲娘”......多少年来,这句话常在心头萦绕,久久不能忘怀。那时,家里的生活十分困难。每

越南《西贡解放日报·周刊》发表散文一篇 西贡越南微料理

越南《西贡解放日报·周刊》发表散文一篇!接到越南朋友曾广健通知,我的散文《秋天里的春天》发表在今天《西贡解放日报·周刊》上,这已经是自今年七月以来第三次在该报发表散文,感谢曾兄!秋天里的春天  一、秋天里的春天  我出生

声明:《重磅推出原创散文《生产队里开大会》 生产队里开大会歌词》为网友峥嵘岁月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