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的特点与寻找
(一份准备而未讲课的提纲)
蔡国光
感言:我到电视台工作的第一天,台长就说,以后电视台办班的讲课就是你的了。我一听非常高兴,现在时髦“学习型社会”,讲知识共享,有句老话:与君一夕谈,胜读十年书。谈,一般是经验之谈。我虽然到电视台编辑新闻才20多天,毕竟是学新闻专业的,曾经在报社工作过多年,老饭碗端起来还是顺手的。老同志了,没有经验,给年轻人谈点体会,也算积德。赶上新闻办班,本来想把20多天来电视台编辑新闻稿的感觉和体会讲讲,不曾想却这里面的关系还很复杂而作罢。已经准备了好多天的讲课稿,课不让讲,稿子我却有自己博客发布的权利,如果喜欢我博客的人来看看,从中能够有所收获,也算是对自己这些天的辛苦一个自我安慰。
我计划讲的有三个问题,一是电视新闻的特点。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天天看电视,大概了解一下“门道”的东西有好处。二是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知道一下现在和未来的电视新闻会有那些变化,可供我们做电视新闻的时候参考。三是电视新闻线索的寻找,主要讲怎么找(重点谈谈新闻敏感),找什么(讲讲三个价值:新闻价值、宣传价值、传播价值),局电视台想要什么新闻(说说企业电视新闻,也就是局电视台新闻播发的特点与要求)。
一、电视新闻的特点
中国的电视新闻是1958年随着使用摄影机和电影胶片开始的。电视新闻专业性很强。
它的定义是:“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具体地讲,它是通过电视摄像、记者采访、镜头设计、拍摄、剪辑、写解说词、配音、合成、播出等程序来完成的,可以系统地、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是一般电视台节目的骨干和主体。
它的种类有:会议式电视新闻、人物式电视新闻、电视口播新闻(包括只有文字的口播新闻、配有照片的口播新闻、配有资料的口播新闻)、电视新闻纪录片、电视实况转播、电视直播、电视广播大会、电视评论。
它的特点是:电视作为现代大众传播媒介,除有鲜明的文化传播的共性特点即通俗性、消费性和大众性外,其自身特点有:
1、“时空效应”。视听兼备的多元信息符号,围绕主体信息的多要素、多逻辑、多线索集成。这个特点最大限度展示电视新闻的独特魅力。我的印象最深的是2003年世界关注的美伊战争,中央电视台在对其的直播报道中,采用了主持人、特约嘉宾、前线记者交叉播报。分析讨论进行演播室,这个报道结合来自前方的现场报道的图象,随时介绍事态发展的最新进展,随时连线中外记者报道各国各地的最新反映和动态,第一时间同步现场直播有关国家政要人物的活动、讲话。同时进行中文的同声传译、分析伊拉克战区,采用战时地图分析讲解,屏幕经常出现双视窗、多视窗、飞字幕的方式,多渠道、多符号的传递现场的最新动态。
2、时效性强。观众希望得到第一时间的新闻资讯,电视台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硬件设施来最大限度的满足观众这种需求。我们这样的建筑施工企业,尤其是项目部,由于遍布大江南北,有时候受些影响,但是现在网络、快递,为增强时效性提供很大便利。我们电视台一般是半月为限,实在没有稿子了,才用时间久了的稿子。
3、家庭收视。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家庭是人们心中最有安全感的环境。所以家庭式的传播对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以及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都有着强大的促进作用。
4、明星效应。电视走进千家万户,个性鲜明电视记者、嘉宾深入人心,使人和媒介之间的距离拉近,增加了认同感,对打造节目的品牌,提升收视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5、影响力大。由于电视直观、形象和直接传播,除了正面的宣传作用力大外,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比其它媒介来得更为直接和深刻。官员、组织、公众人物最怕电视曝光。
6、广告效应。2003年中央电视台电视广告招标收入是33个亿。
7、转瞬即逝,不易保存。电视节目的播放转瞬即逝,很难保留,所以和报纸相比,和网络相比,保留新闻资料要困难和复杂。但是现在很多电视台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借助网络的力量,一上网就可以搜索到电视节目,我们的电视新闻在四局网站上也可以看到。
