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青年》10期
作者:田野
2010年7月30日,与钱学--森、钱三强并成为“三钱”之一的力学之父钱伟长在上海病逝,时年98岁。钱老走了。他留给人间的,除了巨大的科学成就,还有一段纯洁而又忠贞的甜蜜爱情故事。
战火下的甜蜜初恋
钱伟长13岁丧父,跟着叔父钱穆一起生活学习。钱穆是名誉全国的国学大师。受家庭熏陶,钱伟长的国文、历史成绩特别优秀,而数学、物理、化学成绩很差。高考时,物理考了5分,数学、化学加在一起才20分。但是,国文和历史都是100分。由于在文史类的专长,钱伟长同时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录取。在叔父钱穆的参考下,钱伟长到清华大学历史系就读。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钱伟长“弃文从理”,转到清华大学物理系就读,要制造飞机大炮救国。4年过去了,物理基础很差的钱伟长不仅获得了高梦旦奖学金,而且考取了清华大学研究院,成为导师吴有训的得力门生。钱伟长的成功在清华大学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同时,也引起了一位才女的关注。
这位才女叫孔祥瑛,她就是这段爱情故事的女主人公。孔祥瑛出生于山东藤县,系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由于受家庭的熏陶,孔祥瑛自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中期间,她在就读的天津南开女中创办了《嘤鸣》杂志。中学毕业,她考取了北京清华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并担任了清华大学校刊《清华周刊》文艺编辑。孔祥瑛对钱伟长的爱国热情和骄人成绩很是羡慕,心中产生了一种爱慕之情。可是,两个人一直没有机会相识。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钱伟长和孔祥瑛都参加“一二·九”运动。孔祥瑛有意向钱伟长靠近。钱伟长一下子就被孔祥瑛的美丽和才学所吸引。他们一起参加学生运动,一起约会,一起谈理想,谈中国的未来。爱情就像是雨后的小草,在两个年轻人的心底疯长。
就在两个人准备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的时候, “七七”事变爆发了。清华大学紧急南迁昆明,作为学生的孔祥瑛只好随学校一起南下。钱伟长是研究员,清华大学不负责其费用。为了与孔祥瑛相聚,钱伟长到天津市耀华中学教物理课。一年后,钱伟长凑足路费,与汪德熙等四好友一起,乘船经香港、海防,再从河内经滇越铁路,终于于1939年到达昆明西南联大,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梦中情人孔祥瑛。那一刻,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939年8月1日,钱伟长与孔祥瑛一起走上了婚姻的红地毯。钱伟长在昆明联大教授热力学,孔祥瑛一边读书,一边陪伴钱伟长。两个人相亲相爱。第二年,孔祥瑛大学毕业,同时,也怀上了钱伟长的骨肉。
俗话说,家有娇妻不远行。钱伟长有娇妻相伴,按理说应该知足了。可是,钱伟长是一个胸怀祖国的年轻人。他不愿沉浸在温柔乡里,为自己的幸福而满足。他的心里装着中国的未来。1940年1月,钱伟长考取了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面对着怀孕的娇妻,钱伟长不忍离去,心里很矛盾。
孔祥瑛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女人,她理解丈夫的心情。他对钱伟长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你不能因为我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我理解你,支持你,希望你学成归来!”
钱伟长拥着自己的爱妻,流着泪说:“我何尝不明白这些道理?可是,现在局势混乱,我实在放心不下你呀!”
孔祥瑛坚强地说:“你放心去吧,我会一个人照顾孩子,等你回来!”
