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凌宗伟
整理:季勇
年级:初一(西安交大附中)
时间:2013年3月
地点:西安军区招待所礼堂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因为是国外的作品,有没有预习,同学们花五分钟浏览一下教材,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你在文中看到大雁的哪些特点?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在阅读中最感兴趣的文字(包括段落、句子等)有哪些?你觉得文中哪些语句的翻译可以改进的?花五分钟进行阅读。
师:看完没有?(看完了)。好,同学们,上课。我们已经清楚了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文是《大雁归来》,我们手上拿到的教材是临时打印出来的,也没有注释,作者我在这里介绍下。他是美国著名的环保主义者,叫利奥波德。我想请大家先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大家没有预习,我叫大家看的片子可以回去看一下,叫《鸟的迁徙》,刚才第一页上面有网址,一会可以记一下。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是两本词典对“雁”的解释,你们更喜欢哪一个解释?为什么?
PPT呈现:
一、大雁羽毛丰厚,善飞翔,胸部肌肉发达,每百克肉中蛋白质20.98克、脂肪11.62克、磷196.5毫克、钙48.04毫克、铁8.71毫克、无机盐1.17克,是较好营养保建品,同时还有药用功能,我国《千金食治》、《本草纲目》等十多部古代医学典籍中均有详细记载。雁肉: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肾、肝。祛风寒,壮盘骨,益阳气,暖水脏。雁肪:活血祛风,清热解毒。羽绒保暧性好,又非常轻软,可作枕、垫、服装,被褥等填充材料,比较硬的羽毛可用来加工制成扇子及工艺品等。
二、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
生1:我更喜欢第二个,因为第一个讲的是大雁被捕杀,虽然第一种介绍得很具体,但是我觉得很残忍。第二种主要是介绍大雁是怎样一种动物,它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珍惜。
生2:我也比较认同第二种。因为第一种是以那种工具的方式来看待动物的,第二种是从保护动物的方面来写的,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第二种。
师:谁还想说的?
生3:第一种也是可以的。第一种是介绍比较详细的,更加符合现在的生活。相比第二种,第一种也全面,知识含量也是更多的。
师:好,谢谢!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同学们,我告诉你们一个词语解释的方法。词语的解释必须放在具体的语境当中,也就是必须放在具体的文字当中。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同学们说说看哪种解释与这个文本的意思更贴近?一起讲。
生齐:第二种。
师:为什么是第二种?
生4:我觉得第二种是和文章的主旨要保护大自然的动物相同。
师:很不错,我们的同学很不简单。我们能在短短的五分钟内看出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我们的阅读当中明白了作者是希望我们要爱护、保护大雁这样的动物。你说的也有道理,如果从科学的角度、科学说明文的角度来理解也对。但是,这里有个潜意识,刚才这两位同学已经讲了。你看,他用的词语:我很欣赏、分割,把很美好的大雁从肉,到羽毛,再到内脏,把它割得血淋淋的,而且都是人对它的残忍的猎杀。我们在上课之前我就问了下,我们有没有见过大雁的时候,只有两个同学举了下手,其他的都没有见到。其实,我们西安这个地方有没有大雁啊?
生5:有。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5:我们这里的大雁塔。
师:大雁塔怎么来的?
生5:我觉得是原来这里大雁比较多。
师:也有道理。因为多,就建了塔?
生6:我听说就是以前有个建筑师建了个塔叫雁塔,然后有一天有一群大雁飞过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大雁摔下来死了,所以就将这个塔改名叫大雁塔。
师:好。他说了一个典故,很有道理。其实这样的典故我们也可以准备下,网上也有,我们也有可以看看。我给你们的一个问题是:这个关于大雁塔的传说跟我们手上拿着的课文要表达的意思一样不一样?对照课文来看。其实刚才这个同学给我们的一个阅读的启示是我们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不能就这篇文章读这篇文章,要把与这篇文章相关的知识或者生活引进来,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古人就有一个观点:要把书读厚。怎么才读得厚呢?就是这位同学教给我们的方法,把相关的内容和生活引进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的走进文本。现在我们看一看要表达的意思一样不一样?