8、线性传播,选择性差。电视新闻节目的安排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它是由媒介主动、受众被动,同时在整个传播过程缺少反馈环节。所以电视有新闻预告和重播。
二、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
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品质,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而不断进行质的飞跃的。当今社会,新闻对人们的影响是十分广泛而深刻的。新闻从业者通过新闻报道传递出来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判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这个社会的认知。所以,新闻从业者正确地解读并实践那些耳熟能详的新闻理念,对于社会的文明发展意义重大。
我喜欢看凤凰卫视,仔细研读凤凰卫视的新闻理念,可以从中看到电视新闻节目的走向和发展趋势。用善意揭示真相是凤凰台做新闻的基本理念。为此,他们努力做到:1.第一时间。新闻发布必须及时、快速。如果来不及配画面,就进行口播,口播来不及就先上字幕。总之,抢在第一时间把新闻报道出去。2.第一现场。强调来自新闻现场的画面、声音和报道。视像卫星传送,现场电话连线。3.信息完整。不曲解删改、不断章取义、不添油加醋;尽可能为新闻事件增加必要的背景介绍,帮助受众了解历史情况,追溯问题的源头。4.声音多元。严守新闻报道的“平衡性”原则,反对单一消息源和单一观点,尽可能从不同角度报道新闻,提供不同观点,供观众选择。5.重视直播。直播是最能完整、生动、准确的展现新闻事件连续性和复杂性的报道方式。如果一个新闻发生后,有可能也有必要直播,凤凰会果断的取消原定播出计划,立即投入直播。凤凰新闻的好名声,就是靠一次次现场直播积累起来的。6、“平民视角”。近年成了新闻界的热门话题。平民视角是指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坚持平民立场,关注同普通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在新闻报道的方式上,坚持平民方式,用人们喜闻乐见的、亲切朴实的语言和形式传递信息,代民而言。在新闻报道的取向上,坚持平民利益,反映普通百姓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弘扬朴素的人性之美。“平民视角”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新闻界的体现,使新闻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和活力,也使我们从新闻中发现了现实生活的多姿多彩和朴素之美。“平民视角”为新闻活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平民视角”引发了电视的民生新闻节目,即以广义社会新闻为定位,从群众日常的生活中采制,内容上关注普通老百姓生存状态与心灵空间的节目类型。如江苏卫视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的《第一时间》。但也有借“平民”之名行“猎奇”之实和“示丑”之实的。奇闻异事在新闻报道中层出不穷:三只脚的鸡、穿胸罩和裙子的老汉、华南虎事件,还有老教授与研究生结婚,不是关注两情相悦,而是关注82岁与28岁,充满了反常、猎奇的现象。7、功能娱乐化。娱乐元素体现在节目的选题、制作、播报和包装等方面。在选题角度上,越来越多的名人轶事、体育比赛、灾害事件、暴力犯罪、日常事件、花边新闻等成为新闻内容;在制作方式上,硬新闻软处理,以期形成轻松自然的家常风格;在播报风格上,主持人手捏折扇,把茶杯、茶壶摆到面前,纯以说书人的口吻闲聊新闻;在节目包装上,片头、片中、片尾中大量采用动画效果和艺术字体,显得轻松活泼。8、互动化。即从传统的“我播你听”到“我点你播”的受众参与、互动化趋向。如“说新闻”节目,就像点歌单,先把新闻预报便于点播,随听众热线接入,主持人再根据听众点播要求播讲新闻详细内容。这样就准确把握了受众的求知、求新、求趣、求廉(方便)的信息消费心理,在新闻节目中产生直接的互动和参与。
三、电视新闻线索的寻找
