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与经商管理1 佛学与企业管理

佛学与经商管理(1) 佛学与企业管理



有人也许会认为修行的目的是解脱和成佛,而经商是为了赚钱、让人富裕,两者之间构不成什么关系。其实问题不在于做何事情,而在于做事的人。好人做生意,自然会利己利他,回报社会;若是恶人经商,必会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好人与坏人的差别不在于他的长相、身份,而在于心。良美大师说:“心善人则善,心恶人则魔,一切源于心。”本教《龙经十万颂》云:“不作恶业,仅做善事,调服自心,则为佛法。”《耶赤经》曰:“大乘小乘依发心。”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他的心胸狭窄,诡计多端;之所以为大人,是因为他宽宏大量,大度和大智慧;之所以谓菩萨是因为他有菩提心。比如一把菜刀可以切菜,为别人[]提供美餐,同时也可以杀人。恶者经商,只顾金钱利益,而不顾社会稳定、他人的性命与平安。

我虽不是商人,也不懂商业运作和渠道,但认识很多从事企业的人,包括普通员工、管理人员以及老板等不同级别的。他们都有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运作公司、管理员工等问题。如今很多老板虽然抓住了员工的人,却没能抓住他们的心,导致工作上的种种麻烦。我认为一个好的经商管理人,会把所有员工的精神、精力都运用在公司运作上。

要抓住一个人的心,需要做很多工作,“舍得”即是舍才能得。譬如:一个师父度化一位弟子,需要很多特殊条件,包括师父的慈悲、高尚的品德、实修经验以及弟子自身的条件,否则无法提高佛学水平。无论释迦牟尼佛还是幸饶弥沃佛,都是大公无私的圣人,他们为了感化众生,放弃荣华富贵,甚至舍弃生命,才能得到大众的心。为了抓住人心,付出是没错,但其前提就是要了解他的爱好,尽量让他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要求。无论公司有多少人,他们的目的只有两个,那就名和利。人的区别在于心,只要了解对方的心,就容易能够沟通。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用人要有智慧,不能感情用事。

有的人为了保护尊严宁可放弃名利,这种人不好对付,但一旦能够说服他,那就是最好的助手。要用好一个人,需要花费时间和耐心去观察和培养,但在用人时,不能仅仅以他的学历、工作经验和长相而雇佣,最重要的是观察他的人品素质,因为技术和经验是可培养的,但人的德行是一时半会培养不出来的。

如今很多人在招聘员工时,首先看他的学历,是哪所学校毕业的;其次看他的长相和打扮,如果看得顺眼,他就被录取了,从不观察他的人品。佛教弟子在受戒时,必须经过严格检验才能被录取。譬如:首先师父问他是否是自愿的?父母允许吗?当地的领导允许吗?受戒是否因为生起出离心而出家或者皈依的。确认他的受戒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贪图名利或者被迫后,就可以根据他的慧根传授戒律,这叫因材施教。招员工不是为了表演,所以不需要长得非常漂亮或帅气,只要认真工作,对人对事负责任,对公司忠诚,有基本的工作条件就可以了。要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准,就得栽培良好的员工。

培养一个人不一定要讲很多道理,而是要给予他付出的机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强项,但有的没地方展现。此时你只要为他提供好的环境,他的能力就会发挥出来,其实这就是公司的财富。不过现在很多老板,不跟员工沟通,不了解员工的强项是什么,盲目用人,就是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导致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和精力,这样的公司很没什么前途。对于管理一座寺院而言,首先把寺院的堪布和活佛管好,这样管理寺院和僧众就容易多了;同理,要管理一家餐厅,就得抓住厨师、经理等核心人物,才能制定本厅独有的规章制度。那么如何才能抓住他们的心?这就是个问题,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可以让他入股,因为入了股他就会全心全意付出一切努力,因为那时的他不是在为你打工,而是在为他自己工作。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公司有公司的规章制度,我相信这话大家听过几百遍,但未必能做到。如果公司没有规章制度,则不可能栽培好的员工;学校缺乏校规,就没法培养优秀的学生,也没法继续运作;若僧人离开寺规,寺院就不像个寺院。你要正常工作,常规运作公司,就得让每个员工都意识到制度不但是为了管理公司,也是用来管理自己的。如果每个员工都能达到自觉、自律的境界,这个公司将会是最好的公司。譬如:佛教的戒律并不是为了佛菩萨,也不是为了师父或者寺院,而是一种管理自我的方式。