生6:应该是一样的,都是说要保护大雁。
师:这个说的是要保护大雁吗?今天大雁都没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所以。话音未落,一只大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但是最终他还是把它葬在塔下。
生7:我认为不一样。因为上面写了“吃三净食(即雁、鹿、犊肉)”,而这里是写保护大雁,跟这个讲的是完全不一样。
师:对。还是因为吃的角度。我们课后可以去查一查《百科全书》或者其他的词典。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词典在解释这些动物的时候,基本上不离开吃。前些年领导组织我们去加拿大培训。我在加拿大待了二十天,也是这个季节。看到在加拿大的居民家的院子里都有大雁,他们称那雁叫加拿大雁。每年春天,老百姓都会在院子里放上一些雁食,让雁过来吃。我想问一下:如果我们这里出现了这么多大雁到你们的院子里,或者到老百姓的院子里会发生什么情况?
生3:有的人会把它们兴手抓过来吃。
生2:他们会用个网把这些雁罩住,让它们飞不走,一部分卖了,一部分留着让人参观,收取利益。
师:(笑)是不是这样?(是的)然后买的人买了去干嘛呢?
生2:做衣服,或者给别人食用。
师: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我们这里为什么会找不到大雁了呢?就是因为猎杀的太多。当然除了猎杀的原因,还有什么原因?前两天这里发生了什么问题?
生5:空气污染,阴霾。
师:空气污染,沙尘暴,阴霾。环境发生了变化,使这些动物渐渐地绝迹。好,回到原文,我们来讨论刚才的问题。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大雁的,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最好?你为什么认为他最好?或者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你不明白的?或者你认为哪些句子也得不好的?为什么不好,是翻译的原因。如果你发现了这样的句子,你认为应该怎么改?很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带字典。我要讲的第三个学习方法,就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和词,要及时的查字典、词典,还要会上网“百度”。不要一个人在那儿干,同坐的,前后左右的可以分享下。一个人的思想与另外一个人的思想去碰撞,就会产生新的思想。刚才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三四位同学的读书的习惯很好,这也是我今天要教给大家的第四个方法:一边读,一边圈点勾画,一边作批注。好,你先来。
生8:在第六段“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里呢?
生8:这段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写大雁的什么呢?或者说从哪一个角度来写大雁的?
生8:动作。
师:大雁的动作准确的词语叫什么?
生8:下降。
师:好,运用了一些修辞,认为写的很好。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呢?
生8:写出了大雁的贪玩、活泼。
师:我想问一下,如果我们这里也来了一群鸟,会不会也这样自由自在、很活泼的嬉戏呢?(不会)为什么不会?
生9:因为现在人们贪图利益,见了鸟会捕鸟、杀鸟。
师:我们这边的人的环保意识还没这么强。你刚才关注了哪些词语,再跟大家分享下。
生9: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师:那么为什么要作“试探性的盘旋”呢?
生9:很警惕,害怕有人伤害到它。
师:嗯,很警惕,说明鸟类也很聪明,很有灵气。大家觉得他的分享怎么样?
生1:我觉得他还没有分析得全面。最后一句话“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说明大雁很团结。
生2:老师我想问一下“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也就是说它并没有试探。
师:嗯,并没有。为什么并没有呢?
生2:因为当地人们还是很爱护大雁的。“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
师:嗯。你又教给了同学们一个阅读的方法,阅读要前后联系起来读。其实这位同学在阅读的时候我是意识到的,我故意没有提“不再”,他很敏感,发现了“不再”,为什么“不再”?因为这个季节在“我们”的农场,在我们这个地方已经是休战的,什么时候是可以开战了呢?
生2:是他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
师:为什么冬天可能受到枪击呢?而到了春天就不可能了呢?
生2:因为冬天它们都找不到玉米粒了,在第六自然段的倒数第二行,“它们现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
师:不在这里。我提示下,应该在第三自然段。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找得到?我们一起把第三、第四自然段读一下。
生:(集体朗读。)
师:读完之后有没有发现?