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它只是为新闻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电视新闻和报纸的文字新闻不一样,是多程序多人完成的集成体,且电视新闻非常注重观众心理。观众心理有三个特点:随意性、交融性、互动性。随意性,指电视观众对电视这种媒介和媒介内容在选择上有较大的随意性,看哪个频道,选择什么,看多长时间,遥控器在观众手里,谁也左右不了。交融性,人们对电视新闻内容的感知和理解不仅受制于已有的认知,而且还受到来自身边的他人(如家人、朋友、同事等)对电视新闻的评价、态度、情感等的影响。互动性,电视传播对观众心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受众一般处于无意识状态,或接受、或反对、或疑惑、或思考、或对照,在种种错综复杂的心理活动中实现着对电视新闻信息的获取和认可。由于观众迫切要求实在、亲切、自然的节目风格和形式,厌烦新闻报道篇幅长,套话多,枯燥无味,无关痛痒,大而无物,死气沉沉。所以在风格、形式和内容上,我们力求做到长短结合,以短为主,把每条信息尽量控制在30秒之内。
1、怎样寻找新闻线索?如同照相:画面构图的同时要想想新闻性在那里。
安老师讲照片,你在按快门的时候,一定首先要给这张照片定位:是新闻宣传照、社会新闻照、还是艺术照。角度不同,效果大不一样。比如男女亲密动作,夫妻是正常行为,情人的爱的魅力,领导是性骚扰,同事是作风有问题,在社会就是耍流氓。站在一定的角度思考你图像里的新闻性,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敏感,又称“新闻嗅觉”、“新闻鼻”,是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也是衡量新闻工作者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包括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新闻敏感有助于及时发现新闻,有助于从众多信息中发掘出对媒体来说最有价值的新闻。怎样算有新闻敏感(内涵):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具有宣传价值);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读者(具有传播价值);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人们最感兴趣的事情(具有新闻价值)。
寻找新闻线索,就是要按照这“三个价值”,寻找可能成为新闻的或是能满足三个价值的某种事实所传递的信息,也是已经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所发出的信号。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一般比较简略,要素不全,没有事物的全貌和全部过程,常常只是一个片断或概况;有待我们通过采访去证实、扩展和深化,可以给我们提示采访的方向。寻找就是有的放矢。的就是媒体当前的报道重点,就是编辑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能满足三个价值的新闻事件。矢就是我们单位和身边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情。
我这里讲两个这段时间来电视台编辑稿件的例子。一是11.15,局安全警示日。这在我局,已经是一个常态性的企业行为了。各个单位都在搞,局机关有局领导参加,肯定最先报道,如果合肥地区来得快的单位,有可能一锅煮。来的慢的单位就有麻烦了,我们不可能天天报道这个。第一个的新闻,第二第三就不是新闻了。前几天,七公司的稿子来了,晚了半个月。这个单位已经几天没有其他稿件了,没有办法,我只有换角度:两节临近,七公司加强安全教育,搞好年终的安全生产防控。二是年底,各单位的QC小组发布会。先是装饰公司、后是七公司,我把两篇合在一起编发了。过几天一公司又来了,而且因为有五个成果获得全国大奖。再报QC成果发布会,新闻不新了;枪毙吧,有些可惜了,作者在采访中还有同期声,画面很热闹。刚好,一公司小谢在,我就说角度变一变。我们电视台有一个《关注》栏目,相当报纸里的通讯、特写,我给他定位:小舞台里唱大戏。他的开头是:2011年是一公司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成果丰硕、获奖连连的年份,该公司在2011年获得全国性奖项5项,不仅为企业争得了荣誉,也为进一步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我改的开头是:项目的QC小组,看似一个小小的舞台,一公司的员工们却在这个小舞台里用智慧和汗水创新工艺,唱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辉煌,今年连获5项全国性大奖,成果丰硕。
