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以后,大家为徐美凤愤愤不平,对鲁豫的素质和教养失望.
我坚决持相反意见!
"主持人是盘子,而不是菜."---欧阳平
这是大一主持人语言艺术老师说的,普通但很有道理.主持人仅仅是节目中的一个环节,访谈节目 中起节目整个策划与访谈对象衔接作用.好的访谈节目主持人在节目过程中呈现给观众的应该是嘉宾而不是自己本身.在《鲁豫有约徐美凤专访》中,也许在看专访前你就是"陈鲁豫"的角色,我们看到的是年纪轻轻就在政界娱乐界都叱咤风云的徐美凤,看到的是永远一身白衣纯情美艳的徐美凤,所以我们质疑她,觉得她一定不正常,所以被偷拍罪有应当纸里包不住火,也许鄙视之中还掺杂着妒忌.但是专访后,就像我开始说的"大家为徐美凤愤愤不平,对鲁豫的素质和教养失望."这个转变恰恰证明了节目的成功---引导舆论导向,现在我们看到的知性的徐美凤,感性的徐美凤,坚强的徐美凤和优秀的徐美凤,我们开始同情和原谅,甚至对这样的勇敢而赞叹.这所有的一切,鲁豫做到了,尽管建立在很多人的不解和蔑视上.
也许你不服气,让我来说理由来听吧.
一:偏激刻薄的提问方式.
节目开始鲁就说了徐的助手表示:尽量不要涉及偷拍事件.现在的徐对于一切关于偷拍的东西都很戒备,假如鲁不用激将法,戒备的徐怎会在节目最后激动的为自己辩解?怎会让我们看到真实的徐美凤?
二:接伤疤的提问内容.
讨厌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眼里只有她的丑.徐代表淫荡,代表无耻,但我们忽视了徐是个女人,她今后将要面对的,太多太多,也许时间会让人们淡忘偷拍,但永远会有无法统计数量的光碟;她才二十多岁,今后怎样恋爱,怎样结婚,甚至怎样生儿育女.这一系列的被大家忽视的问题,是鲁豫一个一个的摆在大家面前.人可能一时犯错,为什么不能得到原谅?
很多的问题,值得重新思考.至少许多人开始了对徐的同情.
访谈节目的目的,是呈现访谈对象的原生态.--"莫末"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大家熟悉的<<艺术人生>.

看过许多期的节目,许多个嘉宾的形象都很熟悉.很早的黄磊,还记得他说自己在城市灯光里深夜开车时的纯粹和听学生读信时落泪的复杂心情,让我记住了他在认真的教书,认真的生活.还有几年前徐静蕾一句话也印象颇深,"人只有耐得住寂寞,才可能认真的做事情."所以今天她的电影博客任何的成功都是那样的理所当然,她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许多的嘉宾都记忆犹心,但朱军却反而成了谜,仔细想我们熟悉的只是他的样子,他的声音没有太多的什么,这,是成功的主持人.
前几天的DJ比赛里有这样的问题,"想要做什么样的主持人?"我的回答是:让受众铭记我的节目,淡忘我.这就是我想要做的,尽管我没有抽到这个问题.
成功的商人说:如果你为了钱,那你一定赚不到钱.
高升的政客说:如果你为了当官而当官,那你一定当不好官.
......
心里只有自己的人,就是什么都做不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