生9:第三段的最后一句。“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师:这是什么时候?
生9:这是在新的季节来临的时候。
师:嗯,也就是在春夏秋季节,但是为什么冬天不会呢?其实这段的上面开头有的,我们读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大家读下第一句。
集体朗读“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戚斯康星的法规。”
现在知道了吗?
生2:知道了。
师:是什么?
生2:戚斯康星的法规。
师:戚斯康星的法规的内容其实就在第四段的开头。是什么?春夏秋这些有大雁的季节是不少猎杀的,冬天是可以捕杀的。但是冬天有大雁吗?(没有)大雁是种什么鸟?(候鸟)所以我们看文章要前后联系起来看。我们经常考试,阅读题做不到,其实不要纠结,阅读题的答案都在文中,你把文章前前后后、反反复复的读,就会发现答案就在这个文本中。好,我们现在继续分享刚才两位同学的观点。
生10:我觉得第二段把大雁和主教雀、花鼠作对比,侧面烘托大雁的坚韧不懈。
师:你还看出了还有对比,跟主教雀、花鼠对比,看到了大雁的那种认准目标,坚持不懈。很好!这段其实就是写大雁的迁徙,它认准了目标,他就会义无反顾的往南飞去。
生11:我想说的是一个错误。
师:你看出了个翻译的错误,很好!只看到好的,看不到差的,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
生11:就是第三段的第二行。“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我觉得这个“也几乎是一声不响”有点不通顺,我想改成“也几乎一声不响”。
师:多了个“是”,是不是?
生11:嗯。
师:我们一起把这两个句子读一下。“也几乎是一声不响”“也几乎一声不响”。你们觉得那个更顺畅?在读的时候感觉上那个更顺畅?是课文上的?还是这位同学说的?
生5:课文上的。
师:为什么说是课文上的?
生5:因为我觉得不顺畅。
师:大家都说课文上的好。其实,这是翻译作品,同样一个人名,各人的翻译不一样的,更多的情况是意译。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还真的不能迷信课文,我对他的这种思考表示高度的赞成。但是,我也认为课文上是对的。“也几乎是”,有个“是”,强调了不是一声不响,有的时候还是响的。因为它毕竟是鸟,翅膀的波动也会响。这个“是”有强调的意味。在这里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副词,尽管“几乎”也是个副词,是强调一种语气。我们要能说出个道理,要能够自圆其说,至于说我这个观点你赞成不赞成,那是另外一回事情。但是你说出来要有道理,你不能简单地说“书上的好”、“我的好”,书上的好,好在哪里?我的好,好在哪里?
生12:第四段的倒数第二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大雁之所以能够一触到水就叫起来,他绝对不是一两次的观察才敢这样的,他是经过反反复复的观察才得出这个结论,这里很安全。很好!
生12:课文表达的是作者热爱大雁,敬佩大雁的情感。在倒数第三段的第一句“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人们发现,各国之间的联合是不可预期的。”
师:文章在大雁前面用的修饰语“我们的”,还有在讲农场的时候也用了“我们的”,大家如果把“我们的”去掉后,就会发现感情色彩不一样。当然,“我们的农场”还告诉我们这帮人和我家的这个农场对大雁这样的鸟类的保护意识相当的强烈。正因为我们有这样的意识,才有大雁在我们这个农场嬉戏、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种状态。文中除了写大雁的归来,写它们的飞翔,写他们怎样觅食、嬉戏,作为一种鸟,这有有没有从另外一个角度再写大雁?
生8:第九自然段都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的。
师:我们一起把第九自然段读一下,然后再回答。
生:(集体朗读。)
师:我想问一个问题,然后你在谈你的想法。你读了这段以后,能不能模仿下大雁的叫声?
生13:“还有观战者们激烈的辩论所发出的呼叫声。”
师:我换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写大雁塔下和平鸽的叫声,你怎么写?如果用一个词语写公鸡的叫声怎么写?(老师模拟公鸡打鸣)“咯咯”,这是什么词?