要做一个好人或坏人,大人或小人完全取决于身、口、意,佛教把身口意称为三门。三门好比大门,无论好人还是坏人,或者大人小人都从大门进出。同理,想做好人就得通过身口意三门;想做坏人也是经过三门才能完成。身口意中的“意”就是我们的心,它是三者中的主人,一切由它操控,只要控制或者了解它,身体和语言就容易能够控制。要控制意即心,就得了解自己的心,那么心为何物?心从何而来?它是有形有色还是无形无色的?它为什么让我们如此贪婪、自私、腐败、痛苦?为什么要让我们有爱心、忍辱和包容心呢?都是因为自己所受的教育和习气,跟心本身没有关系。心很坚硬、很狡猾、随时都会有所变迁。心好比一匹野马,控制它不容易;它又像根风中的草,来去匆匆,难以自如运用。要控制或者抓住心,就得了解它,熟悉才能掌控。所谓知己知彼,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了解,怎能了解员工和公司,更不用说管理好它。当你被傲慢、妒忌、贪婪等情绪所装满时,既看不见自己也没法看清别人。

要管理好公司,就得管理好自己,一切从自己做起。你连自己都管理不好,管国家、管公司谈何容易。管理基于相信,如果没有彼此的信任,怎能管理一群不相信你的人?所以要以德服人,想尽办法让人相信你。我的师父赤瓦活佛经常对我们说:戒律就是管理自我的方式,譬如:在家里爸爸要做个爸爸的样子,妈妈要做妈妈的工作,这家才能像个家庭。爸爸妈妈都是有分工的,爸爸代替不了妈妈,妈妈也无法完成爸爸的工作,家里的男女老少都得做自己份内的工作,家才能和谐美满。同理,要经营一家公司,无论是老板还是经理、会计或普通员工,都要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不要过分干涉对方,公司才能正常经营。

非常时间需要非常手段,虽然有时候总经理代替董事长办事,但这只是个临时代表,不是真正的董事长,要搞清楚这一点。活佛是活佛,堪布是堪布,虽然这只是个身份区别,但为了提高寺院的管理效果,堪布不得干涉活佛工作,活佛也不能占有堪布的位置,要做好份内的工作,才能有得到有效的成绩。如果活佛不在,堪布可以代替活佛管理寺院,但他只是临时代表,如果活佛回来,他就得退位。人与人的相处基于尊重和敬仰,尊重起源于相信和了解。如果互相缺乏沟通和交流,便无法了解对方,导致很多工作、相处上的障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0551.html

更多阅读

企业文化与战略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互关系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表征,也是企业价值观念、处事原则和追求理念的表达,经过长时间企业的文化积淀所形成。企业文化是基于企业自身发展过程所形成的独特的,仅适合企业本身

温州动车事故调查报告 温州动车事故与企业危机管理

温州动车事故与企业危机管理前言:7月23日晚,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造成D301次列车4节车厢从高架桥上掉落。据铁道部22时50分消息,事故造成35人死亡192人受伤。“7·23”动

企业财务危机案例 现金流与企业财务危机的关系

现金流表示企业所有的能用于公司收支的各种类型的资金,在现代社会现金流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就好比人体中的血液,良性的现金流可以使得企业健康发展,而不良的现金流则会使得企业陷入绝境乃至破产。为了防止此类问题的出现,企业的管理者应

声明:《佛学与经商管理1 佛学与企业管理》为网友潮流范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