从两个例子里我的感觉和体会:我这些天枪毙的稿子多是这样的跟风稿。如“双清”。局里开“双清”会议,各单位都要贯彻,局里的会议已经报了一次,各单位来的开“双清”会议的第一个稿件可能会用,但后面的稿件就不会用了。但是,角度一变就可以用。“双清”工作的具体内容很多,从本单位最有特点的一个内容来报道,不要报会议就可以了。我在和一公司的小谢讲QC小组成果发布会稿件的修改时,打了一个比如。叫杯子论。会议就是一个杯子,QC小组的具体成果就是杯子里面的东西,是白酒、茶水、可乐、蜂蜜?就是酒,还有红酒、白酒、青酒、老酒、啤酒;还有做酒的方法,勾兑酒(三中全会)。如果你仅仅报会议,今年是QC小组成果发布会,每年是QC小组成果发布会,这样下去就永远没有进步了。只看到杯子。看不见杯子里东西的人,就不是一个好的新闻工作者。新闻敏感就是不仅仅看杯子,还要通过杯子在杯子里面找内容,找角度,找本单位的特点,找新闻价值,找宣传价值,找传播价值。
2、找什么样的新闻?找新闻不如造新闻。
新闻还能造?我说可以的,是因为这个造不是造假的造,而是制造的造。我们这样的大型建筑企业,担负着很多的全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是一个不断出新闻的单位,有些新闻事件我们是能够提前知道的,如我们自己施工的一座全国跨度最大的桥什么时候合龙,什么时候竣工。什么时候传播这一新闻,什么时候拍摄、制作、发出这条新闻,把握好传播新闻的时机,进行适时宣传,就是造。造新闻有两种方法,一是时造;二是意造。
时造,就是把我们一年的工作重点和重点工程按时间排一排,再和媒体的报道重点对一对,有的放矢的进行新闻宣传。注意,这里讲的造新闻,就是对我们准备报道的新闻事件(重点工作和重点工程),一定要看是不是满足三个价值:新闻价值、宣传价值、传播价值。(前面我讲过的。一般来讲,在全国、在我局,在铁道部,是最大的、最新的、最长的,最高的,第一次的、新记录的,都含有这些价值)。要想时造,就要建立一张特殊的日历表,重大节日,纪念日,人物日志,季节变化等,这些也都是重要的新闻源;我们记住这些日子,在这些日子到来之前找到相关的对象进行采访报道,就是时造。像元旦、春节、国庆组织国家重点工作大干就是新闻点,就有新闻可写。像5月12护士节,3月12植树节,6月26国际禁毒日,把以前类似的报道翻出来仔细研究,就可能寻找到新闻线索。
意造,就是我们要围绕出新闻去有目的的去组织一些新闻事件。(举个例:青藏高原党旗红,王保良,党旗飘扬杭州湾,党旗飘已经成为中铁四局、中国中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品牌,在全国很有名气)。意造,就是自己创意。意造的方法很多,包括仿造,从媒体上寻找线索。看电视新闻的时候,想想我们单位是不是也有,这不是吃别人的剩饭,不是抄袭,而是寻找新闻视点的方法。中国是舆论同步的社会,完全可以按意思去移花接木。一方面,新闻可以做大,也可以做小,简讯可以成为消息,还可能挖掘出长篇通讯或专题报道;有事件,就有人物。另一方面,对照媒体上的栏目也可以有的放矢。
造的标准:就是要有刚才讲的三个价值,简称新闻价值,三个价值中,新闻价值是人们最感兴趣的事情(新鲜有趣,“人咬狗”);传播价值是人们最想知道的事情(天气预报,飞机出事);宣传价值,你想让人们都知道的事情。新闻价值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五大要素。①时新性(或称时间性、新鲜性)──报道及时,内容新鲜。事件发生和公开报道之间的时间差越短,新闻价值越大;内容越新鲜,新闻价值越大。②重要性──对国计民生的影响越大,就越重要,新闻价值也越大。③接近性──包括地理上的接近,利害上的接近,思想上的接近,感情上的接近。凡是具有接近性的事实,受众关心,新闻价值就大。④显著性──新闻报道对象(包括人物、 团体 、地点等) 的知名度越高,新闻价值越大。⑤趣味性──具有趣味性的事实,往往有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对于采访、制作、编辑等新闻业务都有直接的作用。在采访前,记者依据新闻价值判断某一新闻线索有无采访的必要;在采访中,记者依据新闻价值估量获得的各种事实,以便抓住要点,深入采访;在制作中,记者依据新闻价值选取、组织、体现材料。编辑依据新闻价值审视新闻稿,决定稿件的取舍、修改以及版面设计或节目的安排。