钱伟长看着深明大义的妻子,轻轻地点了点头。
在孔祥瑛的支持下,钱伟长登上了加拿大游轮,到多伦多大学学习。在导师辛吉的指导下,钱伟长用50天时间,撰写了《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受到了爱因斯坦的好评。1942年,钱伟长获得了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并与钱学森一起,来到美国,跟随导弹之父冯.卡门一起,从事导弹和火箭研究。
钱伟长只身赴加美留学后,孔祥瑛生下了儿子钱元凯。她带着儿子,辗转成都、昆明。一个年轻女人带着一个孩子,在动乱的中国生活,困难是可想而知。但是,爱情给了孔祥瑛巨大的支持和安慰。她与钱伟长鸿雁传书,诉说相思之苦。钱伟长不断从海外寄钱,接济孔祥瑛,鼓励孔祥瑛。
1946年9月,抗战胜利后,钱伟长以“久别家乡,思念亲人”为由,抛弃了美国丰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只身回到了北京,在北京清华大学做了一名普通的教授。孔祥瑛带着6岁的儿子,从成都赶到北京。这时候,钱伟长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儿子。久别7年重相聚,两个人禁不住百感交集。
生死不离,割不断的爱恋
1966年“文革”风云初起,时任清华大学附中校长的孔祥瑛首当其冲,受到红卫兵的猛烈冲击。孔祥瑛被剃成“阴阳头”,游街示众。面对这样的人身侮辱,孔祥瑛痛不欲生,几欲自尽。钱伟长安慰孔祥瑛说:“别跟年轻学生计较,他们受人愚弄了,而横行霸道的人没有好下场!”在钱伟长的安慰和劝说下,孔祥瑛的心灵得到了慰藉,放下了轻生的念头。
谁知,钱伟长自己也难逃此劫。他被定为是“反动学术权威”,终日受到批斗和谩骂,成为比孔祥瑛更大的右派。红卫兵威逼孔祥瑛,让孔祥瑛与钱伟长划清界线。孔祥瑛坚决不肯。
钱伟长被下派到工厂劳动改造,做了一名锅炉工。同时,一家五口被勒令挤进两个房间。为了给大批书籍留下安身之地,他们被迫变卖了一些家具。过了不久,红卫兵的两派打起了“内战”,他家所居住的照澜院16号成了造反派的“武斗战场”,不时传来枪弹的呼啸声。
然而,在枪声下的小屋成了孔祥瑛与钱伟长温馨的港湾,他们相互关心,相互鼓励,相依相爱,共同度过了那段苦难的日子。
身愈老,爱愈深
1983年,钱先生到上海工业大学当校长。已经退休的孔祥瑛抛弃了自己的个人爱好,跟随钱伟长,照料他的饮食起居,保障他繁忙工作的顺利开展。
钱伟长是无锡人,爱吃甜食。有一次,钱伟长携妻子一起在乐乎楼餐厅吃饭。餐厅的小碗八宝饭很合钱伟长的口味。他吃了第一碗,便要盛第二碗。这时候,孔祥瑛便伸出手,按住了钱伟长的碗,笑道:“美味儿不可多用呀!”钱伟长知道夫人的好心,便放下了碗。一桌人都笑了。
钱伟长是一个一心扑在事业上的人,生活上的事儿,全部由夫人照料。一次,钱伟长带着夫人一起出差,看到市场上的西瓜很好,便要买。钱伟长没有买过东西,不知道市场行情,竟然开出了10倍的价格。幸亏孔祥瑛在跟前,及时阻止了这桩买卖。这件事儿,被人传为笑料。
1999年,钱伟长赴京开会。突然,患了轻微中风症,住进了北京医院。可是,他坚决要求回上海治疗。他说:“你们医院的医疗不民主,我钱伟长死也要死个明白。”
院方无奈之下,只得设法把钱伟长送回上海。回到华东医院后,老先生挨了资深医生的一顿“责备”:“你不要命啦?病成这样还敢坐飞机?”钱先生一笑了之。
其实,钱先生急于回上海的真正原因是他放心不下正在生病的孔祥瑛!孔祥瑛病重住院期间,钱伟长每天下午准时去医院探望。2001年,孔祥瑛因病去世,钱伟长失声痛哭。61年的爱恋和甜蜜,成为钱老沉甸甸的回忆!
钱先生走了。他要到天堂与爱妻再续那不离不弃的爱情故事。留给世人的是一首爱恋的歌!
作者简介:田野,汉族,生于1971年。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第五届“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首届签约作家,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级文学刊物及副刊发表文学作品2000余篇,300余万字。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丹水谣》、《淅川大移民》。
通联:河南省淅川县旅游局 田野(收) 邮编:474450QQ:872666370
电话:(0377)69229233(办)(0377)69259190(家) 13569243979
Emil:xichuan-tiany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