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迟延,还要等候,因为必然临到,不再迟延。(哈2:3)

春秋时,郑国公子子国和子耳兴兵侵入蔡国,打了一次大胜仗。因蔡国是臣属于楚国的,楚庄王就派他儿子公子贞率兵攻郑国,郑国的当权者子驷、子国等不知所措,有的主张降楚,有的主张等待晋国来援。子驷说:「我记得周诗中说:要到黄河水清,时间太长,那里等得到呢?人的寿命那有这么长?既用卜来求人,又向人去问计,作的事已够多了。郑国主持大事的人又多,各有自己的主张;顺得这方的主张,又忽略那方的意见,因此讨论的事情毫无结果。现在楚兵压境,人民的生命处在危急中,不如暂时顺从楚国,让郑国的老百姓松口气,不会死在战争里……」郑国终自甘丧权辱国,向楚投降。
此后,人们便将子驷所引的周诗中的两句「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引伸成「河清难俟」一句成语,来比喻时间太长,难于期待。
【灵训】
古时传说黄河的水要千年才有一次澄清 的机会,因此,要待黄河的水清,难以等待。「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祂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当我们在受苦当中,常因神的应许尚未成就,而埋怨。
「一宿虽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30:5),神的应许,就尚未得救的人而言,是没有「早晨」的,他的生命是从黑暗到黑暗,但对基督徒来说,却有「早晨」来到的应许,而且「早晨便必欢呼」。
我们生命中,有黑夜,但不管黑暗到底能停留多久,欢呼喜乐的黎明终将到来,因为神的应许永不落空。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