3、局电视新闻的特点与要求。(三个特点,四个字:短、小、深、稳)
企业电视台的特点: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舆论导向多于信息传播。传媒的特点少,喉舌的特点多。我开始提到的李良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王忠的关门弟子(王忠是毛泽东点名的五个大右派之一。中国的新闻理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分南北两派:北派人大甘惜分是“党的喉舌论”;南派复旦王忠是“大众传播论”)。什么叫宣传?宣传和教育是不一样的。教育是我说我的,听不听由你;宣传是我说了,你必须得听;不仅要听在耳朵里,还要记在脑子里,落实到行为上。宣传也叫洗脑,心理学叫改变思维定势。人在不断的宣传中可以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我们叫自觉性,长久的自觉性就变成信念。宣传并不是只有我们共产党人重视,希特勒一样重视。希特勒的宣传部长在给他写演讲稿的时候,专门注解:此处是谬论,请放大声音。传媒,就是传播信息的媒介,甘惜分之所以提出的喉舌论能够得到毛泽东的支持,而王忠则被毛泽东打成了大右派,就因为当时我们党特别重视媒体的宣传功能,我们叫舆论导向。宣传群众意在动员群众,动员就是要你去做。要你自觉去做,就必须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企业也是这样,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凡需要你去做的,就要通过教育告诉你去做,通过示范引导你去做,通过宣传让你自觉去做。
二是在新闻宣传中,宣传价值多于新闻价值。所谓宣传价值,即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并且能够体现传播者的主观意图(思想、观点、主张)的要素。包括与媒介所持政治主张和价值标准的一致性、典型性、普遍性、针对性、时宜性这五个因素,合称宣传“五性”。宣传价值是新闻选择的标准之一。(比如,某某领导到基础某单位去检查工作,很多都没有新闻价值,但宣传需要,还必须做要闻播出)。领导成为新闻,就是因为领导有宣传价值,企业电视台与地方电视台的最大不同,就在于观众群体的不同,一个单一,一个众多。新闻价值的五性中,接近性尤为突出,身边的事情身边的人,也容易产生认同感。企业里,领导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职工,在企业文化中叫示范性。所以,领导与典型的示范性就成为企业电视新闻的主要内容了,也自然就宣传多,新闻少。企业的发展需要形象宣传,品牌宣传,企业办电视这个平台,目的就是要宣传自己品牌,提升自己的形象,所以,新闻内容的宣传价值自然就多于新闻价值了。
三是在节目制作中,情况交流多于新闻宣传。在我们电视新闻的实际播出中,还有很多既没有宣传价值,也没有新闻价值的报道,其实就是一个情况交流。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是因为基层的事情领导需要知道,下级的事情期望上级了解,上级的精神需要基层贯彻,同级之间也需要横向比较,电视新闻有时候就有了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左右沟通的功能,而且情况交流往往多于宣传稿与新闻稿。所以,我们有时候也把企业的电视新闻里的情况交流称为工作新闻,有交流价值。因此,交流价值也成为企业电视新闻的要素之一。交流价值属于隐性价值,内容广度、深度充分的交流可以创造价值(以企业管理、施工技术、文化建设经验普及为核心,加速企业能力积累)和节约价值(以信息对称为核心,降低学习、转化成本)。这也是体现新闻接近性最充分的一点:包括工作上的接近,利害上的接近,思想上的接近,感情上的接近。企业职工越关心,尤其是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越关心,新闻价值就越大。
局电视新闻的要求。
谈局电视新闻的要求,先要了解局电视新闻的栏目。目前,我们电视台已经设置的栏目有:今日要闻(新闻播出的前三条),党建之窗(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大干快讯(包括重点工程技术和企业管理),青春飞扬(团员青年),关注,简讯。这些栏目里,基本都是消息性新闻,是按企业工作进行的分类;只有关注,有些象报纸里的通讯、特写,算是深度报道的专题新闻,画面可以活些,文字可以多些。
局电视新闻有那些要求呢?