生13:象声词。
师:在这段中有没有用象声词来写大雁的叫声?
生13:没有。
师:对了。这就是这篇文章与其他文章写叫声的独特之处。好,现在把你想说的这一段跟大家分享下。
生13:写大雁回归时,有翅膀拍打的声音,辩论者发出的尖叫声,这段关于大雁的叫声描写非常多。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的。
师:对,把它那个生动活泼的声音再现了,但是又没有用一个拟声词,我们把这些词圈出来,从这些词中我们看到大雁哪些方面的特征?注意,你圈的词语要想一想为什么圈?我们来分享下。
生13:“刺耳的雁叫声”说明大雁过来了,“急促的混乱的回声”因为大雁刚过来,大雁很高兴,“呼叫声”说明他们在谈论,很友好。
师:什么情况下会感觉这声音很刺耳?很激进的时候。文中讲的“混乱”是从那个角度来写的?
生13:多。
师:刚才说的“呼叫”是从什么角度?
生:高兴。
师:嗯,很兴奋、无拘无束。
生14:一个“深沉的声音”是宣告谈论好结束了。
师:他们的交流有个领头的雁。虽然我们没有听到大雁的叫声,但是我们能够从这些词语的表达中声音的变化,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写一种声音的时候,大家说?
生14:可以不用象声词语,可以用一些描写来体现。
师:比如说我们在写某一个物件的时候,或者说我喜欢你,我们不一定要说“喜欢”,可以通过一些词语和句子让别人感受到你喜欢他。我们要写声音的变化,不一定写声音。比如说《琵琶行》里面就有经典的句子“大珠小珠落玉盘”,你能感受到这个声音怎样?珠子落到盘上的声音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
生15:清脆。
师:那大珠、小珠落到盘子发出的声音一样不一样?
生15: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嗯,有的脆声很响,有的脆声还有轻有重,把许多变化写了出来。有时候是许多拟声词是不能表达出来的。
我们现在来归纳一下,这篇文章属于散文,其实准确地说,它是科学家的观察笔记,但是跟一般的笔记不一样,是充满着情感来写的,充满了什么情感?对大雁的喜爱、保护、怜悯、敬佩之情。从哪些方面呢?归来的信心义无反顾,然后写到他的飞翔,觅食的画面,以及他们的叫声,再现了它们的这些特点,富有灵性的,团结的精神,活泼的生命状态。所以在我们读了这样的文章以后,我们就能够更深刻地作者的一种期待。人们往往想当然的认为,野生生物,就像风和、日出日落、自生自灭,直到它们在我们面前慢慢消失,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高质量的生活是否要在自然的、野生的和自由的生物身上花费钱财,我们人类对于整个生物界来说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那么,能能够真真正真的看到自然界中的鹅群的机会比在电视看到的更重要。有机会发现一只白头翁,就像我们有权利说话一样,神圣不可侵犯。这些野生动物也是生命,我们应该花时间去保护他们。如果地球上就剩下了我们,没有其他的,你觉得我们还能生存下去吗?我们就是能生存下去,我们还有乐趣吗?当然他还讲,我们再也不能讲美好的生物看成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他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创造者,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他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我希望同学在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回去再看鸟儿迁徙,对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作哪些改善?
下面总结一下今天跟同学交流的学语文必须注意的五个方法?
生9:第一是做读书笔记;第二是互相交流着学;第三是会查字典;第四是学会勾画勾连;第五是前后联系来分析。
师:有没有篡改,有没有走样?你说的第一个问题我没有讲,我今天没有谈做笔记;有位同学教给了我们一个方法,刚才那个同学没有说到,看任何一个问题要有关联性,把它跟材料和生活关联起来。
好,作业:回去有机会到大雁塔那边转转,运用第9自然段写大雁叫的那种方法,把你所听到的和平鸽的叫声给写出来。注意不用拟声词。下课!
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生5:老师,还有本书送我哦。
师: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