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提倡,要把小说教得像小说,诗歌教得像诗歌,散文教得像散文,欲如此,心中必先有文体意识。教师解读一篇课文时,首先是读者,然后才是教者。作为读者阅读一篇文章,首先得判断它是什么文体,其次要懂得如何阅读小说、诗歌、散文各类文体,即阅读法。
北师大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是一篇记叙散文。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先后为盲人捐献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勇于捐献器官的高尚情操。
让我们按记叙散文的文体思路解读《永生的眼睛》。
一、抓住文眼,即“作者着力表现的中心点,文章结构的枢纽点,也就是所谓的‘神聚’之处。”《永生的眼睛》的文眼是父亲的话:“你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二、理清线索,即看似“形散”的散文中的“外在形式里蕴含着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永生的眼睛》是以琳达对器官捐献的认识和感情为线索的,先后出现了母亲、父亲和女儿温迪捐献器官的事例。也可以说,人物的事迹推进了琳达思想感情的发展,推进了故事的发展。以人物事迹为线索,我们可以分清文章的脉络。而在梳理人物事迹的同时,有一个词十分关键——“天壤之别”:对于母亲捐献器官一事,琳达与父亲表现的“天壤之别”;对于父亲捐献器官一事,14岁的琳达和14岁的温迪的表现有“天壤之别”;最后,对于温迪捐献器官一事,琳达前后表现有“天壤之别”。
三、品味语言,即散文在语言形式的特点。《永生的眼睛》一文的细节描写值得仔细咀嚼,反复品味。若结合人物表现的对比来理解更有冲击力:
1、动作与神态。对于捐献器官一事,琳达“惊呆了”,“冲进”,“冲着父亲哭喊”,父亲“平静”。之后,同样是面对器官捐献的事情,父亲“愉快”,温迪“热泪盈眶”,“紧紧地拥抱”。几处细节展现了人物态度的“天壤之别”。(文章接近尾声时,描写琳达“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时,留白了,这里可以考虑补进表现琳达动作或神态的语句。)
2、人物语言。《永生的眼睛》在细节描写处的最大特点当是通过人物语言表现人物品质,文中父亲和温迪的话深深感动着我。母亲病逝,父亲面对前来征求意见的警官,仅仅回答“可以。”细心的读者发现“可以”的后边是个句号而非感叹号,他是这样平静、坚强,一个男人承受着中年丧妻之痛时作出如此简单的回应,让我们解读出多么丰富的父亲形象。在他“身患严重的肺气肿”时,依然“愉快地告诉我”器官捐献的意义,“如果一个盲童能够……那有多么美妙!”“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他们的女儿也能像温迪一样将会多么自豪……”文中父亲话语中出现三次假设,都是设身处地站在病患及家属立场考虑的,我读过无数假设复句,《永生的眼睛》里的假设复句散发的真、善、美,最为感人肺腑。面对病危急须器官移植的病患,假如我们可以像父亲那样悲天悯人地为其设想,为其呼吁,我们的语言将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
四、探求主旨,即作者通过这篇记叙散文想表达什么思想(可以说是中心思想)。这一点看起来很明显:通过叙述一家三代的事迹,帮助读者正确认识器官捐献,宣扬人道主义、博爱、奉献的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解读到这里,我们还得进一步探讨文本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原生价值,即一篇文章在未成为一篇课文时的意义所在,教学价值指一篇被编入教材时的意义所在。《永生的眼睛》的原生价值刚才已说过,教学价值则不仅是帮助读者正确认识器官捐献,宣扬某些精神,还可能是学习文章表达如通过人物语言表现人物品质,或发展某些语文能力如学习如何作批注。如果教师只关注文章的原生价值,教学中就很可能花很大力气引导学生认识器官捐献的意义,甚至明里暗里鼓动学生作出捐献器官的表示,不折不扣替作者做了一回代言人,硬生生把语文课上成品德课;如果教师撇开原生价值,仅追求学习言语表达,发展语言技能等方面教学价值,等于糟蹋了本文丰富的人文性(或思想性)。如何抉择呢?老牛不才,只能考虑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兼顾:既帮助读者正确认识器官捐献、宣扬精神,又学习文章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品质的表达。于是设想,当学生通过学习对器官捐献有较正确的认识时,创设一个为病患发出倡议、呼吁的情境,引导学生用上假设复句,也许会是一个不错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