其一是短。文章短,提倡百字新闻,保持三段论,尽量不过500字。
电视新闻需要配音,一般的口播,一分钟250字,500字就2分钟了。地方新闻强调30秒(称百字新闻);局的电视新闻播出一般20到30分钟,每次需15条左右新闻,平均每篇新闻稿500字。但是,今日要闻的三篇一般会长一点;关注栏目的新闻,因为有些象报纸上的通讯和特写,有同期声,有细节展开,时间也会长一点。这样,平均到其他的新闻稿件,时间就只有一分钟左右了。所以,我编辑稿件,一般就一分钟到二分钟,300字左右。你把稿子写长了,我还得给你删,还不如你自己就写短点,写精彩一些。
电视新闻要求短,可以说是字字如金。文字要短,文章还要有内容,要给观众提供完整的、准确的、有价值的新闻。我们怎样才能把电视新闻写好又写短呢?求短,就要求我们在文字的撰写中,锱铢必较,斟字酌句。我的感觉有五点:
一是在文字上不要拖泥带水,让句子简洁明快、用词准确。举例。
二是在语句里力戒空话、套话,使每一句话都言之有物。举例。
三是在新闻中坚持一事一播,不说东道西,拐弯抹角。举例。
四是在内容上多陈述新闻事实,可以定性评价,少褒贬议论。举例。
五是在结构上保持三段论,题目明了,导语简要,内容清晰。举例。
其二是小。切点小,提倡以小见大,常换角度,尽量不人云亦云。
我们的各个单位,很多工作是大同小异,尤其是:某些会议精神的贯彻,如前不久召开的“双清”会议,六型机关建设;某些特定时间的工作,如11.15安全警示日,年终前后慰问送温暖,前不久的合肥市各区人大代表选举;某些基本的工作方法,如保证安全质量的,加强现场管理的,维护稳定工作的。
就你而言,要投稿,算个事情,但对局电视台来说,就非常头疼。俗话说,剩饭炒三遍,狗都不吃。你自己作为观众,是不是就喜欢看一样内容的新闻:年年花相似,天天炒剩饭?苏东坡有句名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欣赏一座山如此,写一篇新闻稿也一样。我前面讲了一个杯子论。杯子论就是琢磨切入点,换个角度,切个小点,不就杯子论杯子,就杯子里的内容,或者找其中内容的一个方面、一种方法、一种现象来做文章,就不会和别人碰头了,就新鲜了,在编辑的眼里就不是剩饭了。我们天天讲创新,文字水平的提高,就在创新中,就靠换角度,找切点来实现,切入点越小就越不会雷同,就越有新意。
切点小,用行话说就是新闻由头要鲜活。新闻由头,一般专指消息里的重要事实之所以成为新闻的原因。也就是说,只有消息这种新闻报道体裁才需要“由头”。新闻由头是使“旧闻”成为新闻的桥梁,有时,新闻的由头就是消息的导语;有时,新闻的由头只是消息导语的部分内容。比如:我去年给工程材料公司写的一篇消息,《我国突破高铁充填层快速施工“瓶颈”》本报郑州11月2日电10月31日,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全面完成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施工,创造了一家企业供料、一个半月完成1178公里充填层施工的世界记录,标志我国突破高铁充填层快速施工“瓶颈”,对大规模高铁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登在人民铁道报的头版)
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消息、经验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等。不同的消息,寻找新闻由头的方法不同,但切入点小是共同的要求。(这些不同体裁的消息的新闻由头的写作要求,在网上都有介绍,大家在网上一搜索,都有)
其三是深。求深刻,提倡多思考,揭示本质,尽量搞些专题新闻。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里的看点,也是电视台期望要的东西。地方电视中有焦点新闻,新闻透视,我们有一个《关注》的栏目,就是以深度报道为主的专题新闻。
深度报道,英、美叫“大标题后报道”,法国称“大报道”,我国又名之为专题新闻、专题报道、深度新闻。如果说新闻稿件告知是什么,那么深度报道不仅告知是什么,还要告知为什么,会怎样。深度报道不是一种新闻文体,而是一种报道追求深刻性的理念,是满足人们立体思维方式的一种展示方法。一篇深度报道包含的主要内容:事件,新闻背景,新闻前景,新闻过程,新闻分析,主观感性,新闻预测,图片说明,对策建议等。目前,电视的深度报道从调查走向研究,从知性走向理性,记者通过调查研究社会问题,从调查型记者走向研究型记者。其实,我们企业现在存在的问题和需要研究的事情是很多的,观众对这些有迷惑,也有想法,我们如果把注意力和镜头对准这些问题与事情,探索一些解决的方法,给大家解惑释疑,是最受欢迎的。
