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无改
教书20年了,一直坚持上课用普通话,但在生活中则难舍乡音。一家人操着地道的鲁北口音,亲情浓浓的,特别熨帖。
并不是所有场合都适用普通话。入乡随俗、乡音无改,更让人觉得亲切自然。不然,别人可能会说:不就是多读了几年书吗?有什么了不起?卖弄!有一个发小在上海读大学,满嘴的普通话夹杂吴侬软语。每次放寒假,总要先在地方院校同学那里逗留几天,恢复一下家乡话,以免乡亲说自己装腔作势,数典忘祖。电影《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四民大学毕业回家,见到老娘第一句话就说,老人家,您好啊。大民便觉得特别恶心,说:上了几天学就不会说人话了,叫娘不就得了。领导干部下基层,用乡音和当地人打招呼,叫声老俵,坐在炕头、蹲在地头,与形象无碍,与群众的心却贴得更近了。窃以为,在不同场合,能在几种语言中自由穿越,更具魅力,愈显能力。
鲁迅先生说,民族的是世界的。那么也可以说,地方的就是全国的。曾经有人说王朔的小说是天才的语言,人们至今仍对老舍的语言津津乐道!这是因为他们是真正用方言来创作的作家,正是这些方言和俚语的使用,使他们的作品、文字充满了生命力。全忘了乡音,整齐划一的语言是一种悲哀。方言往往也是当地文化的载体,过分规范必然会伤害文化的多元性,各种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势必会日渐萎缩。很难想象把地方戏(诸如越剧)、说唱艺术(诸如弹词)改成普通话,会是个什么样子!在影视作品中,还是觉得古月演绎的毛泽东比唐国强有味。且不说演技,那一口地道的湘方言听起来就像主席。如今五十岁以上的人,领袖的音容笑貌还历历在目。看毛主席说普通话的样子便觉得失真、造作。不让影视人物说方言,不仅使文艺作品更假,而且也是剥夺地方话在艺术作品中的生存权利。
拯救方言,人人有责。杭州市政协委员毛海涛呼吁“保护杭州方言,防止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缺失”。他说:不要让有地域特征的非物质性历史文化缺失掉。苏州每年就有苏州话大赛。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主持人的湖南话、客家话颇受欢迎。当然,也不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方言节目格调不高。可是,群众喜欢,收视率高难道不是硬道理?有些晚报有方言板块,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如今,全世界都掀起汉语热,各国大学设立的孔子学院接近700座。我们有理由自信,普通话是坚挺的。美国一位语言学家曾说过:“一种语言从地球上消失,就等于失去一座卢浮宫。”我们在大力发展普通话的的同时,不要冷落了略显弱势的方言。
(99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