深度报道有三大特征:一是内容的深刻性。充分延伸和拓展6个W的要素,也叫六个立足。立足此时,追溯既往,推测未来。立足此事,搜集情况,报道细节。立足现场,左右延伸,纵横兼顾。立足事实,追踪采访,涉及相关。立足直接,分析横向,追究纵深。立足意义,注重结果,预测未来。二是思考的科学性。多维思考,不孤立报道单个事件,围绕一个中心(事件或观点)立体地组织新闻要素。三是目标的主流化。就是我们要关注的新闻事件,准备报道的事实读者是否关心,事实在多大程度上关系到多少读者的利益。新闻性是否强,事实是不是包含多项新闻价值,新闻性较弱的一般不宜做深度报道。事实内部是否包含复杂的关系,内容比较单一的事实也不适合做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的形式:有独立报道,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独立报道中有,解释性报道,是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或预示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报道。侧重于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阐述事实发生的原因、结果以及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调查性报道,分调研式、追踪式和揭露式三种,它是西方国家报刊上的一种特殊报道形式,专门用来揭露社会阴暗面、政府里的黑幕、大企业的罪恶勾当以及黑社会的内幕等等。报道者通过自己比较长期而完整的亲自积累、观察与最近的调查研究,对某一或某类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所进行的深入、系统或深入详细的报道。近几十年来,尼克松政府的水门事件,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都是调查性报道的杰作。预测性报道是对将会发生而未发生的事实所作的前瞻性报道,它着重对新闻事实的发展变化趋势或前景进行科学预测,其价值取向表现为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预测性报道以理性、前瞻的眼光,向读者或受众提示、分析“明日生活”,不仅强化了新闻的实效性,而且对社会舆论和社会心态能起到导向作用。典型报道,是对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所作的比较全面、系统的报道,以指导一般,带动全局。典型报道多数是正面宣扬先进的人和事,也有对反面典型的揭露和批评。这是中国新闻传播工具常用的报道方法。
深度报道在电视新闻中的方式有:深入型,解释,调查,精确。快速型,连续式,追踪式,现场式。客观型,报道事实式,人物自述,对话式,组合式。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事件进行专题性的现场报道,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画面可以加同期声,还可以有背景资料衬托。
其四是稳。画面稳,提倡多视角,尽量使用三脚架,让人物动起来。
一是注意类别构成的基本要素。电视新闻可分为两大类:录像报道、现场报道。录像报道记者不出镜头,信息传递主要靠画面和解说词,画面一般由不同内容、角度、景别和长度的镜头构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介绍性镜头,一部分是中心镜头。介绍性镜头是引导观众进入新闻主题的镜头,主要是交待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规模等新闻要素。中心镜头,是反映新闻主要内容的镜头,一条成功的电视新闻,中心镜头应占绝对比例,大约70%以上。拍摄时要注意:抓重点,既要抓住关键的新闻场面和主要的新闻人物;抓全面,不要遗漏相关镜头;抓细节,要有反映新闻主体表情与感情变化的细节。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出镜,在新闻现场采访和播报新闻。现场报道的开头是记者的独白,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相当于新闻报道中的导语。如果是新闻专访,交待性镜头多半是从记者和采访对象两人的侧面拍摄,采用全景或远景,一般以看不清口型为原则。
二是镜头要稳,少用推拉摇移。拍摄要稳定,尽量用三脚架,扛在肩上,或者手端拍摄时,要屏住呼吸,拍摄的画面不能晃动。尤其是新闻的拍摄应少用推拉摇移,多用固定镜头。原因是:每条电视新闻长度有限;为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含量;使新闻节奏明快。少用推拉摇移,并不是不用,而是要用的恰到好处,根据其不同的功能,有目的的使用,增加新闻的表现力。固定镜头也不是视角不变换,不能站在一个点拍摄就完了,一条新闻最少要有三组以上不同视角拍摄的画面。拍摄角度的变化影响到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及各方面因素的变化。不同的拍摄角度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表现力,能表达不同的情绪及人、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不同关系。但是,在拍摄过程中要保证方向的统一性,正确处理镜头间的方向关系,使观众对各组镜头所表现的空间有完整、统一感,熟练掌握“轴线”规律,不要“跳轴”。
三是镜头要有连贯性,关键环节都要有。电视镜头是电视新闻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构成一条完整新闻的“零部件”,必须在前期采访拍摄中拍全拍好。镜头内涵要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镜头画面和拍摄角度要成龙配套。比如拍摄领导,不仅每个领导都要拍到,而且职位要从大到小,最大的领导要有单人画面,小领导可以两人一个画面,然后不主要的人横扫一遍;会议画面坐着的时候把桌上的名字席卡带进画面,上面不能留空太多;领导发言必须在领导看着镜头的时候拍摄。构图要讲究,和照相一样,尽量用近景,主体与背景要协调。要精心捕捉那些以少胜多,具有典型价值的各种视觉和听觉细节,以凸显主题,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使该条新闻在观众记忆中历久弥新。
四是善于挑、等、抢、抓。挑、等、抢、抓是电视摄像记者的基本功。前期采访拍摄中,必须根据新闻主题及人物、事物的特点,把那些最能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及事物特色的关键画面在磁带上“定格”。为此必须练就一身挑、等、抢、抓的过硬功夫。挑,就是有所选择,把那些最具视觉感染力的场面抓下来,舍弃可有可无的冗余场面。等,是要有等待的耐心,坐不住的记者,无法捕捉到那些在平静中爆发的精彩瞬间。抢,是当等待已久或突然出现的巨大变动在面前出现的时候,要不失时机地捕捉下来,便瞬间变为永恒,不然就是电视摄像记者的失职。画面要生动,新闻里的人物要动起来,不能全部定格;抓,是善于捕捉人物的第一反应。人物的第一反应最真实,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摄像记者应全力捕捉的重点。方法:有预见性的提前开机和适当地延时关机,从而记录人物对外界刺激反应的全过程。
五是录好同期声声音与画面同等重要 。在记录画面的同时必须同时记录好声音。声音有五种功能:a、赋予画面生命。b、使二维画面立体化。c、丰富画面的表现手段。d、增加信息量。e、使画面组接多样化。在电视新闻的拍摄过程中,声音的拾取与画面的拍摄同等重要。让新闻人物直接在镜头中说话,既自然,又比用解说显得真实可信。录取声音时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话筒功能、特性,话筒线、电池等),话筒一直打开(避免重要场面时因意外原因而无法录音),用耳机进行监听(注意效果)。
采写新闻报道,寻找新闻线索,渠道是多种多样的,线索是无处不在,只要心细,时刻留意,寻找新闻线索也就不难了。我最后送大家二个字:一个字是抄,一个字是借。抄,不是抄袭,是临摹,借鉴,是学习。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个抄字的学问可大了,建议大家仔细琢磨一下。我的感觉是:合成,现在叫集成创新;1+1+1=3,就是创新的抄。取意,也叫引进创新;1—2= —1,就是取别人新闻的创意,用自己单位的内容。